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以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处理与应用”主题学习为例

2021-02-27罗晓英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导图信息技术探究

罗晓英

(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010)

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已成为常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创新使用技术,提升学习效果是当前教师们研究的热点话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更离不开软件、教学平台、工具、设备、环境的使用,因此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应该引导学生“用技术学技术”“用工具学知识”。教学中存在课时少、教学环境特殊、学习不深入、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等问题。[1]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有效地应用思维导图理顺所学内容,可以强化学生深度学习,有利于从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践操作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潜意识比较偏好操作实践,忽视理论知识学习,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缺乏系统的整理与归纳,因此难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根据高中新教材的特点,教师们通常采用自主探究、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等方式开展项目式教学。因此,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经历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间的内涵与外延,提升知识理解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简述与优势

思维导图是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图像组成,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于相关的主题关键词和图形建立记忆连接,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也被称为心智图。经专家的研究,发现发散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思考方式中较为常见的思考方式之一,当大脑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会在形成思考中心,此中心连接着无数个向外发散的知识内容,并且可持续地扩散着向外发散的知识内容。由此可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辅助学生将接收的信息转变为自身可以理解的知识,进而将知识转变为自身所具有的智慧。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对促进知识传递,互动教学,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等发挥积极作用。

二、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思推导图的策略

(一)借思维导图辅助自主探究式教学中实现知识的再建构

自主探究式教学是基于项目式教学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模式之一,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差异性大,因此需要借助思导图进行指向核心知识再建构,在对核心知识的迁移和再建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根据自己的探究和领悟完成定图、创图、读图、缮图四个基本任务。进而帮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将课堂的知识与技能可视化,深入理解课堂核心知识,加深对于所学内容的记忆,激发学习知识的最大潜能,更有效提高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2]。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思推导图对自主探究过程中的一些知识技能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绘制,不仅促进学生有机整合已有知识和即将学习的知识,更深入地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再次构建自身对知识的认知体系。

例如,在教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中第二单元“数据处理与应用”这一模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以自主探究式模式开展本单元项目教学,教师根据单元学习目标以及教材中已有的主要内容思维导图,布置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绘制本单元知识学习思维导图,将自身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绘制到思维导图中。学生们在完成此自主学习任务时,通过广泛交流并吸取不同意见,持续更新、完善、优化已有的思维导图,这种借助思维导图完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同时,创新能力也得到提升。

(二)应用思导图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促进成果可视化呈现

基于新教材的项目式学习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过程中,问题探究式学习方式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将学生学习的外在探究收获和内在认知进行最大程度的可视化链接,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并及时解决,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面理解知识的本质,不断增强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该单元的学习中,基于学生了解项目式知识框架的前提,以问题探究式驱动学生进一步理论结合实践,根据前期的绘制的知识思维导图,继续制定措施和方案探究身边的数据处理工作,再利用软件工具和平台熟练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等处理。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持续地将自身思考、体验、收获的成果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整理,将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方法、方法与结论进行链接,不仅扩大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容量,还提升了自身对问题的探究能力。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应用在问题探究式学习中,有利于对学生的信息意识的提升和计算思维锻炼。

(三)借思维导图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强化高阶思维的训练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信息技术课堂中精彩采用的教学模式之一,在教师设计课堂任务单驱动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更加概括、直观的方式记录完成任务方案、过程、方法、成果等要素。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知识技能的回忆、理解和应用层面,更希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挑战分析、评价、创造等新高度,借助思维导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体验感与参与度,更加有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有效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训练。

三、思推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反思

从教师的角度反思,针对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设计,既要满足课堂教学活动的预设,更要呈现课堂教学的生成。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发现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中,确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但是在课堂教学课时有限、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恰如其分地将思维导图的应用融入项目式学习设计中,需要教师对教材对学情具备充分的了解与思考,在单元整体目标及实施方面采取行之有效地宏观调控,[3]才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有效培育并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

从学生的角度反思,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可有效地辅助学生构建独具风格的知识技能体系。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不是简单的知识链接,也不是简单的过程和思考要点记录。在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学习的过程中,要将重心放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及借助思维导图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把绘制思维导图作为核心任务,以免本末倒置,忽视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另外,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分配上需要做足准备,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高效运用已经掌的知识,对知识技能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总结。

猜你喜欢

导图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烃思维导图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