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声势教学培养初中生音乐学习主动性

2021-02-27杨琳瑜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声势音乐课赏析

杨琳瑜 许 京

(1.福州日升中学,福建福州 350011;2.福州第三十二中学,福建福州 350011)

当前,许多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将音乐课的教学目标简单地理解为教会学生演唱若干首歌曲、记住几首经典乐曲的名称及作者,而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教法、学法单一,套用程式化的课程设计,常规课堂流程一般是教师讲解、学生聆听,教师示范音乐技巧部分,学生机械模仿配合。久而久之,学生丧失音乐学习目标感和主动性。

一、声势教学在初中音乐课上的运用

“声势”一词随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的出现,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它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根据音乐节奏,击打身体的不同部位而发出声音,常见的声势有跺脚、拍腿、拍手、拍胸、捻指等。声势教学具有全员参与性、大众化、灵活性等特点,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1]

(一)声势教学内容及应用原则

声势教学包括跺脚、拍腿、拍手等声音动作,但又不仅仅是“做声音”“做动作”,教师应充分解读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理念,遵循声势教学应用原则,恰到好处地在课堂实施中使用声势教学。[2]

1.灵活性原则

声势既区别于律动,又不同于舞蹈,但三者却可以共同作用于音乐教学,作为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一部分教师为了使声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经常会加大声势动作幅度,增加互动性、舞蹈性动作,甚至结合队列队形,全方位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结构或节奏特点,鼓励学生自主创编。这样,音乐课堂上就有了许多综合性元素,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因此,声势的灵活运用能让声势不孤立于其他形式之外,为学生创编提供更大的空间。

2.典型性原则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音乐风格,选择节奏鲜明的作品进行声势编创,将典型的拍手、跺脚等音量较大的声势动作安排到重拍位置,将捻指、拍肩、拍胸等声势动作安排到弱拍位置,形成较为固定的声势习惯后,学生可以对其余动作或节奏进行编创。如典型的“3579”声势教学便可以作为典型公式套用:“3”手胸胸,“5”手胸胸腿腿,“7”手胸胸腿腿脚脚,“9”手胸胸腿腿脚脚屁屁(以上声势数字对应均为缩写)。

3.适度性原则

适度、有分寸的声势教学能为课堂增添无限色彩,而盲目滥用只会打乱课堂节奏。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有些教师对声势的运用缺乏计划,学生在赏析结束后还未做好情绪和心理准备,不能顺利进入下一教学环节,这时教师就需要合理地选择声势动作,使学生顺利完成情绪过度并做好准备,在音乐体验中慢慢接受声势,保证声势教学服务于音乐教学,而不是生搬硬套。

(二)声势教学在初中音乐课上的具体运用

1.节奏训练

声势教学最早就是为了配合音乐中的节奏而发明的,因此,无论是不同节拍的强弱训练、固定拍的掌握或常见节奏的学习,声势教学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通过常规的乐理知识讲解和常规节奏击打方法并不容易被掌握,而这两种节奏却最能激发学生节奏感,容易激起学生手舞足蹈的欲望。声势能让学生在拍打身体的过程中了解并熟练掌握二者,避免了单调重复的口头教学,更能通过和其他节奏的混合练习,体会附点节奏与切分节奏带来的音乐流动性,为歌唱与赏析教学提供更多实践支持。[3]

2.音乐赏析

初中音乐课上的音乐赏析几乎占据音乐课的半壁江山,由于单纯的知识性讲解枯燥无味,且音乐理论知识教学难度大,传统的音乐教学设计很难通过一堂课或两堂课让学生深刻领会经典作品的美妙之处,而声势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好动的原始欲望,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就有专门的打击乐教学章节,而声势正好契合了人体打击乐这一概念,对于巩固范例节奏和不同音色的节奏组合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赏析作品中的经典旋律学习,声势教学可以配合旋律哼唱,从而达到很好的互动效果。

二、声势教学对初中生音乐学习主动性的作用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鼓励、唤醒和鼓舞都建立在真实、准确地学情分析基础上,只有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全方位把握听觉、视觉、心理和学习习惯等激趣切入点,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声势就是音乐课堂上激活学生好动、爱演细胞的一剂良药,让学生化被动聆听为主动接受,化消极听课为主动参与。

(一)课堂参与主动性

初中音乐课堂大部分都是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生很难在课上扮演主体角色,甚至是合作者的角色,被扼杀了音乐学习意识和兴趣的学生自然很难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声势教学能充分让学生随着音乐站起来、动起来、响起来,把学生从观众席拉到舞台中央,对音乐的理解也从“不能说、不能演”的哑剧变成了“能编、能演”的声势。声势教学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了能主动思考与表演的空间,大大地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学生自然也很乐意主动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

在具体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种种反应进行预测,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教学敏感性,不断捕捉和重组教学环节或手段,引导动手能力较差或节奏感较弱的学生参与声势互动,扩大互动对象,尽量做到全员参与。

(二)课余学习主动性

音乐课上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长对于提升学生音乐审美和音乐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主动性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当前,初中在校学生都是“00后”甚至接近“10后”,他们身处信息高度丰富的时代,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较强。面对当前很多抄写、思考类的文字作业,他们更喜欢,也更擅长完成既有创造性又需要动手的作业。教师课后安排声势创编作业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新颖而有趣的,这种任务更不容易被当成作业,反而容易被当成课余解乏、益智的游戏,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将编创的声势作品拍摄成小视频放置于社交平台集赞,满足学生爱比对、爱表现的心理需求。

(三)音乐活动主动性

音乐属于舞台表演艺术,校园音乐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现力,又能陶冶艺术情操,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有了有计划、持续性的课堂上的音乐教学和声势实践,让学生更习惯“站起来”表现音乐,敢于成为音乐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学生也会通过课堂专业的技术指导,更有底气出现在校园内开展的各项活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同时,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项音乐活动也可以反作用于课堂,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通过第三视角发现自身不足,在课堂上不断完善并参加后续实践。

声势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并不能立竿见影,对学生音乐学习主动性的影响也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见证,但它确实赋予了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多可能性,为音乐本身增添了很多趣味性,为师生课堂互动创造了更多机会。通过声势教学在课堂上的充分运用,笔者希望有更多元、更综合、更高效的教学手段进入中学音乐课堂,从学生兴趣出发,重视学与创,使学生能在体验和参与中感受音乐之美。

猜你喜欢

声势音乐课赏析
雷声与闪电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运用“稳定拍声势”突破歌曲难点实验研究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