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皖北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域观分析
——以蚌埠市为例
2021-02-24姜辉
姜辉
(1.安徽省社科院 蚌埠分院,安徽 蚌埠 233000;2.中共蚌埠市委党校,安徽 蚌埠 233000)
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为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构了宏观背景,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域观经济分析范式以经济理性、制度质态、价值文化三维架构为核心,是一种纳入多元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动态演化的研究范式,用于分析某个主体(区域、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具有理论恰当性和贴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该分析范式强调该主体所置于的宏观背景和其自身资源禀赋及效应,具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能动性,克服了机械性和一刀切,以此分析范式对长三角产城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一、一体化背景下蚌埠市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但不同地区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均衡性。因此,分析区域内经济主体的发展态势还须关注其自身的要素禀赋及其动态变化,运用一定的研究范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笔者将运用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对一体化视域下蚌埠市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经济理性引导产城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
经济理性是以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源互动来推动区域发展。具体到产城融合发展,经济理性主要由人的价值选择和资源流动来体现。
城镇化进程的本质是农村劳动力不断地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爆发出巨大的引致需求,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形成新的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最终塑造新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品位。工业化的演进也是以人为核心推动技术应用进而对经济社会加以改造。因而产城融合发展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动态演进过程,其内生动力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拥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是区域产城融合的必要条件。由图1 可以看出,蚌埠的常住人口持续低于户籍人口,二者的差额维持在45 万左右,意味着生产力的核心因素—人并没有在蚌埠域内发挥物质和精神力量,这就反映出蚌埠产城融合发展存在内生动力不足问题。
产业发展水平不仅是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直观反映,也是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第三产业往往能够持久地吸引农村劳动力,且第三产业行业门类较多,就业方式灵活,服务人群广泛,也是农村人口“市民化”的重要途径。从这一项指标看,蚌埠产业发展水平(以产业结构指标为考察标准)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推动力还不够强。2019 年合肥市三产占比60.6%,全三产占比50.8%,而蚌埠市三产占比47.5%。在产业发展水平上,蚌埠甚至没有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与合肥市的差距更大。
图1 蚌埠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变化图示(2012~2019)(1)
图2 蚌埠市与合肥市三产结构对比图(2019)
(二)制度质态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承载力不充分
制度质态是指对某个区域内某项发展对象而言,其本身拥有或者呈现出一系列动态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具体到蚌埠市,主要是指蚌埠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系列影响其产城融合发展的自然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等。
蚌埠市作为安徽省知名的老工业基地,在服务业还没有完全引领产城融合发展的阶段下,提高工业引领产城融合发展能力、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工业支撑是十分必要的。从图4 可以看出,蚌埠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2012 年来有很大提升,但是波动起伏较大,这从侧面反映出蚌埠产城融合发展的工业支撑力度不够稳定。
图5 显示,自2012 年以来,蚌埠市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天数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至2018 年才稍有好转。而生态环境是产城融合的必要保证,[1]产城融合发展暗含的前提是在环境承载力持续优化中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有序融合,达到“以产促城”和“寓产于城”。而图5 数据说明蚌埠市产城融合发展面临巨大的环境约束,即部分制度质态对蚌埠产城融合发展的承载力还不够充分。
(三)价值文化对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还不显著
蚌埠市产城融合发展在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就蚌埠市域内而言,以高新区为代表的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的示范作用还不显著。具体表现在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度比较小,主导产业首位度不够,新区城市发展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城市文化价值品位还未形成。综合来看,其产城融合发展没有形成契合的价值文化。
二、加快蚌埠市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图3 蚌埠市与全省三产结构对比图(2019)
图4 蚌埠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图(2012~2019)
图5 蚌埠市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天数比重图(2012~2019)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各种经济资源的加速流动是必然趋势,发达地区的资源吸附效应可能会随之扩张。但一体化的过程也是产业转移、聚集和升级的过程,皖北地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条件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具体到某个城市的产城融合发展来说,就是全面分析产城融合发展的域观态势,因势利导。
(一)注重“人”的因素,催生产城融合发展内生动力
人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因素,任何性质和形式的发展都必须发挥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产城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地融入“人”这一重要维度。[2]产城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来源于人力资本的运用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物质财富的创造力(生产、消费等)和人的精神智力的彰显(创新、价值观的培育等)。要加快蚌埠产城融合发展,必须增加蚌埠市人口规模,提高蚌埠市人口素质。首先,要壮大蚌埠市人口的绝对数量。政府政策短期内对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不会太显著。蚌埠市应当聚焦于区域内非自然人口的增长,即域外人口流入数量。一是引导原蚌埠户籍人口回流。数据显示,近年来,蚌埠市常住人口持续小于域內户籍人口,二者差额维持在45 万左右。蚌埠市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外流人员回到家乡工作生活,尤其是18~45 岁的中青年人口。二是留住在蚌学习和工作的非蚌埠户籍人员也是增加蚌埠市绝对人口数量的有效途径。例如每年蚌埠高校毕业生逾万人,政府可以出台“毕业生留蚌计划”等专项措施。其次,要提高蚌埠市人口的综合素质。一是发挥蚌埠产业发展优势,形成技术人才集聚效应。准确把握产业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推进蚌埠科技领军人才、海外创新人才、产业高技能人才的招引。实施产业技能人才引培计划,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平台、专业机构为支撑,强化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建设,面向产业工人实施技能人才再培育计划。二是发挥蚌埠在区位、科研院所、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留住和吸引在蚌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
(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错位发展,强化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力
产城融合发展是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的产物。城市要加快产城融合发展,首先要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据此规划产业布局,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这样才能取得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达到产城融合发展的最佳状态。一是科学定位蚌埠中心城市的功能,这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明确城市发展方向的前提。蚌埠发展的实践和建设“两个中心”的规划将蚌埠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为:面向中西部、服务长三角、辐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淮河流域中游和皖北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医疗康养中心和文旅服务中心。应当坚持围绕城市功能定位制定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科学规划蚌埠区域内产业布局和产城融合发展定位,实现错位发展。二是要优先做大做强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支柱产业。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坚持“龙头引领、高端突破、全链延伸”,发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凯盛集团等创新资源优势,着力突破高端核心技术,加快布局一批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全面提升配套能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基地。重点发展新型太阳能发电领域、特种玻璃领域等,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依托固镇经济开发区,坚持“龙头引领、技术驱动、应用拓展”,深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发挥生物基材料公共技术平台作用,突破关键材料技术障碍,支持企业积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完善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物基新材料之都。
(三)强化制度质态,提高产城融合发展承载力
1.统筹规划产城融合发展的域度环境
结合蚌埠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深入推进“东进”“西联”“南拓”“北跨”的空间布局,顺势调整行政区划,将怀远纳入主城区,加强与凤阳联系。打造中心城市(主城区)——城市副中心(怀远、五河、固镇)——卫星城镇(曹老集镇、河溜镇、新集镇等)多层次空间发展格局。加强和怀远与凤阳的联系,推进蚌埠大都市区建设,使蚌埠市区形成“一核两翼三点”的城镇空间格局(一核即一个中心城区——蚌埠市市区;两翼即两个县城——怀远县城和凤阳县城;三点即三个工业新镇——马城镇、沫河口镇和新马桥镇)。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形成“一带两横三纵”的生态景观格局(一带即以淮河为东西向的沿淮生态景观带;两横即以宁洛高速沿线的北部滨水市政绿廊和市区南部边界的南部山水市政绿廊;三纵即以四方湖——天河、三汊河——张公湖、钓鱼台湖——龙子湖为南北向的山水生态绿廊)。
2.优化产城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
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方面,蚌埠市已经制定了“三个一切”标准,也出台了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为此,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要提高,政府提供什么服务,怎样提供服务,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而不能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服务型政府建设要问需于民,了解和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应充分体现民意,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问需于民,引导公民主动、有序参与表达诉求。另外,城乡互动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产城融合发展制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设计城乡衔接发展的机制模式,引导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倡导和谐友爱的城乡文化交流。
3.塑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文化环境
从产业融合到产城融合的演进中,文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中介和转化作用。[3]利用蚌埠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等来打造新兴文化业态,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和价值品位,提升蚌埠市产城融合发展的文化意蕴。用蚌埠的文化符号宣传和诠释蚌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用文化价值涵养城市品质,这样才能塑造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演进的高级形态,真正做到产城互促、产城一体、产城融合。例如,利用城区内已废弃的铁路轨道就地打造开放公园,向世人展示蚌埠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以蚌埠玻璃设计院为核心打造蚌埠玻璃工业艺术节,将蚌埠玻璃产业的优势和成就展现出来,让人们感受蚌埠城市文化的魅力。
(四)将高新区打造为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将高新区打造为核心园区、天河科技园区、滨湖生态园区,逐步走出一条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新路。一是推动产业升级。利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蚌埠市自贸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硅基新材料)集聚发展基地之一,加快蚌埠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综合宜居型转型。二是完善相关生活配套设施。蚌埠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为“一区三园”:“湖滨生态园区”要着力打造集旅游休闲、行政商务、总部经济、高端住宅和科技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服务配套区。打造张公山、小黄山、燕山——迎河片区三个生活配套区,为产业区提供服务支撑。三是优化生态空间,打造宜居新城。产城融合最终要建成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因此提升城市居住环境是推动产城融合的重要环节,力争将蚌埠高新区打造成为长三角产城融合发展的样板。
域观范式的实质是从多维角度观察、识别、评价和解释经济现实。[4]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虽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的之一,但不能机械理解,要尊重科学规律、因地制宜。必须将域内的经济理性、制度质态和价值文化等要素资源充分运用、高效配置,才能真正跟上“一体化”发展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
注释:
(1)文中数据来自合肥市、蚌埠市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