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环境规制模式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2021-02-28吴云勇甄思宇

辽宁经济 2021年9期
关键词:环境规制经济增长

吴云勇 甄思宇

〔内容提要〕环境规制政策分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究辽宁省关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各自的占比,进一步计算出2004-2019年的综合数据,利用OLS模型建立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施行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以及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均起促进作用。并且,辽宁省目前较依赖于市场激励型的环境规制政策,而公众参与性较弱。本文最后分别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主体方面提出促进辽宁省经济增长以环境为依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规制 政策类型 经济增长

一、引言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为减少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治理政策。为使这些环境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研究当前环境政策是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探究环境规制对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影响的文献研究比比皆是,大部分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分析环境规制对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效应。一部分学者观点为:政府强制性的环境规制变相使企业增加投入成本,在投入金额为一定时,企业势必就会缩减生产性投入,导致企业生产率下降,因此,环境规制阻碍经济增长效率的增加,即论证了成本效应假说关于环境规制抑制经济增长效率的观点。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政府进行适度的环境规制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经实证短期为促进效应,长期内容易受政府政策时滞性的影响,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并不显著。除以上两种观点外,有学者论证出环境规制政策并非呈线性关系作用于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如刘和旺等基于省级层面的数据论证了环境规制强度对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关系呈倒“U”型,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适度的环境规制政策可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李强和王琰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均对经济增长質量的影响呈“U”型关系,即环境规制短期内抑制经济质量,长期内促进;蔡传里和许桂华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论证了环境规制与生产率增长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第二方面是环境规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分析。唐德才等人综合分析了我国各省环境规制有效性的问题,发现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要素对环境规制效率的影响不同。林春等人旨在探讨环境规制从水平效应以及增长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中,水平效应表现为环境规制依赖于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增长效应表现为环境规制对全要素增长率起抑制作用。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环境规制通过技术进步路径作用于经济增长效率,技术进步表现为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如蔡乌赶、张悦等基于“波特假说”的理论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长期内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会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杨志江等人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与国内外技术引进对低碳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本身对经济效率没有影响,但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可以促使企业对国内外技术的引进,进而提升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由此说明,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及引进的路径作用于经济增长。崔立志、张成等人发现,我国各地区因受前期发展基础以及各地区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地区环境规制作用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存在差异,表现为:东中部呈显著的“U”型,而西部地区未形成“U”型关系。

二、研究机制

(一)环境规制政策的应用

1.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应用

命令控制型工具的应用比较多,当前面对日益枯竭的生态资源形势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尽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有关节约资源、污染防控等各项直接把控废水废气废物排放的法律条例。另外,政府直接通过关闭污染较为严重的工厂,或通过向污染的工业企业征税、收缴污染费等方式迫使企业进行工业污染治理,以此减少环境污染。

2.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应用

目前我国使用比较广泛的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有财政投入、税收减免、“三废”治理完成投资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等。例如,通过进行“三废”治理完成投资来激励企业生产技术的改造升级,进而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通过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污染税减免政策来激励企业进行高污染物治理。相继出台排污收费标准,进一步对生活、工业污染物排放行为进行节制。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有利于唤醒我国民众的环保意识,进而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3.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应用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到环境规制的意愿不高,可以通过签订协议、制定奖励机制或普及低碳生活教育活动来提高公众参与度。通过开展低碳宣传唤起公众低碳生活的意识,进而改变公众的生活方式,杜绝浪费、杜绝污染,促使形成企业低碳生产、公众低碳消费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形成。充分调动公众的监督意识,设置环境监督信箱以及环境污染举报电话,监督工业企业污染废物的排放,环境保护从民众做起。

(二)环境规制对经济的影响机理

综合来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方面:协同促进抑或阻碍制约。具体分析如下:

1.环境规制阻碍经济增长的质量

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但政府制定一系列环境规制政策会对企业产生两方面消极效应,即成本效应和约束效应。成本效应表现为:当政府制定了相应污染物的标准以及治理标准后,企业势必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对其生产-排放过程进行整改,在企业投入成本一定的前提下,企业将一部分经费用于污染治理,那么势必削弱企业的R&D经费投入,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进程,不利于企业的产业升级,从短期来看会削减企业的收益,阻碍经济增长的质量。约束效应表现为:针对政府出台的环境规制细则,企业如果想进行长远的发展必然会遵守,那么,企业无论是在生产决策方面还是经营管理方面都要受环境规制的制约。

2.补偿效应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

环境规制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短期效应通过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制约企业的生产决策而使企业收益下降;而长期效应中企业会通过寻求新的发展技术,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做到从源头上真正减少污染,改变以往被动应付的局面,真正做到积极应对。长期来看,企业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优化生产工序,全面提升生产效率,进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表现为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产生的补偿效应。同时,环境规制的补偿效应也将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研发的信心,增大科技创新的基础投入,提升品牌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综上所述,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产生的补偿效应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化。

在评判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要先了解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即结构维度、效率维度、稳定性维度以及持续性维度。所以,如若评判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既要做到理论分析,又要做到实证分析,尤其是要结合经济增长质量的维度指标体系来进行综合的判断。

三、辽宁省环境规制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

基于前人的文献可以总结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变量选取一般选关闭污染工业企业数以及工业污染企业罚款金额或税款金额,但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因素,本文选取的指标为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选取原因如下,关闭污染的工业企业后,这部分企业就不会再产生环境污染,而没有关闭的工业企业就说明这部分企业产生的环境污染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所以,间接说明没有被关闭的工业企业产生的工业环境污染是被政府允许的,是在政府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后的结果,因此,选取这三个变量作为政府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替代变量;大多数文献中,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变量选取是环境治理项目投资额,因此,本文选取的是治理废水项目投资、治理废气项目投资、治理固体废物项目投资;综合前人的文献,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方面的变量选取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以及环境污染方面来访者信件,基于辽宁省在环境方面的来访者信件数不可得,所以,选取在中国知网上以“辽宁省环境”为题的文献数间接代表公众参与程度。环境指标变量没有2019年的数据,本文将采用插值法进行数据补充。

(二)环境规制政策综合指标的求解过程

变量设定如下:

变量一: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如下:

X1——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单位:万吨)

X2——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单位:亿标立方米)

X3——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单位:万吨)

变量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如下:

X4——治理废水项目投资(单位:万元)

X5——治理废气项目投资(单位:万元)

X6——治理固体废物项目投资(单位:万元)

变量三: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如下:

X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单位:元)

X8——知网主题为辽宁省环境的文献数(单位:篇)

對X1,X2,…X8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假设标准化后各个变量记为Y1,Y2,…Y8,那么,标准化公式如下:

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各影响因素信息熵的结果如下:

由此,可计算出2004-2019年各年度三种类型环境规制综合指标数据如下:

(三)ADF检验

基于经济时间序列大多是非平稳的,为防止出现直接将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当作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而造成的“伪回归”现象。采用时间序列标准的检验方法单位根检验法为ADF检验,其原假设为序列至少存在一个单位根,备择假设为不存在单位根。具体结果如下表:

在检验标准为1%和5%,得到的检测结果是各变量的原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均为非平稳序列,其一阶差分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为平稳时间序列。

(四)协整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是按照协整关系个数从0到K-1顺序进行的,直到拒绝相应的原假设为止。原假设None表示没有协整关系,由迹统计量(Trace)可知,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存在1个协整关系。所以,Y、CAC、MBI、P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建立OLS回归模型。

(五)OLS回归模型

因解释变量CAC、MBI、PPI与被解释变量Y均是一阶平稳时间序列,且根据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四个变量之间具有一个相关关系,因此,本文构建模型如下:

Y=α+βCAC+λMBI+δPPI

(六)实证结论

由OLS回归模型结果可以看出CAC、MBI、PPI前的系数在5%的检验水平下显著,P值均小于0.05。从模型的拟合优度来看R2统计量0.806852接近于1,说明模型拟合得很好,且F检验是一个联合检验,其原假设是方程里面所有的系数均等于0,F统计量概率值为0.000139,拒绝原假设所有系数都等于0的原假设,认为所有的系数至少有一个不为0,即模型的拟合是有效的。

由熵值法计算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权重可以看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占比最多,高达58%;政府命令型环境规制占比次之,达23%;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最低,仅占18%。反映出政府命令型环境规制没有起主导作用。

由OLS回归结果可以看出,CAC、MBI、PPI前面的系数均为正值,可以得出结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民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三种规制政策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均起促进作用。从侧面反映出辽宁省现行的环境规制政策符合经济发展,与辽宁省经济增长具有协同作用。

四、促進辽宁省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由上述实证结果显示,现阶段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仅占比18%,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辽宁省经济起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辽宁省经济更好的发展。虽然社会听证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使公众能够行使环境保护与监督的权利,但政策落实不到位阻碍了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缺乏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救济性渠道使公众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来表达诉求,易诱发群体性社会事件。我国对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政策非常重视,制定并颁布了新《环境保护法》,依法对公众行使环境参与监督管理等权利进行保障,同时,互联网的普及扩宽了公众参与的通道,例如拨打环境监督热线、微信公众平台留言、新闻报道、官方微博留言等。但目前辽宁省公众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参与的程度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有些民众容易走向拒绝参与和过度参与的两个极端。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在具体细则和操作方法上有所突破,与此同时公众参与还必须要坚持依法参与、规范参与、有序参与,通过法律明确参与权利、参与内容、参与方式及参与边界,最终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更好地解决,形成经济与环境相互促进发展的新局面。

(二)助力工业企业产业结构升级

工业企业是工业“三废”的源头,短期效应可以通过对工业企业征收污染费、关停污染严重的工厂,迫使企业增加污染物治理的投入成本,短暂的控制污染物排放,但治理污染物成本的增加,将导致企业挤出R&D支出,进而对产业绩效综合效果起阻碍作用,由此看来,追逐短期环境规制成效的结果是企业收益受损,此时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因此,政府不应只注重短期环境收益,而应促进工业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刺激技术创新,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使产品、工艺得到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改变原有企业的生产方式,对产业绩效综合效果起正向作用。所以,辽宁省政府及相关企业应追求长远,在企业技术、产品、生产工艺上加大创新力度,实现经济与环境良性促进的新发展方式。

(三)加强创新,助力辽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打造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

首先,生态发展的理念要创新,过去我们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随着生态环境与经济的不相适应,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传统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宁可牺牲经济发展也要保全生态环境,然而新的可持续发展代表经济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新局面,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于生态治理成本的投入,助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减少污染物产生,生态环境的改善、能源的节约、新能源的替代等又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循环往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2.理论与技术协同创新

政府、企业和市场要形成合力,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构建以政府牵头、以企业为主、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创新体系。辽宁省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增加生态问题研究的科研经费,用于国内外环境治理的前沿理论与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防污治污技术的研发,将前沿理论应用于辽宁省实际中,致力于打造一批国家高精尖的核心防污治污科技力量,为辽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科技保障。

3.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协调

创新投入包括研究经费投入、人员投入。政府以及企业进行环境治理费用的投入,为企业进行此项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保障,而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主导创新研究的进行。因此,辽宁省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做好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牢固树立人才引领经济发展的战略意识,为辽宁省生态环境科研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完善人才引进、落户等一系列制度,消除地域之间人才流动的屏障。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是辽宁省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因此应加强投入监管制度,关注科研成果研究动向,避免有去无回的现象。同时消除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壁垒,打通研究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的确立,使科技创新既能发挥出举国体制的优势制度,又能借助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个体的创新活力得以展现。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环境规制经济增长
我国工业部门节能政策效应研究
中国企业的环保投入与企业效益分析
环境规制下外资引进对环境治理的利弊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对雾霾的环境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