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特殊单元语文要素落实有效性教学研究

2021-02-16郭荔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语文要素核心素养

摘 要: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方面内容,分别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文章基于核心素养,从单元语文要素入手,对教材编排和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要素;核心素养;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6-0014-02

引 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飞速发展。国家对人才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提出素质教育到目前的“双减”政策实施,都意味着国家需要的人才已从知识型人才转换为具有综合素养的全面型人才。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始终具有帮助和促进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作用[1]。文章提出回归课本,重视将语文要素落实于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读懂教材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基础

教材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为什么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的扉页都会提出单元要素呢?因为一、二年级属于学发音、识字阶段,是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从三年级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训练,设置语文单元要素,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单元要素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对字、词、句的理解等基础语文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相关语文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采用的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等等。所以,教师需重视教材,重视单元要素的学习,掌握教材的编排方法和特点,从真正意义上读懂教材,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是教学的目标,是落实语文单元要素教学的基础,也是前提条件。

(一)策略单元,特殊训练

教材的编排(语文要素)设置依据学生的识字量、阅读水平、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由浅入深,逐步引导,这符合学生语文知识构建、能力培养的规律。例如,通常人们对阅读的认知是看书或者读书,实际上阅读是一种具有系统性的教育内容。那么教师应怎样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考虑到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和领悟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学期课本中专门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单元形式——阅读策略单元,单元要素包括从猜想、预测到阅读换位思考、提出问题,最后到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能根据目标自主选择最有效的阅读方法。根据有层次、有梯度的纵向单元要素进行针对性阅读训练,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规律,提高阅读能力。语文单元要素对知识的宽度和广度进行了仔细的斟酌,各单元的语文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逐步实现知识体系的建立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重点指向,点明要素

每个单元的扉页设置的单元要素,既是单元内文章编排的依据,又是单元学习的重点。教师以此为教学目标,能明确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我们得知:单元要素涵盖的内容广泛,但定位精准。例如,五年级第二单元的单元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那么具体有哪些方法呢?首先,集中注意力、快速阅读;其次,把握中心,快速跳读,面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要把握中心事件,快速阅读,不需要一字一字地閱读;最后,多效并举,重点阅读。从近几年的高考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量在逐年增加这一现象。所以无论为了培养语文综合素质,还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学生都要提高阅读速度。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单元要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掌握技巧,提升能力。

(三)融合导语,双管齐下

四年级第二单元的导语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单元要素为“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这是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结合,更是中心思想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激发兴趣,拓展认知。教师可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加深理解。其次,遵循规律,习惯养成。教师可以从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提问开始,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再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思考,帮助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并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步养成提问的习惯。最后,学以致用,巩固强化。学生要提高观察能力、归纳分析的综合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些恰恰体现了“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的内涵。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合导语,双管齐下,这不仅能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还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精心设计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体现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从读一读、认一认,到想一想、品一品、说一说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抓基本方法、学基本内容、形成基本习惯、培养基本能力。

以四年级第二单元为例,“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单元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抛出问题:“你知道哪些科学发明和发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如“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等进行教学,或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科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什么要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等。然后,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20世纪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哪些神话?”并开展小组间的比赛。这些教学方式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好胜心,使其真正理解为什么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并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科学,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正确价值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教师应整合一切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根据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提问法、研讨法、假设法、小组讨论法等,在教学中真正落实语文要素。

三、灵活运用是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灵魂

语文要素不是将所有的知识细节化,列成一个一个的知识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比如,六年级上册的单元要素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第九课《竹节人》的要求是: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不同。教师由此根据“写出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教其他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的内容,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讨论。第一组任务是“制作指南,教其他人制作玩具”。学生应选择快读、精读相结合的方式,提炼语言要做到简明扼要,制作指南要考虑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组任务是“体会玩具给人们带来乐趣”,需关注词语运用,尤其是一些夸张的词语,如威风凛凛、鏖战;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如利用破课桌玩竹节人游戏,将破课桌变成古战场。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几个具体事例,体会玩具带来乐趣。第三组任务是“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联的有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事方法、写作特点、由此得出的人生感悟等。通过落实单元要素,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理解了词语的运用,加深了对句子的理解,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这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关键。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手段,还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实现高效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董秀.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理论),2020(08):140,189.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特殊形式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实的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编号:FJJKXB20-1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荔(1979.8-),女,福建莆田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语文要素核心素养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