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兄弟阋墙》与《雷雨》比较研究

2021-02-04钟卓尔莫小红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席勒曹禺雷雨

钟卓尔 莫小红

内容摘要:席勒的《兄弟阋墙》与曹禺的《雷雨》都深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在悲剧观念、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都具有强烈的宿命色彩,遵循“三一律”,采用“回顾穿插”结构模式,塑造了自私老成的卫道者与单纯冲动的少年形象。相比较,《雷雨》主题更具批判性,结构安排更巧妙,人物形象更丰满。究其原因,是因为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审美追求各异、接受的文化影响不同,因此,相同题材的作品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席勒 《兄弟阋墙》 曹禺 《雷雨》 比较研究

《兄弟阋墙》是德国剧作家席勒的一部仿古的命运悲剧,集中描写了兄弟之间的权力、感情之争。《雷雨》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该剧从两代人的爱恨纠葛入手,将命运、伦理、阶级矛盾、新旧思想斗争集合于一体,形成了一场“雷雨”。这两部作品都反映了“俄狄浦斯式”悲剧宿命观念,又颇具个性,本文将从悲剧创作的角度窥见《兄弟阋墙》与《雷雨》的异同。

一.《雷雨》对《兄弟阋墙》的借鉴

作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曹禺的戏剧创作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田本相在《曹禺传》里写道,“他流连于世界戏剧艺术的长廊里,除了这些他醉心的戏剧大师,其他如法国的博马舍、莫里哀、雨果……德国的莱辛、歌德、席勒……英国的王尔德、萧伯纳等人的剧作,都在他系统阅读之列”〔1〕。曹禺曾阅读席勒戏剧作品,接受席勒的影响,其代表作《雷雨》与《兄弟阋墙》有诸多相似之处。

(一)无法逃避的命运

古希腊人认为命运支配着人和神,无法抗拒,这种宿命观也反映在古希腊悲剧中,《俄狄浦斯王》便是古希腊“命运悲剧”的代表作,其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节”,为众多文学作品所效仿。弗洛伊德认为,当一个家庭中其他孩子出现时,俄狄浦斯情结扩展成家庭情结,孩子会认为是其他孩子夺走母亲的爱,激起他对新来的人的厌恶感。随着新兄弟姐妹的成长,孩子对他们的态度发生转换,在青春期,兄妹一次次被性欲吸引,成为对方可能的乱伦对象,产生兄妹恋〔2〕。《兄弟阋墙》与《雷雨》都反映了这种兄妹恋。

在席勒《兄弟阋墙》中,大哥曼努埃尔与弟弟凯撒都爱上了亲妹妹贝亚特丽丝,刚刚和好的兄弟又成了水火不容的情敌,最后导致了全家毁灭的悲剧。尽管戏剧人物有对命运的反抗,但反抗已然是无用的。而曹禺笔下的《雷雨》也反映了人与命运之间的冲突,曹禺曾提及《雷雨》里还有“第九条好汉”,那就是古希腊戏剧所提到的命运。周萍与他的父亲一样,爱上了丫环,仿佛在重复着父亲的命运,兄弟俩又爱上了同一个人,正是侍萍所说“好不公平的天哪”〔3〕。《兄弟阋墙》与《雷雨》都具有强烈的宿命色彩,尽管剧中人物竭力反抗,但终因各种机缘没能逃脱天道轮回。

(二)相同的结构模式

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冲突是戏剧的戏剧性所在,整体性、紧凑性和进展快是戏剧的三个特殊定性,《兄弟阋墙》与《雷雨》都体现了“三一律”原则。在《兄弟阋墙》里,冲突在王宫里发生,矛盾浓缩在曼努埃尔、凯撒和贝亚特丽丝之间,全劇矛盾冲突集中,从兄弟和解到两败俱伤,从皆大欢喜到满目哀伤。《雷雨》将两个家庭三十多年的恩怨情仇在一天之中铺展开来,冲突发生于周公馆和鲁家,在这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真相大白,四凤与周冲触电惨死,周萍绝望地开枪自杀。不难看出,两部悲剧都在不断地强化冲突,剧情一环扣一环,直到冲突达到顶点,戏剧中的实体性力量从统一到分裂,最终达到平衡。

为了使矛盾更集中,《兄弟阋墙》与《雷雨》都使用了“回顾穿插”的结构,在对话中向观众展现前尘往事。《兄弟阋墙》里,曼努埃尔、凯撒与未婚妻相识的过程在“回溯”中展现,曼努埃尔对合唱队讲述时回溯到五个月前行猎中与心爱姑娘的奇遇;凯撒在花园遇见朝思暮想的女孩时表白“我第一次见你是在君主的葬礼上”〔4〕。可以说,“回溯穿插”结构出现在戏剧各段情节中。在《雷雨》中,尼姑和姐弟俩的对话讲述了教堂楼上疯女人的来历,这是第一层“回溯”;在十年前的周公馆内,鲁贵向四凤讲三年前屋子“闹鬼”的事,鲁侍萍与周朴园回忆三十年前的往事,这是第二层“回溯”。与《兄弟阋墙》不同的是,“回溯穿插”结构整体贯穿着《雷雨》的戏剧情节。“回溯式”结构,通过在整一事件中穿插回忆,使读者观众了解矛盾冲突的前因后果,避免叙事过程中的平铺直叙,推动情节发展。

(三)相似的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是戏剧的中心,人物形象是现实原型的典型体现,在作者的巧妙构思下,人物的言行举止一次次加剧矛盾冲突。《兄弟阋墙》与《雷雨》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十分相似。两部戏剧中,凯撒与周冲的形象十分相似,凯撒鲁莽简单,尊重兄长,大胆追爱;而周冲“有着一切孩子似的空想,他年青,在美的梦里活着”〔3〕,与凯撒一样冲动单纯。此外,两位父亲的形象也存在相似性,周朴园和国王都如同主宰者一般,专制虚伪。国王为保护儿子,维护家族统治,残忍地决定杀死自己刚出生的女儿;周朴园初见鲁妈时,他表现出内心的自责与忏悔,得知侍萍就在眼前后,他开始严厉地指责,担心侍萍敲诈他。可见,他们都将功利价值置于情感价值之上。

二.《雷雨》对《兄弟阋墙》的推进

《兄弟阋墙》与《雷雨》同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在命运观、结构模式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但是,《雷雨》较之《兄弟阋墙》有着更深刻的主题、更精巧的戏剧结构和更丰富的人物形象。

(一)《雷雨》主题更深刻

《兄弟阋墙》通过演绎两兄弟爱上同一个女孩导致兄弟相残的悲剧,体现单纯的宿命论,使读者和观众感受到戏剧带来的崇高感,是席勒古典主义思想在创作上的呈现。

《雷雨》同样体现浓厚的命运观,但作者不再单纯表达命运意识,而是着重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雷雨》通过叙述两个家庭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牵扯到过去三十年的恩怨,揭露中国封建家庭和社会的沉珂,展现阶级矛盾,发泄被压抑的愤懑,表现作者追求社会解放,渴望用一场“雷雨”冲破社会黑暗的理想。曹禺曾提到蘩漪的原型是他同学的嫂嫂,后来与他那个同学有了爱情关系,在人们看来她是“罪大恶极”,但这位嫂嫂的遭遇引起曹禺的怜悯和尊重,于是就成了现在的蘩漪,曹禺说:“我算不清我亲眼看见多少蘩漪”〔1〕。他将蘩漪和侍萍、四凤结合一起,把她们的声音呼喊出来。而周冲和鲁大海是作者的视角,他们的存在代表着曹禺的憧憬和理想。可见,《雷雨》更富有批判性。

(二)《雷雨》结构安排更巧妙

《兄弟阋墙》借鉴古希腊悲剧,不分幕和场,采用“回溯”的手法对情节的前因后果进行了补充,以“发现”和“突转”的手法在种种巧合中使读者和观众发现真相,选取“锁闭式”结局。《雷雨》同样继承古希腊悲剧的特点,但在结构安排方面更巧妙,包括“完形”的结构和“出走”的结局。

“完形”结构即人物甲没有表现出来的行动和性格用人物乙来补充,乙没有表现出的经历和思想性格用甲来补充。周朴园因为家庭意识和阶级意识放弃了爱情,周萍与四凤的爱情便是对上一代周朴园与侍萍的“完形”补充〔5〕。为了避开两个女人,周萍选择去矿上,至此,周朴园与周萍在面对爱情和家庭时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周朴园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自私世俗,这也为周萍选择决裂的缘由作出“完形”补充。曹禺用这种互为补充的艺术使人物性格更丰富,两代人相同的选择也体现了命运的循环重复。

《雷雨》里,鲁妈、四凤、周萍和鲁大海都有“出走”情节,其中鲁大海的“出走”意义最为深刻。雷雨夜过后,鲁大海出走没了消息,鲁妈疯了后经常“痴呆地望着窗外”,鲁大海是母亲的冀望,也象征着工人阶级未知的未来。这使得《雷雨》具有更深的社会意蕴。

(三)《雷雨》人物形象更丰满

黑格尔认为,“悲剧人物的灾祸如果要引起同情,他必须拥有丰富的内容意蕴与美好品质,才能打动高尚心灵的深处”〔6〕。《兄弟阋墙》鲜明地显现出这种创作倾向,席勒赋予笔下人物高尚的心灵和杰出的才能,塑造“理想人”。伊萨贝拉温雅慈爱,曼努埃尔性格平和忠厚,凯撒暴躁却敢于担当,贝亚特丽丝善良单纯。可见,《兄弟阋墙》里人物性格单纯,存在崇高的人格魅力,用这种创作方法塑造的人物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形象单一化问题,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离心。

反观《雷雨》,其人物形象更复杂,人性弱点逐渐暴露,导致悲剧结局。周朴园与国王两个形象尽管有很多相似性,但周朴园形象特点更耐人寻味。周朴园经常在家人面前提起周萍的母亲,塑造自己伟大父亲的形象,他又有着浓厚的阶级意识,自然不愿意公开周萍的生母,只是最后面对蘩漪的逼迫,周朴园不得不承认。其次,同作为母亲的蘩漪与王后伊萨贝拉相比,蘩漪是一个更具争议的人物。蘩漪是一个极端“雷雨式”的形象,一方面,“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3〕;另一方面,蘩漪内心燃烧着火热的激情,“她会爱你如一只饿了三天的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她恨起你来也会象只恶狗信信地,不声不响地恨恨地吃了你的”〔3〕。曹禺笔下的蘩漪象征着渴望爱情、追求自由解放的独立女性形象,是曹禺为旧时代女性树立的标杆,曹禺也用蘩漪这一人物冲破自己内心的抑郁情绪。

三.主客观因素影响下的《兄弟阋墙》与《雷雨》

《兄弟阋墙》与《雷雨》虽然都源自古希腊悲剧,但是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审美追求各异、接受的文化影响不同,所以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也彼此不同。

(一)相异的社会背景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进入“古典文学时期”,被理性压抑的身体、欲望、情感和想像开始得到解放,人们日益认识到这些理性社会道德和个体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力量”,席勒试图追求理性与非理性的平衡〔7〕,《兄弟阋墙》就是这个时期席勒的代表作之一。而《雷雨》的社会背景不同,九一八事变后,曹禺等中国知识分子不断寻求抵抗外侵、自由解放之路。《雷雨》里人物可当作当时不同人群的典型,周朴园是虚伪圆滑的封建资本家,象征着封建社会必然灭亡;鲁大海是有思想、有智慧的工人阶级的代表;繁漪则是追求解放、争取独立的新女性形象。曹禺作《雷雨》,表达对腐朽封建制度的控诉,以及对生命的无限渴望和追求。

(二)不同的审美追求

席勒希望建立一个理想国家,通过审美教育改善时代的性格,使人性格中的感性与理性调和,恢复人的天性的完整性,以获得政治自由〔8〕,《兄弟阋墙》是席勒审美理想在创作中的实现。首先,席勒在《兄弟阋墙》中采用合唱队,合唱隊发表忠于主人的言论,他们随着剧情的发展规劝主人,合唱队代表“理性的人”,始终保持冷静,合唱队的理性与主人的自由行动达到调和。其次,人物形象自身也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凯撒被嫉妒之火吞噬以致杀死哥哥时,是感性占据主导;得知真相后,凯撒自责忏悔,此时是理性占据主导,最终达到人性中感性与理性的调和。最终,曼努埃尔和贝亚特丽丝尽管不得不屈服于命运,面对身体或精神的毁灭,但也证明了理性和独立的精神,这种实体性力量构成席勒悲剧理论的核心。

曹禺复杂的“文化关系”在《雷雨》中印下了深深的烙印,曹禺深受西方戏剧观念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从《雷雨》中的“命运观”来看,希腊悲剧对曹禺的渗透尤为深刻。曹禺在政治上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着他能够正视现实,憎恨剥削阶级和不合理的政治制度,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雷雨》的“乱伦”情节体现曹禺的反抗倾向,他向文明理性和人类道德秩序发起挑战,将人与文明置于对立的两极,对乱伦双方予以同情,这是曹禺对生命的深切关注〔9〕。

(三)多元外来文化的影响

席勒对于希腊文艺精神的认识是从文克尔曼那里来的,他全盘接受了“单纯的高贵,静穆的伟大”,把它看作德国民族文学所应追求的理想,他认为希腊人具有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席勒十分推崇古典美学,《兄弟阋墙》正是对古希腊悲剧的效法〔10〕。而他所受到的最大影响来自康德,席勒的美学思想深受康德二元论先验哲学的影响,人处在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中,同时又强调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调和,但实际上康德侧重的还是理性,这一点上席勒与康德的观点相同,这在席勒的剧作中得到深刻体现〔11〕。

在曹禺的创作道路上,也多受外来文化影响。由于曹禺出身封建家庭,接受资产阶级教育,深受叔本华、尼采、佛教和基督教影响,形成“悲天悯人”的情怀。曹禺不止一次地说:“外国剧作家对我的创作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易卜生启迪曹禺去思考中国苦难大地的现实,《雷雨》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黑暗与必然灭亡的命运,以及曹禺对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期盼。曹禺在大学时代迷恋上了奥尼尔的戏,奥尼尔流露出来的对支配人们命运的神秘力量的敬畏,引起曹禺的共鸣。奥尼尔的作品对现实的反映又是异常深刻的,而《雷雨》正是命运观与现实问题反映的结合体。《雷雨》无疑体现曹禺对多元外来文化的继承。

要言之,《兄弟阋墙》和《雷雨》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戏剧作品,都可溯源至古希腊命运悲剧,既存在相似之处也有众多差异,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无疑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瞥见文学接受的时代特征与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1〕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7):122、146-147.

〔2〕岳刚: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异形恋母情结〔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6-7.

〔3〕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76、25、33.

〔4〕席勒:席勒文集5(戏剧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9.

〔5〕杨朴、杨旸:“完形”方法与命运原型模式的呈现——《雷雨》艺术方法及其悲剧主题的重新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2010:132-138.

〔6〕陈星霖:从人物角色的设定看《俄狄浦斯王》与《雷雨》在悲剧创作上的传承与发展〔N〕.中国校外教育,2019(3):69-70.

〔7〕郑萌芽:席勒戏剧《墨西拿新娘》中的情感诗学〔J〕.德语人文研究,2019(6):15-17.

〔8〕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3.

〔9〕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D〕.成都:四川大学,2003:90.

〔1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379.

〔11〕翟欣:悲剧与自由:席勒与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之比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席勒审美解放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7B262)。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席勒曹禺雷雨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僧院雷雨(一)
《雷雨》中的“雨声”
席勒的烂苹果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好剧本离不开认真
可怕的雷雨天
雷雨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