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结论灌输到方法灌输

2021-02-09魏虹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灌输结论法治

魏虹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为推动道德与法治课坚持灌输性、注重启发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而要把灌输与启发深度结合,需要厘清其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灌输方法与灌输理论为主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面临的困境

(一)单纯知识讲授导致教学活动缺乏鲜活性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讲授灌输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授课方式。“灌输”与“接收”成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主要行为,讲授内容单纯而单调,相应地也就导致了吸引力的缺乏,学生缺乏兴趣,课堂缺少活力。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灌输”本质的偏差认识导致的。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此外,列宁也系统地提出了灌输论,认为灌输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工人头脑中从无到有的过程,指出要用先进的政治思想教育群众。列宁的灌输论涵盖以下三大关键因素: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形式生动形象、内容触及根本,这是灌输的必要所在,这与教育学所述的呆板固化强硬的灌输有着本质区别。道德与法治课要做到的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灌输。解决目前道德与法治课堂呈现的活力缺乏问题,并非是要对灌输进行否定,而是对灌输本质提出了更深刻的要求,对灌输方法提出了更深层的需要。

(二)碎片化知识教授导致教学效果呈现短暂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与创新改进,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有了极大的进步,教学方法日趋多样。但也要看到,多彩课件与精彩视频等教学因素的加入,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导致道德与法治课本身连贯而系统的教学内容受到一定的冲击。需要强调的是,系统地进行理论阐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指示学生自我发展的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在要求不容抛弃,多样的方法如果成为理论薄弱的“保护伞”,会使教师滋生职业倦怠,放弃提升理论功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同时,多样的形式确实会在短期内提升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新鲜感和关注度,但正如更新迅速的时事热点一样,由那些碎片化知识所带来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也会呈现出短暂性。

(三)双重壁垒的存在导致教学过程展现对抗性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天然地存在着双重壁垒,对抗的两方分别如下:

1.在课程分类上呈现出的对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道德与法治课一方面深受重视,一方面又颇被忽视。道德与法治课是国家、社会、学校都关注、重视的课程,但在过去的招生制度中,存在主科与副科的分野,一度成为“及格就好”的尴尬课程。需要明确的是,道德与法治课并非是一门纯粹理论性的学科,其教学目的与重点实则在于引导学生发展思想品德,促进学生构建法治素养,由此形成核心素养和良好品德,这从根本上规定了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的评价体系需要立体全面。单一分值决定的主科与副科等形式上的冲突是在课程分类方面形成的对抗壁垒。

2.在师生关系上呈现出的对抗。师生关系从来都是一对重要关系,教与学天然地紧密联系着,却也分属两旁。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往往处于自成一境的位置,努力提升理论素养,准备设计课程,说者有心,却难免收获听者寥寥,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尚未完全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这两个壁垒各自在一定程度上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产生着影响,所幸,这两个壁垒并非不可打破。在课程分类的对抗方面,近几年针对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带来了极为正向的效果。而在教师与学生的对抗方面,这个壁垒虽然天然存在,却也不那么坚固,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身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个特性决定了这个壁垒的双向可通性,做好教师的角色转化,推进学生主体性地位作用的发挥,提升学生课程参与度,两相合作,这个壁垒不攻而破。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较为单一,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在教育过程中多讲授既得结论,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的“道理”,课堂缺乏讨论与思辨,一定程度上,未经自身探索得来的确定的道理反而让学生难以笃信。同时,面对纷繁的现代生活,教师“全知全能”的身份屡受冲击,在鲜活性缺乏、短暂性丛生、对抗性展现的当下,如果继续只灌输既有知识,讲述通过教师自己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势必加剧道德与法治课的困境。因此,当下需要推進灌输方法的创新,由结论灌输向方法灌输演进,方法与结论并重。

二、从结论灌输到方法灌输的实现路径

所谓结论灌输,教师所灌输的是既得的知识或自身通过分析认识事物所获得的结论;而所谓方法灌输,教师需要灌输的是获得知识与结论的方法。二者并不是相矛盾相背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方法灌输是在有一定知识后继续灌输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结论灌输是方法灌输的前提,方法灌输是“用知识武装头脑”的切实落脚点。要实现由结论灌输到方法灌输的演进和并重,需要以下几方合力。

(一)教师自我的转变提升

为实现从结论灌输到方法灌输的转化,首先需要占据主导性的教师一方做出转变。

1.必须推进教师理论深化。方法灌输是比结论灌输更为深入的灌输方法,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掌握水平、对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把握和落实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与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教师理论深化势在必行、行必有效。

2.必须推进教师身份转化。前文有述,传统的教师身份角色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形势与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须推进教师身份的转化。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包括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等,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当发挥好信息供给、视野扩大、成长陪伴、发展促进的指引作用。此外,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教与学的位置也可以经常转化,通过主客体的变化,教师变为学生,从学生身上汲取发展技能知识水平,更好地指导自身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

3.必须强调发展学生智慧。根据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对学生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智慧的发展,认识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记忆知识,而是让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灌输后進行启发,在启发中进行灌输,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会应用知识分析问题,指导生活,引领发展。

(二)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充分体现

在目前的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主体性作用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既有教师和课程的原因,更有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原因。方法灌输对学生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有基础、有参与、有发现、有应用。要实现从结论灌输到方法灌输的转化,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需要辅助学生转变心理,取得发展。

1.强化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认识。道德与法治课是有用的,这不只是一句空话,教师要在教授中把它的“用”真正展现出来,让学生去看到,让学生能领会,让学生会受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能引导自身更好地看待世界、融入社会、促成发展。

2.应用好朋辈群体环境的积极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写道:好的榜样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在引导学生向英模学习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向同侪学习。朋辈群体是初中学生接触最密切、受影响较深的群体,朋辈群体作为非正式组织,其心理的转换一旦恰当,就会使得灌输方法的转换事半功倍。因此,要发挥朋辈群体环境的积极作用,助力道德与法治课之“用”的发现与应用。

(三)课堂建构上的翻转

要实现从结论灌输到方法灌输的转变,还要在课堂建构方面着手,通过把一部分教学内容留给学生学,把一部分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讲,把一部分既定结论还给学生想,从而构建起“翻转课堂”,切实地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立足新时代,把握大方向,点拨新方法。此时的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成了价值的引导者。

道德与法治课与社会时事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其课堂建构不能停滞在单纯的讲与听之上,唯有广泛阅读,才能拓展课堂广度;唯有深刻思考,才能推进课堂深度;唯有积极思辨、投入实践,才能真正走进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领会其价值导向。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要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结论,更是阅读、思考、思辨、实践的方法。

由结论灌输到方法灌输,于教师而言,是教育方法的发展,是对道德与法治课本质、对灌输论本质的更深层次把握;于学生而言,是对道德与法治课之用的被动接受到主动索求;于道德与法治课本身而言,是对呆板课堂、有限效果、艰难过程的课程困境的破除。

猜你喜欢

灌输结论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必要的灌输教育
结论
张添翼:德育应坚持“最少灌输”原则
灌输理论的当代境遇及其改进
评“灌输论”的学术论争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