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营养认知、饮食行为及生活方式综合评分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2021-03-02侯聪玲刘小楠王滢革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脂蛋白血脂冠心病

侯聪玲 刘小楠 周 平 王滢革

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出现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的疾病。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应激损伤等均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机制[1],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较多,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缺少体育锻炼、过量饮酒及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等[2],尤其血脂异常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冠心病等心血管不良事件与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呈明显的正相关[3],约80%的冠心病是由于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吸烟等引发[4]。目前,国内外已有关于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健康信念状况的相关研究,缺失科学的营养认知会导致不良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从而引起血脂异常[5]。本研究探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营养认知、饮食行为及生活方式综合评分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变化等确诊为心肌梗死;心电图确定为心肌缺血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有明显的动脉狭窄同时伴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存在精神疾病。健康人群经体检,无冠心病史、无心脑血管病史,身体健康。所有入选者对本次调查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40~82岁,平均(61.25±3.39)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14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16例;病程1.3~6.8年,平均(3.34±0.85)年;心绞痛39例,心肌梗死16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40~80岁,平均(60.02±3.82)岁;文化程度:小学4例,初中13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工具

(1)记录两组身高、体重,测量BMI。(2)血脂检查: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对照组在体检时,均空腹取血3ml,离心处理标本后,分离血清,放置在-80℃环境中保存,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免疫电泳扩散法测定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3)认知行为调查:采取我院制定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营养认知调查问卷包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膳食宝塔内容、膳食纤维保护作用、吸烟的危害、理想体重计算方式、冠心病营养治疗等了解程度。(4)饮食行为问卷调查:包括饮食规律性、餐次数量、营养摄入均衡、总热量摄入控制、蔬菜水果摄入均衡性、低盐低脂饮食、食用油来源、甜品摄入情况等。(5)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包括心理状态、适量运动、吸烟、饮酒、熬夜、作息规律性、睡眠时间及质量等。每个调查项目总分为100分,40分以下为不及格、41~60分为一般,61~80分为良好,81~100分为优秀[3]。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BMI(22.6±5.1)kg/m2,与对照组的(22.4±6.2)kg/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1,P=0.276)。观察组超重与肥胖42例(76.36%),高于对照组的24例(4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2,P <0.001)。

2.2 两组营养认知、饮食行为、生活方式综合评分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综合评分优良率的比较 n(%)

观察组营养认知、饮食行为、生活方式等综合评分为(42.39±7.66)分,低于对照组的(59.21±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52,P<0.001)。

2.3 两组血脂水平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的比较

2.4 血脂水平与综合评分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观察组综合评分与TG(-0.716)、TC(-0.537)、LDL-C(-0.634)、Apo-B100(-0.738)呈负相关(P<0.01,P<0.05),综合评分与HDL-C(0.714)、Apo-A1(0.658)水平呈正相关(P<0.01)。

3 讨论

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中老年人为发病群体,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严重威胁中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6]。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影响因素较多,且较为复杂,其中脂质代谢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患者没有科学的营养认知,会出现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从而导致脂质代谢异常。相关报道[7]显示,不良的饮食行为是导致血脂升高的关键原因,不良的饮食行为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提高营养知识,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冠心病最好的手段[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TG、TC、LDL-C、Apo-B10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Apo-A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与健康人群比较,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本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营养认知、饮食行为、生活方式等综合评分主要集中在20~60分之间,不及格率达到45.45%。健康人群中营养认知、饮食行为、生活方式等综合评分主要集中在40~80分之间,不及格率为18.18%。综合评分与TG、TC、LDL-C、Apo-B100呈负相关,综合评分与HDL-C、Apo-A1水平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若冠心病患者能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则严重冠心病事件及脑卒中事件风险会相对降低[9]。而冠心病患者普遍认为该疾病与生活方式无关,这种观念常使患者在治疗前后依然重复以往的致病行为,坚持遵医行为的患者比例极低[10]。本研究中,体质量指数是反映患者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非疾病性超重及肥胖患者常无法合理地控制饮食,且缺少必要的运动,造成自身体质量不断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冠心病患者的营养认知、饮食行为、生活方式等综合评分水平较低,提示医护人员应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别对文化程度较低患者的健康教育,应采取多样化、通俗易懂的教育方式,从而促进患者积极正确健康信念的形成。

本研究选择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TC、TG、LDL-C等水平显著升高。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可能通过一定途径对脂蛋白的分子结构进行改造,使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变小,密度变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同时,炎症因子还可刺激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内超氧化物的分泌,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程度,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后又会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反馈性调节,导致炎症因子的增加,如此往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11]。载脂蛋白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Apo-A1与Apo-B100是两类主要的载脂蛋白,Apo-A1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脂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作为辅助因子激活血浆中的卵磷脂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调节胆固醇代谢[12]。Apo-B100是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构成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作为肝细胞和肝外一些组织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的识别标志,当身体炎症反应增加时,肝合成Apo-A1与Apo-B100的能力受损[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Apo-B100水平高于对照组,Apo-A1低于对照组,提示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功能可能存在障碍,与文献报道[14]相符。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营养知识水平较低,饮食行为及生活方式不规范、血脂水平异常,冠心病患者的营养认知、饮食行为及生活方式综合评分与血脂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

猜你喜欢

脂蛋白血脂冠心病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怎么办?
血脂异常喝花生壳首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