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后疫情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风险-机遇”模型研究

2021-02-26张云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机遇危机个体

■张云朋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危机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有发生,如恐怖袭击、社会冲突、自然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2019年12月底以来爆发的COVID-19因其具有不可测与紧急性,给个体和社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高校因其人口分布密集、流动性较差,应对突发事件时具有较大的挑战。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新生代力量,在面对危机时,不仅能凸显出个体应对危机的能力,更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节与精神面貌。然而在面对突发性危机事件时,由于大学生仍处于心理发展成熟时期,面对疫情和学业双重压力,大学生更容易滋生负性心理情绪,如抑郁、焦虑以及压力感等,严重者还会影响其身体健康。以往研究大多只关注危机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危机中可能存在的促进人成长的积极一面。因此,只有系统、科学地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风险因素”与“机遇因素”进行评估,构建科学的数据模型,积极发掘心理危机中潜在的机遇因素,才能更有效地缓解疫情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同时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

(一)心理危机的内涵

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的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事件具有突发不确定性、危害性、聚焦性、紧迫性以及双重性。而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是指当人们遭遇突然或重大应激事件,运用个人常规处理问题的方法无法解决而出现的解体和混乱的暂时心理失衡状态。危机事件是指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海啸、社会暴乱等。

(二)心理危机的特征

客观环境与人的主观因素是导致心理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客观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无法克服的自然突变状况,另外当事人的生理状况、人格特征、认知评价等也是造成心理危机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危机具有危险与机遇并存、症状复杂、普遍性与特殊性三个特征,主要表现为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在认知、情绪、行为上出现偏激状态,比如自杀、伤害他人等。但危机也是一种机遇,如果当事人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则可实现个体的成长。同时心理危机又是复杂的,主要受个体、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相互交织地影响。再者危机是普遍的,没有人能够幸免,但同时危机又是特殊的,在面临同样的危机事件时,由于个体的人格、所处的环境等因素上的差异,也会引发不同的危机反应,这进一步说明心理危机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辩证统一体。

二、心理危机中“风险-机遇”模型的构建

(一)心理危机的发展阶段

心理危机的发展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个时期,即危机发生前阶段包括前危机期,危机发生阶段包括冲击期与危机期,危机发生后阶段包括适应期与后危机期两个时期。在前危机期个体的身心处于平衡状态,能够较为轻松地应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在危机发生阶段,由于个体或群体遭遇应激强度较大的事件,人们常表现出不合理思维、焦虑惊恐等症状,如果情绪无法得到缓解,则会由冲击期进入危机期,其紧张与焦虑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处于一种渴求解脱的状态,如果处理不良,将会发展出酗酒、无规律的饮食起居、漫无目的地游荡等无效宣泄情绪的行为;处于适应期与后危机期的个体往往能成功地接受现状并且以积极的方法接受现实,有些人会因此变得更成熟,获得更多的积极应对危机事件的技巧,有的则会表现出敌意、神经症、滥用酒精与药物等人格上的改变。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依然不稳定,仍存在反弹风险,所以居家或已返校的大学生依然面临着危机带来的压力,如何在危机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形势严峻的疫情,将利用R-O模型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疫情之下的涅 重生

危机事件往往给人带来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抑郁的素质-压力理论(diathesis-stress theory)认为,压力和素质是导致抑郁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压力泛指重大生活事件、生活中的不利变化等;素质指易患抑郁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一方面,压力激发了素质,素质使得患病的潜在倾向变为现实,即压力通过素质的中介影响抑郁发生;另一方面,素质调节着压力对抑郁的影响程度,随着素质水平提高,压力对抑郁的影响增大[1]。在重大疫情面前,由于巨大的传染病威胁,使身处疫情之中的人都会受到疫情影响而产生心理行为的变化。Bronfenbrenner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家庭、学校、同伴等多个生态子系统的影响[2]。所以在疫情之下,大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学习压力、自主与独立压力、家庭与经济压力、前程压力(就业压力)、社交与人际关系压力、异性关系压力、重大与突发性压力等方面[3]。

1.心理危机中的风险因素

对高校大学生来说,居家隔离时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感,增加了对未来生活、工作、学习等的担忧,还增加了继发的心理应激源[4]。疫情对高校大学生带来的危险因素如图1所示。在生理上,由于疫情原因大学生延迟返校,长时间待在家中,会使人变得散漫拖延,加之缺乏体育锻炼而导致身体素质下降进而引起不自觉的心理承受力降低,使心理有所波动,且由于疫情带来的焦虑感,会使身体状况发生一些变化而产生厌食、心悸等一系列生理症状。在认知上主要表现为对疫情防护知识的缺乏,吴培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的来源、传播途径、正确的洗手方法、主要症状掌握率高,但对于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采取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的类别、口罩佩戴的场合及预防措施这些细节问题掌握不全面,对新冠肺炎防护认知得分为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待提高[5]。另外,由于疫情大范围地迅速扩散,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剧增使得大学生过分关注自身及所接触人群的身体症状,一旦他们的身体出现不适,就将自身各种症状与新冠肺炎的特征相对应,怀疑自己被感染[6]。

图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心理危机的“R-O”模型

在情绪方面,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情绪情感较为丰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易产生焦虑、恐慌、疑惧等负性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罹患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7][8][9]。具体表现在学业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延迟开学,大学生无法正常到校学习和参加社交活动,可能会产生焦虑和抑郁感,影响其学习进度[10]。多数高校在疫情期间施行“停课不停学”政策,多采取线上授课形式,新的授课形式对于学生来说也可能造成一定压力。黄菁菁等通过对大学生在疫情期间线上学习的调查发现,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较大压力,甚至有学生产生了厌学或者无所谓的学习态度[11]。已返校的大学生也因学校施行封闭式管理而不能出去完成调研或实习工作而感到焦虑,担心线下教学会增加感染风险。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盈利型企业数量的减少,更是加剧了学生所面临的外部就业压力,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在行为方面,处在危机中的个体在行为活动方面主要表现出强迫思维(如反复怪罪自己)、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不易信任他人或者盲从[12],并且可能出现自杀、手机依赖、网络成瘾等不良行为。在信息化时代,媒体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扮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谣言借助社交媒体的大规模传播和扩散,很容易失控,并且媒体对危机事件的反复、爆炸式报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群体性恐慌、焦虑等情绪的全球传播,所以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因素。

2.心理危机中的机遇因素

从个体层面看,此次疫情能增强与父母、教师、国家之间的联结,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国家民族认同感,增加对自我实现需要的思考。对高校来说,这次疫情为加强危机体系建构和危机预测提供了契机。所以新冠疫情对高校大学生带来的不仅只有威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成长。Schafer等认为一个应对实践的组合能使个体在长期的压力下成长,他们把压力源可能给人带来的机遇因素称作“压力下成长的10个C”,[13]如图2所示。分别是调节(conditioning)、维护(caring)、挑战性(challenge)、自 信 (confidence)、责 任 (commitment)、控 制(control)、应对(coping)、冷静(calmness)、创造性(creativity)、胜任(competence)。

调节(conditioning)是指不仅要有规律的运动,更要有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在疫情期间,大学生变得更加注重养生,他们积极锻炼并合理安排自己饮食,规划学习与娱乐时间。维护(caring)是指维持有利于家人、朋友、同事的关系,它包括给予与接受,疫情期间大学生与父母长时间在家,这有利于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增进亲情。挑战性(challenge)是指能解释困境并将其转变成一个积极或责任的能力,在此次疫情中,大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学会了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对生活充满感恩之情并有效利用疫情居家的机会珍惜与父母朋友相处的时光。自信(confidence)是指信任自己的能力可主宰任何随之而来的困难和挑战,在具有生命威胁的疫情面前,大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国家的防疫工作,并且坚持“战疫”必胜的信念,增加了面对疫情时的处理危机能力与自我效能感。责任(commitment)是积极投入到你的行动并非常相信自己的理想——做出最强的一击。

控制(control)是指形成了相信自己影响事件及对事件反应的能力,由于不能出门,高校大学生需要抵抗住外界的诱惑,不能出去逛街吃美食、不能出去运动、不能去电影院,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的控制力得到了锻炼。应对(coping)是指在疫情中获得了建设性地面对挑战性的事件和个人暂时的不良压力的反应能力,为了减少居家的无聊与焦虑感,多数大学生利用这次疫情封闭隔离居家的机会,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同学学会了做饭、料理家务,有的同学学会了弹吉他,有的同学则看了很多自己喜欢看的书等。冷静(calmness)是指大学生获得了在面对困境时保持适度的生理和情绪唤醒的能力。创造性(creativity)是指在疫情期间形成的对困难和困境的一般革新和情境性的特别解决方案的能力。胜任(competence)是指在疫情期间大学生能有效地处理工作或任务要求,面对无法正式开展的教学活动,大学生们能有效地处理好自己在家自主学习与休闲娱乐时间。

3.化危为机,化险为夷

不同素质的个体在面对危机事件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反应,Ingram等认为素质具备长期性、潜在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等特征[14]。心理素质功能价值的体现往往是与压力事件相联系的,表现为在压力事件发生后,心理素质较高的个体往往能做出好的应对,以此来减少负性事件对自身造成的冲击[15]。

根据抑郁的素质-压力理论与生物生态学理论,高校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个体对压力源不同的感知与素质差异导致不同的应对结果,所以个体的心理素质是化危为机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契机因子。评价个体的心理素质主要从其认知、人格、适应三个维度进行。在认知方面,尉力文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理工科类及文科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存在关联[16]。可见,医学生因其本身专业素养,具有更多的防护知识,在面对疫情时他们拥有更合理的认知与应对方式。性别是影响压力应对的一个重要素质因素。王亚研究发现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女性大学生在焦虑心境、焦虑心理、睡眠问题、认知能力问题及抑郁心境等5个诊断指标上,焦虑水平均高于男性大学生的焦虑[17]。在人格特质差异上,相对于其他人格特质,神经质人格的个体更可能产生负性情绪[18],而人格坚韧性特质可以缓解生活应激给个体身心所带来的不适[19]。适应性上主要包括人际适应,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减少大学生在应对危机时的心理资源损耗。根据生物生态学理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同伴、学校,所以在家与父母建立和睦的关系有助于减轻疫情带来的焦虑不适感。在学校,高质量的同学友谊、相互鼓励支持能够增强面对疫情的信心。除同学外,老师、辅导员的关爱能在无情的疫情面前增添温暖,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品质都能有效地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化险为夷。

图2 压力下成长的10个C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研究通过构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R-O模型,旨在探索心理危机中的机遇因素,有利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及时有效地把握危机中的机遇,化危为机。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心理危机具有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特点,一方面给学生带来情绪上的冲击,另一方面可能为学生创造了成长的机遇。(2)心理危机“风险-机遇”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模型,即在面对疫情时,受个体素质水平的调节作用,风险与机遇是能够相互转化的。(3)在疫情期间,家庭、学校、社会等压力源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学生威胁因素的压力来源,另一方面又能够成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来源,减少学生在应对危机时所损耗的心理资源。(4)返校与居家的大学生因所处环境的变化可能面临的压力事件会随之改变,影响其风险与机遇因素的路径可能存在差异。(5)现在大学生处于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是了解疫情、学习防护知识等有利的信息渠道,但同时也可能成为其负面情绪的影响源,因此网络是一个影响风险与机遇转换的具有独特时代特征的因素。(6)基于素质-压力理论发现了大学生应对危机时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在这些素质的调节下能有效地化危为机。

(二)启示

1.正确认识心理危机中的“危-机”

以往研究较多关注危机事件给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未对其可能存在的机遇进行系统地探索。通过本研究发现,心理危机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辩证统一体,因此树立合理的危机意识,不夸大其影响,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疫情防护知识与抗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有助于建立快速高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反馈系统,做到危机前的预防,减少危机事件给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但由于风险与机遇是动态变化的,随时可能出现危机转移状况,即虽然疫情一方面得到了控制,个体相信危机事件已经结束但只要新刺激的出现将又会把个体带回危机状态。所以树立危机意识能够帮助我们更敏锐地捕捉到转危机点,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2.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不仅能减轻应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能帮助其在危机后期恢复与成长。但是以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主要还是比较固有的模式,如前文所述,由于大学生存在个体素质差异,不同的大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方式不一样,造成的结果也会不同。重视对大学生应对危机时的素质培养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因此,学校应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如定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知识讲座,进行危机事件的演练,加强防疫知识普及,开展防疫知识竞赛、防疫知识沙龙等。

3.为完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提供新思路

以往研究发现,我国高校针对大学生所制定的危机干预与危机管理体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比如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学院心理辅导员制度等。但我们也发现我国高校的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还很不完善,比如高校的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管理系统,主要还是重点关注对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处理上,对于危机事件的预防还不够。另外,由于学生在处理危机事件时表现出个体差异,这不利于针对个体心理危机开展有效的干预与治疗工作。因此,关注疫情给个体带来的风险与机遇研究不仅能加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动性,制定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更能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

4.探索新的联合预防模式处理危机事件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系统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全面把握个体本身所处的环境系统与个体自身因素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才能深入地解释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现象[20]。所以我们不能单独从家庭、学校、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等去探索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根据本文建构的心理危机R-O模型,我们认为应更系统整体地去把握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构建“双四位一体”的联合预防模式,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联动机制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具体来讲,从宏观上看,在疫情的背景下个体除了受突发事件本身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连锁影响,所以应构建以社会-家庭-学校-个体的“四位一体”联动危机干预模式。从微观上看,高校内部应逐渐建构起寝室-班级-校园-网络“四位一体”的联动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并增强家校合作模式。

猜你喜欢

机遇危机个体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危机”中的自信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