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后疫情时代”动画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

2021-02-11林俊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动画专业

林俊

(福建江夏学院 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州 350108)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国高校的教学工作造成了重大影响,在教育部的组织下,高校通过开展线上教学成功克服了疫情期间学生无法到校就学的不利因素,有序地恢复了教学工作。客观上说,不能返校就学确实对部分着重于实践的艺术类专业造成了一些干扰,以动画专业为例,其教学体系中的原动画设计、分镜创作、动画表演等课程,均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给予直接反馈,教学调整力度较大,需要一定适应期。但经过一学期教学摸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展学生专业视野,以及与教学新技术端对接便利的优势逐步得到体现。可以预见,即便疫情过去教学恢复常态,这种结合了线上教学与现场教学优点的混合型教学模式仍将在未来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前提下总结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探讨线上动画专业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就显得正当其时了。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一)混合式教学增加授课有效时间,优化学习效率

动画属于术科专业,其本科层次的专业教学较为偏重实践。教育部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发布的《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动画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如下要求:掌握动画、漫画、游戏设计的创作、制作及相关工具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动画、漫画的策划、创作、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的创新型专门人才。据此标准,全国高校在动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普遍对实践类课程有所倾斜。分析国内高校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可看到,具有作画演示的动画课程与软件工具使用课程约占到培养方案总课时数的四成。这类课程一般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方式授课,课堂中有不少时间被用于等待学生操作及问答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等事项,挤占了授课有效时间,令学生课堂收获相对有限,改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避免该现象高频出现。操作演示部分通过观看线上视频学习,将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环节剥离,不仅直观且兼具回放、暂停等功能,视频课程以段落形式进行组织,形成了以单个知识点为内容的模块,更加方便学生学习与检索。教师则可通过混合教学中的线下环节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并给予个人指导,达到提高授课效率的目的。

(二)线上课程资源提升了专业学习的目标导向性

数字娱乐产业多样性的特点加速了技术人才的分化,以动画专业为例,学生毕业后对口方向包含游戏美术、动画设计、影视编导及交互设计等领域,各行业之间工作内容差异大,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且有逐步细化的发展趋势。与之相反,高校在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往往比较笼统,课程模块设计与培养过程高度标准化,课程内容宽泛,难以针对学生个人或某个行业的需要实施目标导向性明确的教学,部分学生在不了解行业发展与自身学情特点的情况下,会产生明显的焦虑感与迷惘情绪,影响学习主动性。线上课程资源的导入有效缓解高校办学目标导向性弱的症结。线上课程往往以动画行业某一领域精准展开,伴有实践性强的教学案例,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借助线上课程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习得动画行业具体的就业关键能力,还可透过线上平台了解行业资讯,让目的引领学习过程。线上课程与线下教学联动后,教师在线下环节可以发挥项目制教学的优势,通过策划中小体量的动漫项目,把实践环节落实到教学中,体现项目制教学的目标导向性。

(三)借助线上课程资源弥补师资短板

专业学习系统化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标志,动画专业的各方向往往由几门核心课程与若干支撑课程构成,形成一套专业知识结构树与先后有序的教学流程。随着“新文科、新艺术”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艺术学科的体系更加多元庞杂,内容相互交叉,知识树又得到进一步扩展,这对高校的教学团队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专业水平决定了培养质量的高低,个别核心课程若缺乏师资还会影响到学习的脉络化进展,导致学生在动画创作的某个关键环节卡壳,影响后续学习。纵观全国高校动画专业办学师资,除顶尖学府拥有较完备的行业师资外,普通院校大多都存在一定的师资队伍缺陷,只能通过在教学体系中调整课程配置削弱负面影响。解决该困境只能通过学校招聘或外聘相关师资,耗时久且高校教师主要来源是应届硕博士毕业生,自身也缺乏实践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课程缓解动画专业师资压力就成为高校动画专业办学的重要措施,借助教学平台上的动画教学资源,缺少师资的学校可以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办学定位的教学资源库,同时,一些名校名师课程很好示范了教学方法,有助于帮助新老师完善教学理念,填补教学短板并使专业培养过程更加系统化。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动画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课程类型建设亟待提升

相比于视频公共课程建设起步较早的其他艺术类学科,动画专业的国家精品课很少。通过检索与全国高校教务平台绑定的中国大学慕课、SPOC等线上教学平台可发现,除去疫情期间部分高校在网络上开展的仅提供限期访问的课程外,动画专业面向全体学生用户开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不足5门,且缺乏知名高校与高水平教师团队组织实施的精品课程,课程数量上的短板非常明显。现有的精品课程集中面向动画专业基础教学,以二维动画表现技法为主,处于专业学习初级阶段,专业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如三维动画技术、分镜设计以及后期合成等环节都没有对应的线上课程资源,而各高校自建SPOC平台又无法实现自由访问,造成动画专业网络教学课程存在体系上的缺陷,学生在慕课平台上学完初期课程后无法找到适合接续的内容,无法形成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联动,只能接触到较为碎片化的知识点,令一些学生对线上学习失去期待。

(二)缺乏有深度的实践性教学案例与习题资源

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这一特点要求高校在教学中要尽量贴近或模拟实际项目来设计教学,高质量的动画实践类教学背后大都有比较成熟的案例设计作为支撑,这些案例既有适合学生在校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接近动画产业界的设计与制作标准,检索国内外Lynda.com、Digital tutors与翼狐网等教学网站提供的优质商业动画课程可以看出这一理念早已成为行业培训教程的设计标准。由于有市场生存的压力,商业化的教程往往在制作课程上会更加仔细地设计教学案例以及习题资源。与线上商业动画教学课程紧扣前沿发展相比,现阶段大学公共慕课平台上提供的动画课程在教学案例设计上基本只做到了教科书的内容数字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水平的动画教学案例设计需要较长的准备与制作周期,且教师自身要拥有较高的创作水平,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简化了案例设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大多数网络课程的线上制作经费不足,教师无法通过外部企业取得技术支持不得不在案例设计上做出妥协,被简化了的课程吸引力大大下降,难以展现出动画的魅力,也无法真正让学生了解到行业的标准与规范,很难达成对接行业的目标。

(三)师生在混合式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身份转换意识不强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但随着互联网简化了知识获取的方式,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不小的冲击,网络时代教学活动呈现鲜明的多中心化特点。各类网站提供的优质在线学习网站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活跃于社交媒体的动画公众号、行业知名制作人的直播节目以及手机短视频教程也大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中,加上社会培训机构的线下讲座分享活动,现今动画专业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已越来越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将不再仅由教师授课获取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常态。教师必须在新教学场景中意识到这一身份的变化,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教师依然主导着教学活动,只是从以往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督学者或指导者。到线上线下授课的教学联动并非只是将线下课程录制再传到网络上,而应根据专业学习特点,由教师将传统教学模式分解为适合线上与线下的两部分,使之形成相辅相成的整体,从而带领学生去自主自觉地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并将学习兴趣扩展到专业的各个细分领域。

(四)教学管理上对线上资源的跨平台认定存在不便

在混合式教学的管理上,高校主要通过教务系统的平台对接线上课程网站进行学时与学分的认定工作。现阶段,被高校教务系统所认定的平台较少,仅有超星、中国大学慕课或高校自建的SPOC等少量平台,造成许多优质线上资源无法被任课老师添加到资源中。可选课的余地少,导致老师只能选择与线下课程关联度差的线上教学资源,易造成线上线下课程脱节的情况。这种管理制度上的僵化影响了不少混合式教学项目的推进。学校应给予任课老师跨平台或多平台选择线上课程的权限,一方面,专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设计选择适合线上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平台之间的教学资源竞争,提高线上课程的质量,让师生受益,同时还可以开展多渠道学习,有利于专业知识网的形成。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动画课程建设的反思与改进

随着线上线下课程在动画专业培养体系中的分量逐渐加重,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将成为各高校动画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疫情期间线上课程所反馈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后续的线上课程建设中应作下列反思与改进。

(一)教学视频长度应符合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

新媒体的应用使得知识呈现突破了纸质书本的限制,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中数量繁多的网络超链接,知识信息的传播特性也由先前的线性和系统性转变为碎片化和非线性。成长于大数据时代的学生,深受传媒技术进步、知识爆炸性增加等多重变革影响,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也呈现碎片化学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学习场景随机化,学习时长不断下降。研究数据显示,8到15分钟的教学视频最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视频长度过长,学生因内容增多需要即时消化理解的知识处理不及会出现学习效率下降,失去专注力的情况。另外,通过收集疫情期间学生网课学习行为的数据发现,当教学视频时长在8~12分钟左右时,学习意愿强的学生会连续观看多个视频,总学习时长甚至比线下课更长。因此,教师在进行网络线上课程设计时应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尽量将知识点以集合形式分成7~15分钟的教学片段,每个集合聚焦同一个知识点,保障学生在最高效状态下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这一举措还有一项优势,即课程资源库化后可以便捷地进行编辑,特别是动画专业中一些更新换代较快的软件制作工具,在后续建设中可以针对性进行知识更新与补充,有效提升了动画专业教学与行业前沿技术的互动。但从教学的角度看,过度碎片化的学习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的整体认知,因此在混合式课程设计中应做到与系统性学习兼顾,教师可以通过线下课程的导学以及项目制教学开展,将学生碎片知识点统一起来,形成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

(二)线上资源应兼顾不同学情的学生需求

疫情发生期间,全国高校基本都采取线上方式教学,由于用户规模大,学习条件不一,在教学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动画软件技能类课程,需要学生拥有一定水平的软件使用能力,但学生之间学情差异大,统一内容的线上资料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诉求。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可通过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干预,而线上课程倒显得有些不够人性化,需要设计者在知识点安排上关照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特别是一些自学能力弱与学习条件有限的学生群体,适当设置知识回顾环节,或插入知识点链接等助学工具。对于学习意愿强烈且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已对网课内容已有掌握,则可在教学案例上给予一定的发散及高阶课程的扩展,以便学生往深入的专业领域探索。此外,在线上教学期间还出现了一些因硬件要求较高而导致学生无法使用课程资源包的情况,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也要考虑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在课程资源建设中融入更多新兴教学技术

线上教学本质上是利用新媒体手段扩展教学场景,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线上教学资源的设计还应考虑内容与新兴教学技术的紧密结合,特别是交互性在视频媒介中的应用,应适当在一些动画课件中使用交互手段,比如在教学中采用虚拟仿真型教学组件置入视听语言、三维模型设计等课程中,可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过程,并使用组件中的交互程序与学生产生更深层次的教学互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技能点的理解与掌握。另外,课程建设还可以引入人工智能学情分析系统,通过采集学生先期的学习阶段数据,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偏好,并通过分析为学生精准推送相关课程,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学情推送对应的线上资源包,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它不仅是动画专业迈向新文科、新媒介、新艺术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也是教育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暴露出的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更多动画专业教师投入其中,群策群力加快课程资源库建设,同时,也要意识到混合课改的线上部分与线下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双管齐下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务实推进动画专业高质量教学。■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动画专业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我的动画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