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

2021-02-15罗为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22期
关键词:腰痛腰部中药

罗为民

(江西省武宁县中医院骨科 武宁 332300)

急性腰扭伤是骨伤科常见疾病,俗称“闪腰、岔气”,具有发病急、功能障碍明显的特点。急性腰扭伤患者常因用力不当使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急性损伤,致使腰部疼痛并活动受限,损伤机制不同,症状轻重不一,大多会影响日常工作生活。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及平素缺少体力锻炼者。我院骨伤科对症状典型、疼痛明显急性腰扭伤患者采用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8 年7 月~2020年8 月收治的急性腰扭伤住院患者8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 例。治疗组单侧腰痛26 例,双侧腰痛16 例;男28 例,女14 例;年龄26~72 岁,平均(36.1±11.9)岁。对照组单侧腰痛24 例,双侧腰痛18 例;男26 例,女16 例;年龄25~69 岁,平均(35.8±12.6)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中医诊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医骨伤科学》[2]相关标准:(1)突然发病,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状,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发病后2 d 内就诊;(3)未经其他任何治疗;(4)腰骶椎经X 线片、CT 等检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脊柱病变、骶髂关节病变等;(5)自愿参与,服从安排,配合医生治疗和随访,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外伤合并局部血肿或椎体附件骨折等;(2)考虑肿瘤、感染、腰椎间盘突出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腰部疾病;(3)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4)腰部皮肤损伤、溃疡、皮疹等;(5)处于妊娠和哺乳期、精神疾病等其他情况不适宜治疗的。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1 次/d;治疗组在推拿完成后休息30 min,再开始用中药热奄包治疗,中药热奄包治疗2 次/d,早晚各1 次。两组治疗以7 d 为1 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

1.2.1 推拿疗法 推拿手法主要采用改良斜扳法[3]。患者先取俯卧位,依次采用揉法、点法法、提捏法等手法后,再取侧卧位,实施斜扳复位法,左右侧卧位分次进行,治疗手法一致。(1)揉法:术者先用手掌根部揉按脊椎两侧肌肉,从上至下,由轻渐重,先健侧后患侧,使肌肉放松,皮肤有微热感,约5 min。(2)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自肩部开始沿膀胱经由上而下,主要按压腰部痛点及肾俞、命门、大肠俞、环跳、委中等穴位[4],由轻渐重,以有酸胀感为度,约5 min。(3)法:术者用小鱼际沿脊柱两旁竖脊肌连续滚动,动作要连续均匀,协调灵活,不能拖动或跳动,反复做5 遍左右。(4)提捏法:垂直腰部肌肉,由上而下进行提捏,反复提捏约3 min。重点提捏肌肉紧张处,动作要柔和连贯,力量适中。(5)斜扳复位法[5]:患者侧卧位,下侧肢体伸直,根据需要调整上侧下肢屈髋、屈膝角度,凭经验判断作用力支点位于需要调整的腰椎某一节段处。术者一手扶按患者肩部,另一手以肘部抵住臀部,手掌顺势置于腰部,先两手在同一方向上轻缓摇动腰部数次,使患者适应一下腰部活动,然后渐渐转变为两手反方向转动腰部,通过反复的轻缓转动腰部,使患者放松思想,消除紧张情绪,当腰部旋转到30°左右的病变节段的扳动支点时,两手上下配合用闪动力做相反方扳动,一般都会有明显手感。如果有弹响声,效果最好,但不要刻意追求有弹响声。调整体位,采用同样手法完成对侧操作。

1.2.2 中药热奄包治疗 患者在普通病床上即可操作治疗。热奄包中药方根据许鸿照教授拟定的丁苏桂热敷剂[6]进行加减,选用苏木、艾叶、白芥子、麻黄、大血藤、公丁香、肿节风、制川乌、肉桂、细辛、络石藤、防己、全蝎等中药饮片,先浸泡10 min,将中药饮片浸透水份,用布袋装好,隔水蒸热30 min,趁热将药包敷于腰部。接触患者皮肤温度控制在50℃左右,以患者能接受为宜,如果温度过高先用干毛巾垫于腰部再外敷药包。整个腰部覆盖保温,治疗时间保持在30 min 左右,一天两次的治疗间隔时间5~6 h。并向患者进行宣教,交代有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治疗后观察皮肤有无皮疹、水泡等异常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治疗有效率。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进行评估,疼痛越重分值越高,反之分值越低。参照VAS 评分,将疼痛的程度用0~10 共11 个数字表示,0 表示无痛,10 代表最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11 个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代表疼痛程度。0分:无任何疼痛感觉;1~3 分: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不影响工作、生活;4~6 分:患者疼痛明显,尚能忍受,但影响睡眠,需给予镇痛处理;7~10 分:患者重度疼痛,疼痛剧烈无法忍受,影响工作及生活,需要镇痛药物控制症状。临床疗效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痊愈: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行走自如,腰部屈伸、旋转、下蹲、坐立无疼痛,日常工作生活无任何影响;好转: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明显改善,可基本恢复原有工作,腰部屈伸、旋转、下蹲、坐立时尚有轻度不适;无效:症状与阳性体征稍有改善或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常见多发病。腰部是人体日常生活和劳动时活动较多的部位,当突然遭受外力或用力不当、体位不正等都会引起腰部筋膜、韧带、肌肉损伤,如弯腰转身时突然扭闪、弯腰提重物时用力过猛等,致使腰部肌肉强烈收缩,可引起骶棘肌收缩撕裂,小关节错位,从而引起急性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处理不当可形成慢性腰痛。中医学认为急性腰扭伤属于“瘀血腰痛、腰部伤筋”等范畴[8],腰部损伤后而致局部血脉凝滞,经络阻塞,气血失调,不通则痛而发病。在治疗方面应以调和气血、活血化瘀、舒筋止痛为主。采用推拿治疗,通过揉、点、、捏等手法可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筋络,解除肌肉痉挛,起到“通其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然后进行斜扳复位法操作,可以纠正小关节紊乱、错位,松解滑膜嵌顿,并能调整局部肌肉和韧带张力和附着处应力状态,达到维持肌力平衡效果。但是,如果推拿手法和力度使用不当,或者是患者过于紧张,不能很好配合治疗,往往会对腰部筋膜、韧带、肌肉等软组织造成新的损伤,或刺激肌肉紧张,出现肌肉保护性痉挛,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加重。

中药热奄包以丁苏桂热敷剂加减,君药为丁香、苏木、肉桂,具有滋补肝肾,疏散风寒湿邪,改善气滞血瘀功效。其他辅药又可强化丁苏桂热敷剂的药效,其中艾叶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大血藤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功效;白芥子可通络散结、镇痛;络石藤能祛风湿、通经络,可改善关节屈伸不利、筋脉拘挛;麻黄可发散风寒、温通郁滞;制川乌能温经散寒,又长于止痛;肿节风具有活血散结、祛风通络的功效;细辛主要功效为祛风止痛、解表散寒;防己具有祛风湿、利水之功;全蝎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良效。全方共奏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因此,利用丁苏桂热敷剂作为中药热奄包进行治疗,可借助热蒸汽,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将药物引入体内,温通经络,改善局部症状。先推拿手法疏通经络,再以中药热奄包治疗,可以进一步缓解推拿手法刺激引起的肌肉酸胀疼痛。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增强整体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症状改善,并能让病情恢复更彻底。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急性腰扭伤患者采用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VAS 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推拿与中药热奄包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比单纯采用推拿治疗能够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腰痛腰部中药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一套动作 缓解腰痛
“中药零食”怎么吃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腰部锻炼瑜伽八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