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式康复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1-02-07李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常规康复护理人员

李明

胆囊结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手术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以往常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医学技术和医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而且该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微创的发展,使其日益成熟,目前针对胆囊结石的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了主要的治疗方法,另外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中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应用也较为常见[1]。就联合式康复护理而言,其在护理期间重视患者疼痛、情绪多方面的护理,并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康复训练,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和不良情绪,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2]。由此可见,想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护理的实施十分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不同护理方法,以此探析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实施联合式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6 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男36 例、女30 例,年龄21~72 岁,平均年龄(58.37±7.5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33 例。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护模式。康复组则使用复合式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 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根据其疼痛程度的不同,实施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并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让患者熟练掌握缓解疼痛的方法,进而改善患者的疼痛感。

1.2.2 情绪护理 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和患者沟通,并注重沟通时的方法及语言表达方式,以此了解患者的情绪状况,之后根据了解情况进行针对性疏导,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

1.2.3 康复护理 ①护理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当患者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治疗情况和生理状况,以此为基础完善康复路径,由临床护理人员协助完成。②患者接受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即肢体训练和排痰训练,在进行排痰训练时,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若患者能够自主翻身则进行排痰指导,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深呼吸,采用叩背的方法协助患者排痰,以此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出。在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上肢运动,让患者进行简单的抬臂训练,指导其进行关节屈伸,同时适当的握拳;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下肢运动,在患者耐受范围内,让患者尽量抬腿,适当的进行膝关节伸屈,并协助患者完成髋关节外展[4,5]。通过全面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指标以及疼痛评分、HAMA 评分、HAMD 评分。临床指标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采用VAS 进行评估,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强烈;HAMA、HAMD 评分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指标比较 护理后,康复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后VAS、HAMA、HAMD 评分比较 护理后,康复组VAS 评分、HAMA 评分、HAMD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指标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指标比较(±s,d)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护理后VAS、HAMA、HAMD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后VAS、HAMA、HAMD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胆囊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针对该病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医疗水平和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当前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中,双镜治疗逐渐取代了传统手术方法。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在腹腔镜的指导下将胆囊切除,该手术操作完成后,可进行胰胆管造影术,采用治疗性内镜完成,该方法能够将胆总管中的结石快速且有效的取出,使用这种方法具有安全系数高、创伤小的特点,正因为其对患者的影响小,所以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近几年,在科技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临床微创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双镜联合手术的应用愈加广泛,使用频率迅速升高。尽管该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手术后患者仍然感觉到不适,比如术后疼痛,由于不同患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其疼痛程度也有所区别,这种情况下,患者一旦出现疼痛,心理情绪就会发生较大波动,进而对康复效果造成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状态,临床中还要重视护理工作的实施,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另外,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疼痛的危害,其不仅能够让患者产生负面情绪,而且患者的敏感度也会随之增加,耐受性逐渐下降,这种现象极大的限制了患者的康复。基于此,在患者术后介入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从而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就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而言,以往常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使用该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往往缺乏对患者疼痛程度以及心理状况的重视,这种情下,患者的疼痛感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长时间下患者的心理压力会不断增加,从而造成不良情绪的滋生,不仅会导致患者治疗配合度的下降,还会限制患者的康复效果[6]。此时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效果会受到影响。而联合式康复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提高了对患者情绪以及疼痛管理方面的重视[7]。护理期间联合式康复护理的应用,通过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三个模块展开全面的护理,注重患者疼痛感的缓解、情绪的改变,以此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这对其早日康复有着积极作用[8]。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联合式康复护理模式的康复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腹痛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联合式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对患者恢复时间的减少有着积极作用。另外,研究中还发现,康复组患者接受联合式康复护理后VAS、HAMA、HAMD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联合式康复护理的使用,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还能够改善其不良情绪的发生,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实施联合式康复护理,不仅能促进患者的康复,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常规康复护理人员
常规之外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