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体对歌剧艺术传播的影响
2021-02-03陈雅洁
摘 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歌剧推广形式已无法适应当前信息传播的新特点和新形势。互联网媒体的发展为歌剧艺术的传播打开了新途径,同时也推动歌剧艺术在制作手段、表演方式等方面做出创新。本文论述了互联网媒体是如何建立歌剧欣赏的多维视角,进而促进歌剧艺术的传播与推广的。
关键词:歌剧艺术 互联网平台 新媒体 美育
歌剧是一种集合了音乐、戏剧、布景、灯光、演唱、表演等综合元素的舞台艺术,兴起于16世纪末的欧洲。歌剧是把戏剧发展建立在独立音乐结构基础上,以不同角色设定和歌唱为主导,以独立、特定的戏剧和音乐结构为推进剧情发展手段的艺术形式。音乐和戏剧是歌剧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元素。在音乐方面,歌剧的音乐包括人声演唱和交响乐演奏。歌剧虽然以演员的声乐演唱为主导,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交响音乐的地位逐渐提升,也成为与声乐演唱同等重要的存在。在戏剧方面,歌剧包括角色和场景设定等戏剧要素。优秀的歌剧作品通常有丰满的人物形象,剧中的各个角色搭配合理,戏剧结构严谨且完整。
我国最早开展商业性演出的西洋歌剧是1915年11月由俄罗斯大歌剧团在上海演出的《鲍里斯·戈杜诺夫》(穆索尔斯基曲)和《叶普盖尼·奥涅金》(柴可夫斯基曲)。[1]西洋歌剧被引入国内初期,是把外文歌剧内容翻译成中文进行演唱,这样做既能保持西洋歌剧的原汁原味,又实现了本土化演变。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我国已占据全球歌剧演出市场的重要地位。如今,我国除了有多个专业歌剧演出团体,每年还会邀请大量海外艺术家和演出团体来华演出。同时,我国歌剧事业在吸收西方歌剧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本土音乐和戏剧的特征,创作产生了众多优秀的中国歌剧、中国民族歌剧、儿童歌剧等。现如今,歌剧艺术已逐渐成为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精神食粮之一。
一、传统舞台艺术的傳播特点
歌剧无论是在雏形阶段,还是在现如今发展为多种类、多风格、多语言的艺术形式的阶段,始终保持着舞台表演艺术的特征,即需要借助剧场环境、设定三维的舞台空间、营造演出氛围。舞台的存在既有助于进行布景设置,使演员在规定情境中更好地完成表演,又便于观众从多角度欣赏戏剧。
基于歌剧艺术的舞台属性,剧场成为歌剧观赏的重要载体。人们无论是何种身份,是普通观众还是专业人士,都要走进剧院才能观赏歌剧。因此,剧院曾经因此是欧洲各国重要的社交场所。歌剧的传播除了依靠人们的口口相传,还有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是报纸、期刊等媒介。除了歌剧表演本身需要通过剧场演出传递给观众,其他歌剧信息如演出公告、评论、宣传等都能够通过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以文字的形式向大众输出。19世纪末,作曲家普契尼和雷昂卡瓦罗因为同名歌剧《波西米亚人》的创作优先权争论不休,还各自在《世纪报》(IL Secolo)《晚邮报》(Corriere della Sera)等报纸上发表声明。[2]这就是歌剧史上著名的剧本改编优先权之争。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领人们走向了信息大爆炸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信息搭载互联网高速传播至四面八方。现代人接收讯息的方式由传统媒介转向了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兴媒介。新兴媒介所承载的信息量早已超越了传统媒介,其所带来的传播反应和社会影响也是颠覆性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广泛渗透构建起数字社会的新形态。[3]数字时代,人们不需要走出家门就能接收到新的事物和新的信息。订阅报纸、期刊的人也越来越少。这种社会变化对传统舞台艺术的传播造成了一定冲击,歌剧艺术也不例外。歌剧主要以剧场为舞台、以纸媒为宣传出口的传统传播方式正逐渐脱离互联网环境主导的新媒体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歌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流失。
二、互联网媒体对歌剧艺术传播的助力
歌剧艺术既定传播方式的根本问题在于信息传递效率低、速度慢。新媒体能够帮助歌剧打破这一局限,让歌剧的传播更加便捷、高效。
1.互联网平台提升歌剧新闻传播度
互联网给予了歌剧艺术在新闻视角上的传播便利,让歌剧的推广和宣传更加多元化。当前,歌剧新闻传播的主力已由传统纸媒过渡至线上平台。新歌剧首演、经典歌剧新演出、以著名音乐家参与演出制作为卖点的歌剧演出等信息,借助网络平台,能够实现更广泛、更具时效性的传播。观众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更直接地获取歌剧资讯。另外,借助互联网发布、传播的歌剧乐评、剧评等内容,也能够吸引新观众走进剧场。从新闻角度来看,相比过去在传统纸媒上发布信息,演出资讯、乐评、报道等内容通过剧院官网、新闻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互联网媒体平台及时更新,省去了传统纸媒排版、印刷、发行、销售等烦琐的过程。歌剧的新闻在电子设备上完成编辑,信息只需人们动一动手指就能被传播分享出去。人们不需要等待报纸、期刊的发行日就能获得最新鲜的歌剧演出资讯,这无疑加速了歌剧的推广。另外,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算法推荐等互联网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更快捷地检索、收集歌剧演出信息,并且这些电子信息具有留存性,可供人们随时参考。
随着数字媒体的诞生和发展,歌剧艺术被带入新的传播领域。新媒体给传统舞台艺术的呈现和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更多的是带来了新的生机。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影响下,舞台艺术的传播呈现出共享、交互、快速、开放等特点,歌剧以剧场为载体、以舞台演出为内容进行传播的唯一性被打破。
2.数字媒体改变歌剧的观赏视角
互联网带给歌剧传播最大的助力是观赏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受到多媒体技术革新的影响,世界各大歌剧院纷纷开展高清歌剧视频制作项目,把歌剧实况演出搬上了大银幕。如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于2006年启动了“高清现场”(Live in HD)项目,用最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将大都会剧院的现场歌剧表演制作为实时高清电影,在美国部分影院和部分国家的剧院进行同步转播。观众们不一定非要前往大都会剧院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演出,这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到大都会歌剧院的高质量演出。目前,该项目录制的剧目已实现在全球70多个国家的2000多家电影院上映。我国的国家大剧院也效仿这一模式,自2016年起,连续5年策划推出“国际歌剧电影展”,5届影展共展演来自13家世界著名艺术机构的60部影片,展映1410余场,覆盖全国22个城市,惠及观众近15万人。国家大剧院还先后成功将国家大剧院制作版本的西洋歌剧《纳布科》《图兰朵》、中国原创歌剧《长征》《冰山上的来客》等搬入电影院。电影院成为除剧场外观众观看现场歌剧的另一种场所选择。
歌剧电影是科技发展助力艺术传播的重要实践项目。首先,它打破了观众观赏歌剧的场所和时间限制。如在“国际歌剧电影展”期间,主办方通常会同时在不同电影院上映多部歌剧电影,这使观众的观看选择更加多元化。其次,相比传统歌剧的欣赏角度,歌剧电影的欣赏角度更加新颖,观众的视角由剧场模式的整体角度转向数字化平面的具象角度,观赏视角拉近的同时,观众与歌剧演员的距离也缩短了。另外,歌剧电影突破了剧院票价昂贵、座位观赏角度不佳等歌剧观赏的制约因素,在无形中加快了歌剧艺术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歌剧艺术的普及和推广。
歌剧电影除了在影院放映之外,制作方往往还会将其收录于官网,进而实现歌剧资源的线上共享。如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设置“古典音乐频道”,其中“演出实况”栏目就收录了近20年国内外经典的歌剧制作百余场,观众可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想观看的剧目和制作。再如大都会歌剧院在其官方网站首页开通了“大都会影像官网”,英国国家剧院在官方网站开通“英国国家剧院现场”频道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多元发展,直播成为流行的网络媒体信息传播手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6.38亿。[4]网络直播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超越大众惯用的传播方式,建立起了交互性互联网媒体信息融合平台,甚至以其传播特点衍生出了新的职业门类。直播具有传递速度快、沟通交流及时、传播渠道便捷等特点。对于歌剧艺术来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直播平台也是快速、有效、直观的歌剧传播媒介。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古典音乐频道”下设的直播频道,就通过互联网移动端直播平台对古典音乐演出进行实况直播,让观众能够第一时间欣赏到演出盛况。直播不仅能够帮助观众不限时空地观看演出,还能够有效保留珍贵的演出影像资料。如观众不仅可以在剧院官网看演出直播,后续还可以看节目回放视频。不仅如此,直播频道还支持演出链接一键分享至微博、微信、QQ三大社交软件,收到分享链接的用户不需要额外操作就可直接观看直播视频,节约了平台转移成本。这种由移动社交平台形成的开放式的信息传播模式,提高了歌剧实时演出的关注度。
歌剧数字化使得丰富的音像资料被留存下来,观众因此能够收集同部歌剧作品的不同演绎版本,如不同歌唱家、指挥家、乐团、舞台制作的版本等,进而实现同部歌剧作品的多维视角欣赏。同时,线上资源为歌剧欣赏起步者提供了提前预习、了解音乐和剧情的途径,也为歌剧发烧友提供了比较和赏析不同歌剧作品制作版本的渠道。数字化还可以把歌剧现场演出转为录音内容,让人们能够随时欣赏歌剧。如国家大剧院官网的“数字录音”栏目为广大观众提供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其他世界级歌剧院制作歌剧和歌剧经典唱片等音像资源,同时,在子栏目中内设歌剧、声乐作品等分类选项,涵盖 EMI唱片公司发行的众多经典歌剧、歌剧选段、声乐作品、歌唱家个人专辑等近五百余张唱片。数字化音像资料的留存不仅使歌剧欣赏突破了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变得更加便利,还实现了歌剧资源的线上共享,便于歌剧艺术更广泛地传播。
新媒体还可以为歌剧观赏提供导赏环节,从而打破了歌剧的舞台局限性。观众欣赏歌剧的传统方式是走入剧院利用大约3个小时观看一部完整的歌剧作品。观众对歌剧作品的理解大部分停留在演出的过程中,而演出附带的节目单信息往往比较简略,只包括剧情简介和演职人员简介。实况歌剧演出被数字化处理置于互联网平台后,可以加入对歌唱家们的追踪报道和采访,还可以邀请专家在幕间休息时间对演出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对后续情节、音乐发展等做出解说和预告,也可以加入收集到的演出结束后的观众反馈等信息。这些附加内容是对歌剧舞台演出的拓展,能够使观众在线观赏歌剧时产生更多参与感,并且还能让观众以更多维的视角感受和理解作品,进而丰富观赏体验,使观赏节奏更加流畅。除了加入对特定演出的采访和报道之外,新媒体还可以给歌剧增加导赏内容,如由歌劇指挥、歌剧指导、歌唱家、导演、乐评人等专业人士以讲述者的身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观众详细介绍歌剧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情节内容、制作特点等,还可以请他们选取剧作中的经典唱段进行特别讲解,从而强化观众对歌剧剧情和音乐的感悟,实现歌剧艺术的普及,促进歌剧艺术大众化。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歌剧艺术会逐渐走下“神坛”,成为具备普及性的,好理解、好看、好听的高雅艺术。
在互联网平台上以纪录片形式呈现歌剧制作的幕后花絮,使剧目制作透明化,也是一种吸引观众欣赏歌剧的新媒体手段。幕后花絮纪录片通常采用“探班”和访谈的形式,通过镜头带领观众走进排练厅和后台,提供了歌剧欣赏的第三视角。“探班”内容包括歌剧演员、指挥和导演共同排练的现场,以及还未带妆的歌唱家们的真实排演状态等。访谈内容包括对歌唱家、指挥、导演、舞台技术总监、服装设计师等歌剧制作人员的采访,从主创人员角度呈现歌剧制作的来源、制作过程及版本特点,还包括歌剧演员谈论与指挥、导演的合作经验等内容。利用纪录片的形式,把剧目的制作过程清晰地呈现在互联网媒体平台上,带领观众走进幕后,让观众能够以不同视角了解剧目的生产过程。幕后花絮纪录片也能够展示出歌剧制作中的各个重要角色——歌唱家、合唱队员、指挥、导演、编舞、舞台制作人员等在歌剧生产过程中是如何进行交流与配合的,从而让观众更进一步感受到歌剧的综合艺术魅力。
3.新媒体环境对歌剧制作的新诉求
歌剧导演是歌剧演出中的总指挥。著名歌剧导演马里乌什·特雷林斯基对其职业的定义是“能够看见音乐的人”。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歌剧需要导演有很强的纪律性,因为音乐是既有的,限制着导演必须顺应和配合音乐进行表达,音乐一方面在指引我,另一方面又是我的灵感。”[5]以往歌剧制作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存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短板。萨义德更是激进地抨击歌剧制作中不高级的“还原”对歌剧欣赏的破坏力:“歌剧制作应当强调歌剧作品与即时语境的关联,并努力使一部比较老的作品与身处20世纪末期的观众发生关联。这两种做法的‘原味,都远胜于以拙劣的自然主义手法去接近所谓的原貌,低劣的回归与模仿几乎很难有自我意识的参与以及智识的投射。”[6]在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下,歌剧导演也开始思考歌剧制作的创新,试图为歌剧呈现找到更具现代化的视角。
为了顺应新媒体的发展,歌剧导演除了要理解特定歌剧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等,更要把歌剧的制作放在现代观众的欣赏视角中。新媒体时代,人们接触到了更多、更新鲜的艺术形式,对艺术呈现的视觉冲击要求更高,这对歌剧导演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歌剧的经典剧情和音乐设定基础上,融入新媒体、数字化技术,进而生成导演自身独特的表达语言,是歌剧导演对歌剧现代化制作的创新尝试。如今,已有一些歌剧导演大胆地把剧情设置在现代环境中。如2005年萨尔茨堡音乐节上全新制作的歌剧《茶花女》以黑、白、红为画面主色调,营造出维奥列塔爱情的悲剧。再如2013年大都会歌剧院制作的《弄臣》将场景设置从16世纪的意大利曼图亚迁移至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拉斯维加斯赌场,舞台表达上加入了现代化的布景、灯光等。这些舞台创新让歌剧作品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也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歌剧电影的拍摄手法使歌剧的可看性更强,场景转化更加流畅,更符合现代人的观赏喜好。但也因为由现场演出转为了电影作品,电影制作对画面质感的要求被带至数字化歌剧制作中,观众的欣赏视角转变了,他们对剧目舞美、服装、道具等细节的审美要求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受短视频快速发展的影响,顺应短视频平台传播方式的创新歌剧表演不断出现,沉浸式歌剧或歌剧片段等歌剧新形式打破了常规的剧场限制。沉浸式戏剧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英国,近年来在国际上十分流行,它以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为代表,旨在营造身临其境的剧情体验感。歌剧因其完整的戏剧结构,衍生出符合互联网传播短、快特点的沉浸式歌剧表演形式。沉浸式歌剧制作更加短小、精练,能够适应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方式。一些小舞台制作的精简版歌剧甚至打破了舞台的“第四面墙”,在表演中与观众形成互动,从而提升了观众的体验感。沉浸式歌剧在互联网快捷、广泛地传播助力下,能够反哺于歌剧艺术的普及,使大众更便捷地了解歌剧艺术。
无论是现代化制作歌剧、歌剧电影还是沉浸式歌剧,从舞台设置来看,都是将歌剧从剧院的立体舞台转向平面媒体。观众的欣赏视角从整体转换向局部,视角更加聚焦,歌剧演员与观众的距离被缩短。这种变化在为观众带来更加直接的观赏体验的同时,也对歌剧演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画面的拉近使得演员的动作、表情、神态等表演细节被进一步放大,这意味着歌剧演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演唱能力之外,还要具备优秀的戏剧表演、人物形象呈现、歌词诠释等能力。同时,剧目制作人、导演在挑选演员时,也将把歌者的表演能力、与角色形象的契合度作为考量标准之一。歌剧院或歌剧项目在选角时,更加倾向选择符合角色人物外形特征的演员,并将这一条件视为与演唱技术同样重要的标准。
三、新型歌剧艺术传播模式对美育的影响
美育是培养美感经验的教育。歌剧艺术是声乐艺术的门类之一,它是集合了作曲家、脚本作家对“美”的直觉和思考之后的产物。我们可以从音乐和戏剧这两个歌剧的主要元素入手来获取美感经验。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有密切关联。从音乐角度看,音乐中抑扬顿挫的旋律和长短缓急的节奏与听者心中自发的韵律产生交互,听者把自身的情感外射至音乐中,形成快乐、兴奋、忧郁、悲伤等不同情绪的共鸣,这种移情产生了美感体验。从戏剧角度看,脚本作家构建出的不同人物的悲欢离合,使观众在欣赏中产生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外设,对歌剧中人物的理解和同情形成了移情,进而产生美感体验。同时,歌剧作品最终的舞台呈现又承载了指挥家、歌唱家、导演、舞美设计师等艺术家的二次创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歌剧艺术的美感体验到达极致。歌剧也因此成为获取美感经验的极佳艺术载体。
互联网媒体对歌剧艺术的影响,不仅在于为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符合现代人观赏习惯的多重传播模式,还在于使其在传统歌剧艺术形式上衍生出更多创新的歌剧题材,如实验性歌剧、儿童歌剧等。实验性歌剧除了包含传统的音乐与戏剧元素外,还融入电子音乐制作、视觉媒体、舞台美术等,联合跨界艺术带给观众更多的听觉和视觉冲击。这些大胆的创新和演绎,在某种程度上扩展了歌剧概念的界定。儿童歌剧以经典童话故事为基础,由专业作曲家、编剧家、舞美设计师、歌唱家、歌剧导演等联袂制作。如国家大剧院根据《渔公与金鱼》《白雪公主》《阿凡提》等童话故事制作了多部儿童原创歌剧,这些歌剧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创新,且符合儿童和青少年观众群体的特点。国家大剧院还将这些儿童歌剧的内容和原创纪实片分享至网络平台,进一步向儿童和青少年观众群体推广,进而实现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育。如今,歌剧题材的创新也已成為歌剧推广的亮点,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欣赏歌剧。
在新媒体的作用下,经典歌剧在制作时加入了更多科技创新手段,为其歌剧舞台呈现找到了突破。如由国家大剧院与大都会歌剧院、波兰华沙国家歌剧院、巴登·巴登节日剧院联合制作的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就在舞台呈现上进行了创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首演于1865年,原歌剧中的场景是一个王国,而新版本在舞台上设置了具有科技感的战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艘战舰上。新版本还运用即时拍摄、投影等高新技术,将现代舞台与音乐和戏剧结合,呈现出这段旷世爱情故事。借助新媒体技术,歌剧制作展示出了精美的舞台表现力,带给观众更多的视觉冲击,有助于激发观众对歌剧艺术中音乐与戏剧的美感体验。
以往歌剧被认为是高雅、小众的艺术门类,受众有限。近年来,歌剧艺术越来越倾向于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逐渐消融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界限。一方面,歌剧创作者们在尝试剔除程式化的歌剧制作模式,让歌剧走入日常生活,实现歌剧艺术从小众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过渡。另一方面,歌剧创作者们致力于突破快餐文化的信息裹胁,利用高雅艺术提升大众审美,让歌剧艺术成为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发展无疑有助于加快歌剧艺术的传播步伐。互联网凭借其直接、快速的传播特点,能够帮助歌剧艺术走近大众,特别是走进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中,对歌剧艺术的普及和美育渗透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
(陈雅洁/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注释:
[1]戴鹏海.中国最早演出的西洋歌剧和最早翻译的西洋歌剧台本[J].音乐爱好者,1998(2):4-5.
[2]GROOS A, PARKER R. Giacomo Puccini: La Bohèm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8).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 hlwtjbg/202109/P020210915523670981527.pdf.
[4]同[3]。
[5]来来.歌剧导演是能看见音乐的人[EB/ OL].(2017-08-26).https://www.sohu.com/ a/167511727_174736.
[6]爱德华·W·萨义德.音乐的极境[M].庄加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