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1-02-22赖兴贺

学生之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小学体育

赖兴贺

摘要:体育作为贯彻教育过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具备积极作用,对学生总体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重要的身心成长阶段,小学教育能够对其未来学习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本文将从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情况出发,对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目前,随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小学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为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小学体育相较于其它知识类学科,除具备智育特点之外,还能够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与道德素质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紧跟素质教育要求,通过教学有效性提升发挥自身积极作用。

一、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忽视学生需求

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够有效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2]。但在目前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理念,在进行教学内容安排时,往往忽略学生体育兴趣与锻炼需要,只按照自身教学目标开展体育活动,学生不具备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学习中的意愿,体育教学活动也难以正常开展。

(二)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身体锻炼情况与运动知识教学,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难以获得活动乐趣,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逐渐失去兴趣。同时,部分体育教师过于注重学生身体锻炼,却忽视学生活动兴趣,学生不仅难以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甚至还会导致学生感到疲惫,失去开展体育锻炼的兴趣,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开展。

(三)教学方式单一,影响学生发展

小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处于对世界探索阶段,不具备良好自制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中。目前,许多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时,往往将体育教学当做单纯的体育锻炼,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运动过程,却忽略学生发展需要,难以发挥出体育学科对学生发展的优势作用[3]。

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际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地位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局限,尊重学生发展需要,改变在以往教学中单纯按照自身想法开展体育活动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做到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4]。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调查学生体育活动意见的方式,在充分了解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结合自身教学知识开展体育教学。比如,在实际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调查学生对各类体育活动的兴趣,给出跑步、跳绳、篮球等常见体育活动选项,令学生进行投票选择,从而了解学生活动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调查学生发展目标,是需要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还是单纯想进行体育锻炼。之后,在全面了解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开展体育教学,帮助学生完成发展目标,从而提升课堂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课堂趣味

小学生性格较为活泼,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枯燥无趣的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难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不利于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5]。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解决以往体育教学内容枯燥、不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做到从学生兴趣出发,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安排。

例如,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法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实现体育教学内容优化,在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开展体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比如,教师可以在进行跑步教学时,带领学生开展“抓鬼”游戏,通过将学生分组划分为“鬼”和“人”,令“鬼”抓人,最终以被抓人数来确定胜负。在该游戏中,学生需要不断自由跑步来抓人或避免被抓,从而主动进行跑步运动。教师可以在快要下课时结束游戏,并帮助学生从游戏体验中总结出正确跑步方法。

(三)改善教学方式,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方式的选择对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时应对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善,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权素质与心理素质发育等積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实际教学中。避免小组之间实力存在明显差距。之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时常举办小比赛,比如接力跑、两人三足等,引导学生小组之间进行竞争。由于小学生具备较强的胜负欲,通常会积极参与到比赛中。而在实际竞争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同时,小组之间的竞争会促进小组内成员更为团结,从而树立起团结意识,实现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结合各类教学手段,并针对学生特点不断进行教学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需要进行教学方式、教学思想更新,并选择适当教学策略,最终实现教学有效性提升,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饶双.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中外交流, 2019(007):230-231.

[2]张培峰.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休闲, 2019(3):119-119.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小学体育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