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内涵建设探讨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2021-03-02曾丽萍上海立达学院上海201609

商业会计 2021年2期
关键词:智化工场财会

曾丽萍(上海立达学院 上海 201609)

一、数智化经济转型急需财会教学变革

(一)数智化时代带来财会行业变革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正在颠覆传统商业,商业出现了新范式——数智化商业。它对组织活动、流程、业务模式和员工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定义,引起了商业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的颠覆式变革,显然,也会给财会行业带来巨大变革。2020年影响中国会计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有:财务云、电子发票、会计大数据技术、电子档案、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新一代ERP、区块链技术、移动支付、数据挖掘以及在线审计。“智能、连接、融合、共享”成为数智化时代财务的主旋律;“业财融合、实时会计、智能财务、财务共享”成为现实。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深度嵌入,事项会计、三维会计、作业会计、行为会计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实现。

(二)财会行业变革带来财会人才需求变革

数智化时代,财会核算工作(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正在被财务软件或机器人所替代,财务、审计、税务等财务核算岗位人员的需求正在逐步减少。高顿财经研究员表示,数智化业务的发展已经重塑了财会人才市场的需求,企业越来越重视那些具备分析能力、理解业务的财务人。数智化催生出了许多新的财会岗位:业务财务、战略财务、会计服务、BPO流程专员等。预算管理、司库、风险控制等中高端管理会计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岗位。

(三)财会人才需求变革急需财会教学变革

目前我国有约2 000万会计从业人员,80%都在从事基础的财务会计工作,真正从事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财务人员少之又少,有数据显示人员缺口达300万。当前会计人才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低端会计人才过剩,高端会计人才短缺”。因此,高校急需进行财会教学改革,加强信息技术与财会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数智化经济转型所需要的智能财会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数智化时代财会的突出特征就是跨界、交叉、复合,是大会计思维。因此,要打破边界明确、职能分明、壁垒森严的传统财会学科体系,使知识不再禁锢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传统课程内,而是借助新技术,以业务/项目为主线,实现财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数智经济时代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方面,将财务共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纳入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是主流方向。

二、智慧学习工场被定义为未来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核心单元

2017年10月13日,2017地方本科高校文科应用转型研讨会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现场会上提出了智慧学习工场理念。智慧学习工场是面对未来教育形态变革、学校形态变革所做出的创新和探索,被定义为未来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核心单元(CPU)。智慧学习工场可以实现资源技术的高度集成,传统教学课程体系的颠覆重构,以及与新的学习方式相匹配的空间结构的全新设计。智慧学习工场具有以下特点:虚实相生,即信息空间与物理架构统合;理实交融,即理论与实践无缝融合;显隐相照,即兼顾学习者的外显技能与内在素质;教学相长,即教师传递更智能,学生学习更灵巧;知行合一,即知识的主动吸收与再创造。

综上所述,数智化时代带来财会行业和人才需求的巨大变革,急需对财会教学进行结构性改革;而智慧学习工场被定义为未来高校的核心单元。因此,本文拟将智慧学习工场与数智化财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研究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内涵建设问题,从智慧学习工场视角探讨数智化财会教学改革问题。

三、基本现状

(一)我国应用型高校财会专业教学现状

1.财会人才培养目标与数智化经济转型需求不符。数智化经济时代,财会人才不仅应通晓会计专业理论、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技能,更应该熟悉与会计信息化、智能化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等其他学科知识,具备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大力培养多学科交融的“通才”,而非仅仅了解会计专业的“专才”。

但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学仍然致力于培养“专才”,会计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大多开设的仍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传统课程,缺少新兴会计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死板、枯燥,教学质量不高。教学内容大多套用模板,内容陈旧,结构牵强,大多是一些会计准则、政策法规的堆砌,并以培养核算型会计人才为主,难以培养出新时期所需要的管理型会计人才,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信息技术未能与财会教学深度融合。部分院校已经在积极尝试将财务信息系统设计、大数据挖掘、云计算架构、财务技术运营、人工智能等融入财会教学之中,如有些院校已开设财务共享、智能财务、财务大数据分析等数智化课程。但大部分院校仅开设了ERP等信息化课程,尚未开设数智化课程。总体而言,信息技术与财会教学还未达到深度融合,基于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仍在探索和建设中。此外,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给财会行业带来了持续性变革,财会教学也需持续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会人才。

3.传统课程体系的制约。斯特弗认为,按分科课程体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是有效的,但是存在“简化倾向”“分割化倾向”,使现实中相互高度依赖的概念要素被孤立地对待,而忽略了其相互作用。这种“简单化”妨碍了学习者之后进行更高级的学习,或者导致错误的理解,并且不利于将知识应用于不受限制的、自然发生的情境中。目前,财会教学还是遵循传统的课程体系,课程间边界明确、职能分明、壁垒森严,存在财务与业务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场景仿真性差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在业务中感知、体验财务,也难以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业务中的财务问题。

(二)智慧学习工场建设现状

智慧学习工场作为一种全新的事物,正处于摸索和探索阶段:2017年11月18—19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北京华晟经世、华为共同启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与7所首批合作院校举行意向签约。2019年6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正式启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2020) (A)项目;2019年10月,项目20所首批试点院校确定,院校各项建设顺利开展,在教育行业得到了广泛认可。2020年3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正式公布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2020)(A)第二批试点院校名单。总之,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已在多个层面开展了多种类型的智慧学习工场创新实验,先后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金融、先进设计与制造、新商科、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证书等领域开展了学科专业集群型实验。

在智慧学习工场创新实验过程中,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也同步启动了智慧学习工场2020系列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2019年7月29日,《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指引》在京发布,作为智慧学习工场推进进程中的方向指引、行动指南。

智慧学习工场目前主要还是由国家、高科技公司和部分高校联合建设,并且聚焦于顶层设计、场景构建、架构设计、智能基础设施、新型空间打造等外围建设上,例如在合作院校布局智慧学习平台、线下体验中心(如教育大数据中心、创新创业中心、联合教研中心、专业运营中心、虚拟演播中心等)、各种专业实验室等。下一个阶段是围绕智慧学习工场的内涵建设,如机制探索、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人才培养流程重构、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设计、评价标准、教师能力培养、智慧学习创新、课程资源开发、专业认证评价等。随着试点院校的不断增多,研究智慧学习工场的内涵建设,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效能,具有现实意义。即使是非试点院校,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也应该按照智慧学习工场的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早布局和应对。

综合以上高校财会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智慧学习工场的发展现状,本文拟通过研究财会智慧学习工场,达成以下两个目标:首先,以智慧学习工场为载体和场景,推进财会教学改革,重塑财会人才培养体系,将信息技术与财会教学深度融合,创建业财融合的学习情境,培养懂财务、懂业务、懂技术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其次,以财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为切入点,推进智慧学习工场的内涵建设。

四、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建设依据

(一)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而成的。斯腾伯格和卡茨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维果斯基认为学习过程的本质在于激发潜在的心理机制,并进一步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1)在学习的含义方面,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2)在学习的方法方面,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即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实践参照

1.智慧教育。最早提出智慧教育概念的IBM公司指出,智慧教育的内涵是:(1)以学生为中心。(2)多样化的互动式体验。(3)实时统计与分析:对教学、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集中管理、实时监测;支持利益相关者等多视角多层次的统计分析。(4)集成管理:对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的集成化操作和处理,对教学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对个人和群体教育信息的完整性记录和管理。(5)高度集成的资源共享,随时随地可得的优质资源。杨现民(2015)将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全向交互、可视化六个核心特征。

2.学习工厂。“学习工厂”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是一种基于真实的生产及管理过程,面向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具有多种功能整合的实践学习场所,如今已成为一种新的工程教育模式,将真实世界的设计、制造和业务整合到工程课程之中,实现教学过程与真实生产过程的对接,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发展。“学习工厂”既不同于学校内部自建的模拟性实验实训室,也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车间,是在强调实践和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论观念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的一种优化的学习过程。赵文平(2017)提出“学习工厂”建设涉及三个方面:多学科跨领域下的主题选定和设计、基于一定标准的资源条件准备和基于真实生产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方法。

五、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建设原则

从数智化财会智能、连接、融合、共享的特点及对财会人才的需求出发,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业财融合、产教融合、多学科融合”的智慧型财会学习场所,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资源和服务,并促使教育、人才、科技、产业和信息等要素聚集、融合、互生、共享。

(一)以学生为中心

智慧学习工场作为学习的新载体,框架和内容设计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创建丰富且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情境、流程、路径,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资源和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对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在智慧学习工场中,可以唤醒和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驱动和激励学习者自主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将当前的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和其他相关事物相联系;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的知识;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二)跨界融合

智慧学习工场是一个跨界跨时空的融合平台,以多元融合机制打破时空壁垒,拓展教育维度,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架构,同时支撑产业转型、助力区域升级、服务社会发展,实现可持续的正反馈激励。

对于财会智慧学习工场,要实现产教融合、业财融合、多学科融合。(1)深化产教融合,将企业需求与院校供给无缝对接,集聚学校和企业优势资源,开展广泛和深度的合作,共同探索校企的战略级持久的深度合作之路。(2)业财融合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经营中的三大主要流程,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将计算机的“事件驱动”概念引入流程设计,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使财务数据和业务融为一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业财融合是大势所趋。因此,财会教学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让财务回归业务,在真实的业务中学习、感悟、建构、应用财务知识及相关知识。(3)多学科融合是指将财会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融入式结合,以财会为核心,把传统专业学科体系下割裂的、分散的教学资源打碎,打破现有的专业边界、学科边界,促使多学科知识的聚集、融合、共享,并通过专业间、学科间的连接,使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眼光学习、理解、应用专业知识,实现多种财会人才培养目标和成长路径。

基于产教融合、业财融合、多学科融合理念,打造跨界融合的智慧学习平台。集聚院校和企业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不同职业岗位的真实或仿真的实践场景,使学生感悟、体验、处理复杂商业环境下的企业经营,达到从知识到能力的快速转化和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同时,也可以作为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出新的思想、技术、成果,反哺行业。

(三)智能化

财会智慧学习工场是一个广泛集成5G、大数据、AI、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智能平台,可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智能化。

1.教学内容智能化——培养数智化智能财会人才。数智化时代,财会将面临信息化、数智化、智能化及专业化的全面诉求,向“实时会计、智能财务”的方向转型。因此,智慧学习工场需要实现财会与前沿的ERP技术、共享技术、影像扫描与安全、OCR识别、电子档案、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创建数智化财会课程、实训平台、资源等,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智能会计人才。

2.教学过程智能化——智慧教育。智慧学习工场是一个智慧教育场所,可以智能识别学生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的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形成“可感知、可分析、可研判、可干预、可自愈、可赋能”的智能学习环境。智慧学习工场中资源高度共享,智能排列、按需推送,学生可以自由检索,快速匹配到所需资源,并自主建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智能管控,实时监测,全过程记录,并精准反馈,根据需要智能推送资源、答疑或提供学习建议;教师可以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统计分析,即时调整教学方案。

(四)知识情境化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学生在各种情境中,通过同化(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与顺应(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时,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智慧学习工场中,需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为所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立体化的、可视化的、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可以互动式体验、动态感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各种情景中实现跨课程、跨学科、多维度的穿越,便于培养学生在复杂环境中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知识资源化

智慧学习工场是资源采集场所,需要为学生提供严谨性与开放性并存、碎片化与系统化有效融合、数智化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严谨性是指涉及准则政策法规的部分,必须确保正确无误。开放性是指为培养学生非线性、开放、多元、创造的思维模式,资源必须是多角度、多维度、实时的,方便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在建构过程中,实现资源更新、升级和优化。碎片化是指对传统学科体系下的知识块进行切割,形成颗粒度小、相对独立、内容精干的单元。系统化是指对每个知识/技能点创建索引关键字,并根据岗位、项目、知识逻辑关系等进行多种排列,创建知识/技能图谱,形成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模块和体系,供学生个性化学习且快速检索。数智化是指将学习资源进行数智化处理,相对于传统的学习资源,具有获取的便捷性(不受时空限制)、形式多样性(呈现形式有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共享性、互动性(师生互动,与学习资源库互动)、可操作性(能够被评价、被修改和再创造)。数智化资源的这些特性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采用数智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建构、再创造。

六、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内涵建设

(一)建设思路

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建设思路:以数智化为背景、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自主建构知识为目标,集聚院校的教学资源、企业的财务实践、财务公司的财务软件开发经验和信息技术,将教育、财务、技术深度融合,基于产教融合、业财融合、学习内容资源化、情境化以及平台智能化等原则,创建五个智慧学习中心(理论中心、展示中心、实验中心、实习中心和研发中心)和一个大数据中心,各个中心间实现数据的互联、融合、共享,促进学生进行智慧学习,自行规划知行合一的学习路径,开展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知识建构、职业体验、知识创造、创新创业等活动。

(二)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内涵建设整体框架

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内涵建设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内涵建设框架

底层建设理念:以数字化为背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建构知识为目标。

中层建设原则:产教融合;业财融合;学习内容资源化、情境化;平台智能化。

上层平台:五个智慧学习中心(理论中心、展示中心、实验中心、实习中心和研发中心)和一个大数据中心。

1.五大智慧学习中心。

(1)理论中心。理论中心汇集了所有财会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具体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管理学、信息技术、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但理论中心的知识不再按照传统学科课程来呈列,而是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即根据知识间的逻辑关联,将传统学科体系下的块状知识切割成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颗粒度适中、主题明确、知识完整;知识点高度聚合,不同知识点之间相对独立,即具备高内聚和低耦合性。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编码(唯一性、层次性),建立代码表,创建索引关键字,方便学生快速检索。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快速检索自己需要的知识点,或者由理论中心向学生进行智能推送。

(2)展示中心。展示中心展示了真实企业场景、财会工作场景、数智化财会场景,并为理论知识创建各种情境。展示中心包括:企业认知中心、业务认知中心、财务认知中心、业财一体化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智能财务及机器人中心、财务大数据中心等。展示中心一般无需学生动手操作,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体验财会职业、数智化财会真实工作场景,并在这些场景中感悟、理解理论知识。

(3)实验中心。实验中心是学生的技能训练平台,学生在理论中心学习和展示中心体验后,需要在实验中心进行实践操作。实验中心包括:企业经营模拟实验、ERP实验、财务共享实验、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SPSS统计分析、财务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实验、财会综合实验、商业实习等。通过在实验中心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掌握财会实践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自主建构专业知识。

(4)实习中心。实习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岗位,包括校内实习中心和校外实习中心。校内实习中心主要是指在学校建立财会公司,从事代理记账、报税、管理咨询等业务。校外实习中心包括校企合作单位,以及学生自行寻找的实习单位。相对于实验中心,学生在实习中心直接从事相关岗位工作,可以检验学生前期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5)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平台。包括:财会理论研究中心、会计信息化研发中心、财务共享研发中心、财务大数据研发中心、财务机器人研发中心、区块链中心、智能财务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在研发中心,师生和外部单位(如校企合作单位、财务软件开发公司等)可以进行理论创新、开发数字化课程、平台,有效推动财会、教育、技术的融合发展。

以上是五大智慧学习中心,每一个学习中心都设有协作交流平台,方便师生交流互动、提问/答疑。

2.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记录、储存了学生在所有学习中心的学习数据、考评数据、师生互动数据,并进行分析、预测等。通过大数据中心,学生可以方便地查阅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成绩;智能规划学习路径;跨学习中心交流互动。

借助于五大智慧学习中心和一个大数据中心,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习路径;自由穿越于各个中心,进行知(知识学习、知识建构、知识创新)行(技能训练、职业体验、创新创业)合一的自主学习。

(三)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平台,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具有以下特点:(1)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控制与支配,智慧学习工场倡导学生学习的主动与自由。(2)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颠覆重构,按照知行合一、循序渐进的原则,创建理论中心、展示中心、实验中心、实习中心和研究中心,使学生可以依次开展知识学习、知识建构、知识创造等理论活动,以及技能训练、职业体验和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3)对重要、复杂的知识内容,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学生可以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4)集聚多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MOOC、SPOC、混合教学、虚拟现实、泛在学习、学习行为分析、学分银行、智能教学系统等。(5)实现学习全过程智能化,学生可以在各中心智能平台快速建立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内容,大数据中心可以记录、跟踪每位学生的学习进程,并提供学习报告,给出学习意见或建议。(6)各个中心互联互通,学生可以就某一主题,自由穿梭在各个中心,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相关问题,方便知识建构和创新。

七、小结

数智化时代带来了财会行业和人才需求的巨大变革,急需对财会教学进行结构性改革;而智慧学习工场被定义为未来高校的核心单元。基于此现实背景,针对我国应用型高校财会专业教学现状和智慧学习工场建设现状,本文提出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以智慧教育、学习工厂等为实践参照,建设数智化财会智慧学习工场,并提炼出以学生为主体、产教融合、业财融合、多学科融合、智能化、知识情境化、知识资源化等建设原则,进一步提出建设思路、整体框架和特点。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以智慧学习工场为载体和场景,推进财会教学改革,重塑财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懂财务、懂业务、懂技术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其次,以财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为切入点,推进智慧学习工场的内涵建设。

猜你喜欢

智化工场财会
沙冒智化的诗
信息化背景下财会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究
人工智能助力教研变革的价值与逻辑
人工智能“智化”教育的内涵、途径和策略
手艺网+手艺工场
财会职业及教育的新挑战
情结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探讨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联想打印工场体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