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在重症呼吸衰竭合并慢阻肺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21-02-03耿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4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耿研

慢阻肺的特征为持续气流受到限制,属于肺气肿或慢性气管炎的范畴,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全世界>40 岁的人群发生慢阻肺的几率为9%~10%[1]。慢阻肺病因复杂,遗传、特定时期的肺发育不良、气道增高、吸入粉尘、吸烟、空气污染等均可成为慢阻肺的病因。慢阻肺若为开展有效治疗,容易引发呼吸衰竭,而一旦出现此合并症,对患者生命有极大威胁[2,3]。为研究此并发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本文针对2018 年7 月~2020 年7 月本院接收的72 例重症呼吸衰竭伴慢阻肺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2020 年7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 例重症呼吸衰竭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精神状态异常、严重肺功能障碍以及拒绝加入本次实验的患者,所有患者和家属均同意此次实验。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6 例。实验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0.59±5.55)岁。常规组男19 例,女17 例;年龄43~76 岁,平均年龄(60.24±5.7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通过常规的治疗手段对患者开展治疗,首先评估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引流。同时对患者应用止咳和扩张支气管的药物进行治疗,1 次/d。如果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等相关症状,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表现进行适当的营养支持。

1.2.2 实验组 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参数如下:频率12~18 次/mm,氧流量3~5 L/min,呼气压4 cm H2O(1 cm H2O=0.098 kPa),吸气压8~12 cm H2O;注意补充湿化罐中的蒸馏水含量,避免出现气道干的情况;吸入蒸汽的湿度为60%~70%,温度为35~37℃;定期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情况进行检查,协助其翻身,用空拳对其背部叩击,排出痰液。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临床指标水平及治疗效果。①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SaO2;②临床指标:包括HR、RR;③疗效判定标准:经治疗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呼吸症状恢复正常为显效;经治疗临床症状有一定好转,呼吸症状有一定改善为有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和呼吸症状无任何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PaO2、PaCO2、SaO2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R、R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HR、RR 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比较(,次/mi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水平比较(,次/min)

注: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我们国家目前每年呼吸窘迫综合征与急性肺损伤的人数约有70 万,慢阻肺是引发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慢阻肺多呈现出慢性进展的状态,对患病者生存质量有很严重的影响,患者易并发呼吸衰竭,导致猝死。慢阻肺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为重症呼吸衰竭,此类患者有很高的几率并发自发性气胸,对患者身体健康有极大影响[4,5]。目前此并发疾病的治疗手段分为两方面①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干预与治疗患者的症状;②对患者身心健康与安全存在负面影响的指标开展控制与治疗,如呼吸功能受到限制[6-8]。药物治疗结合吸氧是临床常选择的方式,可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控制感染情况,但大量临床实践发现,药物治疗无法改善呼吸肌的疲劳症状,且长期应用会导致患者的耐药性提升,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效果更佳的医治手段刻不容缓[9-11]。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也在不断革新,无创呼吸机就是现代医疗技术革新的产物。无创呼吸机属于辅助通气的技术,特点与优势非常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者呼吸道的阻力,使其气道痉挛、呼吸疲劳得到缓解,进而改善患者肺部的通气情况[12,13]。无创呼吸机还可以规避掉因气管插管而引起的气道损伤,对气道的防御能力可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因此无创呼吸机更具备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呼吸衰竭并发慢阻肺,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稳定血气指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