APP下载

轮胎生产设备的维护模式研究

2021-03-06刘伟苗超

消费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预防性轮胎工序

刘伟 苗超

三橡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是众多工业器械以及车辆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生产涉及到诸多的专业领域技术与设备。轮胎的生产通常而言均为生产设备高负荷连续运作,在长久的工作状态下,轮胎生产设备往往会出现一定的故障问题,导致轮胎生产的质量下降。在此背景下,对轮胎生产设备的维护模式进行分析,提高轮胎生产设备的维护效果,进一步提升轮胎生产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常见生产设备维护模式方式

在我国当前的轮胎生产工业中,多为五道生产环节工序,即炼胶工序、压延/压出工序、载断/成型工序、硫化工序和检测工序,这五道生产环节工序是较为广泛应用的生产方式。因此,我国大部分轮胎生产设备多以此为标准进行生产工作,并形成了多种常见设备的维护模式方式,文章本部分将对常见生产设备的维护模式方式进行探讨。

(一)预防性维护模式方式

预防性维护模式方式,又称为定时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PM),是一种从生产设备的早期预防角度进行考量,以时间为标准依据的,以消除轮胎生产设备出现意外实效和停机问题的一种维护模式方式。这一维护模式方式需要根据轮胎生产设备的日常工作运行周期和工作生产计划,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和维护准则为执行标准,在这一标准下进行系统性检测检查。预防性维护模式方式能够根据经验,针对性地对设备故障隐患问题等进行检查检测排除和维护,从而有效地延缓轮胎生产设备的老化,稳定设备的工作生产效率。预防性维护模式方式是当前我国国内轮胎生产工业中所最为广泛采用的设备维护方式。就目前而言,其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是紧固,即对生产设备的各联接件进行加固和补齐,防止诸如螺丝螺栓等关键联接部件松动;第二是润滑,即对设备各个润滑零部件部分进行适当的润滑和加油;第三是点检,即对生产设备的各个方面零部件进行检查检修,对其是否存在破损、变形等情况进行检测并对相关仪表进行观察;第四是清扫,即对轮胎生产设备各个部位进行清洁、除尘等;第五是校验,即对生产设备中各个零部件的精度进行校对和调节,保障其正常稳定的运作运转;最后是换修,即对已经出现故障问题的零部件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

(二)预测性维护模式方式

预测性维护模式方式,又称为预知性维护(Predictive Maintenance,PDM),这一生产设备维护模式方式是以设备的运行工作状态水平为维护的依据和标准,在设备工作期间对其进行定期或者持续性的工作状态监测,从而了解生产设备工作中所存在的故障问题并加以维护的一种模式方式。由于这一模式能够在设备运行中进行检测监测,并能够实时地反映给相关工作人员,是一种将维护行为决策与维护行为结合于一体的一种方式,因此有着一定的前瞻性。预测性维护模式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状态监测,顾名思义,是对生产设备的工作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主要有噪声监测法、温度监测法、振动监测法、压力监测法等;第二种是故障诊断,即对设备进行相对应地诊断处理,主要有人工智能诊断、集成诊断以及统计诊断等方法;第三种是状态预测,不同于状态监测,状态预测是建立在科学模型的基础下,对设备工作运行状态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加以对比的一种方法;最后是维护决策,即根据设备故障类型进行相对应地、行之有效地处理。

(三)事后维护模式方式

事后维护模式方式,即故障维护(Break down Maintenance,BM)。在轮胎生产设备出现故障后所采用的一种维护模式方式,这一模式是以设备的完好性和工作性为依据,为非计划性维护,属于设备故障或是损耗损坏后的补救维护措施。

(四)其他维护模式方式

除上述三种常见的轮胎生产设备维护模式方式外,还有三种较为常见的生产设备维护模式方式,分别为改善维护(Corrective Maintenance,CM)、维护预防(Maintenance Prevention,MP)以及生产维护(Productive Maintenance)。改善维护是指在日常的设备工作运行中,相关管理者利用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对现有的工作设备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处理,从而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一种维护方式。维护预防是指在生产设备进行采购时,即考虑到设备的适用性、稳定性等方面因素,提前制定出合理科学的维护方案与措施的一种维护模式。生产维护是指在轮胎生产设备的运作中,综合采用以上维护模式,提供维护水平,提升设备利用率,保障维护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维护模式。

二、不同类型轮胎生产设备所适宜维护方式

针对于A类设备,即轮胎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例如压延压出区域、检验区域的设备,应当采用预测性与预防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维护,由于此类设备体型较大、精度高,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需要采用提前维护的方案与理念,保障设备性能高效可靠,保证生产设备良好的运作状态。针对于B类设备,即轮胎生产中的主要生产设备,此类设备数量较多、生产产能巨大,例如成型以及硫化区域设备,则应当采用预防性维护模式方式,加强设备的日常监测维护与保养。而针对于C类设备,即多用于辅助生产的一般性的小型设备,诸如贴合机、包布机等,则可以采用事后维修的维修模式,从而减少维护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

三、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目前轮胎生产工业中的轮胎生产设备现状,应当结合轮胎实际生产与设备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故障问题与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轮胎生产设备的维护模式。同时,应当根据不同的维护模式的优劣,多方面综合性加以考量,从而提高轮胎生产设备维护的高效性,推动轮胎多数量高质量生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预防性轮胎工序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胖瘦自如的轮胎
大轮胎,玩起来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仿真技术在车门装焊工序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轮胎业未来数年将现并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