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特点及相关性分析
2021-02-25刘伦
刘伦
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感染均为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既往研究表明,NG感染性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病,而UU、CT是引起肺淋球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菌,亦是国家其他法定管理与重点监测的传染病[1]。国内学者研究表明,UU、CT、NG危害性较大,持续的感染能引起男性尿道炎、附睾炎、前列腺炎,而引起女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及盆腔炎等,严重者将会引起不孕不育,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健康[2]。多数患者由于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而就诊,且患者感染与疾病的确诊存在紧密的联系。但是,UU、CT、NG感染的流行情况存在地区差异性,且不同感染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感染、阳性感染情况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较少[3]。本研究分析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UU、CT、NG感染特点及相关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18 435例,其中男8 935例,女9 500例,年龄19~76(56.39±6.71)岁;体质指数(BMI)18~29(23.49±3.23)kg/m2;初步诊断:阴道炎3 436例,盆腔炎4 341例,子宫颈炎3 295例,女性不孕235例,月经紊乱7 128例;合并症:高血压143例,糖尿病215例,高脂血症385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4]纳入标准:(1)均为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2)均完成UU、CT、NG测定,且患者均可耐受;(3)均能根据要求完成标本采集,临床多表现为尿频、尿痛及尿道刺痒及分泌物增多症状。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器质性疾病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2)凝血功能异常,检查前均未服用抗生素治疗。
1.3 方法
1.3.1 标本采集:患者入院后均采集尿液或分泌物标本,对于男性患者,采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尿道口,轻轻转动取尿道分泌物;女性采用无菌棉签擦拭宫颈分泌物,采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内,停留数秒后旋转棉拭,取出;尿液标本采集清晨初次尿或长时间(至少1 h)不排尿后首段尿,将采集获得的标本立即送检。
1.3.2 检测方法:(1)测定方法:取上述采集标本,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仪器型号:7500自动荧光PCR仪,购自于美国ABI公司)测定患者UU、CT、NG,试剂盒均购自于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操作严格遵循仪器说明书完成;(2)判定标准:结果判定在阴阳对照CT值满足质量控制情况下,对于dt≤35的标本视为阳性(dt为标本曲线与阈值线交点横坐标扩增循环值)[5],分析患者UU、CT、NG感染及单一感染及混合感染检出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即:<20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及≥60岁)UU、CT、NG检出率。
1.3.3 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UU、CT、NG患者阳性率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 NG、CT、UU阳性患者单一及混合感染检测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标本采集,并完成NG、CT、UU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8 435患者中共采集尿液标本12 145例,分泌物标本6 290例;NG阳性患者382例(检出率2.07%),CT阳性标本2 552例(检出率13.84%),UU阳性标本8 856例(检出率48.04%)。见表1。
表1 NG、CT、UU阳性患者单一及混合感染检测结果 [例(%)]
2.2 不同年龄段患者UU、CT、NG检出率 NG阳性主要集中在<20岁、20~29岁,分别占16.28%和50.00%;CT阳性主要集中在20~29岁和30~39岁,分别占24.85%、23.95%;UU阳性主要集中在20~29岁和30~39岁,分别占41.53%、32.96%;不同年龄段UU、CT、NG检出率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患者UU、CT、NG检出率比较 [例(%)]
2.3 UU、CT、NG阳性率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与UU、CT、NG阳性率均呈正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UU、CT、NG阳性率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相关性
3 讨 论
NG、CT、UU病原菌均为泌尿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且持续的感染能引起患者不孕不育,亦增加女性早产发生率[6]。既往研究表明,随着人们性思想及观念的进一步开放,导致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率呈上升趋势[7]。UU是泌尿生殖道常见的寄生菌之一,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致病,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和不孕症。临床上,将UU分为生物1群与生物2群两种,合计包含血清型14个,且不同的血清型UU致病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既往研究表明,UU是介于细胞与病毒之间的最小原核生物,主要寄居在泌尿生殖道,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成为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不仅能引起阴道、宫颈等生殖器感染,亦与流产、不育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密切相关[8]。本研究中,18 435患者中共采集尿液标本12 145例,分泌物标本6 290例;NG阳性患者382例(检出率2.07%),CT阳性标本2 552例(检出率13.84%),UU阳性标本8 856例(检出率48.04%),从本研究结果看出,UU在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中检出率最高,加强UU筛查能指导临床诊疗。
CT属于是一种微生物,且当前已经发现其具有血清型15个,且不同的血清型能引起不同的疾病。既往研究表明,CT有2种不同的形态,在细胞外是孢子样具有高度的传染性的原体;而在细胞内为具有复制功能的始体[9]。CT是一种具有DNA与RNA的病原体,能通过过滤器在细胞内寄生,并引起致病。CT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主要是由D~K血清型引起,主要引起尿道炎、宫颈炎及输卵管炎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但是,由于CT感染相对隐匿,常采用实验室检查。本研究中,CT的阳性率仅为13.84%,略高于其他研究,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测定有关,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本研究中,NG阳性主要集中在20~29岁、<20岁,分别占50.00%和16.28%;CT阳性主要集中在20~29岁和30~39岁,分别占24.85%、23.95%;UU阳性主要集中在20~29岁和30~39岁,分别占41.53%、32.96%;不同年龄段UU、CT、NG检出率具有统计意义,从结果看出,CT在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中,主要集中在20~39岁,可能由于该年龄段患者性生活较为频繁有关。NG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属于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对于NG感染患者多以尿道炎、宫颈炎为主,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痛及有脓性分泌物流出等,且患者如果治疗不彻底,能扩散到内生殖系统。此外,胎儿能经产道感染引起新生儿淋病性急性结膜炎。楼扬锋等[10]研究表明,23.42%的患者中,存在2种及以上病原体感染,且UU+CT较为常见,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为了进一步分析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与UU、CT、NG检出率的关系,本研究中对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与UU、CT、NG阳性率均呈正相关性,从结果看出,UU、CT、NG检出率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存在强相关性。故临床上对于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应加强UU、CT、NG病原菌测定,对于检测阳性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较多,多发于20~39岁人群,且UU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混合感染以UU+CT较为常见,与疾病发生存在相关性,可指导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