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引领陕西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021-02-04袁淑俊
袁淑俊
内容摘要:陕西黃河流域文物遗迹保护开发不足,古籍文献分散分布,管理混乱,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断层,精神文化领域研究缺失以及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研究领域的空白状态,加剧了其整合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研究陕西省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整合思路、方法,为有效保护与传承陕西省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陕西省文化经济,促进陕西省经济全局性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创新 黄河流域 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陕西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拥有数量众多的文物遗迹、古籍文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典型的地域精神文化。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宣传与传承可谓重中之重。
当下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市场先喧嚣后萧条,甚至出现像白鹿塬民俗村耗资巨大却被迫拆除的情况。如何以创新引领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传承,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化遗产是注释历史的“活字典”。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敦煌时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那些散布在全国各地、城市乡村的古代建筑、历史文物,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从距今8O万年的蓝田人到五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从炎黄二帝到周秦汉唐,古老的华夏文明在三秦大地上留下了深厚而无法磨灭的历史印迹。陕西黄河流域中的历史遗存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值得我们挖掘并传承下去、弘扬出去,在保护、活用历史文化遗产中坚定文化自信。
一.陕西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文物遗迹数量众多,但开发保护利用不足
据相关统计,陕西全省文物景点共计35750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4处;馆藏文物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即达3637件组。其文物古迹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不仅在全国位居前列,即使在世界上也是比较罕见的。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名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便有“帝王之都”的称号。以陕西为中心的周、秦、汉、唐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华夏文化乃至周边的东南亚诸国文化的发展进程。
然而让人扼腕叹息的是,如此众多的历史文物遗迹与文化景观真正得到妥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屈指可数,虽然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大部分已成立专门的管理保护部门,有的甚至已经开发为各种旅游景点,但是更多的文物遗迹与文化景观的管理、开发则流于形式,部分遗址甚至仅有一块所谓的保护标志而已。如泰陵、简陵等仅是荒郊之外的一怀黄土堆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保护与开发。
(2)古籍文献数量众多,而保存现状堪忧
陕西文献典籍收藏丰富,仅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藏量即达24万余册,其中善本古籍700余部,9000余册;西北大学图书馆线装古籍达1万余种,18万册之多;陕西省图书馆古籍总藏量37万册,2.4万余部,其中善本古籍2906部,碑帖拓片总藏量达1.3万多册(件);其他诸如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陕西省地方志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西安市图书馆等,都存有较多数量的文献古籍。各区、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等单位,亦保存数量较多、价值较高的文献古籍。目前陕西省古籍文献存藏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古籍藏量丰富,但是分布相对分散,并且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文献典籍价值较高,但是有效利用率较低;部分管理人员因缺乏专业知识与工作热情,管理制度混乱,古籍保存状况差。这些古籍文献资源的分散分布,给我们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弘扬历史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力度不足
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陕西长期以来积淀了丰厚的民间独特艺术,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建议名单中列举了民问美术(9项)、民间文学及语言(2项)、民间音乐(12项)、民间舞蹈(21项)、戏曲(12项)、曲艺(9项)、民问手工技艺及建筑工艺(14项)、民俗及传统体育竞技(24项)、传统医药及饮食工艺(8项),这些都是三秦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保护与传承。由于保护、管理资金以及人员不足等原因,存在较为严重的断层现象,不少依赖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或濒临消亡,相关管理部门重申报开发轻保护管理的现象普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
(4)地域性特色文化研究不足,缺乏代表性的典型精神文化产品
陕西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包含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域风情区,其中陕北地区自周、秦、汉、唐以来,都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错杂居的过渡地带;从炎黄时代开始,关中便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特色浓厚;陕南地处秦岭以南,气候较关中、陕北湿润多雨温暖,其文化体系属长江流域的南方文化,与关中、陕北截然不同。
陕西境内各地区饮食、服饰、居住、交通、生产、贸易、婚丧寿诞、岁时节庆、信仰禁忌、娱乐游戏等都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域特色,都是值得开发的典型地域性特色文化。事实上,陕西省境内的地域性特色文化研究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大部分地区缺乏全局意识,立足于小范围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其研究力度、范围均严重受限,无法形成代表性较强的典型精神文化产品。
二.陕西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基本路径
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开发省内各文物遗迹,规划系列专题旅游线路,如汉唐帝王陵墓、佛教文化旅游专线,在有条件的文物遗址上设立专题博物馆,系统介绍古迹景区的相关历史文化景观与历史知识,普及历史文化常识。如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建立综合性汉唐文化主题博物馆,统一规划汉代、唐代帝陵,宣传汉唐文化;在西安市内,以明城墙为依托,连缀唐代诸宫殿遗址,建立兴庆宫、大明宫、曲江池等唐文化遗址专区;发展以黄帝祭祀为中心的祭祖、怀祖文化,增设专门旅游线路,从改善交通条件入手,激发人们将诸多帝王将相陵墓作为旅游对象的兴趣与欲望;在历史文化旅游专线中穿插地域性民俗文化体验项目,推动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组织全省专家与专业工作人员,对省、市各图书馆、博物馆、文史馆、高校、地方性与民间性古籍存藏单位内保存的所有古籍进行初步的摸排、登记与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级别较高的版本鉴定、分类与修复工作;鼓励有关专家、学者与科研人员对有历史价值的珍贵古籍文献、地域特色突出的珍贵地方志等进行高水平的校勘、注解性研究,推动学术界对珍贵古籍文献的有效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与传承。
第三,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设立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专项资金,加大宣传与保护力度,积极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方戏曲、歌谣、手工技术等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整理、挖掘。陕西各种民俗节目、工艺美术、民间建筑、音乐舞蹈、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典型者如凤翔泥塑、安塞腰鼓、眉县眉户戏、三原城隍庙、陕北民歌、户县农民画、耀州磁窑等,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积淀。农业乡土社会与生俱来的“浓厚的区域本位主义和家乡观念特色的非规范性”特点,赋予了民间艺术文化极大的淳朴性与神秘性,对城市游客、外地游客甚至海外游客来说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旅游管理部门可加大与文化管理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将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观、保护与传承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二者共同繁荣。
第四,宣传地域特色文化,扩大社会影响,成立专门机构,让特色文化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为止,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部分地区都表现为局部区域性关注,地区性文化主管部门往往都只关注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对其他地区的特色文化往往视而不见,陕西省也不例外。陕西地跨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与秦岭山地三大地形区,地貌特征与气候条件都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域特色文化的宣傳与发展路径亦各不相同,各自为政的特点极大地局限了陕西省地域性特色文化的和谐发展,也严重制约了陕西本土的代表性地域精神文化产品的形成与认同。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在地域精神文化产品的选择、宣传与培育方面慎重考虑,在专门机构的统一领导与运作下,选择一些诸如黄帝文化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域精神文化产品,以舆论媒体为主要宣传手段,扩大文化认同感,提高号召力与影响力,最终推动特色文化产品乃至陕西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恺,莎车古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传承,2016,东方出版中心.
[2]鲁春晓,新形势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关键性问题研究,2017,中国社会科学研究.
[3]乔晓光,中国经验:多元化的非遗传承与实践,2019,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