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拉氏酵母菌散对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02-27陈丹丹尹杨艳桂冬梅

河北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布拉酵母菌感染性

陈丹丹, 尹杨艳, 桂冬梅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海南 海口 570100)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根据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可以分为急性、迁延性及慢性三种类型,在我国发病率不低[1]。急性感染性腹泻(acute infectious diarrhea,AI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热,大便次数多且呈水渍状,多由细菌和病毒及不良饮食习惯引起[2]。感染性腹泻主要发病于0~5岁小儿,大部分患儿症状轻微,严重者可导致脱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如隔离处理、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及时就医等,以降低疾病的发生[3]。临床上针对该病的常规方法包括纠正饮食习惯、补液及使用抗病毒、抗感染、抗生素药物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治疗时间较长且复发率较高,并存在一定安全问题。布拉氏酵母菌散则是一种非致病性益生菌制剂,可定植于肠道,调节菌群平衡,缓解腹泻,改善临床症状,其对非感染性或感染性腹泻均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已成为辅助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常用药。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疗效,详细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AID腹泻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病历号使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单号)与对照组(双号),各组8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见表1。纳入标准:符合急性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4];年龄4~60个月者;患儿家属同意并愿意参与此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近一个月接受过相关治疗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畸形者;消化道畸形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先天性心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器官衰竭者。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基于常规检查,给予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以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病原菌确认后给予相关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治疗,具体为:口服蒙脱石散(厂家: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50),1岁以上小儿:1.5g/次,3次/d;不满1岁小儿:1g/次,3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具体为:蒙脱石散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布拉氏酵母菌散(厂家:法国百科达制药厂;商品名:亿活;注册证号S20100086;规格:0.25g×6袋),0.25g/次,2次/d。(3岁以下小儿:0.25g/次,1次/d;3岁以上小儿:0.25g/次,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一周。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疗效评价根据治疗前后患儿大便次数、性状决定。治疗一周后,患儿大便次数少于2次/d,且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为显效;患儿大便次数减少,但仍多于2次/d,且大便性状改善,为有效;患儿大便次数、性状均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症状改善:记录患儿的腹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止泻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③大便次数及性状:治疗前后,记录患儿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大便性状采用大便性状评分表进行评价。④炎症指标:治疗前后,取患儿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得到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NF-γ)水平。⑤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治疗期间患儿不良反应(便秘)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腹痛、呕吐与止泻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比较

表4 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及性状比较

2.3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及性状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两组患儿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IL-6、TNF-α、hs-CRP及INF-γ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TNF-α、hs-CRP及INF-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2.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出现便秘2例,对照组出现便秘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和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5)。

3 讨 论

当胃肠道水分及电解质累积释放,1d大便次数超过3次且呈稀薄状,即可诊断为腹泻,而由病原微生物引起且发病急则为AID。感染性腹泻机制复杂,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且致病病原微生物不同,其机制也不同,主要分为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真菌性腹泻等[5]。为贯彻整体治疗理念,大多数临床医生建议在常规治疗下辅以微生态制剂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改善预后效果。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辅以布拉酵母菌治疗的效果更佳,证实布拉氏酵母菌的辅助应用价值。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菌以厌氧菌为主,由位于肠道黏膜表面的大肠杆菌、肠球菌,黏膜中层的消化链球菌、类杆菌,以及黏膜深处的双歧杆菌等共同参与食物的分解、消化与吸收,促进能量正常合成。当病原微生物侵入肠道后,即可大量繁殖并附着于肠道黏膜,造成上皮细胞损伤、坏死,且可释放有害物质造成有益厌氧菌数量明显下降引发起肠道菌群紊乱,造成机体消化、吸收障碍,电解质失衡,大便性状改变。既往研究[6]发现,微生物制剂可产生低分子量酸性物质,选择性杀灭病原体,调节肠道菌群环境,进而可缓解感染性腹泻症状。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布拉氏酵母菌散辅助治疗可加速患儿恢复,此与既往研究[7]结果一致。分析原因,蒙脱石散可覆盖于消化道黏膜表面并与黏液蛋白结合,增强黏液的屏障作用,从而减少细菌、病毒对黏膜的损伤,保护消化道功能;也可加快受损的消化道黏膜上皮化,修复受损细胞间桥,进而加强细胞间的作用;同时可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提升免疫力,而对肠道的正常吸收功能无明显影响;而布拉氏酵母菌散能通过分泌54、120kDA的糖蛋白及蛋白磷酸酶,降低cAMP活性,抑制有害菌繁殖生长,促进有益菌定植,增强肠道免疫功能;同时,可补充人体肠道所需营养物质,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及黏膜的修复,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对食物的消化以及吸收能力,其与蒙脱石散共同作用,缓解腹泻症状,进而改善患儿病情。

同时,病原微生物破坏肠黏膜屏障,并释放内毒素,激活肠黏膜下的淋巴系统,促进炎性因子分泌,引发炎性反应,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会加重肠黏膜损伤,导致黏膜充血、肿胀甚至出血,使病情呈现恶性循环状态[8]。IL-6是一种增强生物功能的细胞因子的,可促进淋巴细胞聚集、激活及分化,参与机细胞和体液免疫过程;TNF-α是一种促炎因子,其与IL-6共同作用可启动炎症级联效应;hs-CRP则为一种急性相反应和蛋白,其可反映机体炎症水平;INF-γ则是有辅助性T1细胞分泌,具有抗病毒及调节免疫等功能,以上指标均是临床上常用于评估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9]。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hs-CRP及INF-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多,说明布拉氏酵母菌散不仅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同时能减少患儿炎性反应。这可能是因为布拉氏酵母菌散能够抑制肠源性内毒素的生成,并促使肠毒素排向肠腔,加快有害物质代谢,同时布拉氏酵母菌散可激活锌结合蛋白酶,促使肠道代谢产生多胺类物质,促进肠道黏膜再生修复,缓解患儿体内炎症反应。此外,本研究联用布拉氏酵母菌未观察到明显不良现象,证实其安全性。

综上所述,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症状,减缓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布拉酵母菌感染性
长孢洛德酵母菌致腹腔感染1例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战斗机、导弹头和布拉嗝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全国1 200例VVC致病菌的常见抗真菌药物MIC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吉米问答秀
安安琪琪的故事16不拉肚就靠“布拉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