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2021-03-05吴奎忠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0期
关键词:新形势教学改革

吴奎忠

摘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开设,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育队伍,面向青少年的体育培养,全面提高基层群体的体育素养。新形势下,国家对体育教育工作开展提出更高需求。为此,应结合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现状,制定出完整的教学体系,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

引言: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发展,是新形势下我国体育工作的主要发展目标。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下,对基层体育教育工作提出更高需求,其主要是由于体育关联产业的不断完善,体育事业的拓展效率与体育人才及群众体育意识存在脱节现象,造成社会扶持力度不足的问题。对此,体育教育专业开展期间,应针对外界环境设定出相对应的教育对策,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完善课程教资源配置,全面推动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契合体育强国的发展战略中。文章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路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现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设定是针对现有体育教育改革工作,实现基层人才的补充与对接,保证学生具备的体育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符合体育事业持续化创新诉求,为我国基层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但是在现有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展形式而言,其本身存在的定位模糊、课程体系创新匮乏以及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严重阻碍着人才的规范化培养。

第一,教学定位方面。现有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所设定出的教学目标,在通才与专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此类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是从多能与一专方面,还是从通识与通用方面,完成对教学任务的下达与执行,是现有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难点。

第二,教学课程方面。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针对地区中小学校提供体育教师人才,此类对接模式使以地方为主体的课程教育目标,直接决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尽管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政策的推进下,地方区域教学重点呈现出分化特征,但与之相匹配的人才教育体系,并未能做出及时改变,造成产生教育实现过程中,未能达到新形势下社会人才的对接需求。

第三,实践教学方面。由于体育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应针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应对理论知识相对应的实践环节进行精细化解读,才可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但是在现有的课程教学中,体育教育专业并未能真正起到理实结合,在不同环节中无法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缺乏实践场所,导致部分教育理论无法作用于中小学生的实践教育之中,容易产生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差异性问题,降低课程教学质量。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一)确定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主体的教育目标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讲,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设定需要针对日后服务对象完成一系列的教学导向。因为与体育教育专业相对口的社会岗位,是服务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这就需要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将课程教育改革重心偏向于人才需求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化、专业化的培养,且整个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之间必须具备协同性,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行,令学生在学习期间真正理清各类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及差异性,做到综合化的教育服务及管控。此过程,学生具备体育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而非是以原有的教师为主体所形成的一种定向式的思维。在后期教育及各类学习活动开展中,则可秉承着创新意识,彻底打破专长与通才的框架思维。学生在学习期间,也可通过各类教学目标的设定,激发出自身的能力,充分体现出课程教育的实效性,以更好的契合于体育人才高效培养路径之中。

(二)构建以区域特点为导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任何一项教学专业的设定,需要同时满足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以及与专业相对口的教育岗位的教学需求。对体育教育专业来讲,要想实现课程教育与岗位实践的精准对接,则应深度挖掘出体育教育专业面向地区的课程教学框架,分析出不同区域的教学特点以及区域发展期间对人才所产生的定向化诉求,为后期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例如,在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中,融合民族性特征以及地方文化属性特征等,体育教育专业在开展期间,可将传统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进行拓展,结合地区民族文化转变为更具特色的投绣球、坠绳等科目,令课程教学兼具特色性与实用性。这样学生在学习期间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将逐步与理论知识相融合,领悟到课程以及专业的建设意义,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提高自身体育素养,更好地投身于体育事业发展之中。

(三)拓宽培养路径,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体育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动态性特点,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后期岗位教学期间,需要不同场景完成对自身主观思维的转变,契合到體育动态环境之内。对此,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则应以生本位为主体,以综合性、多元性能力培养为指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面,真正做到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依托于教育方法及各类教学组织完成定向化的提升。对于学生来讲,可真正激发出自身的兴趣。在具体培养期间,可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前沿知识架构等,从多个方面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保证每一类专业知识的实现贴合于学生主观学习思维之中,做到知识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自然过渡,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策应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工作的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工作的开展及落实趋于完善。但是在部分细节方面仍存在些许不足,造成教学环节缺失、教学目标匮乏等。对此,后期教育完善及拓展期间,应加强对先进教育技术、教育理念的引入,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属性,打造多元、立体的教学场景,培养优质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性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建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成才之路,2021(27):22-23.

[2]牛梦梦,王凯军.“疫战后”高校体育教育专项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4):167-168.

[3]谭军辉,董必凯,王斌.“教考分离”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风,2021(01):50-51.

猜你喜欢

新形势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