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C的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系探究
2021-02-26钱妮妮
■钱妮妮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外,许多学校将思维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并开设专门的思维课程。在我国,虽然思维能力的培养意识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已经逐渐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并成为外语学术研究的一大热题。外语界很多学者[1][2]都将思维能力发展研究设定在英语写作环境中,因为写作作为一种思维过程,对我们大脑的思维产生影响,并对其进行塑造与重建。近年来,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学者开始将计算机中介交流(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CMC)融入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并研究其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作用。
那么,思维能力是如何在CMC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得到发展的?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本文尝试从建构主义视角来解读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概念界定
(一)思维能力
迄今为止,思维能力的定义有很多种,但大多数的定义都是与思维能力的分类相关。一些学者认为思维能力包括制作物体、分类、操作分析、识别类比、结构分析等。还有些学者将思维构成的系统分为如下的成分:集中、信息收集、记忆、组织、分析、生成、融合以及评价。最被广泛认可的是Bloom提出的布鲁姆分类(Bloom'staxonomy)。他认为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是由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方面组成[3]。这六种能力是根据学生在达到学习目标时所需要的思维等级进行排列的,从最不复杂的能力(知识)到最复杂的能力(评价)。然而,这六种思维能力不是一步步获得的。相反,一旦达到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解这两种能力后,剩下的四种高阶思维能力就会很自然地从一个过渡到另一个,而且没有任何明确的分界线将它们区分开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布鲁姆的思维分类是连贯互动性的,而不是分散无关联的。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分类已经在教育界得到广泛的认可,甚至还成为课程发展、设计教学大纲、制定考试计划的理论基础。
尽管以上有关思维能力的定义和分类重点和角度不同,但是它们或多或少地都与人类思维活动中的几个重要成分有关,如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思辨和创新能力。
(二)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MC)
传统的CMC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使用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工具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但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仅仅是网络交流的媒介之一,因此CMC的定义也突破了传统的意义,它可以指两人或两人以上通过以计算机或其他移动客户端为媒介的网络工具进行任何形式的互动和交流。按信息传递延迟时间,CMC可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两种模式。目前,比较典型的CMC应用有QQ、微信、电子邮件、微博、论坛等,一些教学平台软件如Moodle,E-learning,Blackboard等也都支持CMC。CMC最主要的功能是支持交流,同时也为各种形式的交流提供了技术平台。此外,它还有以下特点:(1)基于文本(text-based)是CMC的重要特征;(2)CMC可以实现多对多的交流(manytomanycommunication)。相比面对面的人际交流,CMC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外语,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增加他们的语言输出量,促进语言学习结果的迁移,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达到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基于CMC的英语写作教学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系解读
关于思维和写作的关系,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大多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它阐释了知识的本性,并让我们了解人类是如何学习的。建构主义认为,个人通过与他们所知、所信以及接触到的一些观点、事情进行互动,创造或者构建出自己的新观点和新知识。
建构主义包含着两种思想: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前者的重点是学生大脑中知识的构建,而后者则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学习环境中的社会环境。尽管两者着重点不同,但它们在有关学习和教学的观点上有很多的共同点。下面将从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两个视角去解读CMC环境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的关系。
(一)认知建构主义视角
从认知建构主义视角来看,写作是一种思维工具。Bruner将写作文本比喻成“思维放大器”,他认为文本写作的过程使文本成为理解和反思的极好工具[4]。基于这一点,Bruner提倡学校要通过训练写作来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的成长。写作文本作为一种“思维放大器”,能让读者和作者更好地挖掘和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读者或作者与文本的交流,能有助于我们的理解,促进新想法的产生。因此,写作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
然而,以上的观点只是笼统地阐述了思维和写作的关系,并没有揭示在真实的写作过程中人类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如何参与到其中的。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缺。比如,Chaffee就用一种“思维—写作模式(The Thinking-WritingModel)”[5]来解释写作和思维之间动态的联系。在这一模式中,写作的五个基本过程(构思、定题、组织观点、打草稿和修改)被三个互动性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思辨性思维和有思想地写作)紧紧包围。也就是说,这三种思维参与到了写作的每一个阶段,而整个写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
另一个有关思维和写作关系的著名理论是由Flower和Hayes提出的“写作过程的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s ofWritingProcess)”[6]。他们认为,写作是一系列思维的过程,而不是由一些线性或者不连贯的阶段构成。Flower和Hayes提出的写作过程模式包含三个主要部分:任务环境、作者的长期记忆和写作过程。其中,任务环境和作者的长期记忆为写作过程创造了背景环境。根据这一模式,写作过程中的三个步骤(构思、转译、修改)都需要作者认知思维活动的参与。虽然“写作过程的认知模式”与Chaffee的“思维-写作”模式有所区别,但二者都抓住了写作和思维的核心思想,共同表达了一种理念:写作与思维密不可分,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参与的过程。
总的来说,写作过程包括两个不同的形成过程——语言形式的形成过程和思想内容的形成过程。它们并非彼此独立的两个平行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过程。因此,从认知建构主义角度来看,写作是一种思维工具,需要用大脑去探索、评判和组织相关信息。
基于CMC的英语写作教学,究其本质,是一门写作课程,而写作任务本身离不开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此外,CMC是基于文本的交流,任何观点的表达都可以通过书面文本来体现,因此,交流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种写作过程,每一次观点的表达都需要经过“构思-书面表达-修改”这一系列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基于CMC的英语写作教学融合了多重和多次写作任务,这无疑为思维的训练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综合分析,从认知建构主义角度来看,CMC环境下的写作任务和基于文本的交流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图1体现出来。
图1 基于CMC的英语写作教学与思维发展的认知建构主义关系
(二)社会建构主义视角
从社会建构主义角度来看,在基于文本的合作性学习环境中,思维能力能得到发展。合作性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以合作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合作性学习的重要性在Vygotsky的“最佳发展区域”(简称ZPD)理论中就有所体现。ZPD是指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有成人引导下或者与其他更有能力的同伴们合作中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Vygotsky认为,与个人学习环境相比,学生在合作性学习环境中具有更高的思维水平[7]。
CMC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或网络学习论坛与其他同学展开小组讨论,并进行作文的互评与互改。合作性学习对于学生复杂的思维能力发展是有益的,因为共同学习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进行讨论,这样更有可能使他们成为有思辨能力的人。学生在基于文本的讨论过程中,不仅要去理解、分析和评判别人的观点,同时还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可能得到的质疑或反驳进行辩护,这些行为都需要思维能力的积极参与。学生通过讨论目的是给出自己的答案和阐释,并理解和评判同伴们的观点。基于CMC的学习环境也改变了学习过程的重心,在电子讨论中,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取代了老师单一的观点,而观点的多样化要求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对各种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和评判。同时,与口头交流相比,基于CMC的交流避免了面对面交流可能存在的尴尬,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讨论中,促使思维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此外,CMC的非实时性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中存在的分歧,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利用CMC平台进行作文互评,对学生的思维也是极大的挑战。在同伴互评作文过程中,学生需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阅读同伴的作文,形成评判标准,找出改进之处,并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同样,互评结束,学生也需要对其他同学给出的修改意见进行解读、分析和评判,来决定是否采纳别人的意见,必要时双方还会进行又一轮的讨论。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充分调动大脑的思维才能完成。
基于CMC的写作教学还拓宽了师生的交流渠道。除了有限的课堂指导外,电子讨论、论坛、电子邮件等交流工具的运用使教师能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建议的方式间接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深入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思维发展中的“支架(scaffolding)”作用。
此外,合作学习中的互动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观察老师和同伴们的语言、技能和行为,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技能和行为。教师或者同伴们所运用的一些好的思维技能也会起到模范作用,促使其他学生去学习和效仿,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总体来说,不管是学生之间的合作还是师生之间的合作,都有可能使学习者内化外在的知识或者思维能力,并将它们转变为自身大脑运行的工具。
因此,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来看,在基于CMC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合作性学习使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了可能,其中电子讨论、同伴互评、教师引导以及教师或同伴的模范作用这四种因素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关系详见图2。
图2 基于CMC的英语写作教学与思维发展的社会建构主义关系
三、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以上分析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释了基于CMC的英语写作环境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解读对我们现实中的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写作-教师批改-学生修改”,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模式指导下,不仅会逐渐失去对写作的兴趣,而且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鉴于此,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普遍流行的交流软件,如QQ群、微信群等融入到教学中,或者建立Moodle、Blackboard等支持电子交流的网络学习平台。为了能更有效地利用CMC的学习环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积极创造合作性的学习环境
合作性学习为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师要充分利用CMC的交流功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思维的锻炼。课前教师可以将写作的话题和相关资料上传到交流软件群或网络平台中,鼓励学生通过交流软件或学习论坛互相交流写作思路,并就自己在文章主旨、材料选择和写作手法上遇到的问题寻求建议和帮助。同时教师需关注学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争议点,并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探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思考。写作完成后,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CMC平台进行互评互改,并对互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到合作性学习中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入奖惩机制,从情感层面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考。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支架”作用
思维能力与具体的知识不同,它是非常抽象的,而且无法直接传授给学生。大多数学生是有潜能拥有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达到更高的思维水平的,但这种潜能的激发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外在因素。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支架”作用,努力寻找激发他们这种潜能的方法和策略。CMC的教学环境让师生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要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例如,当学生在文本写作、电子讨论或作文互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解决方法,而是可以采用提问策略去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一步步地引导他们自己找到解决方法。
(三)有效运用文本资源
从认知建构主义视角来看,基于文本的写作和交流能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文本资源,为思维能力的训练创造更多的条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除了布置写作任务、鼓励学生电子交流及作文互评外,还可以利用CMC平台上的其他功能,如课件或相关学习资料的上传,各种学习资源的链接分享,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文本资料,因为文本资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也是提高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已经得到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写作环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从建构主义的两个视角阐释了基于CMC的英语写作教学是如何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这样的关系解读不仅让我们明确了两者的紧密联系,更为我们在未来培养高思维的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希望有更多实证性的研究来关注CMC英语写作环境下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基于CMC的英语写作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体系也是研究者可以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