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中的审美风格探索
2021-02-03曹周天
摘 要:分析作品的审美风格是解读音乐作品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肖邦的部分代表作品的具体分析与解读,探索音乐欣赏中审美风格的分析方法。认知和分析音乐的审美风格,不仅需要诉诸我们的听觉,细心体会作品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享受,还需要结合过往的音乐欣赏经验与生命思考进行分析。同时,加强理论学习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能帮助我们有效提高音乐欣赏的水平。
关键词:音乐欣赏 审美风格 作品分析 艺术教育
“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感性需要与表现内心感受需要而创造的丰富而有序的声音组合体。”[1]音乐欣赏是连接音乐与人类生活的一座关键桥梁。“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在欣赏音乐时,分析作品的审美风格是解读音乐作品的一条有效途径。要分析音乐的审美风格,首先要找到合适的解读对象,以具体个案为抓手,这样才能提高音乐欣赏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鉴于此,笔者将以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肖邦的部分代表作品为例,展开具体分析与解读。一方面,这四位音乐家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他们的音乐风格有着鲜明的代表性。具体来说,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贝多芬可以说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集大成者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开拓者,而肖邦则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选取他们四人的作品做分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是对音乐欣赏中审美风格分析方法的有益尝试。
一、宗教般的严谨:巴赫作品的审美风格分析
巴赫(Bach)是巴洛克时期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之一,被誉为“音乐之父”。在西方,也有人称其为“小溪巴赫”,意思是说他的音乐如淙淙溪水一般,静静流过人们的心田。巴赫的音乐有一种神圣的宗教感,无论是欣赏者还是演奏者,都不可轻易否定巴赫的音乐。
钢琴初学者通常不会首先接触巴赫的音乐作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巴赫的作品识谱较难,对初学者有难度;二是巴赫的作品大量运用了和声与复调的技法,音乐初学者很难在短期练习中体味出它们所蕴含的内在美,时间一长,练琴的兴趣反而会降低不少。作曲家叶小纲曾回忆道:“记得小时候弹巴赫是件苦差事……要是弹一首二重或三重赋格曲,没个把月时间,各个声部想要独立,简直是做梦。”[3]当然,对识谱难易程度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即所谓的会者不难。演奏者的视奏能力强,对作品的熟悉程度高,自然能轻松应对。这与音乐的审美风格并无多大关联,在此不做赘述。而第二个原因,恰恰体现出巴赫作品审美风格的独特之处。
巴赫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复调。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为平均律的创作树立了典范,是钢琴音乐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被世人称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影响极为深远。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它常常是先有一个主题,开始主题由高音声部演奏,低音声部演奏辅助旋律,當这一主题再次出现时,主题转为低音声部演奏,高音声部演奏它的复调旋律。巴赫的《二部创意曲BWV784》是这种表现方式的典型代表。全曲中的几个主题在低音区与高音区交替出现,让人在恍惚中竟不能确定到底有几件乐器在演奏。巴赫的复调思想为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乃至当代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他把音乐从一维的平面带入了多维的立体空间,大大丰富了音乐美的层次性,让音符真正成为音乐的主宰。
巴赫作品的音乐审美风格归纳起来有四个特点:一是音符的准确性。演奏巴赫的作品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高度严谨的态度。他的作品中由音符编织而成的和声结构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巴赫音乐中无与伦比的结构会激发每一个人对控制和张力的兴趣,能使人对人类的内在力量、智力光彩赋予更多的憧憬。”[4]二是节奏的鲜明性。巴赫的作品基本涵盖了音乐中的绝大多数节奏类型,附点、切分等节奏随处可见。三是强弱的对比性。由于复调运用十分广泛,突出作品中旋律的强弱对比就变得尤为重要。把握好强弱,复调多线并行的美才能展现出来。四是旋律的连贯性。夸张地说,巴赫的作品常常给人以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演奏者在弹奏巴赫作品时,双手几乎很少有休息的时间,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无论是演奏者还是欣赏者,都应以一颗虔诚的心去对待巴赫的音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其独有的魅力。与巴赫同一时期的其他作曲家如维瓦尔第、亨德尔,他们的作品也都呈现出与巴赫作品较为相近的音乐审美风格,其作品的严谨性是我们欣赏音乐时需要着重把握的要点。从更广阔的视野看,要想真正走进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的深处,欣赏者还需要对该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哲学思想等内容有所了解,因为这些是帮助欣赏者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内在韵味的有力支撑。
二、清新的人生哲学:莫扎特作品的审美风格分析
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中,莫扎特(Mozart)是绕不过去的人物,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大量传世之作,被世人誉为“音乐神童”。“他的音乐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流畅性。……音乐俨然是他的自然母语,他随心所欲地兼容并蓄,各路流派、各家风范,全都不在话下,照单全收。”[5]提到莫扎特的音乐,笔者最先想到的形容词是“清新”,这与人们通常认为的莫扎特音乐具有“欢乐”特征的观点略有区别。莫扎特的作品所表现出的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快乐,他的快乐不是纵情,而是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莫扎特的音乐可称得上是天使般的音乐,因而用“清新”一词形容或许更为贴切。
20世纪80年代,美国好莱坞根据英国剧作家谢佛的话剧剧本拍摄了电影《莫扎特传》。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宫廷乐师萨列里在接受心理医生的问询时,向医生介绍了几首他年轻时写的作品。萨列里边演奏边向医生描绘自己当时演出的盛况,陶醉其中,医生却一脸茫然。最后萨列里弹了几小节简短的旋律,那位医生瞬间兴奋地跟着哼唱起来,表现出十分熟悉和高兴的样子。这时萨列里说:“这是莫扎特的音乐。”这个细节形象地表现出莫扎特的音乐是如何深入人心。影片中,萨列里演奏的乐曲是莫扎特的《G大调小夜曲》,这首曲子旋律欢快,极富跳跃性,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莫扎特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数百部音乐作品,有人曾做过统计,如果让一个成年人每天抄写一段莫扎特的乐谱,需要花费20多年时间才能抄写完。
让我们以《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为例来谈谈莫扎特音乐的清新审美风格。这首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带有回旋曲的格调,主题是一段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辅助有管乐组和弦乐组的旋律。该曲的旋律强弱对比鲜明,其独奏小提琴有如跳跃在主题中的精灵,在旋律中若隐若现,展现了莫扎特音乐自由、流畅的美学特色。第一主题的后半部分采用了古典主义时期一种特有的写作手法,即旋律不是由一种乐器奏出,而是由两组不同的乐器组合而成。在线性维度上,被分割的旋律经两组乐器的有机组合,演绎出别样的风味。乐曲的旋律由原先固定的平面形态拓展为空间的立体状态,层次感跃然纸上。联系我们日常的音乐实践活动,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往往容易对一种音色产生审美疲劳,这会直接影响其视听感受。现在的流行歌曲在表演过程中,有时会安排多位歌手每人唱一句,或许就是从古典音乐中获得的启发。作品中的第二主题是一段小提琴独奏,情绪略带忧伤,颇有古人“伤春”之感。但莫扎特作品中的忧伤不是单纯的消极感叹,乐曲在表现忧伤时往往会先用小调旋律勾勒一笔,然后笔锋一转渐入大调,把旋律色彩推向光明。这种对情绪变化的处理,能将人们从短暂的忧伤中解脱出来,使其发自内心地重新审视生活,追寻生命中理想的永恒境界。我们想演奏好莫扎特的作品,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要拥有一颗纯洁高尚的心。我们在欣赏莫扎特的作品时,可以有意识地将关注的重点投放在其流畅的旋律和跳跃的音符上,于细节处把握作品的精当构思。
三、沉思中的呐喊:贝多芬作品的审美风格分析
贝多芬(Beethoven)作为处于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交汇点的音乐家,其作品风格总体呈现出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特征。他的作品一方面承继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理性与严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对自由个性的宣扬。贝多芬音乐的风格,笔者尝试概括为“沉思中的呐喊”。贝多芬“把电闪雷鸣的激情、自由奔腾的向往,把超越一切、拥抱自然的宇宙意识化为荡气回肠的音乐织体,化为气贯长虹、摄魂动魄的交响乐,把人的精神王国引向了一个无限灿烂辉煌的崇高境界”[6]。
这里以贝多芬的《c小调第8号钢琴奏鸣曲》(op.13)为例阐释其作品的审美风格。《c小调第8号钢琴奏鸣曲》(op.13)又名《悲怆》。《说文解字》中讲:“悲,痛也;怆,伤也。”由此可见,悲怆包含了痛苦与伤感两种情绪。这首作品由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是c小调,开头是一段充满悲伤情绪的缓板,把听众的情绪引入悲怆的心境。接着是一连串快板式的连缀跳音,悲怆的旋律中依稀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坚定。第二乐章是如歌似的慢板,节奏是2/4拍,旋律优雅。它所描绘的场景仿佛是一个独坐在寂静院落中的伤心人,眼含泪珠,默默呻吟,因为孤寂而陷入无限的沉思与遐想之中。第三乐章是快板,曲式为回旋奏鸣曲式。这段旋律开始略带一种游移的情緒,反映出作曲者徘徊不安的心境。虽然旋律的主题洋溢着明快情绪,呈现出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但在其背后又有微微的波澜。通过这首作品,贝多芬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悲怆是一种复杂情绪的综合体。
让我们把视角拉回到日常生活的场域。人们感到悲伤的时候,往往会想哭。如果仔细分析哭的具体过程,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一过程呈现曲线变化。我们开始哭的时候,通常先是会感到鼻子根部微微发酸,继而酸痛感不断加重,眼角慢慢渗出几滴眼泪,然后情绪渐升,哭的高潮到来,尽情哭泣。哭的状态从高潮落到低谷时,往往也是我们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我们会反思自己哭的原因,回忆过往所发生的事情,这时的哭多半是间歇性的抽泣。当哭接近尾声时,我们又会鼓足生活的勇气,以昂扬的斗志战胜悲怆心境。由此可见,悲怆情感本身就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变化曲线,而这种变化又都完美地凝结于贝多芬缜密的乐思之中。
其实,这种交织的情绪几乎成了贝多芬音乐的灵魂。不论是他的钢琴奏鸣曲《热情》《月光》,还是交响乐《英雄》《命运》,都蕴含着他对生命的审视与沉思。所以贝多芬的作品总给人一种厚重感,颇有“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论语·八佾》)之美,让人领略到作曲家完美的人格与潇洒的风度。欣赏贝多芬作品时,欣赏者还可以穿插阅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赵鑫珊的《贝多芬之魂》等著作,透过文字的感性描述与理性分析,从贝多芬精神世界的深度重新审视他的音乐作品。
四、忧郁的情怀:肖邦作品的审美风格分析
如果说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风格都或多或少带有科学理性的气质,那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则显露出几分人文气息。在此,我们不妨以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肖邦(Chopin)的作品为例作一番分析。在笔者看来,肖邦作品的审美风格可以概括为“忧郁美”。有乐评人认为:“肖邦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在他的成熟作品中,没有一首是按照传统的形式或手法写作的。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绝不会与其他人相混淆。在他的独创性中,只有音乐形式必要的外壳保留了下来。……肖邦是一位独特的抒情诗人,从他那发自灵魂深处的自白中,可以领略到时代的忧郁和感伤在精雕细琢的形式中发散出的迷人芳香。”[7]肖邦音乐中的爱国情怀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肖邦的母亲是波兰人,父亲是法国人,他的后半生基本是在法国度过。肖邦把自己对沙皇俄国侵略者的愤怒熔铸在音乐作品中,传递出一种浓烈的爱国热情。然而若是从音乐表现形式的角度来看,肖邦音乐作品审美风格的核心是忧郁,这份忧郁中包含了悲情、感伤、激愤、沉思、彷徨等多重情感。
肖邦的夜曲属于一种情绪音乐,即一首乐曲只描绘一种细微的情感。翻开他的夜曲集,你会发现乐曲的主旋律音符多半位于高音谱表的上半部区域。在音乐的表情符号中,你常常看到p(弱)、mp(中弱)、dim(渐弱)等符号。这些表情符号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音符的艺术表现力。乐曲的旋律仿佛轻柔地悬浮在宁静的夜空中,呈现出一种空灵的美感。正如丰子恺所说:“Chopin一词的发音,其本身似乎有优美之感,听起来不比Beethoven那样的尊严而可怕。”[8]
以肖邦的《降b小调夜曲》(op.9-1)为例,这首作品的主题乐句给人以寂静之感。乐曲开场是一个六连音组合的装饰音,紧接着主题进入,单声部的旋律轻柔纯净,不带任何杂质。这时的钢琴伴奏也是柔和的,作为一种衬托稳步推进主题乐句的旋律。在欣赏这段乐曲时,我们有必要屏住呼吸,然后在旋律音响微强的那一刻深吸一口气,这时我们便能感觉到身心都被忧郁的旋律征服了。肖邦的夜曲将钢琴这一键盘乐器对寂静音响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让人们真切地体会到钢琴竟能演绎出如此柔美且带有忧郁情怀的音乐。又比如他的《#c小调即兴幻想曲》,初听这首作品,能明显听出两段主题旋律,一段较快,一段舒缓。乐曲的第一主题由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构成,如行云流水一般倾泻而下。旋律中有多处升、重升、还原符号,呈现出小调风格。第二主题表现的是一段忧郁的情绪。在第一主题的写作技法安排上,肖邦一反常规,用灵动的十六分音符来编织感伤的小调,将忧郁之情融入明亮的旋律之中。这种“错位”处理让欣赏者获得了双重的审美享受:乐曲所呈现出的忧郁是饱含激情的感伤,而激情之中又蕴藏着忧郁。从这个意义上看,肖邦音乐的审美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所倡导的“刚柔相济”有异曲同工之妙。欣赏肖邦的作品,我们要善于从它灵动的旋律和富于变化的和声中把握其情感深处的沉吟。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们认知和分析音乐的审美风格,一方面要借助听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与审美体验,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个体过往的音乐欣赏经验与生命思考。正如叶纯之所言:“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想到风格问题之前,都早已听过许多音乐,脑子里已存贮了大量音乐的信息,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多多少少的音乐经验。关键就在于如何将这些音乐经验从比较的角度多考虑一下,并作出自己的把握,将感觉与理智进一步综合起来。”[9]在此基础之上,音乐欣赏者还需要加强理论学习,了解音阶和调式、主题和旋律、节奏和节拍等乐理知识,以及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所属风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创作个性等音乐背景知识。[10]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欣赏者还应重视对自身表达能力的训练,努力做到把个体对音乐的审美体验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而实现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完美交融,有效提高音乐欣赏的科学理性和审美境界。在这条探索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曹周天/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资助项目“新中国统编教材建设史的系统考察(1950—2000年)”阶段性研究成果(资助编号:2020M680605)。
注释: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73.
[2]曹周天.“讲、听、评、唱”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之建构[J].中国音乐教育,2018(4):24-27.
[3]叶小纲.素手烹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1:120,121.
[4]同[3]。
[5]杨燕迪.遗憾的聆听(增订版)[M].桂林:广西師范大学出版社,2018:86.
[6]皮海兵,徐蕾,周江.大学美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117.
[7]刘雪枫.交响乐欣赏十八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7.
[8]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6.
[9]叶纯之.音乐美学十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180.
[10]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