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以东华大学为例
2021-03-06邵楠
邵 楠
(东华大学 团委, 上海 201620)
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的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迫切需要大量拔尖创新人才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1]。拔尖创新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探索和建立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实施人才复合交叉培养[2],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一、 拔尖创新人才的源起
“拔尖创新人才”一词最早由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3]。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4]。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5]和新党章首次写入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2009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旨在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明确提出要鼓励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探索协同育人。同年,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指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需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任务之一。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8],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各个领域,尤其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并为国家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9]。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世界各国提升国家竞争力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获得更多的各个领域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才能更快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据目前我国现代化发展需要,人才的紧缺,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依旧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
因此,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发展方向,原本的单一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10],交叉复合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现代高校不仅要进行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更要运用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新成果、新发明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人才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11]。研究高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将有助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 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目前,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交叉混合培养模式、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的大理科培养模式、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自主自由培养模式、武汉大学弘毅学院的小班个性化培养模式和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的国际化培养模式[12],这些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我校(东华大学)借鉴上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以找到适合学校实际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我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与政策,遵循“以学生成才与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纵深发展对复合交叉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与传统专业设置刚性过高的矛盾,以及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科技创新素养重视不足、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不强、国际协作少等问题,我校整合多方资源,在交叉复合培养、创新驱动、实践导向、国际化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 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解决的矛盾
(1) 科技和产业革命新形势对人才交叉复合培养的新要求,与以学院、专业为主的传统育人模式之间的矛盾。在新形势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向纵深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与产业深度融合并形成了大趋势,在人才培养方面便出现了专业交叉融合的新要求,这与传统的以学院、专业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矛盾。
(2) 国家创新战略和区域发展对人才科技创新素养和创新原动力的要求,与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下学生科技创新精神不足的矛盾。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专业教育仍以传统教学形式为主,学业挑战度偏低。在人才培养中,对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科技创新素养方面的培养投入不够,学生创新精神不足。实施教育教学系统工程改革,解决卓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国家创新战略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3) “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与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的矛盾。传统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实习实训等方面投入不足,制约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对新要求,实施新举措,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当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4) 全球化背景下,“关门办学”与“开门办学”的矛盾。依靠学校自身资源单独办学的传统办学模式已跟不上全球化发展步伐,以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为基点,探索中外合作办学、交流访学项目、暑期学校、国际论坛等国际交流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国际适应力和全球胜任力的重要途径。
2. 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
我校构建了以本为本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交叉复合培养、创新驱动、实践导向、国际化培养四方面进行探索(见图1)。
图1 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交叉复合培养。强调人才交叉复合培养,对接产业需求和国家战略,开设新专业、实施辅修二专,举办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我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辅修二专教育,立足松江大学城、上海市西南片、长三角高校,协同共享校际资源。2011年开设了功能材料专业,涉及纺织、化学化工与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学院,集中优势学科资源,进行跨学院协同教学探索。2013年起,开设了民用航空复合材料、人工智能、机械与智能制造、知识产权等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进行复合交叉人才培养的深度探索,受益学生达万余人。
(2) 创新驱动。持续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计划,进行核心课程的专业课程群建设。通过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的能动性,提升学生科创原动力。2007年我校作为教育部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高校,动员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支持大学生创新计划立项。2007年以来,累计资助国家级、上海市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 833项,参与学生达7 400余名。我校于2012年承办上海市第二届大学生创新论坛,进一步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
(3) 实践导向。把“双创”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兼重的“双创”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科技创新原动力。依托国家视频公开课、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成果,构建了实体和网络相结合的“双创”课程体系。依托我校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宋福根教授主持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奖项目——“优化知识体系、创建实践环节,深化‘决策支持系统导论’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建成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现代企业决策与仿真”,网络平台累计访问人数突破380万人次,为全国80余所高校师生提供决策仿真模拟实践服务。学校还制定了《东华大学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办法》,实验室全天候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全面服务“双创”教育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我校构建了涵盖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多层次的“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三位一体式[13]学生科技竞赛体系,全面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综合能力。学校通过承办国家级、市级赛事,搭建竞赛平台,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国际赛事、交流和实践等方式提高综合能力。自2014年以来,学校连续承办了5届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决策仿真大赛、上海市大学生网络安全大赛、上海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其中2017年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决策仿真大赛有国内69所高校、851支队伍、3 286名学生参赛,182个团队获奖,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国际化培养。着眼多渠道国际化培养,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构建中外合作办学、交流访学项目、暑期学校等国际校际交流学习平台,依托国际时装周、双语优质课程、国际学术论坛、“一带一路”国家教育论坛等展示教育教学国际化成果。拓展优质国际师资引进渠道,通过尚实青年论坛引进优秀的国际师资资源,聘请国外客座教授,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服务,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胜任力。
3. 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
(1) 形成了多维度的全链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部署,形成了多部门协同管理,涵盖国家级、市级、校级、院级多层次,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产业孵化多维度全链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将“双创”教育融入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双创”教育方面呈现出科技创新和时尚创意两大特色,涌现出一批批获奖作品和创新型创业代表。学生获红点奖、IDEA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获世界可穿着艺术大赛奖29项,其中冠军12项,2012年更是囊括了所有冠亚军奖项。
(2) 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本科生全覆盖。我校自2015级起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作为必修学分纳入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人才培养成果显著。近几年来,我校社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继续深造率、出国深造率持续提升,自主创业人数一直位于上海市所有高校前列,其中2014年排名第一,如表1所示。
表1 2014—2020年度本科生就业率、升学率、出国率、创业人数统计表
(3) 交叉复合的拔尖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以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为例,首届30名本科毕业生中,67%的学生获推免研究生资格。其中9名(30%)被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录取,11名(37%)获推免本校研究生,3名被国外大学录取,2名被知名航空复合材料企业录用,其他5名学生选择考研。
(4) 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我校学子闪耀国内外舞台,在竞赛方面获多项国际大奖。海派旗袍两度亮相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我校学生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F和红点国际设计大赛、世界可穿着艺术设计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在重大学科竞赛中获55个国际奖项。
(5) 多举措提升学生国际视野。通过联合办学、交流等多举措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学术科研能力。我校与全球10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德国劳特林根应用技术大学、日本文化学院等合作举办学位或学历教育项目,其中与日本文化学院合作举办的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评“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举办纺织服装产业“一带一路”产能国际合作高级研修班,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尚流行变迁研究项目,举办中肯纺织产业合作论坛等活动,推进了中非文化交流,2010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
(6) 涌现学术创新与科技创业模范。我校连续八届有学生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论坛,丁若垚主持的“基于生物技术的新一代固化水研究”被评为首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我最喜欢的项目”,该生本科毕业后免试直升本校研究生,师从国家级教学名师郁崇文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申请专利15项,以他为首的学生科研团队被评为“小平”科技团队,成为科技创新方面的典范。我校信息安全专业罗清篮本科毕业后放弃读研机会,依托核心技术进行创业,成立了利物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业务以计算机网络安全为主,服务知名品牌企业,获首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成为新时代“网络白客”。
(7) 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获各方认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得到业界赞赏,校领导在多场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经验。2017年,邱高副校长在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分会年会上做主题报告《国家创新战略下东华大学的“双创”教育》,介绍我校构建“双创”教育顶层机制,依托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核心专业课程群,深化完全学分制改革,完善竞赛机制,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城市发展,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所取得的重要经验,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三、 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201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心专家组对我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学校重视学生发展和成才,创新创业教育扎实有效。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它与学校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有机结合,目标定位清晰,而且成果丰硕。不仅在上海市领先,在全国也是突出的”。我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构建多部门协同管理服务,覆盖全体学生的创意、创造、创新、创业“四创一体”的全链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丰富了“双创”教育的内涵。2016年我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心专家组高度评价,认为我校的“双创”教育“不仅是上海领先,在全国也是突出的”。
(2) 形成多层次的学科竞赛体系。依托核心专业课程改革和深度创新研究性学习活动,协同高校和校外行业师资及资源,提升学业挑战度,构建了涵盖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多层次的“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学生科技竞赛体系[14],全面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3) 进行专业交叉融合,促进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我校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融合趋势办学,实施辅修第二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长三角区域交流、大学城资源共享,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4) 以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为基点,拓展国际化培养渠道。构建中外合作办学、交流访学项目、暑期学校等国际校际交流学习平台,依托国际时装周、双语优质课程、国际学术论坛、“一带一路”国家教育论坛等展示教育教学国际化成果,多途径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胜任力。
四、 结语
10多年来,我校整合多方资源,在交叉复合培养、创新驱动、实践导向、国际化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果丰硕并获得高度肯定。构建了以全链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多层次学科竞赛体系、专业交叉融合、国际化培养为创新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为“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