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打击乐器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发展的方法研究

2021-02-21丁子桐

考试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打击乐器节奏感自信心

摘 要:音乐是一种不需要语言就可以诠释其内涵的存在,它可以慰藉心灵、美化行为、陶冶情操。音乐课作为小学阶段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它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它的应用性也愈发广泛。音乐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力。而音乐又离不开打击乐器,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打击乐器是最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由于打击乐器的演奏主要使用肌肉的动作,因此就算是智力障碍儿童也可以掌握演奏方法。从全纳教育的角度出发,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爱好、興趣和学习需求,因此我们在关注整体的同时也要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开展节奏乐活动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也有着显著的作用,可以促进儿童的节奏感、注意力、创造力、自信心等。指导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进行打击乐器演奏练习,我相信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并完善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打击乐器;智力障碍儿童;节奏感;自信心

智力障碍是永久的缺陷,既不是疾病,也不是精神病,不是药物可以治愈的。在国际上,全纳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一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潮。许多国家在研究全纳教育的过程中,逐步的构建理论和形成流派。而我国也正在进行素质教育和课程教学的改革,“随班就读”的开展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随班就读”的教育形式还不是全纳教育思想的全部,但是“随班就读”却为全纳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我校是江苏省随班就读实验学校及南京市融合教育示范学校,收纳了一些特殊孩子,其中有的学生属于智力障碍,有的属于自闭等。我校又是一所保障房区小学,学生的课外拓展少、音乐素养普遍较低,学生对乐器的认识、了解和演奏都少之又少,所以在每节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中穿插一些器乐演奏是非常必要的。打击乐器属于简单易学、方便携带、适合课堂教学、见效显著的乐器,有些打击乐器不仅仅能产生节奏,还能作出旋律与合声的效果,音乐课堂中常见的打击乐器有:鼓、三角铁、双响筒、木琴等。全纳教育提倡普通学校要给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容纳所有的学生,随班就读学生相对于普通学生理解慢、接受慢,因此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投入到打击乐器练习中,通过打击乐器练习不仅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而且对学生起到根本性的帮助。

在我所执教的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音乐小能手,这些学生的学习力和领悟力都很强,学起来得心应手;另一类是音乐小助手,这些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能够做到积极配合,用认真练习来巩固学到的内容;还有一类就是我们的“小乐手”,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可能是先天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后天性因素的伤害,让他们不同于一般的孩子。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演奏的内容设计是不同的,演奏的要求也不一样。对“小乐手”我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在音乐课上,让他们从最基础的节奏练习开始——慢慢接触不同的打击乐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打击乐器,当其他学生已经可以熟练掌握节奏、熟悉各类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以及可以自主创编节奏进行演奏时,他们可以自己练习或者与他人配合练习,因此他们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再觉得畏惧。

一、 巧用小鼓,培养节奏感

音乐活动可以从“游戏”入手,将僵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通过律动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如:学生围坐在地上,交替拍左右手,教师敲击打小鼓,引导孩子模仿教师的节奏,随着鼓点节奏的加快,孩子们的手越拍越快、越拍越响,停下时,孩子们笑得前仰后翻,七嘴八舌地说着各自的感受。孩子们在“放纵”的玩乐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感。

通过游戏的导入,我向孩子们介绍了小鼓。小鼓是打击乐器中鼓类乐器的一种,类似大鼓,但体积小得多,属于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发音频率高于大鼓。音色清晰、明快,并伴有沙沙的声音,别具特色。演奏方式分为单奏、双奏和滚奏三种,其中滚奏法最具小鼓特色,双锤极迅速地交替敲击鼓面,发出颗粒清晰的音响,各种处理效果(如轻重、缓急的区别)可以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绪。介绍完之后我向学生演示了小鼓的演奏方式,其中小鼓单奏的演奏方式较简单,非常容易让儿童掌握。因此,巧用小鼓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小鼓单奏练习主要分为敲击练习和节奏练习,对于智力障碍儿童,他们可以完成单一的敲击动作,但节奏无法控制。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帮忙,鼓励“小乐手”并帮助其减少畏惧、胆怯的心理。在节奏的训练中,师生手把手地教“小乐手”感受拍点,学习如何用鼓棒敲击正确的节奏,虽然教了许多遍也没有达成目标,但是我们都没有放弃,没有气馁。教育是公平的,我把每一个孩子都视为我教学的主要对象,教育的核心就是鼓励师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勉励。

虽然练习的过程困难重重、问题多多,潜移默化中他们脑海里有了节奏的概念,也慢慢地在控制自己的节奏。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小能手可以正确完整的敲击节奏并指导薄弱学生,小助手有部分节奏卡点稍有不准确,需要老师做手势提示,而“小乐手”会习惯性地边点头边敲奏,或者身体也不自觉跟着晃动,虽然离教学目标尚有距离,但过程中既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也增强他们头、手及身体的协调性。

二、 巧用三角铁,培养注意力

三角铁,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是用细钢条弯制成的一种小型打击乐器。演奏时用一根金属棒敲击,发音清脆悦耳、穿透力强,适宜做较简单的节奏敲击,也可以将金属棒置于三角铁环内转动奏出“滚奏”效果,还可以敲击三角铁不同部位,如单敲、双敲、三敲及滚奏等。在课堂教学中,我向学生示范了几种三角铁的演奏方式,然后鼓励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演奏方式进行练习。经过练习,小能手可以熟练地掌握多种三角铁的演奏,小助手能够掌握1~2种演奏方式,而“小乐手”通常选择单敲的演奏方式,这就已经是非常棒的开始了。

然后,我加入了小鼓的演奏,在每小节中设计密集的节奏,用小鼓敲击,而三角铁的节奏是恒拍,每小节敲一次,两者配合演奏相辅相成。三角铁的演奏起到稳定速度的作用,每小节一次的敲击虽然简单,但是音的长短及时值需要学生严格把控,需要集中注意力,边听着鼓声同时也要关注自己敲击的时机。教师带领“小乐手”进行三角铁演奏,小能手和小助手进行小鼓演奏。虽然“小乐手”的节奏不稳,节拍忽快忽慢,但是小能手和小助手可以迁就。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控制、调整演奏的方式和节奏的快慢,奏出所需要的正确节奏的同时,“小乐手”的注意力在逐步增强,并越做越好。

三、 巧用双响筒,培养创造力

双响筒是竹制或木制的圆筒形打击乐器。圆筒中间细,两头粗。中间细的部分实心,开一圆孔,可以插入一根小棍,演奏时手持小棍,也可直接拿住中间实心部位,另一手持小木棍敲击空心筒身部位发声。双响筒声音清脆、结实,筒身两侧分别开两条细口,由于两侧开口的长短不同,演奏出的音高也不同。我将双响筒两边发出的不同声音称为“嘀”和“嗒”,练习时教师先用双响筒左右敲击演奏,边用“嘀嗒”念节奏,边念边敲;然后让学生练习用双响筒一小节敲击两次,老师念节奏提示;再将节奏改为“嘀嘀嗒”或“嘀嗒嘀”,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双响筒左右筒发出的不同音高,也学会了双响筒正确的演奏方法。

在音乐的发展中,乐器伴奏始终是焕发歌曲异彩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不同题材的歌曲带有各自的节奏特点,通过打击乐器的强化,可以使歌曲更加生动、鲜明。在音乐课上,我尝试选择不同风格的歌曲,如:欢快活泼的《嘀哩嘀哩》、优美舒缓的《来和我划船》,思考如何使用双响筒分别进行伴奏,应该使用怎样的节奏型,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自主创编,正确的地方给予鼓励,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师生共同引导“小乐手”加入他喜欢的节奏型为歌曲添彩,在大家的努力配合下,共同完成歌曲的伴奏。

四、 合奏练习,多元评价,培养自信心

柯达伊先生曾经说过:“只为某个人演奏的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两人合奏会更加动听,而如果许多人共同演奏,那就成了一曲宏伟的音乐作品,就产生了伟大的音乐。”合奏作为高层次的乐器表演形式,对每个人心灵互动和默契程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每个声部的正确性和整齐度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学中,我挑选了一首乐曲《顽皮的小闹钟》,并分别编写了三种不同难度的声部,并将伴奏分为小鼓组、三角铁组、双响筒组,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乐器,为乐曲进行伴奏。在练习中,小能手和小助手可以独立完成,教师则引导“小乐手”选择较简单的节奏进行训练,并安排一位小能手在旁协助。演奏中,“小乐手”从磕磕绊绊到慢慢融入,师生相互协作鼓励,提升学生的集体配合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演奏。

演奏结束,孩子们很期待我的总结,我认为应该进行多元性评价。多元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多方面的评价,不只把重心放在学习结果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小乐手”相比于普通学生而言需要教师倾入更多的耐心、细心,所以教师在他们身上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可以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小乐手”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是什么带来这些影响呢?这就是打击乐器练习中多元评价带给他们的自信,老师的鼓励,同伴的帮助,大家的掌声,以及自己可以完整演奏一首乐曲,体验了音乐的快乐等。

在全納教育的教育理念下,在融合教育的大氛围下,随班就读学校逐渐兴起,更多的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与普通孩子一起接受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更强的教育知识理论,采用更多更适宜的教学手段,帮助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进步。

随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更多的“小乐手”将存在于更多的班级,更多的课堂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及时的关注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我想我的音乐课堂不再仅仅是课堂,而是更多孩子畅游音乐海洋的乐园,更是“小乐手”恢复健康路途中的避风港!

参考文献:

[1]费华鑫.浅谈音乐教学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作用[J].学周刊:中旬,2014(7):230.

[2]乌日娜.运用打击乐器对智障儿童进行音乐治疗的体会[J].林区教学,2011(1):108-109.

作者简介:

丁子桐,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丁家庄小学。

猜你喜欢

打击乐器节奏感自信心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的教学措施探讨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我的音乐我做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