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本,探寻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有效路径

2021-02-09苏学珍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阅读教学应立足文本,让学生既理解文本,又扎实有效地进行语用训练,习得语用本领,提升语用能力。文章以《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肥皂泡》一文为例,探寻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路径

【基金项目】福建省龙岩市教研机构2020年立项课题“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LYJY2020-012。

一、前言

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重分析、重理解,轻积累、轻运用的现象。教师如果忽视了语用训练,就会导致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透过内容聚焦文字、关注表达,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话题引入,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伊始,教师可从学生们喜欢玩且非常熟悉的游戏中引出话题。例如,在教学《肥皂泡》一课时,教师可如此导入:“同学们,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你是怎么玩的?你是怎么吹泡泡的?”这样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课堂上自然会乐于思考。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谈自己吹泡泡的经历、心情,展现了积极的学习状态,锻炼了語言表达能力。接着,教师进行过渡,引出课文:“吹肥皂泡是冰心奶奶最爱玩的一种游戏,冰心奶奶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师生对读课文。教师的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有利于其语感的培养。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引导:“这就是冰心奶奶最爱玩的游戏。文中那些玩吹泡泡的场景,有没有引起你的共鸣呢?那么有趣的游戏,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吗?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学生畅谈自己最喜欢玩的游戏,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这一环节的教学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听、说、读、思能力。

三、读思圈点,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过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把积累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将“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作为课程的总目标之一。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让学生丰富自身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在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语言积累的情境,教给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靠多读积累出来的。因此,教师要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就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将好书推荐给其他同学。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阅读好书,探讨阅读心得,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发挥榜样作用。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举办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肥皂泡》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肥皂泡还可以叫什么?请你在文中找一找,用笔圈出来。”教师出示课件,给学生一些提示。学生回答:“泡儿、球、大球、小球、薄球。”

教师继续提问:“这泡儿、球、大球、小球、薄球是怎样的?课文里面用了好多修饰词来形容肥皂泡,请你找一找,用笔圈出来。”学生先自己认真地读一读,再相互交流,然后回答教师的问题:“玲珑娇软的小球、五色的肥皂泡、软悠悠的球儿、清轻脆丽的小球……”教师小结:“作者用了这么多修饰词来描述肥皂泡呢!”同时用课件出示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肥皂泡。

随后,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理解之处,如“‘玲珑娇软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玲珑娇软写出了肥皂泡的小巧精致、柔软娇嫩,如初生婴儿娇嫩的脸儿一般,这是多美的肥皂泡啊!”由此来帮助学生在小组交流以及在师生互动中学会如何理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教师继续引导:“请同学们一边想象,一边读这些修饰词,在读的过程中理解、积累这些难理解的词语。”教师指导学生分类抄写这些形容肥皂泡的修饰词,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随后,教师小结并拓展:“是啊,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语言,就出自冰心奶奶之手,难怪人们评价她的文章说,‘用诗一样的语言,歌颂母爱和童真。她还有很多代表作呢,如《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肥皂泡的别称和修饰词入手,窥斑见豹。学生在读、思、圈、想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深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的理解及有效的归类积累,并激发课外延伸阅读的兴趣,进而在课外阅读中、在生活中积累语言,不断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四、品词析句,领悟写法

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索语言文字的规律,从积累语言到实践运用语言,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读懂、理解文字,还要让学生透过文本内容,聚焦文字,关注文本中的字、词、句、段,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下面,笔者以《肥皂泡》第3自然段的教学为例,探究深藏于内容背后的语言表达的巧妙。

(一)教学连词——厘清顺序,有章有法

在教学《肥皂泡》第3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并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吹过泡泡?怎么吹泡泡?如果让你把怎么吹泡泡的过程写下来,你会怎么写呢?”

接着,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作者的有序表达技巧。教学片段如下。

首先,教师让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在这一段,作者写了哪两部分的内容。教师引导:“在这一段,作者分别写了( )肥皂泡和( )肥皂泡。”随后,教师展开过渡:“咱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做肥皂泡的。跟着文中所讲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做肥皂泡吧!”(多媒体演示)然后,教师提问:“肥皂泡做好了,接着要干吗?”学生回答:“吹肥皂泡。”教师追问:“大家回答得对。从做肥皂泡到吹肥皂泡,作者用了一个词,是什么?”学生回答:“然后。”接着,教师继续提问:“等作者要把管子上的泡泡吹出去时,作者又用了一个词,是什么?”学生回答:“再。”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表示先后顺序的连词,并引导:“像这样的词,我们叫作什么词?这些词有什么作用?”最后,教师延伸:“然后……再……,这是两步的情况。如果是三步,可以怎么说?如果是四步呢?”学生思考后,教师再利用PPT展示用于说明三步、四步的连词:首先……然后……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接着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怎么写,再读一读文中作者是怎么写的;然后教师演示怎么做、怎么玩肥皂泡,从而使学生理解在这一段中作者是怎么写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认识到把吹泡泡的过程表达清楚、写得有条理的秘诀是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由此,学生不仅理解、感悟了文本内容,还学习了文本的言语表达方式。

(二)仔细琢磨,动词连用

在阅读教学中,特级教师王林波指出:“语文老师应该用好教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本中蕴含的深意,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

在教学《肥皂泡》第3自然段时,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 )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 )起,( )起一个轻圆的……,再轻轻地一( ),……便从管上( )了下来……,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 )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动词表达更准确,然后出示“蘸、吹、吹、提、落、扇”这一连串吹肥皂泡的动词,接着提问:“老师请一名学生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回答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我发现它们是表示一连串动作的词,这一连串的动作做下来,一个泡泡就吹好了。”教师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学生根据所出示的动词,叙述吹泡泡的过程。在学生说完后,教师小结:“用上这些动词,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冰心奶奶吹肥皂泡的场景。这也是冰心奶奶教给我们的第二个写作方法—动词连用。”

在教学这个片段时,教师先让学生尝试说用什么词来表达吹肥皂泡的一系列动作。这既考验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让学生琢磨怎样准确使用动词。然后,教师再出示“蘸、吹、吹、提、落、扇”这一连串吹肥皂泡的动词,引导学生把吹泡泡的动作说准确、表达到位。接着,教师让学生看着这些动词,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语言,训练思维,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巧用修饰,准确表达

修饰词的巧妙使用,能使表达更加生动、准确到位。

教师引导:“冰心奶奶觉得一连串的动词还不足以表达她吹肥皂泡的丰富经验和吹肥皂泡的娴熟技巧呢,所以她还用了一些词,请同学们继续看看这个片段。”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

教师引导:“你注意到加粗部分的词语(黏稠、慢慢地、轻轻地、软悠悠地、轻轻地)了吗?它们是什么词?加上这些修饰词有什么作用呢?能不能去掉呢?咱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教师演示吹肥皂泡的过程: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故意用力吹,然后提问:“能吹得起来吗?”学生笑着摇摇头:“太用力了,吹不起来,要慢慢地吹。”教师继续演示:吹起后的泡儿,重重一提。学生笑着摆手,并提醒教师要轻轻地一提。教师继续演示:用扇子在下面重重地扇送。学生提醒:“老师,要‘轻轻地扇送,否则泡泡会马上碎了的。”最后,教师提问:“从刚刚的体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从这些‘慢慢地‘轻轻地等修饰词中感受到冰心奶奶吹肥皂泡很有经验,动作娴熟。”教师追问:“作者仅仅用了这几个修饰词吗?还有哪些词语也是修饰词?”学生回答:“‘黏稠的‘轻圆的网球大小的‘轻圆的‘软悠悠地也都是修饰词。” 教师小结:“在写作时,为了能更加生动地再现当时的场景,咱们也要像冰心奶奶一样,巧用修饰词。”

在教学修饰词的作用时,教师用对比演示修饰词动作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感受和理解课文,直观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

五、迁移运用,实践创作

吴忠豪教授说过:“从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看,更应该强调的是学生的语文‘实践,学生的‘实践比教师的‘策略指导更为重要。”

在教学《肥皂泡》时,教师展示图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一个小女孩正准备捕捉一只停在一棵小草上的蝴蝶。教师提问学生:“我们从冰心奶奶的文章中学到了三种写作方法—厘清顺序、连用动词、修饰词语。同学们会不会运用这三种写作方法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回忆你抓蝴蝶时的情景,然后和同桌说一说,看看怎么用上冰心奶奶教给我们的写作方法。”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在安静思考或跟同桌小声交流后,动笔写片段。学生1:“首先,我轻轻地跑过去;接着,就慢慢地蹲下;最后双手一合,抓到了漂亮的蝴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学生2:“首先,我戴上手套,然后轻轻地、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到一只漂亮的蝴蝶旁边,接着轻轻地一合手,就抓住蝴蝶了。”

教师提供学生熟悉的抓蝴蝶情景图,搭建了一个既有內容可写,又有方法可循的语言交流平台,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三种写作方法—厘清顺序、有章有法,仔细琢磨、连用动词,巧用修饰、准确表达,进行实践练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文本,用课文教语文,由文本内容解读转向重视语言学习运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并进行有效积累。教师还要从文本中找出读写契合点,进行写法的迁移运用,通过听、说、读、写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达到得意、得言、得法的教学效果,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林波.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苏学珍(1970.06—),女,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一级教师,大专学历。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