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大型国企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为例

2021-02-26■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徒轨道交通检修

■王 华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长三角唯一的轨道类高校,已有79年办学历史,主要为轨道行业和地方经济培养人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从2008年起,一直为南京地铁、苏州地铁等轨道交通类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工作。

2018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同进行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学徒制试点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作为试点专业之一,积极组建教学团队,整合教学资源,建设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和合作企业共同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简称城轨车辆)技术专业检修岗位群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一项重要改革举措。“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通过充分发挥校企双方资源优势,校企双方共同分担育人成本,以及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1],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全方位育人,全面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共赢。“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具有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在学校学习时身份是学生,接受学校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的教育;在企业学习时身份是学徒,由企业的优秀技术能手、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担任现场教学师傅,负责传授专业技能,培养岗位职业素养。学校与企业通过双导师制的模式共同培养人才,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实现学校教学内容和岗位知识、技能的有效贯通。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及制度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学徒制以城轨车辆检修岗位群为试点,探索与大型国有轨道交通企业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与服务能力,形成大型国有轨道交通企业与职业院校双主体协同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2]。

(一)优化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

在学校层面定期召开校企理事会的基础上,机车车辆学院与企业也保持紧密沟通,合作双方在深度研讨论证基础上明确职责与分工,共同细化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共同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系列制度。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统筹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合作开发有效促进学生技能提升的专业综合实训室和实训项目,形成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长效管理机制。

校企双方签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校企合作协议》。机车车辆学院成立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学术优良、技能精湛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混编教学团队,聘任企业专家为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修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学徒考核评价与奖励办法》《学徒校内外实习实训运行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签订《校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费用合同》,明确试点工作成本的分担内容与分担比例。

继续加强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强化落实校企定期沟通交流与决策机制,细化“双主体”育人任务分担机制,以及校企资源与建设成果共享机制;完善校企人才培养情况信息采集与分析制度、专业建设论证与评审制度;加强校企信息化交流,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构建校企信息交流平台,实时获取企业的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动态。依托校企双向融合的混编教学团队,共同研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切合专业岗位需求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符合专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项目化教材,校企联合招生并共同实施教学,通过现场学习评价、阶段考核等方式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参与,使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二)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

深入研究建设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招生招工机制,推进校企共同完善和实施招生招工制度,完善实施方案,探讨“招生即招工”一体化的操作流程、管理手段,形成明确各方职责的三方协议等相关工作标准与文件,明确学徒“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身份。

形成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标准化流程:组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地铁共同招生工作组,依据高考单独招生政策,共同拟定招生招工方案,制定《现代学徒制单独招生招工方案》《现代学徒制单独招生招工实施细则》,明确学徒制招生流程、培养流程,明确培养岗位,制定招生招工宣传方案,规范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根据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合作专业具体情况,签订学徒、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根据校企合作协议,规范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完善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制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招生规模,每年至少招收学徒制班学生50人。企业参与学徒学习与考核全过程,按“第一学年一月、第二学年两月、第三学年主要在南京地铁”的原则安排教学工作,采用工学交替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学徒即为“准员工”,招生招工一体化初步形成。

(三)形成系列化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

校企双方共同研讨制定《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工作条例》《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全过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与共同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和考评体系,修订《现代学徒制考核与奖励办法》等制度,推行工学交替、弹性学分制和分层定级评价制度,形成双向管理、联合培养长效机制。

倘若能将我们的设想与现实结合,将会吸引来大批高校学生的向往,在互联网时代,什么都很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对于服务的追求越来越高,只有以客户为中心,才能为我们引来更多的人流量,进而才能实现共赢,客户得到了美的体验,商家得到了利益。然而在这过程中,应当对商家进行严格的要求,切勿追捧蝇头小利,而送走了客户。

(四)建立多方参与、多维评价、全方位监控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校企共同修订《现代学徒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从品德行为、学业成绩、文体表现、职业素养(如轨道交通行业的服从意识、工匠精神)、创新能力五个维度实施评价。职业素养主要由行业企业评价,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客观科学。聘请企业专业能力强、有一定班组管理经验的一线员工参与学徒制班级的管理工作,对学徒制学员的校内学习、企业学习等阶段建立跟踪检查制度,由校内教师和企业现场师傅进行综合评价,修订并继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学徒权益,包括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确保学徒人身安全。校企共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徒培养质量。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设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学徒制试点工作专业工作组设置,充分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调研,细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岗位知识、技能需求,明确人才培养规格。进一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试验、调试、故障处理等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优化课程模块,强化企业师傅对学徒的引导与训练。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检修岗位的技能要求,以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主线,以工学交替为教学组织形式,以“双导师”制度为实施条件,校企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2],共同修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探索基于车辆检修工认知、车辆检修工学徒、车辆检修工跟岗、车辆检修工顶岗等四个逐步递进的教学实施体系,并共同实施,联合培养“地铁工匠”。

(二)完善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遵循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按照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顺序,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应知应会解构、重组,一一对应到公共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领域课程、实践教学领域课程4个学习领域中。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三)校企联合共建信息化教学资源

校企双方利用“智慧职教”和“超星”等网络平台将城轨车辆机械装置维护与检修、城轨车辆电机电器维护与检修、城轨车辆控制系统维护与检修、城轨车辆制动系统维护与检修等专业核心课程建成MOOC课程或在线开放课程,旨在建成紧跟轨道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发展的人才培养课程资源库。以培养解决现场生产实际问题的地铁工匠人才为目标,以“行业协调、校企联合”为原则,联合企业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现场故障分析处理案例库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实现资源共享。

(四)优化“分段递进式”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

依托学校和地铁公司共建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及对应岗位群特点,结合学校教学和企业工作的特点,实施工学交替“分段递进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具体安排为第一学年走入地铁公司由企业负责进行每周1天的认知实习,主要进行城轨车辆基础知识、班组管理文化、安全教育学习等,感知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和企业文化;第二学年安排每周2天深入地铁公司各工作岗位,主要进行城轨车辆日常检修、架大修等检修作业流程的学习,熟悉岗位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要求;第三学年每周3天融入地铁公司,系统学习城轨车辆检修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岗位综合工作能力,进行城轨车辆故障应急处理等专业训练,安排进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并在第三年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学徒制“分段递进式”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学徒制“分段递进式”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

(五)建立全面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依据《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质量评价实施方案》,结合岗位技术技能及职业素养要求,修订完善学徒选拔与考核标准,明确学徒+学生的双重身份、制定学徒+学生在各培养阶段的学习任务及考核标准;修订完善企业师傅选拔与考核标准,明确企业师傅的选拔条件、任职年限、福利待遇及考核标准等,对学徒实施综合评价。

(六)组建校企互聘共用的教学团队

根据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教学实际和学生管理的需要,合理规划教学资源,组建校企互聘共用的教学团队。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遴选办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管理制度》等,通过文件明确导师的职责和待遇,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校企共同制定待遇补贴和师傅共享制度,使一部分企业技能人才能够参与或转行职业教育,同时鼓励更多本专业专任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强化技能训练,提升专业群骨干教师的专业建设、教学教改、科研服务的能力。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承担学徒制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重任。

通过在学校设立技能大师企业工作站,在企业设立教学名师教师工作室,聘任企业专家为“学科带头人”,教师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及技术革新等工作,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企业工作站及教师工作室”建设,优化《企业工作站及教师工作室工作方案》,完善《企业工作站及教师工作室考核制度》,紧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新技术新发展,围绕技能大师、教学名师开展技术攻关、资源开发、成果提炼等,发挥专家、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成效

(一)通过与南京地铁的长期密切合作,校企双方作为育人的联合体,共同参与完成招生、在岗培养、顶岗实习、考核、录用全过程,校企在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校企一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

(二)有效实施校企双主体“准员工制”培养合作。强化学生对应企业目标岗位专业技能及岗位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通,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相通,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通”为目标,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主动适应企业用人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专业培养定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部流程,学校聘用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来校授课,制定现场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现场技术人员担任现场指导师傅,接纳学生到现场学习;企业参与学生的课程考核、现场学习考核、阶段考核等;学校定期报送学生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表现;学生完成校内课程学习,经企业考核合格,直接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和工作,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前定岗定级。在一年的建设期验收后综合数据显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优于普通班学生,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较高。

四、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在试点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双导师制、弹性学分制、创新创业教育等,形成并实施了一套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特色的、能够有效实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管理和考核制度等[3],确保人才培养符合岗位实际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价值。实践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双向融合的交流学习平台,教学水平、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升,校企混编的教学团队在学生培养、员工培训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2)专业建设成果丰富,校企合作建设了城轨车辆运用与检修综合实训室,合作完成了城轨车辆控制系统维护与检修等优质课程的线上资源建设、教材建设等,对专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在2017级(试点)、2018级学徒制学生的培养周期内,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能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其中2017级学生全部取得企业上岗需要的低压电工中级技能证书,经企业综合验收合格后,目前已全部到岗工作;2018级学徒制学生的企业阶段验收考核良好,专业技能也得到企业的充分认可。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学徒制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题,如:企业在岗培养的组织实施、学生现场学习的安全与管理等,在后续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有待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猜你喜欢

学徒轨道交通检修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魔术师的学徒
检修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