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开展文学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2021-02-09杨黎霞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意图文学阅读教学

杨黎霞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在九年级结束时自身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达到课程标准五级目标要求。在阅读方面,除教材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英语文学阅读材料主题多样、语言地道、情节精彩,是英语教材的最佳拓展资源,也是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启迪学生心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从2020年5月开始,昆明市盘龙区吴春华英语名师工作室的学员都会尽量安排周三下午的时间不定期地到盘龙区和嵩明县所辖的11所农村中学支教,笔者就是其中一员。通过到受援学校听课、交流和访谈,笔者了解到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在农村学校几乎不开展或开展得非常少,阅读课堂也多以教师为主导,偏重对语法及词句的教学,有的教师甚至会用大量中文逐字逐句地讲解课文,较少关注对学生阅读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受援学校师生对于在英语课堂中开展文学阅读教学大多持质疑态度,主要原因如下:

1.初中英语教材多以对话或短文为主,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学生接触完整的英语文学作品的机会较少。

2.因为教师自身缺乏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加之繁重的教学负担,在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只能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内容。

3.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考试分数的高度期待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当被问及“为何学习英语”时,除了学好英语能在中考中取得高分之外,大多数学生都深感困惑,甚至无法回答。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和受援学校学生特点,笔者以外研社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为例来展示如何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开展文学阅读教学。

孙胜忠在论文《识读、理解与鉴赏——英文经典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与人文素质培养》中将文学阅读教学目标大致分为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对英语文字和句段的识读层;第二个是对语篇乃至整部作品的理解层;第三个是基于上述两个层次的鉴赏层。初中英语文学阅读课一般包括三个课时且每节课的重点不同。第一节为导读课,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厘清故事主线,感知故事情节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第二节是展评课,学生在完成阅读后,对教师上次课布置的阅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展示。第三节是赏析课,教师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内容,思考和分析作品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了解人性和认识世界并从中汲取营养。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初三年级学生,课型为英语文学阅读导读课,以理解语篇为主要教学目标。《最后一片叶子》主要讲述了一个生命垂危的女孩儿看着窗外常春藤上的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掉落,非常伤感,认为那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就是自己,预示着自己即将死去。一位穷困潦倒的老畫家听说了这件事,连夜冒着大雨在树枝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树叶,正是因为这一抹象征着希望的绿色,生病的女孩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传递着一个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一、导入:巧设悬念,激活学生思维

教师先用1~2分钟展示图片及问题,引导学生猜测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问题如下:

There is a girl who always worries about the falling of the last leaf outside her window. Who might the girl be? Why does she worry about the leaf?(有一个女孩一直在担心自己窗外常春藤上的最后一片叶子掉落,她是什么人?她为何有这样的担忧呢?)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设置了一个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问题易于回答且没有唯一答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了大部分学生开口表达的机会。这一环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读前:巧设语境,设置驱动问题

教师基于导入环节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猜测,顺势让学生阅读并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问题如下:

Which season did the story happen in?

What kind of disease did the girl suffer from?

How many people were there in the story?

Who were they?

【设计意图】这四个问题的答案非常容易找到,能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继续完成阅读,并帮助学生构建故事框架,为下一环节作好铺垫。同时,利用故事里提到的传染性疾病——“肺炎”,教师能快速让学生与目前疫情下自己的实际生活相关联,移情于故事当中,体会主人公当时的处境,同时也完成在语境中讲授一些新单词的教学任务,如pneumonia,ivy等。此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

三、读中:聚焦文本,厘清故事线索

读中活动由三个阅读活动组成,分别是“read and tell” “read and think” “read and draw”。

【设计意图】为了使文学阅读课的教学活动更丰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程度设计不同种类和不同思维层次的阅读活动,使不同语言程度的学生在学习方式的转换中都能得到表现的机会,提升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1.read and tell

教师让学生判断句子正误,并且根据原文信息给出理由。

Sue was an artist in UK.

Joanna got very ill after going swimming.

Mr. Berman wanted to paint a picture of Naples.

【设计意图】阅读练习的设置应符合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不断获取进步,觉得阅读是件快乐的事而不是难以克服的“困难”。此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在文本中快速寻找信息的能力。

2.read and think

任务一: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类型的过程中讲授“记叙文六要素”的阅读策略,同时要求学生和同桌一起完成学案中的“六要素”表格。

任务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What kind of persons wer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Which per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Who saved the girl's life?

【设计意图】只有渗透相应阅读策略的阅读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的转变,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阅读素养,既学知识,也学人生哲理,体现文学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

3.read and draw

教师提问:“What does the leaf stand for?”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在提前准备好的卡纸上画出主人公窗外的最后一片叶子,然后在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图1、图2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并提供给他们更多与同伴讨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用绘画成果来检测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如故事中的植物应是一棵常春藤)。此環节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也给擅长画画的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

四、读后:体会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任务一:在完成对整个故事的阅读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并邀请学生发言,为后续的写作任务作好铺垫。具体问题如下:

Do you like the ending?

Do you have any new ideas about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写作前,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搭建脚手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灵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和能力。

任务二:分层选择写作任务(Optional homework)

Level A:给笔友写信重述故事;

Level B:针对故事内容给出自己的评论(如最喜欢的角色等);

Level C:基于小说内容对故事进行续写或改写。

图3和图4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分层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进行选择,既丰富了作业形式,也充分考虑了学生语言能力的个体差别。同时,结合了基础积累和创新思维培养的作业能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也是育人的好契机。

最后,希望受援学校有更多的英语教师能加入文学阅读教学的行列中来,在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尽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没有明确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笔者仍然期待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努力体现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得到适合自己所在学校校情、学情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猜你喜欢

意图文学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不打自招
文学小说
不打自招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