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季长江口南槽悬沙输运过程和机制研究
2021-02-16施韩臻李占海汪亚平贾建军常洋陈雅望
施韩臻,李占海,汪亚平,贾建军,常洋,陈雅望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
河口是连接流域盆地与海洋的枢纽,在全球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河流携带的水体、沉积物、营养盐和有机物通过河口输入海洋,在径流、潮流、波浪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河口区域的动力泥沙过程与机理十分复杂,因而河口一直是沉积学、泥沙动力学、生态学以及港口航道部门的重要关注对象。长江流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如受三峡大坝、水土保持和南水北调等工程影响,流域入海泥沙锐减。同时,大规模的促淤围垦工程改变了河口形态,这些变化会对河口水沙输运和滩槽冲淤演变等产生重大影响。调查和研究当前条件下的河口水沙输运过程,将有助于揭示流域来沙锐减和重大工程等对各种河口过程的影响。
悬沙输运在河口及临近海域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左书华,2006)。针对沉积物输运机理,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DeMaster 等(1985) 发现约50%的悬浮沉积物沉积在河口拦门沙以及水下三角洲前缘。Uncles 等(1986)发现潮泵作用在强潮河口处的沉积物纵向输运中扮演着重要作用。Uncles 等(1992)发现潮泵作用使河口最大浑浊带出现在盐水入侵的前缘部位。张迨等(2015)分析了洪枯季期间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及邻近海域的水沙空间分布特征,并计算了各测点的单宽悬沙通量。Li 等(2016)认为悬沙浓度与悬沙输运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比如流速和历时的涨落潮不对称、径流强度、水体层化、再悬浮的涨落潮变化等。陈斌等(2015)对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地区的悬沙输运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主要以平流输移为主,潮汐捕获与垂向净环流项则表现出与潮汐系统特点相关的辐聚辐散现象。高建华等(2003)的研究表明平流、斯托克斯漂流以及水深和悬沙浓度的潮变化项是鸭绿江河口最主要的悬沙输运项。南槽是长江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水沙向海输运的重要通道,且位于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核心区域。在流域来沙量减少的背景下,重新认识长江口的水沙输运机制是必要的。本文基于2018 年12 月在南槽三个站位的完整大小潮周期的水沙观测资料,运用通量机制分解法定量分析了不同物理过程对悬沙输运量的贡献,探讨了枯季期间南槽上、中、下段的动力特点、输沙机理及其主要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南槽悬沙输运格局的认识,并为河槽治理、航道维护等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
长江口位于黄海与东海的交界处,属于多级分汊的三角洲河口(陈吉余等,1988)。南槽是长江入海四口之一,属于长江口的第三级分汊,北侧是南北槽的分流沙洲——九段沙,南侧为南汇边滩。南槽属于拦门沙河道,长期处于淤积状态,近百年来拦门沙浅滩顶部持续外移(和玉芳 等,2011)。受盐淡水混合作用的影响,南槽内发育的最大浑浊带具有较高的悬沙浓度和强烈的沉积物运移。南槽内的底质以粉砂为主,中值粒径主要介于3~6 准。南槽的潮汐性质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潮波具有明显的前进波性质,潮流以往复流为主。受到长江径流下泄的影响,南槽内主要以落潮流占优势,落潮流的平均历时为7.2 h,涨潮流平均历时则为5.1 h,平均潮差在2.5 m 左右(沈焕庭,2001)。近年来,在北槽深水航道建设和九段沙上部鱼嘴工程的影响下,南槽上断面分流比得到增强,约为59% (刘杰等,2005),这会进一步增强南槽的水沙输运并影响最大浑浊带的发育。
2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野外观测采样
2018 年12 月18 日(小潮)至25 日(大潮)在长江口南槽S1、S2 和S3 三个站位(图1)进行了连续13 个潮周期的定点全潮观测,获取了水深、流速、流向、温度、盐度和浊度等数据。S1 位于南槽上部,S2 位于中部,S3 位于下部,各站位分别靠近主槽。观测期间,使用ADCP(TRDI,600 kHz,流速分辨率为1 mm/s)进行水深、流速和流向的观测,使用光学后向散射浊度计OBS-3A(Campbell,NTU 量程0~4000,精度为1%)在每个整点时刻对水体浊度进行垂线观测,收集不同层位的温度与浊度等数据,仪器观测频率为1 Hz。
图1 研究区域概况图
2.2 数据分析
2.2.1 室内实验 由于各仪器的采样频率较高,数据量大,为消除高频波动的影响,所获数据均按照采样间隔进行了平均化处理。OBS-3A 测得的浊度数据,需结合现场采集的水样和室内沉积物浓度分析,建立起浊度与沉积物浓度的经验关系,以将浊度值转换为水体的悬沙浓度。本文采用室内标定方法,以此建立浊度和悬沙浓度的线性关系,标定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悬沙浓度与浊度的回归关系
2.2.2 数据计算 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给定面积(通常选定与流动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某种物理量的量值。通量机制分解法是将水流和悬沙通量分解成多个动力项,并进行内在动力要素的比较、分析和诊断的方法,以此探讨不同动力因子对总体物质输移的定量贡献。目前通量机制分解法发展成熟,并多次用于长江口水沙输运研究(沈健等,1995;陈炜等,2013;贺松林等,1996)。
本文采用Dyer(1974)提出的物质输运通量机制分解法,主要研究观测期间沿主槽方向上的纵向输水输沙过程。根据该方法,瞬时流速u(z,t)可分解为垂向平均项u 及其偏差项uv,即:
根据上式,瞬时流速u(z,t)可表达为
同理,瞬时悬沙浓度c(z,t)可分解为
水深h 可分解为潮周期平均项和变化项之和,即:
则潮周期平均的单宽纵向输水量为:
根据水深、流速和悬沙浓度的分解方法,潮周期内平均的单宽纵向输沙量为:
式中,T1 表示平均流引起的输运项,即欧拉余流输运项;T2 表示潮汐与潮流相关项,即斯托克斯漂移输运项;T1+T2 为平流输运,即拉格朗日输移,通常认为是潮周期平均的单宽水体对悬沙浓度的输运;T3 表示潮汐与悬沙的潮变化相关项;T4表示潮位、流速和悬沙的潮变化相关项;T5 表示流速与悬沙的潮变化相关项,虽然ht、ct和ut各自的潮平均值为0,但它们的相关项会产生悬沙净输运,即潮汐捕集。T3+T4+T5 又称为潮泵效应输运项,表示由泥沙沉降、冲刷与流速的相位差所引起的输移。T6 表示重力环流贡献项,它是由近底床向陆输运和表层向海输运所导致;T7 是潮波变形下潮周期内流速和悬沙浓度剖面变化相关项;T6+T7 是垂向环流输运项,表示流速垂向偏移分量对悬沙浓度垂向偏移分量的输运。
本次观测过程从12 月18 日开始,至当月25日观测结束,共13 个潮周期,其中将第2—3 个潮周期划分为小潮,第11—12 个潮周期划分为大潮。由于N3 站位尾段资料缺失,对该站位只讨论前12个潮周期。根据上述研究方法本文对流速、悬沙和水深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主要对纵向输水输沙特征和机理开展研究。
3 结果
3.1 实测流速和悬沙浓度数据
3.1.1 流速和悬沙浓度时间序列特征 观测期间三个站位平均水深分别约为10 m、9.7 m 和9 m。S1 站位涨潮流流向约为330毅,落潮流流向约为120毅,以往复流为主。受地形影响,S2 站位的涨潮流流向约为280毅,落潮流流向约为190毅。S3 位于南槽口门处,水域开阔,涨潮流流向约290毅,落潮流流向约为130毅,以旋转流为主。
各站位的流速和悬沙浓度的时间序列如图3 所示。平均流速从小潮到大潮逐渐增加(图4),大潮期间的平均流速约是小潮的1.3 倍。流速的涨落潮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S2 的涨潮流速明显大于落潮,而在S1 和S3 站位,多数时间里涨落潮平均流速接近(图4)。涨落潮最大流速的出现时间因站位而异,在下部的S3 站位,涨落潮最大流速常出现在最高和最低水位附近,表现出明显的前进波性质,而在上部的S1 站位,涨落潮最大流速常出现在中水位附近,憩流出现在最高和最低水位附近,表现出明显的驻波性质,流速与水位相位关系的变化跟潮波在南槽内传播时的变形情况有关。各站位的落潮历时明显大于涨潮(图4),随着河道横断面积的增加,从南槽上部至下部涨落潮历时之差不断减小。径流和潮波变形是导致涨落潮流速、历时不对称的重要原因,而过水断面面积的变化则影响着径流流速和潮波变形程度。各站位悬沙浓度变化显示,从小潮到大潮悬沙浓度不断增加(图3)。在S1 站近底部悬沙浓度在大潮阶段有一个明显的跃升过程,最高浓度值达1.8 kg/m3,这导致大潮阶段的涨潮浓度显著大于落潮。在S2 站,各潮周期的涨潮浓度都大于落潮。在S3 站位,小潮阶段落潮浓度大于涨潮,大潮阶段则正好相反,中潮期间二者接近。此外,悬沙浓度还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从南槽上部至下部,悬沙浓度呈现降低趋势,这与上部的水动力强于下部有一定关系,还跟底质泥沙的粒级组成和固结程度的空间差异以及滩槽水沙交换作用有关。
图3 各站位的流速和悬沙浓度的时间变化
图4 潮差和历时、悬沙浓度和流速的涨落潮变化
3.1.2 流速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 南槽流速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从南槽上段至下段流速强度逐渐降低。S1 靠近南槽上段,河道横断面较小,径流流速较大,相较而言该站位的流速过程受径流影响最大。S2 位于北槽中部,北侧紧邻九段沙浅滩,受周围地形影响这里滩槽水体交换强烈,涨潮平均流向为280毅,意味着有大量浅滩上的水体进入主槽;落潮时主槽水位下降较快,浅滩上的水体以190毅的流向进入主槽,并随主槽流下泄,因此S2站位的流速过程受滩槽水体交换的影响强烈。S3靠近南槽口门,由于此处横断面很宽,径流作用较弱,潮汐对流速过程的影响相对增强,这是造成该站位涨落潮历时相差较小以及涨落潮平均流速在中大潮期间很接近的重要原因。南槽整体上呈漏斗形态,潮波在沿南槽向上传播的过程中,河槽形态和底床摩擦作用使潮波不断变形,M4潮流的强度及其与M2潮流的相位关系对南槽流速过程和涨落潮流速不对称程度的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此外,重力环流、潮汐应变引起的涨落潮混合不对称、侧向环流等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南槽流速的时空分布。
3.1.3 悬沙浓度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是泥沙输运和悬沙浓度周期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本次观测期间悬沙浓度随着流速的增减而不断调整和改变(图3)。从图5 可知,流速与悬沙浓度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在S1 站位的中小潮期间,涨落潮平均流速与平均悬沙浓度的关系较为接近,而在流速较强的大潮期间,同等流速条件下的涨潮悬沙浓度则明显高于落潮(图5a)。涨潮期间出现的这些高浓度悬沙应来自S1 下游部位,其泥沙来源可能跟下游河段在观测期间向陆净输沙有关。在S2站位,平均流速与平均悬沙浓度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涨落潮差异(图5b),在同等流速条件下涨潮浓度明显高于落潮。S2 位于滩槽过渡地带,其落潮水体来自九段沙的浅滩之上。受植被、底床摩擦等因素影响,浅滩部位的落潮历时长、流速相对较小,导致落潮水体的含沙量较低,这可能是造成S2 落潮浓度明显小于涨潮的原因。S3 站位的观测资料显示,在一个大小潮过程中,流速与悬沙浓度的关系在涨落潮期间十分接近,两条趋势线基本重合(图5c),这意味着在同等流速条件下涨落潮期间的再悬浮强度接近。
图5 涨、落潮及潮周期平均流速与平均悬沙浓度的关系
从潮周期平均来看,在S3 站位上流速与悬沙浓度的趋势线变化平缓,悬沙浓度对流速的响应相对较弱,这意味着从小潮至大潮随着流速的增强,该区域的再悬浮并没有显著增大。而在南槽上段的S1 站位,流速与悬沙浓度的趋势线斜率较大,随着流速增强悬沙浓度显著增大,这意味着大潮的再悬浮强度明显强于小潮,悬沙浓度对流速响应显著。在S2 站位上,流速与悬沙趋势线的斜率介于S1 和S3 之间。当潮周期平均流速大于0.7 m/s 时,对比S1 和S3 的趋势线可知,S1 部位的悬沙浓度明显高于S3,表明在同等流速条件下S1 的再悬浮更强。
底质特性的空间差异应该是造成流速-悬沙浓度关系在各站位存在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以往底质调查结果表明(李一鸣等,2018),从南槽上部至下部底质粒径不断减小,而黏性泥沙的含量则不断增加。S1 部位的泥沙颗粒较粗,沉积物类型为粉砂质砂,这种泥沙在水动力作用下易于悬浮,其再悬浮强度与流速强度呈正比。而S3 部位的泥沙颗粒较细,底质中含有大量黏性泥沙,在活动层以下底质固结作用较强,临界侵蚀切应力向下显著增大,这种底质特性造成大潮期间的再悬浮作用并不显著强于小潮。因此,底质粒径组成和固结程度是影响南槽各部位水沙关系以及悬沙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另外,絮凝作用、底床易悬浮泥沙的厚度和空间分布、水体层化等也会对悬沙浓度和再悬浮强度的时空分布产生影响。
3.2 水体纵向输移特征
欧拉余流(UE)是指去除潮周期性天文潮后的平均流引起的平均输移,欧拉余流的强度和方向主要取决于涨落潮的流速强度和历时的对比,各站位的落潮流速接近或略小于涨潮,但落潮历时明显大于涨潮,因而欧拉余流的方向一致向海。
斯托克斯余流(US)表征的是水体的漂移量,其强度大小体现了水位变化量与流速变化量的相关性,起到削弱欧拉余流向海输水的作用。由表1 可知各站位斯托克斯余流方向均向陆,与涨潮流方向一致,并随着潮差的增大由小潮向大潮增加,这种特点在S2 和S3 站位尤其明显。S1 站位的斯托克斯余流比S2 和S3 小一个数量级,这跟S1 站位主要受驻波控制,而S2 和S3 站位主要受前进波控制有关。就南槽而言,斯托克斯余流在上段较弱,在中下段较强。
拉格朗日余流(UL)为欧拉余流和斯托克斯余流之和,主要跟径流流速有关。S1 的过水断面面积明显小于S3,这使得S1 的拉格朗日余流明显强于S3。相较而言,S2 站位的拉格朗日余流明显偏小,且在部分大潮和小潮出现向陆输运的特点,这与该站位受滩槽水体交换强烈有关,即较强的侧向水流能够调节径流流速在横断面上的分布。
根据式7 可知,单宽净输水量由拉格朗日余流和潮平均水深共同决定。跟拉格朗日余流的空间分布特点相似,S1 站位的单宽输水强度最大,S3 次之,S2 最小。在本次观测期间,S1 和S3 站位各潮周期的净输水方向都向海,由于滩槽水体交换的影响,S2 站位在部分大小潮的输水方向向陆,但观测期间平均的输水方向仍向海(表1)。另外,S1和S3 站位还具有大潮输水量高于小潮的特点。
表1 观测期间各潮周期的余流(m·s-1)和单宽净输水量(m3·s-1)
3.3 悬沙纵向输移通量机制分解
观测期间各站位的悬沙净输运通量如图6 所示,其中正值表示向海输沙,负值表示向陆输沙。在一个小潮至大潮过程中,S1 站位的输沙方向先向海后转向陆,大潮期间的输沙强度明显强于中小潮,观测期间整体净输沙量为1.2伊105kg/m,方向向陆。S2 站位各潮周期的输沙强度变幅较小,输沙方向以向陆为主,观测期间总的净输沙量为8伊104kg/m,方向向陆。S3 站位在第8—11 潮周期向陆输沙,其余时段以向海输沙为主,整个观测期间的净输沙方向向海,净输沙量为3.5伊104kg/m。总体而言,南槽的单宽净输沙量由上部向下部减少,净输沙方向在中上部向陆、下部向海。
3.3.1 平流输沙项 平流输沙由欧拉余流输运项T1 和斯托克斯漂移输运项T2 构成,其方向与拉格朗日余流方向一致。在S1 和S3 站位,平流输沙项的方向向海,大潮期间的输沙强度明显强于中小潮,这与大潮期间的悬沙浓度和拉格朗日余流大于中小潮有关。在S2 站位平流输沙方向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在大潮和部分小潮向陆输沙,其余潮周期则向海输沙,总体上亦向海输沙。就空间分布而言,平流输沙强度S1 站最大,S2 站次之,S3 站最小。由图6 可知,平流输沙项是影响或控制单宽净输沙的重要因素,在部分潮周期里起主导作用。
3.3.2 潮泵输沙项和垂向环流输沙项 潮泵输沙项的强度与再悬浮、沉降、滩槽泥沙交换以及流速-悬沙-水位之间的相位关系有关。从表2 可知,在潮泵输沙项中,T3 和T4 的强度很小,T5 是主要的贡献项,它控制潮泵输沙的强度和方向。在S1 和S3 站位,潮泵输运方向具有明显的大小潮变化特点,小潮期间向海输沙,中潮和大潮期间向陆输沙。在S2 站位潮泵输沙方向非常稳定,在整个观测期间始终向陆输沙。
从图6 可知,潮泵输沙项的强度及其对净输沙的贡献存在复杂的时空变化特点。在S1 站位,小潮和中潮期间的潮泵输沙很弱,大潮期间显著增强,在大多数潮周期潮泵输沙的方向与净输沙方向保持一致,且潮泵输沙强度大于平流输沙,是控制净输沙方向和强度的主要因素。在S2 站位,潮泵输沙强度随潮周期变化较小,其较大值出现在中小潮过渡阶段,在大部分潮周期里与净输沙方向保持一致,是控制净输沙强度和方向的重要因素。在S3 站位,潮泵输沙在小潮和大潮期间较强,在中潮期间很弱,对各潮周期的净输沙有重要影响。
图6 机制分解法得到的潮周期输沙通量的变化
垂向环流输沙项主要与重力环流、水体层化以及流速和悬沙浓度的垂线分布情况有关,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其小潮期间的输沙强度相对较大。但与平流输沙项和潮泵输沙项相比,垂向环流输沙项的强度及其对净输沙的贡献都十分微弱(图6,表2)。
表2 单宽总输沙率和各输沙项强度(kg·m-1·s-1)的大小潮变化
4 分析与讨论
4.1 悬沙输运机理分析
4.1.1 枯季南槽的悬沙输运格局 本文对枯季期间南槽上中下三个站位连续13 个潮周期的观测结果表明,南槽中上部的净输沙方向向陆(S1 和S2),下部的净输沙方向向海(S3),且在空间上单宽输沙强度由上部至下部呈现减小趋势。张钊等(2016)通过对枯季南槽中部固定站位多个潮周期的实测资料分析,发现在一个连续的大小潮周期过程中测站部位的净输沙方向向陆。国内其他学者的观测结果也表明,枯季期间南槽中上部向陆输沙(Li et al,2018;左书华 等,2006),与本文的观测结果相一致。此外,程海峰等(2014)通过对南槽地形冲淤的研究,发现枯季期间南槽上部淤积、下部冲刷,这种冲淤格局与本文所揭示的南槽泥沙输运格局相吻合。刘杰等(2017)的研究也表明枯季期间南槽拦门沙的滩顶和口外段发生冲刷。由于枯季长江径流量显著减小,盐水入侵强度加剧和最大浑浊带上移可能是导致南槽中上部发生淤积以及泥沙向上输运的原因。在涨落潮过程中,南北槽的上段会发生一定的水体交换,涨潮时由南槽向上输运的泥沙在落潮时会部分进入北槽。贺松林等(1996)的研究指出枯季期间存在着从南槽上段向北槽输沙的现象。多个研究显示,在枯季北槽内上中下段的净输沙方向都向海(时伟荣等,1993;高敏,2015;王智罡等,2016)。通过分析和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在枯季长江径流较弱的情况下,南槽河段存在如图7 所示的泥沙空间输运格局。此外,受到洪季期间径流量显著增加影响,南槽各部位以向海输沙为主,并且存在着上段冲刷、下段淤积的空间分布特点(Li et al,2018;程海峰等,2014;左书华等,2006),因此,南槽的输沙和冲淤格局具有明显的洪枯季差异。
图7 枯季南槽悬沙输运模式示意图
4.1.2 涨落潮输沙不对称性 在河口地区影响悬沙输运的各种动力泥沙因素通常都存在涨落潮不对称性,这些涨落潮不对称对潮周期净输沙的强度和方向会产生重要影响(Scully et al,2007)。从图4可知,各站位的流速、历时和悬沙浓度都存在涨落潮不对称性,并且其不对称强度具有明显潮周期变化和空间变化。本文利用各因素的涨落潮平均值的比值来定量表达涨落潮不对称强度,当比值大于1时,表示某因素的涨潮强度大于落潮,这种不对称有利于悬沙的向陆输运;当比值小于1 时,表示某因素的涨潮强度小于落潮,该种不对称则有利于悬沙的向海输运。比值越大或者越小,意味着某因素的涨落潮不对称性对向陆或向海输沙的贡献越强。在一个潮周期里,通常一些因素属于涨潮主导型不对称,另外一些因素属于落潮主导型不对称,因而,潮周期净输沙是各种不对称相互联合与竞争的结果。
由图4 和图8 可知,在S1 站位的中小潮期间,流速和悬沙的涨落潮不对称强度都很弱,这导致该时段的净输沙强度较小,向海输沙则与落潮历时明显长于涨潮历时有关。大潮期间,涨潮悬沙明显高于落潮,悬沙的不对称程度比之前明显增强,其他不对称则缺乏明显变化,因而,悬沙不对称是造成大潮向陆输沙且强度较大的重要原因。
图8 涨/落潮历时、涨/落潮平均悬沙浓度、涨/落潮平均流速与输沙量关系图
在S2 站位上,虽然历时不对称有利于向海输沙,但悬沙和流速都属于涨潮主导型不对称,它们共同促进悬沙的向陆输运,S2 在观测期间总体向陆输沙,这种输沙特点显然与悬沙和流速的涨落潮不对称特点密切有关。
在S3 站位上,小潮时流速、悬沙和历时都属于落潮主导型不对称,它们联合促进向海输沙,是造成小潮较强的原因。中潮时悬沙与流速的不对称程度都很弱,导致该时段的净输沙强度明显减弱。大潮时,流速的不对称强度依然很弱,悬沙的不对称性与历时的不对称性相反,二者之间的竞争导致该时段的净输沙强度和方向不断变化。
5 结论
本文利用在长江口南槽三个站位的枯季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槽上中下段的流速与悬沙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机制分解法研究了不同部位的悬沙输运机制,获得以下认识:
(1)南槽内流速和悬沙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点,从上段至下段流速和悬沙浓度逐渐降低,从小潮至大潮流速和悬沙浓度不断增加。在各站位上平均流速与平均悬沙浓度都存在明显的正线性关系,受底质粒径组合和固结程度的空间变化影响,悬沙浓度对流速的响应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上部站位明显强于下部站位。
(2)各站位的欧拉余流一致向海,斯托克斯余流一致向陆,南槽中下部的潮波以前进波为主,上部以驻波为主,受其影响中下部的斯托克斯余流强度显著大于上部。受地形和滩槽水体交换所影响,中部站位的拉格朗日余流强度明显小于南槽上部和下部。观测期间,各站位的净输水方向向海,强度则存在一定的潮周期变化和空间变化。
(3)枯季期间南槽存在着中上部向陆净输沙、下部向海净输沙的空间输运格局。平流输沙和潮泵输沙是控制各部位潮周期净输沙的关键因素,潮泵输沙的强度和方向存在明显的潮周期变化和空间变化,垂向环流输沙因强度很弱,对各站位潮周期净输沙的贡献很小。影响悬沙输运的流速、悬沙浓度和历时都具有一定的涨落潮不对称性,这些因素的涨落潮不对称强度和方向共同调控着潮周期净输沙的强度、方向及时空变化。
致谢:卢婷、赵亚青、刘桢峤、张丽芬、徐圣、梅亚萍、杨照祥、魏东运、赵培培、薛成凤和盛辉等参加了野外观测,并在室内实验中给予了帮助,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