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2-03孙晓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4期
关键词:格瑞洛瑞舒伐稳定型

孙晓梦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内科常见疾病类型,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促使不稳定斑块破裂、形成冠状动脉急性血栓所致,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予以积极治疗。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治疗药物种类较多,例如β 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等,在抑制血小板凝聚的基础上阻断血栓形成,促进症状体征改善[1]。随着治疗工作的开展,发现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理想。基于此,本文就本院2019~2020 年收治的8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2020 年收治的8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影像学等检查,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中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意识清楚、依从行为良好;②替格瑞洛等治疗用药患者知情同意;③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②合并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③研究药物过敏患者;④中途更换治疗药物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2~78 岁,平均年龄(59.50±6.60)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3.50±1.50)年。观察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3~76 岁,平均年龄(60.50±7.50)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30±1.8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钙拮抗剂、肠溶阿司匹林、β 受体阻断剂等对症用药,并视患者情况进行饮食、生活指导。

1.2.2 对照组 患者采用替格瑞洛(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20,规格:90 mg)治疗,口服,首次180 mg/次、2 次/d,而后改为90 mg/次、2 次/d,连续用药4 周。

1.2.3 观察组 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0008,规格:10 mg)治疗,替格瑞洛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瑞舒伐他汀口服20 mg/次,1 次/d,连续用药4 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TC、TG、HDL-C、LDL-C)、炎症因子(hs-CRP、IL-6)水平。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病情缓解程度>90%;有效:患者病情缓解程度为60%~9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HDL-C、LDL-C、hs-CRP、IL-6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HDL-C、LDL-C、hs-CRP、IL-6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临床数据调查指出,基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高血压等各类慢性病的增多、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病率呈持续递增表现[3]。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炎性介质作用下发生的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阻断心肌回血流量所致[4]。针对此疾病治疗的重点是抑制血栓形成,综合分析治疗经验,基础对症支持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需合理辅助药物治疗。替格瑞洛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生物利用度高、活性强、起效快,可直接作用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抗血小板能力较强[5]。同时,其能扩张血管,抑制血栓的形成。但是,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仍有进步空间[6]。瑞舒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亲水性强、易吸收,能够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进而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7]。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弥补了单一治疗的不足,药物协同作用下提升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促进了血脂、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疾病症状的改善[8]。王阳[9]研究指出,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整体效果理想,能够促进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是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HDL-C、LDL-C、hs-CRP、IL-6 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TC、TG、HDL-C、LDL-C、hs-CRP、IL-6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娅[10]研究结果有一致性,王娅研究中,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G、HDL-C、LDL-C、T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格瑞洛瑞舒伐稳定型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