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殖民反思与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中国话语建构

2021-02-26■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话语思政改革

■杨 琳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当前,为避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效应”,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合力作用,2018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率先提出“课程思政”的改革举措,并将其视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硬骨头”[1]。针对新时代课程思政的难题,需要进行多维度的建设,最关键的是将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嵌入高校课堂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真正实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至于就具体实操层面而言,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使高校课程中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将价值话语体系与专业话语体系有效对接,其现实困境在于西方文化殖民的渗透,而实现途径应着眼于破除文化霸权,诠释中国特色,建构中国话语。

一、反思文化殖民: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实然之境

文化就其本意来说,大致包含了人类在意识形态领域所产生的各种制度以及人类道德规范、宗教信仰,甚至还包括种族民族日常的行为习惯习俗等等。人类文化本无优劣之分,只有生活方式和观念态度的差异而已。然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受制于经济因素的主要影响,某些文化形态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导致原本双向平等的文化交流早已变质成强势国家对弱势国家进行文化层面的感化、洗礼、改造和灭绝,即文化殖民。文化殖民,乃“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霸权地位,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通过文化符号系统的强势传播,向‘他者’输出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企图同化‘他者’,教会‘他者’如何依托西方的价值观念去思考、用西方的话语去表达、参照西方的模式去实践,使‘他者’思其所思、想其所想、言其所言、美其所美、行其所行”[3]。概括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的殖民政策可以归纳为前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三大阶段。具体而言,一是充斥刀枪火海的物质掠夺环节,二是残暴冷血的劳动力剥夺环节,三是看似温情脉脉实则暗藏玄机的民族精神改造环节。第三个环节本质即文化殖民的过程,显然,文化殖民并非传统社会的产物,而是现代性的畸形果实,其相伴而生的更多是暴虐的土地占领、物质掠夺与制度僭越。总体而言,文化殖民是殖民形态的最后一种延伸模式,它对弱势文化会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主要包含三种特征。

其一,采取手段的隐蔽化。不同于早期殖民战争常用的以坚船利炮为主的军事入侵和以野蛮掠夺为主的原始积累方式,文化殖民采取的是另一种更为隐蔽的谋略,即借助于文化观念、生活方式与话语体系等,经由合法的商品销售途径,将早已裹挟强势文化的文化产品加以推广,逐步渗透他国他民族的文化骨髓当中,以达到他国他民族更为信服强势国家的行为方式、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这也印证了美国《新闻周刊》一段精辟论述:“究竟谁是新殖民主义者?他们手中拿的是计算器而不是武器。他们穿的是上班的服装,而不是战斗服。他们宣传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福音,而不是传教的福音。”[4]其二,表现形式的持久性。关于这一点,文化殖民主义具有“软实力”的类同特性,根据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所研究,其最终结果是弱势文化国家将会不由自主地、满心欢喜地接受强势文化国家的洗礼;与此同时,弱势国家的国民也将会更加认同强势国家的一切思想文化与制度安排。其三,社会影响的深层次。文化殖民主义的深层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起初只是对“他者”民族文化的侵蚀与消解,逐渐地进一步动摇“他者”民族文化的信心与认同,最后完成“他者”文化西方化和西方文化“全球化”的霸权图景。

除了上述文化殖民的理论侵蚀,近代中国的历史挫折也直接击溃了中国话语的发声。回溯百年的殖民战争,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随着经济的倒退,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亦随之失语,丧失了往日的骄傲,逐渐变得黯淡无光。总体而言,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年以来西方话语的强势传入,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西方话语在新兴社会科学领域的大规模引进,其根源并非文化本身的缺陷,而是文化主体在国力孱弱之时,无力于理解自身文化时的自卑心态[5]。

沧桑巨变七十载,中国从积贫积弱到富国强盛,成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华丽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举世瞩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异彩纷呈,然而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故事”依旧被断章取义,“中国话语”又如鲠在喉。从政治传播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逻辑视角而言,中国经济的增长优势亟待转换为中国话语的优势,积极应对西方话语舆论的“傲慢”与“偏见”,有效占领国际话语权的至高平台。课程思政作为教育变革与理论宣传主阵地,应把握中国文明的深层肌理,重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性内涵,进一步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更加科学地叙述中国文明并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对话,凸显中国学科知识的“国别性”色彩。

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建设新时代课程思政体制势在必行,国家和政府号召教育部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其中,达到水乳交融,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功能。特别是,中国话语内裹着中国特色的核心理念,因此,教育部门可尝试中国话语与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相融合的创新模式,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挖掘更多的潜力,发挥思政改革的最大效力。

二、建构中国话语: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释然之策

上述部分已着重强调了中国话语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理论价值,但是针对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途径还需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考虑如何在实际的课程中融入和体现中国话语的价值和意义,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区分,课程思政包括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其中,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即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又可细分为综合素质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接下来,将从教学工作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质课程以及专业教育课程的授课入手,通过对其定位的界规,实施与之相对应的中国话语的移植和融入(具体建构方案见附表1)。

附表1 课程思政改革的建设方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表现形式是“中国故事”的自我阐释和传承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更要做足做好中国故事的工作,其重点在于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中国话语并非主观臆测的结论,而是在实际行动中彰显自身的价值和魅力,中国话语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不容他人蔑视和诋毁。基于西方文化殖民的影响,课程思政的改革方向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从中国的历史性实践的“可能性”出发,找寻真正吻合中国话语的精神土壤和文化宝库。回溯我国的近代史,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一部血泪史,在与西方列强的博弈之中,我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时代英雄,为我们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伟大的实践行为对中国话语的构建和实际课程思政内容的优化和配置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的价值,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展示新形象,力求做到全景式的宏观叙述与个人化的微观叙述有机结合,核心工作是要对“中国故事”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注入感情,把它们表达出来,讲述给更多的中国人民,具体的“中国故事”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实现梦想的故事,中国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共同进步合作双赢的故事,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故事。关于“中国故事”遴选,应是既有温度,也有硬度;既有细节,也有格局;既有人性的闪光之处,也有人物的特殊气度,这才有利于寻觅不同年龄层人群的共情点,向高校学生演绎好中国故事。

(二)综合素质课程的改革:基本尺度是“中国信念”的自我表达和出场

作为高等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大学生群体已经是具备较高水平和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实践中,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综合素质课程改革的灵魂。

在此基础上,针对新时代高校综合素质课程的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需要依据实际的课程安排进行关于综合素养课程的教学架构的研究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要求和规范。比如从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学机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建设科学合理的综合教学体系和系统,在保持正确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指导的大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综合素养课程改革的价值意图;其次,高校的管理层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提供充足丰富的教学资源,针对具体的课程思政改革制定专门专项的综合素质课程,对学生“中国信念”的培养和建设充分重视。以上海市课程思政的改革试点为例,上海市教委经过相关的研究和探索,专门创设了一门统摄“中国信念”和整合“中国话语”的“中国系列”的课程,与此同时鼓励各高校基于自身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对“中国系列”的课程进行深入切实的实践[6]。现今,“中国系列”课程已被丰富完善[7],这些不同形式的课程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的基本形势、国家的方针和重点决策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和融合。这种顶层规划,恰好符合形势,整合教学资源,避免重复浪费,直接体现了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途径。

因此,在新时代综合素质课程的改革方针中,必须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8]的方针,探索话语体系创新,以中国实践的现实经验为基础,从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能与国际接轨的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

(三)专业教育课程:理想境界是“中国理论”的自我构建和优化

新时代专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实质是要扭转其在课程教学中重智轻德的现象,挖掘中国理论中的优秀成果,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培育学生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科学精神素质,这将有效延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范畴,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化教育功能。

因此,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其改革的方向应是以实现“中国理论”的自我构建和主动优化为目标,更多专注于教学内容的理论研究,联系中国建设的现实情况,回应中国实践中的难点,创设反映中国学术研究前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话语,从而实现中国理论的价值生成。以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课程为例,纵观其整个学科发展的历程,可观之其一直深受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众媒体理论的影响和渗透,导致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步履维艰,时至今日仍未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尚未形成具备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话语体系。这一学科困境亦反过来局限我们高校专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难度。当然,不仅是在中国,一些欧洲国家的新闻传播研究也显露原地徘徊、停滞不前,或是稍有倒退的迹象。基于此,专业教育课程改革更应认清现实,铆足全力,不断尝试击碎原有的屏障,打破陈旧的格局,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话语体系,以此提升中国传播学科的世界话语权,向世界各国展现中国学科的实力。

基于上述分析,高校必须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力,建设完善多元化的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改革体系,使课程思政改革的理念扎根人心,甚至生根发芽。其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表现形式是“中国故事”的自我阐释和传承。在西方世界的“话语逆差”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更要做足做好“汉话汉说”和“以中解中”的工作,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以中国解释西方”甚至是“以中国解释世界”,最终使中华文明既不失传统特质,同时亦具有普适性内涵和世界性影响。其二,综合素质课程改革的基本尺度是“中国信念”的自我阐述和出场,关键就是要将理想信念倾注于通识教育当中。其三,专业课程教育的改革需以实现“中国理论”的自我构建和主动构建为目的,坚持“久久为功”精神,持之以恒进行相关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在具体的建设中,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堡垒,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针,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索,建设完善相关的理论体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断尝试,无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三、解殖西方话语: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旨归

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中国话语建构的实践旨归是解殖西方话语的霸权理路,实现中国话语的深远发展。为达成这一目的,“话语中国”的建构需要正确处理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关系问题,充分利用文本形式的多样化和文本载体的信息化,真正实现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的良性沟通。概言之,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中国话语建构应以事实为依据,以理论为工具,解构西方国家形象和话语霸权,但也必局限于“中西二元对立”思维,即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中争取中国话语权,抓住国际话语权竞争三大核心主题(内外政策之争、政治制度之争以及文化价值之争),以问题领域的课程思政和学科创新突破中国话语的传统思路。

(一)实现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

目前,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在于用中国话语优化高校课程教学内容,而中国话语的嵌入难点又在于如何保持与学生的良性沟通,避免陷入“以中化马”或“以马化中”的误区[9],确保高校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发挥创造力和能动性,妥当选取话语表达方式,探索政治话语的大众化成像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中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

基于信息时代的多元话语空间,高校课程的教学话语建构应以政治话语为主导,以大众话语为支撑,以实现“教学话语融合”和“课内课外融合”。其一,高校教育应结合课程内容,嵌入政治话语,运用具有中国底蕴、中国风格的相关术语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生动地阐述,如“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概念,以发挥中国话语的价值引领作用。其二,高校教育应注重大众话语的体现,合理吸纳大众话语的有效养分,使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话语,如制度选择与白猫黑猫论、道路选择与“穿靴子”、价值观与“扣扣子”等,以增强高校课程的吸引力。综上,课程思政改革一方面要坚持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体系进行课程讲授和知识普及;另一方面要求使用“通俗化、大众化、具象化”的日常生活语言化约政治话语的艰涩难懂和枯燥无味,真正地将“中国话语”亦或是“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辩证统一起来。

(二)创新话语文本与话语载体的结合形式

教学话语的根本是文本,而话语的呈现形式将会最大限度地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创新话语载体是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导下,互联网技术在高校课程教学的应用也逐步深入,有力促进了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创新方式方法,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10]

在最新的技术创新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亦可成为改进教学话语和加强载体创新的突破口。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教学必需,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也可以为人文社会科学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借鉴和引入。具体而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建设一整套包含课程思政教学辅助系统、VR实景资源库、VR交互资源、LED无缝拼接大屏、沉浸式虚拟仿真体验教学系统以及智慧教室为一体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可尝试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高校课程延伸教学,更新迭代的课堂教学方法、接“地气”的教学话语、有“生气”的教学形式来教育和服务学生,顺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智能化的发展态势。综上,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引入高校理论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手段,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发展,是新时代增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实效的有益尝试。

(三)注重话语中国与话语世界的良性互动

话语的生命力在于问题意识。因而,在当前社会发展和国际形势下,中国话语应重视话语中国与话语世界的有效沟通,从而在处理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时,在解决世界争端问题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基于此种情况,中国话语需要符合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必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否则,便成为一纸空谈,亦或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昙花一现,难以具备世界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要想拥怀“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宽广胸襟和世界视野,在实际的课程思政改革中,各类学科都应加强话语中国与话语世界的良性互动,并且具有一定的学科自信和坚定信念,针对世界性的问题,贡献中国方案,释放中国智慧,作出中国式的传唱和表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11]

话语中国与话语世界的良性互动,最为关键的是建构兼具“世界语言”和“中国表达”两种特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这也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对此,我们对待世界话语资源时,不但不避讳“拿来主义”,但同时也要注重“创新主义”。一方面,要对话语中国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发展,既要吸收精华进行再造,也要向世界展示和表达,在世界范围内表达话语中国和话语世界的自信和底气,展示国家的风采和态度。以“市场经济”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话语。起初,在我国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时候,为了改善和优化国内市场经济的结构和配置,我国引入了西方经济体系的舶来品——“市场经济”,从而进行国内经济困境的改善,在得到改善且有了快速地发展之后,中国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各个方面解决了难题,促进了国内的经济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话语移植亦体现了“拿来主义”中的自我创造精神。另一方面,我们进行话语世界时,秉持着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中国概念,谋求全球公认的话语体系,指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于此,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更应推陈出新,融会贯通,实现“话语中国”与“话语世界”的恰如其分,不断增强自身的活力和魅力。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是轴心,其次是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最外围则是专业教育课程改革,三者分别嵌镶和输出“中国故事”“中国信念”以及“中国理论”,共同搭建起内涵丰富、相互配合和错落有致的课程思政改革的圈层结构。与此同时,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既要为培养专业的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还要最大限度发挥各大高校的优势和特点,创办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扬长避短,体现优势,弥补不足:作为研究型高校,就要在办学特色中体现独有的创新和科研特色;作为应用型高校,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着重表现踏实肯干的精神,体现职业素养和敬业的特色;作为师范类高校,则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和规范的培养和教育,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体系。因此,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归根结底是坚守立德树人的信念基石,发挥各类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合理使用中国话语统筹处理育才与育德二者的关系,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结合。

猜你喜欢

话语思政改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思政课“需求侧”
改革之路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