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十年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民族研究文献分析与展望

2021-02-14赵文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毛南族水族布依族

陈 潘,郑 蓉,赵文玉,黄 娇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贵州 都匀 550008;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民族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3.西藏民族大学 法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4.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历史与民族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于1981年,2000年由原《黔南民族师专学报》《黔南教育学院学报》合并更名组建为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主要设置有“思政·党建”“民族文化”“土司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经济·管理”“社会研究”“图书情报”“艺术研究”等栏目,创刊四十年来,学报以挖掘和展示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民族教育、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为特色,刊发了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贵州世居民族以及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民族体育、土司制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成为区域民族研究学术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

值此学报创刊四十周年之际,通过分析四十年来所刊民族研究主要成果,有助于厘清学报研究脉络,从而帮助读者掌握相关领域研究动态,及学报发文热点与趋向,更好的服务于读者群体。

一、布依族研究

学报创刊以来共刊发“布依族研究”为主题的文章45篇,其中《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刊发9篇,《黔南教育学院学报》刊发1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刊发35篇。刊发的文章中,涵盖了经济、教育、民族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呈现出多领域相融合的特点。

(一)布依族历史研究

关于布依族的源流问题,韦忠仕[1]从民族学资料比较研究中发现,布依族是融合了从沿海迁徙来的一部分越族、从川西北迁徙来的氐羌民族部分支系、从川东以及其他地区迁徙的一些民族形成和发展而来。对于布依族的称呼,经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不同称呼的变化,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正式定名为布依族。

(二)布依族语言文学研究

1.布依族语言研究

韦启卫[2]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荔波布依语与望谟布依语存在着一定有规律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有利于从事民族语言研究以及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黔南布依族语言中,还有一部分人使用莫话和锦话。余成林[3]认为布依语属汉藏语系状侗语族傣支,莫话和锦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支系。

王封霞[4]以龙里县湾滩河镇翠微村为个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群众具备双语使用能力,但在家庭用语、社区用语、跨社区用语上均倾向于汉语方言。且用布依语言的多为老年人,民族语掌握程度呈现两极分化明显的现象。安晓茜[5]通过播尧乡地莪村调查,当地莫话保存完好,在很多场合起到族际语的作用。莫话使用群体掌握普通话的程度并不是很高,但对学校教学使用普通话的认同程度却很高。

侯玥[6]认为布依语词汇系统中包含有许多与天气相关的成分,它们在“天气活动”这一共同语义特征的支配下聚合成布依语天气词汇语义场,并具有层次性、系统性、传递性、交叉性以及民族性,形成布依语天气词汇语义场特征的原因主要与语言与自然地理环境、认知水平有关。

2.布依族民间文学研究

李华[7]认为,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使其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口头文学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体现出共同的时代特色、艺术特色、知识特色等。

布依族民间叙事诗中,爱情叙事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罗毓开[8]认为,民间爱情叙事诗涉及到布依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忠实地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富有民族特色的爱情生活。罗毓开[9]介绍了布依族民间文学主流“浪哨歌”主要运用的九种修辞手法,即排比、衬托、夸张、双关、呼号、反复、顶针、对偶、对比。此外,常以连用、兼用、套用和混用的修辞方式综合运用,不仅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还能还收到更多的艺术效果。“浪哨歌”的语言艺术则包括语言的形象美、语言的朴素美、语言的色彩美、语言的含蓄美和倾泻美。

3.布依族文献研究

布依族文献典籍摩经,有“布依族百科全书”之称,是远古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吴文定[10]将摩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丧葬仪式中诵唱的经典,另一类是在驱邪、祈福等宗教仪式念诵的经书,具有历史认知价值、文学艺术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伦理道德教育价值、交往娱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除文献典籍外,布依族古歌也是布依族古籍的主要传承形式,包括了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叙事史诗及宗教经文等众多内容。其布依族古歌蕴含的思想中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占升平[11]试图参考国际和国内在抢救濒危语言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语档语言学,探讨布依族古歌整理工作中的新路径,使有声语档成为抢救布依族古歌的有效工具,为布依族古歌整理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三)布依族艺术研究

1.布依族舞蹈研究

布依族民间舞蹈“雯当姆”,2005年入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樊敏[12]总结了其艺术特征、艺术风格以及审美特征,认为“雯当姆”是布依族人民自发组织形成的自娱自乐的活动,为布依族民众所喜闻乐见,是布依族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2.布依族服饰与枫香染研究

布依族服饰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文定[13]阐述了布依族服饰的实用性是由布依族人民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布依族枫香印染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科本[14]经实地调查与采访后,将惠水县雅水地区布依族民间枫香印染工艺程序概括为:制作染缸水、上油、染色、脱脂、固色五道工艺,认为枫香染纹样艺术特征及造型体现了布依族民俗思想。

(四)布依族文化研究

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不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价值观。李远祥[15]指出,布依族的传统价值观不仅与布依族人民的小农经济社会密切相关,而且对布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石朝江[16]认为,布依族在历史的农业文明中逐步积累起一些历久不衰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其中积极的部分构成了民族文化中的根本精神,而其中的惰性因素则对民族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形成巨大的阻力。

1.布依族节日研究

孟学华[17]根据地方志记载,认为清代以前,都匀市境内布依族年节分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为岁首两种,清中叶以后逐渐改为正月为岁首。樊敏[18]认为黔南布依族“六月六”节日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极其鲜明的布依族文化特征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2.布依族婚嫁研究

吴文定[19]认为布依族的婚姻缔结,一般需要经过择偶、订婚、结婚三个主要步骤。布依族婚姻缔结的详细过程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布依族地区的宗法等级制度,但其婚姻礼仪实质上是布依族地区的一种行为规范,且具有共同性、传承性和时代发展性。

3.布依族民间信仰研究

民间信仰也是一种宗教行为,这种宗教拥有一套相对应的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彭建兵[20]认为布依族的雷神信仰属于原始自然崇拜的范畴,并具有自身民族文化的特点;渊源于汉民族的雷神信仰,但又存在一定的区别。当今布依族社会生活中已难以找到雷神崇拜的信仰实迹,但在古代文学艺术作品等方面有具体的表现。图腾也是研究布依族民间信仰的重要文化标志,吴文定[21]论述了竹、谷物、牛、鱼、猿猴等布依族图腾崇拜及历史遗迹。

伍强力[22]认为布依族民间文学作品与语言中仍有如忌食鱼、忌同姓通婚等禁忌。有的禁忌被纳入道德规范,在特定历史时期起着习惯法的约束作用,对于布依族禁忌中消极、落后的成份,必须予以剔除,而积极有益的部分,则要慎重地继承和发扬。

4.布依族体育研究

刘世彬[23]认为竞技民俗往往是由生产民俗、节日民俗等结合在一起而得以展现和变化、发展的。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力量和技巧的角逐,最初产生与生产劳动、战争、宗教祭祀等活动有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冯发金[24]则以布依民族地区陀螺素材为研究对象,对陀螺素材“教材化”引进中小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方法,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校本教材提供参考。

5.布依族生态观研究

吴文定[25]认为布依族的生态观主要来源于布依族古歌、民间信仰、自然崇拜、耕作方式以及民间歌谣,其朴素的生态观有效保护了布依族地区生态环境。

布依族生态观不仅有效保护了布依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黔南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黄明辉[26]分析了黔南地区旅游业中的自然景观生态旅游模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模式、红色生态旅游模式,认为其中最具特色的旅游模式是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杨路塔[27]认为,布依族民俗旅游村落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一大优势,因此布依族传统民俗旅游村落的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吸引更多中外游客。蒋萌[28]以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安顺市高荡布依古寨为例,从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面对高荡传统文化空间的构成、特征与变化进行了梳理,为正处于变化和发展中的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6.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黔南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一直是研究者关心的问题。刘世彬[29]认为,对黔南民族民间文化的重点和特色,如蜡染、枫香染、“好花红”、民族节日等,应优先加以发掘、整理、研究、提高、开发和利用。吴文定[30]从问题出发,对册亨县、黔南州布依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李远祥[31]从思想观念变革的角度探讨布依族地区发展的途径,认为造成布依族地区贫困落后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布依族群众中一些消极思想观念影响的结果。

二、苗族研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苗族研究重镇之一,学报结合自身特点和定位设置相关栏目与专题,无疑给苗族研究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学报自创刊以来共刊发苗族研究相关论文共计80篇,其中《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刊发7篇,《黔南教育学院学报》刊发1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刊发72篇。研究论文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经济、文化、教育、民风民俗、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在进一步可细分到古歌史诗、故事、服饰银饰、信仰、音乐舞蹈、生态、饮食、教育教学、基础文献研究等等。不同领域相互交叉融合,研究视角多元化。

(一)苗族语言文学研究

1.苗族语言研究

吴正彪[32]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语言中的“所指”与“能指”功能,可以窥视到人类对所处环境的文化适应过程。刘珊[33]在对苗族地区幼儿园苗汉双语的教学现状及原因、面临的主要问题详细描述和分析基础上,探索了幼儿园苗汉双语教学的实施路径。文静[34]认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苗族容易受母语和汉语方言的干扰,这样就会导致普通话产生语音偏误,偏离了普通话语音规范,不易进行普通话教学。

龙宇晓[35]对海外百年苗语研究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梳理和评析。罗静[36]对1958-2019年在中国知网刊发的苗语研究论文进行系统分析,认为苗族语言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人才培养和研究机构等方面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苗族民间口传文学研究

吴一文[37]认为,苗族史诗本身既是苗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对苗族的历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各方面,都有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反映。吴一文[38]以英勇之神昌扎、智慧之神姜央、长寿之神榜香尤、美丽之神娘欧瑟四大“英雄人物”的悲剧事迹为线索,讲述古歌悲剧性叙事的特点,解析悲剧性叙事产生的原因。张钧波[39]以苗族老虎故事中化身型为对象,阐述了阿方变虎、虎妻、跟虎成豹、直够和他的虎爹四则故事节,故事中家庭结构在稳定与不稳定之间转化,体现出了贵州苗族老虎故事的结构体系的二元性以及动态不平衡,内容上呈现多元性。

3.苗族文献研究

王波[40]从民族文献学的视角,剖析亮司苗寨龙氏家族的家谱《龙氏迪光录》的教化功能、审美功能、认同功能。并认为少数民族家谱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家谱的内容,更为研究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参考资料。杨培德[41]依据《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苗夷社会研究》等民族志资料,从观察视角解读所处时代大背景下民族志所暗含的著作者视角态度。

张晓[42]从时代背景、著作者学术思想的来龙去脉对日本学者鸟居龙藏《苗族调查报告》、法国学者萨维那《苗族史》、英国学者王富文《主权与反抗:泰国北部的白苗》、美国学者杨道《转折点上的苗族》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析,认为阅读任何一部作品都应该放到该文献产生时代、作者学术思想的来龙去脉等背景里去理解。

(二)苗族艺术研究

1.苗族服饰银饰研究

吴昌荣[43]运用摄影手法解读从江县岜沙苗族和贵定县海葩苗族服饰,详细地记录、力求通过摄影语汇来诠释苗族服饰的绚丽多彩及其文化内涵。石艳平[44]根据数学思维眼光来探寻湘西苗族服饰中的数学元素,认为苗族服饰中蕴含着对称和化归的数学思想,用于数学教学中会更展现出可具体化的数学美。

王荣菊[45]利用史料和传说详细讲述了苗族银饰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锻造历史等。田爱华[46]分别介绍了贵州省黔南州和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苗族银饰历史沿革、银饰发展以及银饰的种类和锻制技艺,认为银饰展示了苗族对生活的热爱,彰显苗族独特的审美和文化自信,进而增强民族认同感。

2.苗族乐舞研究

学报关于苗族乐舞方面研究的论文,主要涉及到鼓文化、鼓舞文化、歌舞文化等。吴正彪[47]以民族学的视角,探讨了苗族鼓文化的传承与培育,保护的措施及意义。吴萍[48]对黔东南苗族鼓舞文化的体育功能作了详细的梳理,认为鼓舞文化起到让当地苗族族群人心凝聚、社会稳定、生活满足的作用,同时也满足了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社会环境下的艺术与体育的需求。文毅[49]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苗族芦笙在国际国内的文化交流,彰显出苗族芦笙文化的地位与影响力。杨通俊[50]以丹寨县芒筒芦笙乐舞为个案研究,着重分析了苗族芒筒芦笙乐舞表演形态的变迁过程。

(三)苗族文化研究

1.苗族节日研究

苗族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主要源于祈祷、祭祀、庆祝、宗教活动、重大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等等。吴正彪[51]从符号学的角度,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苗族为例,对苗族传统节日集会的符号体系进行了阐释,得出符号学对节日文化各个层面的研究具有多重意义。王丹霞[52]认为节日活动是民族习俗的重要表现形式,苗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节日活动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开展节日中的民族体育活动,可以加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经济发展。

2.苗族婚嫁研究

吴晓蓉[53]从婚俗禁忌角度剖析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的苗族婚俗,婚礼过程包括寻找对象、说媒、送报书、送财礼、接亲、送亲、回门。婚姻过程中独特的地方性婚俗和禁忌,充满着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迷信和崇拜。杨雪[54]认为赋予时代特征的苗族女性形象在婚姻礼俗歌中得到很好地诠释,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意识到自身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性,并不懈努力为之争取。

3.苗族信仰研究

代明月[55]认为蚩尤形象以复杂多样的形式流传民间,并受到后人信奉和祭祀,成为信仰的符号。加强对蚩尤的研究,一方面是维护民族大团结和中华文明的必要补充,另一方面又是民族灵魂的精神体现和民族意识觉醒的认祖归宗。陈文元[56]基于武陵地区官坝苗寨实地调查,讲述了伏波信仰的地方化以及推动家族社会构建过程,但伏波信仰地方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日益减弱,使陆氏家族对其认同感降低,也给一些邪教组织思想渗透提供了温床,破坏了地方的文化结构与社会秩序。姚亮[57]指出当信仰被赋予了消费价值,信仰就不单纯是信仰,而是成了谋利的手段。由此,信仰背后的精神力量在慢慢变弱,其地位大不如前,苗族人民如何保护与传承自身的信仰文化将会变成一个焦点。

4.苗族祭祀仪式研究

方大文[58]认为苗族祭祀用牲与牺牲用血紧密联系,配上特定仪式和祭祀辞,整个祭祀活动彰显出地方性和民族性。余林[59]通过对天神、地神和列祖列宗的庄重祭祀,邀请他(她)们归来人间与子孙们共度佳节,共贺丰收,交流感情,同福同乐,以增强本家族、宗族、民族的凝聚力。

5.苗族饮食文化研究

龙叶先[60]分析认为苗族人民在迁徙中常选择山顶或者山腰居住,一方面是为了进行防守避难,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山地的潮湿环境和避免虫害疟疾等,故而饮食习俗中“喜酸”“爱鱼”“好糯”的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许桂香[61]概述了贵州苗族传统饮食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对其存在的现状作了分析,提出了发展的对策。

6.苗族生态观研究

苗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文化知识。吴新绿[62]从武陵山区苗族民居的村寨选址、生态适应、建筑工艺等方面入手,突出了武陵山区苗族民居的生态智慧,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独特生态适应模式,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邢启顺[63]则从生态伦理观、生态制度、农耕智慧及其生态经济,揭示出贵州苗族民间文化习俗所承载的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翟慧敏[64]基于“改土归流”背景,探讨了贵州麻山地区麻作引种的过程、生态变迁以及苗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等社会文化变迁,揭示了麻山和其他类似地区在发展的同时,对如何平衡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有所启示。

三、水族研究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拥有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研究因此也成为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品牌成果之一。学报自创刊以来共刊发水族研究相关论文共计105篇,其中《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刊发11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刊发94篇。研究内容集中于水书与民族文化,尤以水书研究成果影响较大。

(一)水族历史与文献研究

刘世彬[65]从对水族文化的构成和特征的研究中去探寻水族的起源,认为水族起源于古骆越,秦汉时期因战乱迫使水族先民开始向黔桂边界迁徙,并途经了唐代“东谢蛮”所生活的地区。宋代以后,水族人民逐渐在西南都柳江和龙江的上游定居。水族在迁徙的过程中吸收了汉文化和布依族、壮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的文化,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一个单一民族。

张振江[66]通过对水族地区碑刻进行调查,对清代水族人寿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水书研究

水族不仅有自己独立的语言,而且有以自已的语言认读的古文字。蒙景村[67]认为水书属于古老的宗教文化典籍,不仅是水族古文字的载体,还是水族的百科全书,与水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涉及到其各个领域。水族的营造、出行、节令、农事、丧葬、婚嫁、祭祀等活动,都要依据水书推定而行。梁光华[68]将水字分为图画水字、形意水字和假借水字三类。

刘世彬[69]研究认为,“西南巨儒”莫友芝和近代的潘一志,都对对水族古文字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在近150年水族文字研究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周崇启[70]认为明代以后,水书的教育及其传承,以其神秘和敬畏的学习姿态呈现,影响到水族的家家户户,具有广泛的启蒙教育作用。水书教育的另外两个功能分别是“敬畏”和“教化”。韦荣平[71]认为“水书习俗”指的是水族社区内与水族水书水字相关的水书先生及其关涉的诸多民俗事项或意识行为。在水族社会中有审美、社会教育、道德教化、精神维系、文化保护和承继、激活社区活力等功能。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书文化开始出现本土传承危机——“水书先生”老龄化、水书传承出现断层。聂楠[72]在三都县九阡镇水各村进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观察到在水各村只有五位年长的水书先生对水书文化还有了解,并且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不愿意去学习水书文化。

自水书传承出现断层、水书逐渐走向濒危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水书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研究。2007年1月26日至29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主办中国水书文化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们针对与水书相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73],学报及时跟进刊发了相关成果。罗春寒[74]认为建立水族文化博物馆必须做好开馆接待、引展送展的工作,并加强学术研究,重视文物收藏;对于水书的研究应把精力集中于水书文化的经书译注和学术研究,如梁光华[75]对王品魁先生译注《水书·正七卷壬辰卷》,王品魁、潘朝霖译注本《水书·丧葬卷》及贵州省档案局 (馆 )与荔波县人民政府组织专家译注的水书《泐金·纪日卷》作了概述,提出其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水书·婚嫁卷》译注体例,推动水书学术研究进一步发展。蒙耀远[76]认为若能编纂一套统一格式、统一版式、统一用字、统一缮写的《水书全书》,其价值和意义都非常重大,势必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欧阳大霖[77]认为水族的工艺美术别具一格,剪纸、刺绣、印染都是开发水书文化的物质依托。加强水书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宣传水书文化、水族传统习俗,促进水书研究的同时促进水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水族艺术研究

1.水族音乐研究

“旭早”是水族的一个民间说唱曲种,采用寓言、传说、故事的表述方式,应用“双歌”的音调叙唱。李继昌[78]、石尚彬[79]等学者对“旭早”的历史发展、演变及表演形式做了概述性介绍。

欧光艳[80]指出水族古歌分“古单歌”和“古双歌”两种,是水族口头文学形式之一,内容大多赋有神话色彩。水族人民创作古歌时会采用赋、比、兴、排比、设问等手法,他们还有比较独特的分节节构和押韵,使其古歌更易上口、更具美感。石洪包[81]把水族情歌分为惜春歌、相会歌、相爱歌、誓约歌、思念歌、分离歌几个部分。在歌唱形式上,水族情歌又可以分为单唱和对唱两类。

2.水族舞蹈研究

陈显勋[82]指出,“踏歌”是水族最古老的舞蹈,具有原始性。原始时代这种氏族所有成员都可参加的自娱性歌舞,应是踏歌的文化源头。水族的“铜鼓舞”是在踏歌的基础上遵循生活的需要变化发展出来的另一种舞种,其节奏形态主要分为三种:水族主要节日端节和卯节铜鼓演奏的节奏形态,水族铜鼓在祭祀、丧葬活动中演奏的节奏形态,水族“铜鼓舞”伴奏乐器的节奏形态。顾晓艳[83]介绍了斗角舞和芦笙舞,认为水族传统体育舞蹈是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是水族人民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水族人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强了水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3.水族服饰研究

蒙耀远[84]介绍了水族男、女服饰特点,认为水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水族人民在不同的民俗活动中,会穿不一样的服饰,比如水族人民的婚嫁和丧葬活动都有其特有的、不相同的服饰,其所表达的感情及文化意义都有很大的区别。

刘世彬[85]指出,水族背带又叫“背扇”,具对于孩子来说背带就是一张游动的床,有十分特殊的实用价值,所以水族人民表示背带的量词是“床”。黄玲[86]对马尾绣背扇的制作工序、工艺特定的图式做了介绍,并结合水族起源、民间神话及中心图案的形状分析,认为水族马尾绣背扇心的中心图案应该是鸟纹。

3.水族技艺研究

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相传的一种特殊刺绣工艺,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韦仕祺[87]介绍了水族马尾绣的刺绣针法、工序和主要用途。胡萍[88]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马尾绣品经过消费功能、形式多元化的不断变迁,逐渐呈现出绣品商品化、绣案通俗化、制作流水线化等特点,其类型也跟随消费者的喜好快速变化,出现了各种绣着马尾绣的现代化商品。

潘瑶[89]认为,豆浆染是水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其制品质优价廉,曾广泛应用于水族人民的背包、服饰、床上用品等。图案也与水族人的生活有密切联系,主要来源于水族的神话故事和自然界的动植物,表现了水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水族文化研究

1.水族节日研究

敬霞节、苏宁喜节与端节和卯节构成了水族典型的四大节庆。

敬霞节是水族地区各村寨联合上霞山举行祈祷雨水保庄稼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李学琴[90]介绍了节日过程。端节是水族地区最盛大的民间节日,是水族的“春节”,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胜[91]通过对水族端节文化、习俗等的研究发现水族端节蕴含着丰富的民族认同、维系和增强水族人民认同感、伦理道德、知识与智慧等教育价值。

梁光华[92]认为水族卯节是水族人民感谢、纪念、崇拜女性重大而喜庆的节日,其“卯”字又是女性生殖繁衍崇拜图腾,是母系社会对女性崇拜在水族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残存。由于水族人民对女性的敬重与崇拜,所以在卯节期间水族赋予女性青年在卯坡对唱情歌,自由择偶的特权,卯节期间还有祭祀祖先、祭稻活动、戏猪活动等习俗。陈显勋[93]对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水族地区的卯节文化进行了深入调查。

2.水族习俗研究

水族的丧葬活动主要包括报丧、入殓、择吉、安葬、立碑、除服等六个阶段。其中安葬又分为家祭、出殡、入土。水族十分重视厚葬,家祭是家族集体的大活动,仪式都重在体现“孝道”,潘晓慧[94]认为这凸显出了水族丧葬家祭文化的伦理道德教育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水族人民家中若有老人过世,得知了噩耗的亲属,要立即忌荤。他们认为这是对死者的尊敬,若有人在死者未安葬之前犯忌了,他本人以及整个家族都要遭到意想不到的灾祸。蒙耀远[95]认为水族的这种文化现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群体内团结和谐的需要以及族际间和谐的需要。

张仁典[96](200902)认为水族的待客之道是水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也体现了政府的尊重和支持水族文化建设。

语言禁忌是人类社会心理、群体心理和个人心理制造的对于自身语言的约束,蒙耀远[97]认为水族语言禁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敬畏和羞耻,水族人民对其语言禁忌采取了正话反说、避实就虚、形象隐喻、动物人格化等变通方式。

3.水族体育研究

屈植斌[98]分析认为水族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和族群冲突促进了水族武术的形成,水族武术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黄胜[99]等文认为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水族人民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并发展的,它与水族的生存环境、民风民俗等因素密切相关,水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教育价值、民族凝聚价值、文化娱乐价值和强身健体、审美、观赏等方面的价值和功能。

梁传诚[100]指出赛马是水族“端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骑手斗智斗勇的对抗性竞赛。水族赛马切磋了骑技的同时还可以强身健体,丰富了水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团结。

4.水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陈吉[101]通过五个水族村寨武术基本传承情况的调查,发现当下水族村落中的武术传承都存在传承人数少、传承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等情况,没有良好的梯队传承结构,也反映出当下水族村落武术已经出现传承断代的现象。《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思考》(赵尔文达[102]认为对水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健全法制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区域间文化交流与合作;重视非遗聚集地建设,实现整体性保护。

饶文谊[103]认为传承水族民族文化应该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强化。家庭教育能让年幼者初步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社会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形式灵活机动;学校是传承水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将水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是水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水族文化进校园,曹源[104]对加强水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在校园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族文化教育活动,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四、毛南族研究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平塘和广西环江地区。学报自创刊以来共刊发毛南族研究相关论文共计33篇,其中《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刊发1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刊发32篇,特别是毛南族经济社会发展及民间契约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方面的成果,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一)毛南族历史与文献研究

刘世彬[105]根据有关文献和调查,对贵州毛南族的族源问题进行了梳理,其族源问题持有的观点有土著说和外来说。关于贵州毛南族(佯僙人)族源的土著说又可分为贵州毛南族是黔东、黔东南、黔南和广西北部土著民族,以及的贵州土著民族两种看法。作者认为两种观点都有其依据,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探析,以期取得更科学、合理、全面、正确的结论。樊敏[106]认为毛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不仅是毛南族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精神源泉,而且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孟学华[107,108]借助墓碑、契约碑、摩崖等民间实物资料,剖析明清时期贵州平塘毛南族地区的社会组织管理特点;从一份清朝光绪年间的“校长委任状”文书的内容,窥见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新风。

《一部颇有社会意义的学术著作——评樊敏〈贵州毛南族传统文化及其发展研究〉》《文化传承与发展视野下的民族人文抒写——孟学华〈火影石灵·毛南族〉读评》两篇论文,不仅仅是肯定著作本身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也彰显了学者们的赤忱之心。由此可见,毛南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传承与保护工作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二)毛南族文化研究

根据张景霓[109]对下南乡毛南语稳定使用的成因做了研究,认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需要多方面条件的综合作用。周旭东[110]通过比较研究,分析毛南语汉语四音格词语音结构类型的异同及原因,一方面是语言接触融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又是语言类型的原因。刘婷婷[111]则比较毛南语与普通话的声母系统,分析毛南族说普通话声母容易产生的语音偏误,并探讨了相应的纠正方法。

孟学华[112]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及多年调查研究,对贵州毛南族的主要节日如母亲节、开蛇洞节、桥节、牛王节、过端节、女儿节、塞蛇洞节、过小年、火把节等资料介绍,认为这些都形象地突显了其节庆文化的特色和价值,凝聚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合力,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石毅刚[113]通过调查平塘毛南族婚姻,介绍婚姻缔结中择配、订婚、结婚的具体过程,对其相关的“不落夫家”“玩表”“离婚”“寡妇再嫁”“续弦”“纳妾”等习俗进行历史考察和深入分析。宋荣凯[114]以平塘县毛南族传统丧葬习俗的过程和内容为切入点,探讨了其所展现的六个方面的社会功能,指出毛南族传统丧葬习俗社会功能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孟学华[115]认为历经长期的发展演变,毛南族一直保持自己古老而独特的丧葬传统习俗,并从文化人类的视角,深描贵州毛南族整个的丧葬仪式过程及其文化渊源。毛南族丧葬民俗也是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构建的条件和机制,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

孟学华[116]根据史料文献和田野调查论证了贵州毛南族盘瓠信仰与吃狗肉食俗两者不相关,而且在田野中并没有发现其有盘瓠信仰习俗,认为贵州毛南族群众嗜食狗肉的食俗是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展传承下来的,吃狗肉只是一种生活习惯,与信仰无关。

孟学华[117]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详细阐述了贵州毛南族妇女服饰的流变过程,并且剖析贵州毛南族现代的妇女服饰特征。认为建筑、饮食、服饰是毛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对其研究能深入地了解其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更能为毛南族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益建议。

孟学华[118]从贵州毛南族民居的历史发展出发,介绍其民居的平面结构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用,进而分析其蕴含的建筑特色。民居建筑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需要重视其民居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三)毛南族经济社会研究

管毓娟[119]利用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以及贵州省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从人口学视角,分析贵州毛南族人口发展的现状及困境。在此基础上,可利用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对贵州省毛南族人口发展研究作跟踪调查和比较研究,也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研究提供路径和思路。

李英勤[120]、李小红[121,122]在其论文中对贵州毛南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都进行了考察,且提出了对应之策,无疑给毛南族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其经济快速发展。王亚琼[123],深入研究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结合推动经济发展的问题,对于毛南族产业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述民族研究论文分析及中国知网近十年数据统计(图1)表明:

图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近十年文献关键词分布图

第一,从研究范围上看,黔南世居民族水族、苗族、布依族研究成果发文较多,并形成了自身特色,凸显了学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职能。但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布依族研究成果鲜有刊发,瑶族、彝族等相关民族成果依然较少,学报以专题等形式相继刊发了如藏族、佤族等研究成果,但尚未形成“气候”。在今后专题策划中,除继续跟进水族、苗族、布依族研究最新成果外,在立足黔南、放眼贵州、辐射西南,有针对性的组织西南民族研究相关专题稿件,进一步扩大学报辐射范围与影响力。

2018-2020年,学报先后以“土司研究”专题发文19篇,2021年正式开设“土司研究”专栏,成为土司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引发学界广泛关注。但该栏目同样面临优质稿源不足的窘境,学报将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土司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等相关学术组织积极合作,力争通过共同主办学术会议等方式,吸引优质稿件。

第二,从研究领域上看,主要集中于语言文字、民俗文化和文学艺术,2017年,学报编辑部组织编撰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丛书”[124-126],丛书共三卷,分设“少数民族语言理论”“少数民族语言的本体与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民间信仰研究”“民族节日研究”“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民族理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民族艺术研究”等九个专题,基本囊括四十年所刊论文研究领域。结合本文所引文献,从中不难看出,2000年以前的稿件更多是概述性质,部分论文尚未上升至研究层面,但这些成果为当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其贡献不容忽视。

近年来,所刊稿件研究领域、视角、方法呈现多元化趋势,民族学、语言学、美术学、音乐学、体育学、教育学等研究成果均发挥出自身的学科优势,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运用交叉学科视角的学者在研究中更好地展示了民族研究的广度和创新,研究领域更为全面,学科视角更为多元。研究方法重除传统的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田野调查外,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广泛应用。未来应注重基于文献与调查相结合的人类学各分支学科及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选题策划。

第三,从发文作者上看,校外作者单位既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黔南州民族研究所(现为黔南州民族宗教工作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也有中央民族大学、西南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三峡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近年还出现诸如贵州省文联、昆明环保科普协会等社会团体。作者的多元化结构,既说明了学报发文注重以质取文,公平公正,不唯名、不唯情、不唯上、不唯学历,支持学术争鸣,也反映了期刊质量有所提升,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

通过对校内作者群的分析,四十年来,学报既为梁光华、刘世彬、吴一文等学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也培育了孟学华、吴文定、蒙耀远、欧阳大霖等中青年学者,尤其是孟学华、吴文定、蒙耀远等先后发表十余篇有关毛南族、布依族、水族研究论文,涵盖相关民族研究的多个领域,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学报在今后刊文中,应关注核心作者群的持续性研究成果及时刊发。

第四,从学报特色上看,学报扎根民族地区,以挖掘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民族教育、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为办刊定位,始终突出“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并形成了展示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以及贵州、黔南世居民族田野调查研究成果的特色品牌。2014年,“民族文化”栏目在全国地方高校学研究会第四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特色栏目”;“语言文学”栏目至今坚持以专题形式刊发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论文,受到学界高度好评。通过对两个栏目第一作者发文数量统计和基金项目分析,国家社科基金所占比例逐年攀升,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报长期以来刊发田野调查类论文,特别是近几年在封二开设“贵州‘乡村振兴’田野调查实录”专栏,推介黔南州传统村落、特色村寨在乡村振兴中的特色亮点以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领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所取得的成效,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报所刊发部分论文作为前期成果助推学者“斩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以及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教学研究成果奖等,如贵州省第四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奖中,学报所刊《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承策略初探》《对水族山寨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等文助推“水族民间游戏在地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探索”“乡土资源与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设计的开发和实施”获得二等奖、三等奖,笔者所发《台湾地区“国史馆”藏土司档案概述》[127]作为前期代表性成果助推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台湾地区‘国史馆’藏档案资料的民国土司政治研究”顺利立项,在区域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五,从选题热点上看,纵观四十年民族研究文献,学报站在学术热点前沿,及时刊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最新成果。如2017年、2021年刊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2021年刊发“苗族研究”专题以及持续刊发的“土司研究”专题等,生动地呈现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与现状,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我们也看到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成果略显单薄,国外民族研究最新成果的推介有待强化。

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与对外学术交流的展示窗口。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也正处于实施第三次代党会和“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区域内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型民族师范大学”奋斗目标的关键时间节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做好服务本学校强本增硕工作的同时,吸引更多其他高校研究者和有关科研院所研究者参与学报发展建设,强化特色,扩大影响,为把学校建设区域内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型民族师范大学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毛南族水族布依族
乡村振兴视域下环江毛南族傩文化保护与利用探讨
水族敬酒歌
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口述史研究——以贵州卡蒲毛南族乡田野调查及其启示为例*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上帝的水族馆
布依族武术与跆拳道的关联研究①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
布依族小打音乐 斗弹达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