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与着力点
——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021-02-14李泽平邹洪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育人教材专业

李泽平,邹洪涛,陈 钧

(1.2.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的第一职责,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贵州省的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如何紧密结合国家、地区、学校的发展需要,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1],找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贵州特色教育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是地方本科高校的责任与担当。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时代要求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随着全国教指委成立大会、建设中国“金课”大会、全国高校教务处处长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晰了对高等教育的定位、根本任务、教育评价等问题的认识,国家以“双万计划”、金课建设、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为抓手,积极稳步推进高等教育的质量工程、质量文化建设。地方本科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正是基于服务国家战略而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二)是实现省州战略的需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决策部署,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使之作为管长远的治本之策而大力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2]。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2018—2027年)》,并于2021年9月9日召开了“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同时发布了《贵州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等重要文件[3],为贵州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令人倍受鼓舞。地方本科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正是实现省州战略的现实需要。

(三)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贵州省的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在服务好国家战略的同时,结合省州实际开展建设,紧紧围绕“做强贵州大学、做大省属高校、做特市(州)高校,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贡献力”的总要求[4],制定好学校建设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履行好现代大学的职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二、破解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

人才培养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吸纳各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的期望,结合专业标准、学校定位及发展目标不断深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5],细化毕业要求,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过程中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正向设计,反向施工,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条件建设为抓手,将教育教学改革贯穿其中,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如图1所示)。

图1 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思维导图

(一)专业建设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只有真正实现课程、教师、教学、学生及教学方法技术的有机融合,扎实开展专业建设[6],才能实现好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改到要处的是专业。加强专业建设,必须要做到“四抓”。

一抓标准建设。教务处、各二级学院要全面、深入研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专业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等相关文件的要求[7],充分开展人才需求调研,结合本地区人才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各环节、教学工作各领域的质量标准建设,让专业建设质量做到标准先行[8]、“有法可依”,同时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将“做特市州高校”落到实处。

二抓示范引领。以国家级、省级“双万计划”为抓手,充分利用好国家级、省级双赛道竞争机遇,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将现有的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好建强,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专业建设提高水平。

三抓评估认证。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高校要高度重视师范类专业认证、工程类专业认证工作[9]和以省教育厅每年开展的专业评估为抓手,建立与高质量本科教育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相适应的专业认证和评估体系、教学管理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持续改进机制。同时,开展好新设专业评估和学位授予权评估,抓好起点,以利于新专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抓机制保障。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实行就业情况、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过程与专业动态调整“三挂钩”,制定《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业结构优化与动态调整的实施办法》,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10],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成效”根本标准的具体体现。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改到深处的是课程。由于地方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缺高水平师资、缺高质量课程的问题,与“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有较大差距。因此,课程建设要做到“四抓”,充分体现“学生中心”的理念,打通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抓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重构。一方面,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确保培养效果可达成。另一方面,处理好精研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修订课程大纲,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要引入最新成果,做好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课程教学评价,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迈进,确保课程可教、可测、可达成,建设梯度合理的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

二抓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思政课程的目标在于引领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课程思政则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传授知识的同时强化道德教育和价值引领,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要注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同向同行[11],共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三抓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为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实践教学条件,依托“校政行企”的优势资源共建、共享实验室、实习基地。修订学校关于实验室、实习基地管理制度,促进“校政行企”之间形成育人共同体,探索协同育人的“U-G-S”(高校-政府-学校)“U-G-E”(高校-政府-企业)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条件保障。

四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以《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为重点,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探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课程建设模式和教学组织形态,贯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有机衔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学生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四年一贯制培养过程中,提高产教融合的深度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在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力资源。

(三)教材建设

高校的教材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工程,在选用和编撰上要注重教材的思想性、系统性和目的性,同时要突出学校学科、专业特色,注意知识性和适用性。地方本科高校应全面落实教育部对教材选用的规定,将教材建设落到实处,选好、建好、用好优秀教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在教材建设上应加强“三个建设”。

一是选用优秀教材。结合国情、省情、校情、学情,选用全国一流大学或一流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性、前沿性教材,以优秀教材、精品教材、规划教材作为示范引领,淘汰内容陈旧的教材[12],构建教材的选用机制。

二是建好自编教材。地方本科高校在基础性、前沿性教材等方面不具备优势,应结合省情、校情、学情,根据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需要,开发具有扎根民族地区、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扎根两服务”人才培养需求的师范类、实践类、体育类、美育类教材,落实好教育部关于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要求。

三是编好人才培养剧本。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要求,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处理,做到“一课多纲、一纲多本” ,满足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就需要学校结合时代要求,对教材要像“编剧本”一样进行科学加工和处理。

(四)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改到痛处的是教师。地方本科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要做到“四个建设”。

一是引培并重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和培养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名师,持续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学管理奖、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拓展师资队伍的培训、培养、成长渠道,形成“一院一金专”“一专一名师”“一课一骨干”的师资队伍。鼓励各基层教学单位探索实施“老带新”“新促老”“新促新”的教师教学指导、帮助、交流、研讨、培训等互动互促机制,形成既有制度底线又有人文关怀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风。

二是教授引领课堂教学质量革命。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要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持续开展“教授上金课”“名师讲堂”等系列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持续开展课堂教学综合改革,因课制宜选择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各类教学方法,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3];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不断开展听课、看课活动,通过教学评价的鉴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向课堂要质量。

三是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辅助教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技术水平是学习革命的助推器。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破传统教学工具的限制,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因课制宜地选择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拓展课堂教学时空,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12]。

四是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反哺教学。不能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束之高阁”,而是要将前期教研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持续评价、改进人才培养各环节,形成良好的教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凝练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教学成果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五)条件建设

软硬件条件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做实条件建设提升工程,提高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度,重在加强“四个建设”。

一是硬件条件建设。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贵州省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穷省办大教育”的背景下,普遍存在办学经费不足、硬件条件薄弱的客观情况。因此,学校要制定实验室建设的“十四五”规划,在有限的经费中统筹规划,逐年投入,有序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大硬件条件建设。要以智慧教室、数字校园、虚拟实验室、师范教育相关专业的实验设备、基本教学所需的实验实训设备等建设为抓手,服务师生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硬实力。

二是软件条件建设。一方面,要逐步配齐建强硬件条件使用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解决实验设备管理、服务问题,提高设备利用率,配足实验人员,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另一方面,要完善实验实训管理机制,加强资源平台体系建设和资源应用,逐步形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平台,力争省部级教学平台有新突破;同时,建成一批省部级高校实践育人及创新创业基地、省级重点产业学院、省级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提高人才培养的软实力。

三是完善协同机制。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强化科教协同,加强交流合作[14];制定本硕一体协同育人方案,着力提升师范教育水平和质量;积极探索构建研究生与本科生尤其是师范类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共同体。

(六)教育教学改革

按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将开展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地方本科高校要以此为契机,对标对表全面、深入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育一流质量文化,推动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开展质量工程建设,要做到“四个聚力”。

一是聚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一方面,要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相结合,构建面向产出导向的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另一方面,要根据学校以及各二级学院、各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试卷库、试题库的形式,分类别、分批次地有序推进教考分离工作,寻找教育教学评价的突破口。同时,要开发相关过级考试、资格考试等课程,可采用以证换考、以证换学分的方式来代替该门课程的平时考核或期末考核。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成多元评价机制,真正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

二是聚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改革。一方面,要推进体教融合,建立“四位一体”(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不断完善“十大育人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好全民健身运动会、暑期“三下乡”,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月、大艺展等活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家庭和社会相互衔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补充的育人机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聚力实践育人模式改革。地方本科高校通过选拔精干力量组建实践育人师资队伍,推行双导师制度,共同开展实践教学,通过互派教学、管理队伍加强交流,共建实践基地、共同开展教改科研项目,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经费保障持续推动等措施,深化“U-G-S”(高校-政府-学校)、“U-G-E”(高校-政府-企业)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凸显办学特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聚力推进教学范式改革。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智慧校园、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校园基础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革命。同时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构建保障体系夯实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

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仅是破解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的根本保证,更是夯实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要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构建集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于一体的动态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保障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的达成,不断提高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如图2所示)。

图2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架构闭环图

(一)教务处是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

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的第一职责,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而教务处是教学工作的总设计师、施工队长,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因此,教务处要在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做到职责明确、思路清晰、举措有力,履行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主体责任。

一是职责明确。通过认真研究党的教育方针,研究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省、州、学校有关文件、法律法规,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在学标准、订规划、建机制、做动员、抓协调、盯建设、把关口、督整改上下功夫,做好教育教学与管理系统变革的研究者、执行者和评价者。

二是思路清晰。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尤其是人才培养各环节、教学工作各领域的质量标准建设,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达成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机制建设,建立各方协同的持续改进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

三是举措有力。通过建立健全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有关的机构,确立工作机制,做好教学各环节质量监控工作,有序开展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实习、实验教学等专项督查工作,尤其要落实关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学术不端行为中的底线和红线,修订完善教师教学评价实施办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教学责任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努力建设以质量文化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和改革氛围。

(二)二级学院是运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

二级学院要强化教学管理,实施人才培养,提升教学质量的主体责任。在增强责任意识,明确管理职责、理清管理任务、完善管理措施、总结管理成效、凝炼管理特色上下功夫,落实好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教学对课程目标的支撑,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教、可测、可达成。在学校总体框架下建立起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机制、达成度评价机制、持续改进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其他教辅部门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他教辅部门要明确职能部门服务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质量、服务专业建设、保障专业建设的主体责任。要在增强服务保障意识、明确服务保障职责,理清服务保障任务、完善服务保障措施、总结服务保障成效、凝炼服务保障特色、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上下功夫,回答好“我应该做什么,我要做成什么样,我现在做了什么,我还能做什么”等问题,让本职工作与保障体系实现有机融合,真正服从于、服务于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四)质量监控与评估部门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屏障

质量监控与评估部门要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围绕质量标准、质量运行、质量管理、质量监控、质量提升五个维度构建质量保障屏障,重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学习过程、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15],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做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就业质量报告的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及质量报告发布等工作,实现从单纯的质量监控评估到不仅重视质量监控评估更重视质量文化建设的转变。

(五)教育督导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

学校教育督导团及其成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督导条例》《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教育督导问责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定位、工作性质、工作职责,通过专业性、权威性、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发挥“督”与“导”的双重作用,做好监督员、质检员、“裁判员”、咨询员。具体来讲,就是要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对各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课程教学与运行管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16],向督导对象提出意见和建议,必要时执行问责机制,让制度、让督导“长牙齿”,促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表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更是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只有高度重视、统筹各方、统一思想、部门协同、精心组织、实干为本、持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履行好现代大学职能,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育人教材专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