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教材阅读提高小学生阅读实效的方法分析

2021-02-21叶红旺方超

考试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阅读量

叶红旺 方超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同时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故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教材中课文进行延伸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其阅读实效。

关键词:延伸阅读;课内外阅读结合;阅读实效;阅读量

一、 引言

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多读书切实达到课外阅读量,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读什么才是好书,怎样读整本的书以及如何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引导着一线语文教师思考以及付诸实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与指引,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笔者发现将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开发延伸拓展阅读,符合课标理念,能够有效提高阅读实效。

二、 从一篇课文、一组課文延伸到该作家的其他文章,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架起一座阅读的桥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还提出:课外阅读要“精”,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呈现的“度”,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来有效促进大量阅读。由此,教师需要选择适合、适宜、适时的读物,引导学生阅读,讲求分寸和合理性,需要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传导的桥梁。

教材中的文本是由作家创作出来的,能编入教科书的文本既是作家作品,也是经过专家严格选择的适合学生阅读的好文章。这已经说明这些作家的创作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名家。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那么让孩子站在名家的肩膀上看世界,从一篇课文、一组课文延伸到该作家的其他文章。由此,我们开发《亲近名家·快乐阅读》语文延伸性校本课程,让学生站在名家的肩膀上看世界,读名家书,学名家读书方法,说名家故事,学做名家为人。依托校本课程,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

在教授六年级上册课文《少年闰土》时,该篇的作者是鲁迅,本组的课文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都与鲁迅有关,于是进行了《亲近名家——鲁迅》的校本课程阅读活动:“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鲁迅先生的生活时代”“鲁迅先生的读书方法”“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鲁迅先生的诗”“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巴金的《忆鲁迅先生》”“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心目中的鲁迅”。阅读活动让学生、教师、作者和文本进行对话。通过校本课程,在阅读中学生初识鲁迅,在最后“我心目中的鲁迅”交流活动中,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一张消瘦的脸,一头短发直竖着,一个隶体的‘一字须,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他,就是鲁迅!”“鲁迅的脊梁是最硬的,他,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的心是最软的,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是战士,他以笔为戎,揭露、抨击,唤醒沉睡的祖国,唤醒沉睡的国民;鲁迅是老师,他以笔写信,鼓励、帮助,热爱写作的青年,热爱文学的青年。人民爱戴他,怀念他。”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时,这首诗的作者是毛泽东,同组中《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都是描写毛泽东的。因此让学生进行延伸性拓展阅读,让学生亲近名家,进行相应的延伸性阅读活动——走进毛泽东;在教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时,让学生走进季羡林,读懂他《赋得永久的悔》,读懂他那颗爱国爱母亲的心;在教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引导学生读懂安徒生,读中外童话,让学生站在名家的肩膀上看世界,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架起一座阅读的桥梁,切实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让学生亲近名家,聆听名家谈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想追求,阅读与教材选编名家文章配套,可以对课内阅读教学进行补充性、迁移性、鉴赏性的延伸阅读,既学生更好地读懂名家,也方便学生读懂文章。亲近名家,感受名家的平易近人,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名家的平淡生活、幽默的话语及其精辟的见解。亲近名家,读名家文章,悟文章精髓,体味神奇的语言,学会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写自己的真心话。亲近名家,站在名家的肩膀上看名家如何读书,如何写作,如何做人。

三、 从一篇课文到整本名著,让教材与名著阅读环环相扣

现在学生可阅读的材料很多,书籍不再匮乏,学生不愁没书可读,可是读什么书呢,让学生读什么才是好书,怎样读整本的书,怎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怎样提高学生阅读实效。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看,随机性比较强,一有机会就看见什么读什么。读什么样的书才有益呢?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读书漫无目的,乱读一通,那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要先指导,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读,选择适宜学生阅读的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补充性拓展延伸,既是补充课内,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扩大学生阅读量,既是让学生读名家名篇,也是让学生读名家那颗的爱祖国、爱生活的心。从一篇课文到整本名著,要求学生学习课文时,延伸阅读该文章节选的书籍,让阅读与教材环环相扣,让读书成为师生共同的习惯,让名家引领书香浸润我们的心灵。

在六年级下册就有通过《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梗概和精彩片段介绍吸引学生去阅读整本名著的做法。由此,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争吵》一文时,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爱的教育》,让学生在书中找到《争吵》一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与家长联系进行整本书的亲子共读,既服务补充课内,又扩大学生阅读量。在教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法布尔昆虫记》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有的进行昆虫的介绍;有的进行法布尔昆虫记小话剧表演;有的学习法布尔观察饲养起蚕、毛毛虫等昆虫并记录下观察日记等,学生既阅读又实践,扩大阅读量的同时更让学生爱上阅读。五年级下册中的《猴王出生》《草船借箭》《武松打虎》《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下子就将四大名著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去读少年版的,甚至是原版的书籍,让学生不惧怕大部头的名著阅读,在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在五年级上下两册中《窃读记》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两篇课文都是选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由此在两个学期中的寒假期间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城南旧事》整本书的阅读,运用课内学到的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走进小英子的童年生活的同时让其回味自己的童年趣事。

同时阅读的书籍也并不拘泥于教材中课文作家名著,还应拓展古今中外相关更多作家的介绍,让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是一个关于热爱生命的盲女孩的故事,教师应相机引导孩子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的作者是沈石溪。学生特别喜欢阅读他写的动物小说,《狼王梦》《鸟奴》《斑羚飞渡》《戴银铃的长臂猿》等书籍数不胜数,抓住这个契机,教师开展阅读活动:“认识沈石溪”“沈石溪谈动物与人类”“动物小说我来读”“动物小说我来谈”“动物名家我知道”等一系列活动。在“动物名家我知道”活动中,结合教材中的课外书屋,教师引导学生选读更多的古今中外动物小说作家的著名作品,例如,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白牙》,日本作家椋鸠十的《山大王》《孤岛野犬》,姜戎的《狼图腾》《小狼小狼》。学生有书可读,有经典同行,有名著相伴,这些凝聚了古今中外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的好书,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

四、 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外到课内,导之以航,提高实效

小语专家经常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课内指导,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给学生导之以航,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从而提高阅读实效。让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正确高效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让学生在阅读中熟悉人物、选择重点、略读与精读相结合,鼓励学生阅读与思考同时进行,由眼入脑,由脑入心,使阅读更具实效性。阅读教学不但要立足课本,更要走出课本,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相互补充,不可忽视课外信息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的辅助功效。

统编新教材中单独设立了“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等专项阅读活动,在二年级下册中,选择了贴近生活的古今中外的四个故事:《神笔马良》《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七色花》《愿望的实现》,教学中教师需教学生学会看书的目录,和学生一起制订计划,读中进行方法指导,读后进行交流总结,将学习能力迁移到课外,又从课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授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时,教给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三步法,既参考注释读懂句意,根据意思断句读通顺,反复诵读。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小古文》《少年中国说》等文言文时,让学生运用学习的文言文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在教授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后,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发现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三国演义》阅读,学生在第一章就找到了刘备、张飞、关羽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人物的描写方法来反应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又深化、渗透到写作中去。

从课内到课外,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阅读方法。同样,从课外到课内,也能让学生深刻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有些课文内容和时代背景与学生相隔很远。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无法理解,语文教学因此失去了它自身的魅力和情趣。因此,课外阅读补充真是一个提升学生阅读实效的好办法。

在进行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同时理解作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的用意。而学生与时代背景相隔久远,通过资料搜集与教师介绍,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认知。因此,通过阅读高尔基的《童年》使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感受高尔基的童年,感受当时社会的黑暗,阅读高尔基《在人间》文章中的做鞋匠学徒片段,让学生通过整本书及精彩片段的阅读理解时代背景,由课外认知补充课内,让学生深刻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教授《一夜的工作》一文时,文中出现“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作者只看见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怎么说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理解了这一难点,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周总理工作多么劳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阅读链接资料《周总理的一天》,还让学生阅读《人民的好总理》书籍。在学生阅读后,学生知道这是从总理工作表中隨意抽出的一天。周总理每天都是这样辛勤的工作。教师需让学生再读“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一句,学生交流说“脑海中浮现是每个夜晚总理工作的情景,看到的是一位工作始终繁忙的总理”“总理工作如此劳苦,他真是人民的好总理,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利用课外阅读加深对课内课文知识的理解,提高阅读实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 结语

作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深深地体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一日之功,它得益于课内,更依托于学生大量的有实效的课外阅读。教师利用教材延伸,提高阅读实效,让丰富的文化知识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他们的头脑,开展他们的眼界,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叶红旺,方超,安徽省宁国市,安徽省宁国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量
英语高效阅读教学之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促进学生语文的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研究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
高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策略之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