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
2021-03-06蒋丽萍
蒋丽萍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与艺术系, 湖南 永州 425000)
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纺织服装行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型、专业型、复合型应用人才倍受青睐。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中服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仍存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脱离,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专业实践应用能力薄弱,创新思维匮乏等问题。“中外服装史”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文化、设计、结构与工艺等方面素养[1]。该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重要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大多数高职院校中“中外服装史”课程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为培养新时期行业所需的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服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通过调查访谈国内服装企业、工作室的设计师,了解当前纺织服装行业对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分析高职“中外服装史”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培养行业需求的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充分发挥该课程服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务服装设计类人才培养的作用。
一、 新时期服装行业对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通过调研及访谈国内20家大、中、小型服装企业、工作室的设计师,笔者了解到当前纺织服装行业对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访谈问题为:“新时期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哪些特征才能满足企业需求?”根据被访谈者的回答,笔者提取了关键词句并予以量化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访谈问题回答的关键词句数据统计
根据访谈结果,笔者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就新时期行业所需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规格特征进行了总结概括。
(1) 知识方面。包括:①掌握服装设计专业基本知识;②对面料、结构、工艺有一定的了解。
(2) 能力方面,又分为专业能力、素质能力两项。专业能力包括:①具有对服装流行趋势的敏锐反应能力;②具有服装市场调研分析能力;③具有较好的造型、色彩配置及时装画表达能力;④具有准确把握公司品牌定位和风格,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的能力;⑤具有单独完成设计、工艺单、面料选材,参与打版、审版、复版、调整、生产及跟进的综合能力。素质能力包括:①具有较好的审美能力;②具有创新能力;③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设计实践沟通、跨界沟通能力。
(3) 素养方面。包括:①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②具有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③具有较为开阔的眼界。
二、 “中外服装史”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职“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1. 重理论,轻实践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特征、典型服装款式结构与工艺、图案纹样、纺织面料、染色技术、妆容、配饰等,涵盖了历史、服装等多门学科。因此,该课程在国内大多数院校被定位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2]。受此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讲解,而轻视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实践训练。主要表现在教师课上一般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实践环节则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不作为上课内容进行指导创作。
2. 教学内容与行业产业联系的紧密度不高
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内容依据教材主要分为中国服装史与西方服装史两部分。教师上课则主要讲解某一历史时期背景下服饰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性服装款式结构特点等。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与企业联系的紧密度不高。
3. 教学中以教师单向讲述为主,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习兴趣不高
传统教学中教师单向将大量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死记硬背记忆枯燥且繁多的服装样式特点,课堂气氛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4. 考评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外服装史”课程评价方式主要为教师评价。一般为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课上提问后对学生回答的总结性评价等,评价方式单一。此外,期末考试通常为闭卷理论考试,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主要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缺乏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核。
5. 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教学环境封闭、师资力量有限、对专业基础课不够重视等因素,导致“中外服装史”任课教师缺乏先进教学理念指导,课程教学只是点到为止,缺少创新与拓展[2],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知,“中外服装史”课程必须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实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以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服装技术创新人才。
三、 高职“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 以培养行业所需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调整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
“中外服装史”课程以往纯理论式教学导致课程衔接不够,专业应用性不强,难以满足新时期行业需求。因此,可将课程定位由纯理论转变为理论+实践,适量增加实训内容,使学生在经过理论学习后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此外,“中外服装史”课程目标也应随时代对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依据新时期行业所需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的规格特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调整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中外服装史”课程,使学生掌握中外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服装与服饰样式、基本特征,了解各个时期服装面料、工艺、结构、染色技术等,掌握中西服饰变迁的原因与发展规律,获得服装相关的基本知识。(2)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外服装发展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以古今中外各时期重要的服装特征为基础,在继承的同时勇于创新,大胆突破,独立进行既体现民族风格又具有时代特征,契合现代流行趋势,满足市场需求的服装设计作品,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3)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外服饰文化艺术,提高人文情怀,开阔视野;同时,通过课程实训项目的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耐心细心、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最终提升综合能力。
2. 重构教学内容,融入实训项目,加强专业综合能力培养
将“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内容由纯理论转变为理论与实训两部分,同时,在重构该课程教学内容前必须综合考虑课程总学时、理论与实训学时分配、教学重难点、学情、课程开设的阶段等多个因素。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内容重构可从以下两点入手:(1)理论教学内容。因“中外服装史”课程是按照中、西方两条脉络由远及近的年代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先讲中国服装史,后讲西方服装史,或者反之安排。由此,可将非重点且连续年代的章节内容进行整合。比如,中国服装史中,原始时期服饰、夏商周时期服饰、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可整合为先秦时期服饰。(2)实训教学内容。实训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现有阶段设计水平、课程衔接、企业岗位要求等因素,强调对学生专业设计综合能力及素质培养。现有三种形式可作为参考。第一种,可选择2~4个重点章节融入实践项目。章节选择以该时期服饰史料记载及资料丰富、易于提取元素、易发散学生思维为原则。比如,中国服装史中的唐朝服饰、清朝服饰;西方服装史中的17—18世纪时期服饰(巴洛克、洛可可风格服饰)等。具体实训内容为:根据唐朝服饰特点设计现代女装,消费者群体不限,设计风格不限。尽可能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创新。通过此实训项目,锻炼学生手绘能力以及色彩搭配、款式设计、图案设计、面料选择等综合设计能力。第二种,通过调研线下、线上古装店铺或现阶段流行的洛丽塔风格服装店铺等,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商家提出的要求制定服装设计方案。此实训项目除锻炼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第三种,直接融入与课程相关的企业实际项目。按企业(工作室)设计岗位要求完成项目工作任务,让学生了解企业化设计流程,增强岗位对接能力。第二、第三种形式必须在充分的课时量保证下进行。
3. 运用特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受传统授课方式影响,学生对“中外服装史”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在“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中,需采用特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1) 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综合了传统课堂的线下教学与互联网平台的线上教学优势,将教学任务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中外服装史”课程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学习任务在课前发放,要求学生依托网络平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线上进行答疑;课上教师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掌握情况,并完成教学任务;课下教师线上答疑。此种教学模式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4]。
(2) 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所设置的项目是一个由复杂、真实的问题和精心设计的任务构成的探究性过程[5]。小组合作法是将全班分为多个小组,各小组形成一个团队[6]。在课程教学中,可将项目教学法与小组合作法结合运用。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划分模块,引入项目,并将项目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项目工作进度与计划,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合理安排上课时间,组织学生讨论、修改、展示、总结、评价等,最终各小组形成成果,完成项目,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以上两种方法的组合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消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4.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完善考核方式
(1)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①采用过程性评价及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主要对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点掌握程度、知识点实践运用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个方面。结果性评价则是对学生最终呈现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设计效果、绘制效果、实用性、创新性等。以上评价内容为一级评价项目,还可分为二级评价项目。例如,设计效果(一级评价)可包括款式设计、色彩搭配、面料选择3个二级评价项目。②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企业导师参评的形式。具体可根据每次课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组合的评价方式。比如在理论环节,可采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在实践环节,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导师参与教学,从市场角度对学生作品给予评价,以便让学生了解商品化设计评价标准,为后期就业入职顺利适应岗位奠定基础[7]。
(2) 完善考核方式。①调整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为鼓励学生关注学习过程而非考试成绩,增加平时成绩占比,减少期末成绩占比,可将平时成绩由原来的30%~40%提高至50%~60%,期末成绩由原来的60%~70%降低至40%~50%。②改变期末试卷考核内容。由原来纯理论试题转变为理论题+绘图题+设计题,甚至可将三种题型组合为一种综合题,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绘图技能、知识转化应用和设计能力。例如:选择清朝某一典型服装,阐述其形制,并以款式图的形式进行绘制;然后结合清朝服饰特点,提取元素,进行现代女性礼服设计。
四、 结语
“中外服装史”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行业对服装设计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中外服装史”课程必须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时代不断进步,行业不断发展,“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应紧随时代变化及行业需求,为更好地服务于培养符合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断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