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

2021-02-21高贵忠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电力计量改进措施

高贵忠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电能的供应需求也不断增大,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以及电力系统调度的压力使得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电力计量缺乏稳定性和精准性,并且使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处理大规模实时数据的问题越发严峻,而且电力计量误差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维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对电力计量工作进行改进优化,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力计量;误差产生;改进措施

引言

电力计量工作对于电力公司的销售额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单位电能的价格的固定的,所以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是计算的重点。另外,电力的计量工作虽然由电力公司主导,但是,对于用电单位来说,电力计量不合理,尤其是计量比实际应计量的数值高,则会造成用户用电费用超过应付金额。所以,电力计量需要正确并且合理,这样才能让电力公司获得自身应得的利益,而用户也不会因为计算的误差导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电力计量会有很多种原因造成计算不精确或者偏高、偏低。这些原因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力公司的设备或者相对的技术存在问题,因为自身的情况导致的电力计量存在误差[1,2]。所以,就如何改进电能计量问题,从而减少误差的存在,进而让电费的收取更加合理,主要在供电公司的技术和设备两个方面进行。

1电力计量误差改进措施的必要性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电力计量的质量以及电力计量服务水平等各方面要求也不断提高,对电力计量工程的类型需求更加多样化,尤其是对电力计量的精确性有了更高、更严格的标准。这些需求使电力计量工程必须不断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提高电力计量的质量与精确性。因此,在追求电力计量不同类型的同时,人们对电力计量工程的质量更加重视。提高电力计量水平,加强对电力计量的误差控制监督与管理工作十分必要,不断优化电力计量误差管理体系才能提高电力计量的整体质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居民的安全用电。电力计量活动的管理问题与社会公共环境息息相关,科学合理地控制电力计量活动的质量也会对电力经济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电力计量活动的误差管理控制关系到电力公司企业的利益,在电力计量活动中,电力计量检定人员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2电力计量误差的原因

2.1计量装置的安装

随着我国的社會发展和经济进步,智能电网也越来越普及到全国各地,设备更加优化,相对的科学技术更加先进。所以,电力计量方面不是单纯依靠人力通过电表计算了,而是电网到用户各家的电力机车设置自动进行计算电能耗费的多少。因为自动化的情况,所以将设备的基础参数设置精准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安装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在计量设备安装过程中,1)确保安装工人的安装技能良好,熟悉国家的相关标准,并有足够的智能电网施工维修经验。(2)作业人员要有良好的责任心,不能在安装过程中偷工减料,要在技术过硬的前提下对用户和供电公司负责。(3)计量器的有关参数要严格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定,防止因为参数设置问题导致的电能计量存在误差。

2.2计量方式选择不科学

作为电能计量的一部分,计量人员必须规范设备的使用,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以有效避免计量误差。测量方法选择不正确造成的测量误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当前测量有源电力的误差主要是使用三相和三相两分量电表测量的,在测量过程中容易产生均匀电压其次,如果电能计量装置的电阻超过标准范围,电能计量误差问题也是由于计量算子不按规范工作,使中线的工作电阻过大而引起的。

2.3计量装置的质量

电力计量工作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就目前来看,在很多供电企业对于计量器等基础设施的安装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安装问题:极个别施工人员在安装过程当中没有对于安装要求进行严格遵守,从而脱离了固定的安装程序,这是归根于施工人员自身安全责任意识不足引发安装质量问题。而对于电力计量装置而言,不同地区对于安装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没有根据实际环境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装,则势必影响设施的实际使用效果,情况严重时还会引发设备故障等问题。

3电力计量误差的改进措施

3.1加强对电力计量检定人员的系统化培训

电力测量检查员应在电力测量阶段更熟练地使用测量设备,不仅应具备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最基本的应用技能和知识为了充分发挥计量认证人员在现代计量活动中的作用,需要对计量认证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培训。首先,在培训前准备书面材料,由电能计量检验人员提前准备知识和图书内容,提前了解电能计量活动的内容;第二,记录有关软件和设备的学习视频,并提供给测试人员,供其在操作知识和技术两个领域进行研究和培训;最后,还需要开展全面计量活动系统化培训,其中不仅包括课堂内容的学习,而且包括实际培训、向所有计量检查员传播基本技术知识以及提高计量检查员的创新意识。

3.2优化配置

要改善电源测量错误,需要在设备内部进行更好的配置。并非所有测量装置都能够达到完美状态,随着电气技术的变化和电力运行理念的创新,配置优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操作手段,配置越好,在解决电能测量误差方面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由于二次回路产生的误差,我们可以用其他合理的选择来弥补电能表中的误差,从而降低整体误差率。误差指数的降低与各种测量装置的优化配置密切相关,只有在电压表和变压器在型号和性能方面更好匹配,保证各元件质量的情况下,电压表的总体效果才能达到标准。也就是说,使用电压误差补偿装置,在电压互感器某些二次回路的电荷电导率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电压误差补偿装置来补偿二次导体电压引起的比差和角度差,从而减少测量误差。

3.3选择科学合理的计量方式

随着智能电网向全国的发展,电力计量装置也在慢慢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迈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计量工作可以完全由机器代替。计量工作者需要将电能表的相关配置做好,通过将计量方式与电能表进行匹配,设定好误差最小的参数值,从而保证误差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减少误差并非各人能实现的,所以,需要电力公司的相关研究人员和计量人员针对减少误差的方面努力,充分发挥电力行业的各项技术和资源优势,为电力计量方式和设备的更新和优化提供支持。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层出不穷,可以根据各种先进技术为依托,通过现代科学将误差进一步降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计量基础设施安装质量较差与装置装配不合理是引发计量误差的基本原因,计量人员选择的计量方式不科学、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因此供电企业若想有效提高电力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必须保证计量装置装配的合理性,结合现代技术革新计量方式,并根据不同环境选择针对性计量方法。在电力计量活动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探究电力计量活动误差管理工作新思路有着深远的意义。电力计量活动的应用加快了传统计量方式的转变,也改变了原本的固有思想,使计量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积极推动着计量活动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二平.电力计量误差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9(34):173.

[2]曲力.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9):54-55.

[3]贾晓旺.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3):24-25.

[4]林景超.电力计量误差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9):230-231.

[5]吴汇渠.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研究[J].科技风,2018(11):141.

猜你喜欢

电力计量改进措施
电力营销计量改造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监测方法及处理对策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