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翻译理论分析《活着》德译本中的俗语
2021-02-04蓝菲
蓝菲
内容摘要:自关联理论问世以来,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E.A.Gutt研究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发并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引发了学界对理论及其应用的广泛讨论。本文基于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综合推理模式,对《活着》德译本中的俗语翻译进行分析。
关键词:关联理论 关联翻译理论 《活着》俗语翻译
关联理论是基于认知语用学研究人们在交际中如何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认知推理的理论。它由Dan Sperber和Deidre Wilson于1986年所著《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被提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示意——推理的过程,它包括了说话人向听话人通过示意行为传达自己的意图,以及听话人根据语境,通过自身的认知和推理能力找到最佳关联,理解说话人想传达的意图这两个过程,以此来完成交际。关联理论拓宽了语用学研究的领域,对于翻译研究来说,1991年Wilson的学生Gutt在他的博士论文《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更是丰富了翻译理论研究。在中国,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关联翻译理论,他们一方面从宏观层面上阐释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赵彦春,1999;王斌,2000),研究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推理模式的构建(赵彦春1999;李寅、罗选民,2004),一方面从微观层面研究了关联翻译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广告、幽默、文学、话剧、文化、可译性、互文性、回译、隐喻、连贯等多个课题(王建国,2005;朱燕,2007)。从中可以看出,关联翻译理论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将介绍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发,第三部分介绍国内学者研究的关联翻译推理模式,第四部分将引用余华的《活着》德译本中的一些俗语翻译作为例子,根据关联翻译理论对此进行分析。
1.关联理论与翻译
关联理论是研究人与人之间语言交际的理论,它强调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用现象,而这个认知模式通过关联性来体现: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与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译文引自何自然、冉永平,1998;轉引自赵彦春,1999)
Sperber和Wilson(1986)指出,交际双方在进行交际时处于特定的认知语境当中,这个认知语境既包括了上下文和情景的语境,也包括了个人的经历和百科知识。关联理论在批判地继承交际的解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际的推理模式:说话人发出刺激信号,即话语,通过示意(明示或暗示)对听话人传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听话人根据语境信息,通过推理找到最佳关联,从而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关联性受到语境效果和听话人的推理能力影响,若语境效果良好,交际双方对于交际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那么听话人所用的推理能力越小,关联性越大;若语境效果较差,听话人需要付出较多的推理能力才能找到关联性,获取交际者的意图,那么关联性就越小,这一关系可用以下这一公式来表示:
关联性(R)= 语境效果(C)/ 推理能力(E)
翻译实际上也是一种交际,属于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那么关联理论对于翻译也有了解释力。翻译这种特殊的交际涉及到了双重示意——推理过程(张新红、何自然,2001),原文作者、译者以及读者是翻译中的三个主体,这三者的交际互动影响了翻译。在第一个示意——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作为说话人向译者传达他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译者作为听话人根据语境信息和关联原则,找到最佳关联并理解说话人意图;在第二个示意——推理过程中,译者由听话人变成了说话人,并在预估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情况下,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将自己所理解的作者的示意的信息传达出来,让读者从所示意中进行推理,找到最佳关联,最终理解作者的意图。在这里,译者具有交际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
2.关联翻译推理模式
赵彦春(1999)根据关联理论强调指出,“成功的译文只是,而且只能是:原交际者的目的和受体的要求在认知环境相关的方面与原文相似。”他归纳出了两种推理模式:
我们可以看出,赵彦春将翻译分为三个层次,即语义层,语义-语用层以及语用层。他指出,语义层属于硬译、死译,不能仅仅翻译出每个语码的规约意义;语义-语用层的翻译是比较复杂的,在不同的语境下,翻译译元的本义会造成不同的效果;另一种情况是短路会话隐含,即“不需要推理就能明白的隐含义”,当翻译本义会造成误译时,这时译者需要专用另外的表达方式来表示短路会话隐含;在最后的语用层中,由于文化和认知环境的不同,若译者用其他两种方法都不能让读者获得相似的语境效果,此时可以根据交际目的,将隐含义翻译出来。赵彦春认为,“在翻译中将一价译元推理模式中的规约意义和二价译元推理模式中的本义或短路会话隐含翻译出来即可,其会话隐含交由读者自己去推导。”
3.《活着》德译本中的俗语翻译分析
《活着》的德译本由德国汉学家和翻译家高立希(Ulrich Kautz)翻译,这本小说中描述了农民福贵历经苦难的一生,描绘了特色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民的生活与状态,小说中含有许多的俗语。俗语由人们群众创造,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愿望,具有口头性和通俗性。下面笔者将基于关联翻译推理模式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
例1:以前我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天有气无力,每天早晨醒来犯愁的就是这一天该怎么打发。(余华,2012,第9页)
译文: Zu jener Zeit ging es mir wie dem Tempelbonzen im Sprichwort, der Tag für Tag nichts anderes tut als die Glocke zu schlagen- ein ewiges Einerlei! So vertr?delte ich meine Tage. Wenn ich morgens aufwachte, war meine einzige Sorge: Wie bringe ich diesen Tag herum? (Ulrich Kautz, 1998, S. 14)
由前文对俗语的定义得知,俗语在大众中口口相传,其规约用法中有了短路会话隐含,即人们可以不经过推理就能得出它的含义。这个例子中,福贵还是地主少爷时,生活过得十分安逸,以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短路会话隐含为“无所事事,混日子,得过且过”。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尽可能保留文学作品的文化特征和读者的接受程度,运用了直译加文内解释的翻译策略,即将这句俗语的本义和隐含义都翻译出来。由于西方社会对“和尚敲钟”这一场景不是很熟悉,也没有类似的短路会话含义。但是经过翻译读者可以知道这是中国的一句俗语谚语,而且也知道了其所隐含的意思,既有效度也有信度。
例子2:我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抹着眼泪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啊。”(余华,2012,第22页)
译文: Sie sackte auf dem Fu?boden zusammen und sprach unter Tr?nen: Ach ja, der Apfel f?llt nicht weit vom Stamm!“(Ulrich Kautz, 1998, S. 31)
福贵的母亲在得知福贵在赌场输了全部家产后,心痛后悔的说了这句“上梁不正下梁歪”。俗语的本义是指长辈做坏事,在玩呗面前立了坏榜样,那晚辈也会学着做坏事。“梁”与中国建筑文化密不可分,古时人们建房子多是土木结构,大到华丽的宫殿,小到百姓住的房屋,都需要梁和柱等材料。这种木质房屋具有独特而又紧密的结构,一旦上梁没有摆正,影响了整个结构,就会导致下梁也不正。译者用了德语中具有相似短路会话隐含的俗语来翻译这句话,让目标读者在阅读时获得了与原文读者相似的语境概念,虽然本义不同,但是这个翻译具有了效度。
例子3: 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立了什么大功。(余华,2012,第93页)
译文: Ich wu?te nicht, wie mir geschah - wir h?tten uns verdient gemacht?(Ulrich Kautz, 1998, S. 114)
在大炼钢铁时期,福贵一家阴差阳错帮助村里练好了第一桶钢铁,生產队队长过来夸奖他们,但是福贵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感到十分疑惑。这句俗语的本义是“丈二高的和尚,(别人)摸不到他的头脑”,这在目标语读者的认知中不能产生任何语境效果,在此译者根据交际目的,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将俗语的隐含义翻译出来,使得译文简洁明了,意思明确,效度较高。
例子4:“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余华,2012,第161页)
译文: Du wei?t doch, solange der Bergwald noch steht, wird?s auch an Brennholz nicht mangeln.“(Ulrich Kautz, 1998, S. 192)
在经历了几位至亲的离去后,福贵还强打着精神安慰他的女婿,不让他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这句话的短路会话隐含为“只要还有生命,就会有希望”,译者在此采用了直译的翻译策略,将这句俗语的本义翻译出来。这句翻译在德语中并不具备短路会话隐含,但是我们关联原则得知,目标读者会根据翻译,结合上下文语境,动用推理能力,努力找到最优的关联性来理解作者,可能有些读者会得出只要最主要、最重要的东西还在,那么就会一直有机会有希望。这句翻译将会话隐含留给了读者自己去推导,可能所做的推理努力要比原文读者更多,关联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具有信度,效度不是很大。
4.结语
关联理论扩展了语用学的研究领域,所研究的交际中的示意——推理模式对翻译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和解释力。在翻译这个双重的示意——推理模式中,译者既承担了接受者的角色,也承担了交际者的角色。根据关联理论,译者应该通过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尽可能地给目标读者营造适当的语境效果,以便他们能找到最佳关联性,从而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
本文运用了赵彦春学者提出的一价译元-推理模式和二价译元-推理模式,分析翻译时要注意的不同层面的关联性,并且要找出最适当的关联层面来翻译,否则一方面会造成死译、硬译或者误译的可能,另一方面如果直接将隐含义翻译出来,而其实只翻译本义或短路会话隐含就可以了,这样就会导致原文读者和目标读者所获得的关联性有区别,翻译的效度和信度都会有所损失。最重要的是,译者应该对原文读者和目标读者之间的语境效果差异做好评估,正确的评估会帮助译者翻译出更好的译文。
参考文献
[1]Dan Sperber/Deidred Wilson.蒋严译.关联:交际与认知.第二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03):286-293+285.
[3]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273-295.
[4]李寅,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40-42.
[5]王建国.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05(04):21-26.
[6]薄振杰,孙迎春.国内关联翻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9):57-59.
[7]朱燕.关联理论对幽默言语翻译的诠释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2):57-60.
[8]余华:《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9]Ulrich Kautz: Leben!, Stuttgart: Klett-Cotta Verlag,1998.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