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分析在英语专业精读课篇章理解中的作用
——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例
2021-01-31詹晓慧
詹晓慧
(嘉应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梅州 514000)
英语精读课也称综合英语课,是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新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基础和高级阶段的综合课课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基础阶段的综合英语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高级阶段的综合英语课程则主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1]。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套英语精读课教材①本文所引课文例句均选自杨立民、徐克容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4》(以下分别简称《精读3》《精读4》)。。主编杨立民教授在教材前言指出,精读课中心任务是提升阅读能力[2]。提升阅读能力的基础又在于准确理解词义。英语词语并非枯燥无味的字母组合,词语意义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也非一成不变的思维产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若能对关键词语追本溯源,透过词源了解词语意义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文化背景,就可以更为准确地理解词义,从而沿着词源的路径走向文章思想的丛林。
一、词源信息对外语学习的作用
“etymology(词源)”源自希腊语词“étumos(真实的)”,以“etymon(词的本义或最初形式)”的形式进入英语词汇,最后以“etymology”的拼写形式稳定下来。从广义而言,词源研究的是词的来源与历史,包括词性与词义的变化,以及对由其他语言引入的借词所作的研究等[3]。词源的丰富内涵对外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可起到补充和强化作用。首先,在文化方面,词源信息从词的溯源向学习者展示该词的文化内涵,使学习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譬如,《精读3》第四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中作者这样描述亚历山大帝:“and toward women,he was nobly restrained and chivalrous”。学生通过“chivalrous”一词的词源可以了解到西方历史上的骑士制度(chivalry)及其对英国绅士文化形成的影响,加深对课文人物形象塑造的理解。在词法层面,英语词汇的长期演变决定了英语构词法的多样性,查阅词源信息可以对词汇的构成方式有较为直接的了解,有助于词汇的有效记忆和猜词能力的培养。《精读4》第四课Lions and Tigers and Bears出现的新词“indefatigable”,该词虽生僻却可通过词源推断其词义,其词源信息显示该词由三部分构成:in-‘not’+de-‘away,completely’+fatigare‘wear out’,组 合起来即“孜孜不倦的;坚持不懈的”之意。在词义方面,有些词语的词源展示了词义扩大、缩小、升格和降格的变化,了解词语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意义对于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有很大帮助。如《精读4》第二课Spring Sowing中“shrewd”一 词,“shrewd”是“shrew(‘evil person or thing’)”的 变 体,本 指“evil in nature or character”,后来其贬义色彩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如今广为人知的褒义涵义“having or showing sharp powers of judgment(精明的,机敏的)”,因此莎士比 亚 喜剧“The Taming of the Shrew(驯悍 记)”中“shrew”指的是“悍妇”,而课文句子“Mary,with her shrewd woman’s mind...”中“shrewd”的意思则是“敏锐的;灵敏的”。在语用方面,词源信息可以明确词汇使用的规范性,引导学习者通过词语的语体色彩体会文章的文体色彩,从而提高学习者用词的准确度。如《精读3》第十一课Why Historians Disagree,作者 说 道:“‘truth’is but an elusive yet intriguing goal in a never-ending quest.” quest属于书面用语,意为“探索”,了解其语体色彩不仅可用于辨析近义词而且有助于把握文章整体语言风格。由此可见,词源信息既可提高学习者的文化认知,也能帮助学习者挖掘词语之间在结构上的联系,了解词义的扩大与缩小、扬升与贬降、弱化与转移等,增加对词语语体色彩的了解,提升语言运用的得体性[4]。
词源信息不仅可以运用于词汇习得,同时也能对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在篇章阅读中,词源信息所展示的词义演变过程可以成为学习者准确把握词汇语义内涵的有效途径。学习者通过词源信息与语境的结合,可以在准确把握关键词涵义的基础上将词汇学习逐步提升到句子、段落乃至整个篇章阅读层面,从而提高理解和赏析英文作品的阅读能力。笔者以“词源”“阅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时则发现在阅读中利用词源信息促进篇章理解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拟从词源信息与教材篇章内容相结合的视角出发,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四册为例,从词源的文化信息、词法信息、词义信息和语用信息四个层面探析词源信息在英语专业精读课篇章理解中的作用。
二、词源信息在篇章理解中的运用
(一)词源文化信息与篇章理解
《精读3》第三课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的短篇小说《莳萝泡菜》A Dill Pickle。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出生于维多利亚时期新西兰的一个中上阶层家庭。在她的作品中女主人公们大多带有其自身的影子:家境优渥、教养良好,《莳萝泡菜》的女主人公Vera亦不例外。故事延续作者一贯的散淡文风,情节简单,语言诗意,字里行间却透露出Vera内心的孤独与幻灭。故事讲述一对旧日恋人的别后重逢。昔日时光借由Vera丰富的内心独白逐渐浮现,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A great many people takingteain aChinese pagoda,and he behaving like a maniac about the wasps—waving them away,flapping at them with his straw hat,serious and infuriated out of all proportion to the occasion. How she had suffered. 本段描述他们在伦敦皇家植物园邱园(Kew Gardens)共度的第一个午后,作者虽未对景物加以浓墨重彩的描写,但寥寥几笔已将一个色彩明亮的午后邱园如印象派油画般展现于读者眼前:阳光和煦,花开如荼,茶会上围桌而坐的饮茶者们衣着讲究举止优雅。邱园的婆娑塔影(a Chinese pagoda),袅袅茶香(tea),无一不散发出历史沉淀的东方气息。
“pagoda(佛塔)”源自印度梵语,本指吠陀时期为藏纳圣人骨骸所修建的墓冢([f. Port.pagode,prob. ult. F. Pers.Butkadaidol temple]),后来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传入中国。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遣派使团访华,使团专职画家约翰·尼霍夫精心描摹了当时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举世无双的风姿,寺塔图像随后在欧洲广为流传,报恩寺塔也因此成为17世纪至19世纪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标志性建筑[5]。1757年,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钱伯斯受命对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Kew Gardens)进行改造。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颇有见地的钱伯斯将其心得付诸于造园实践中,并参照约翰·尼霍夫绘制的寺塔图像在园中建造了中式宝塔(Great Pagoda)[6]。若说“pagoda”一词展现出了欧洲曾盛行一时的中式园林建筑风尚,“tea”的词源信息则浓缩了厚重深远的世界茶叶贸易史([17thc.tay,tey,prob. F. Du.teef. Chin.(Amoy dial.)te,= Mandarin dial.Cha])。在欧洲诸国中,葡萄牙人最先开始了西方与中国之间的贸易。17世纪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并将饮茶之风带入英国宫廷,茶叶随之成为当时贵族阶层追求异国情调的昂贵舶来品。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下午茶(afternoon tea)”开始兴起于宫廷和贵族之间,随后在中上阶层蔚然成风,并逐渐普及至平民阶层。
在文中,“Chinese pagoda(中国塔)”和“afternoon tea(下午茶)”勾勒出了茶香缭绕的午后邱园。作者用词虽简,读来却唇齿留香,仿佛置身于气派高雅的邱园之中享受氤氲茶香。文中关于午后邱园的片断描述看似云淡风轻,事实上当时情形却颇具玩味:那个午后让 “He” 念念不忘(a haunting memory)的是Vera告诉他各种奇花异卉名称时宛若天籁的声音( beautiful voice ),而当Vera回想起那个午后,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一个荒唐场景(…that particular afternoon was an absurd scene)。时间地点一样,两人的感受却大相径庭,故事从一开始便为两人后来的感情走向埋下伏笔。源于维多利亚时期的“下午茶”不仅是贵妇小姐们单调生活的调剂,更是她们彰显高雅品位的重要社交场合。精美茶具、别致茶点、华美服饰和优雅礼仪是富裕阶层“下午茶”的必需品。文中提及的皇家植物园邱园花木繁茂,更是为这样的一场下午茶平添了几分悠然雅趣。然而在众人气定神闲浅笑低语享受下午茶之时,“He”竟气急败坏地像疯子般用草帽赶起黄蜂来(…he behaving like a maniac about the wasps—waving them away,flapping at them with his straw hat,serious and infuriated out of all proportion to the occasion)。这 可 逗乐了众人,大家窃笑不已。如此天真莽撞的举动必然是为追求格调的上流阶层所嗤笑,本该是午后暖阳中的优雅时光,却因他的冒失而让Vera陷入窘境。两人分手六年后再见,忆及当时心情,Vera 仅是一句“How she had suffered”。句子简短,语调平静,而她当时的尴尬和难堪已尽述笔下。尽管这是Vera和“He”恋情刚开始时的小插曲,但阶层不同所带来的审美差距和认知差异由此可见一斑。故事结尾处, “He” 唤来侍者结账,并要求点的那份奶油不能计入账单,因为奶油没被动过(“But the cream has not been touched,”he said. “Please do not charge me for it.”)。倘若说“He”此前言谈中的种种炫耀未必是性格使然,而只是为了填补当初恋爱时自信不足的心理缺失(“…And I shall suffer so terribly,Vera,because you never,never will love me”)。
(二)词源语用信息与篇章理解
《精读4》第一课节选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的论说文Thinking as a Hobby。课文标题令人耳目一新,思考(Thinking)的严肃性与业余爱好(hobby)的乐趣性戏剧般地糅合为一体。作者在文中讲述思考带给他的乐趣,并别出心裁地将思考分成三个级别,文章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使读者们意外地发现“thinking”并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哲理性话题,然而文章笔锋犀利,用词之深邃令不少读者深感晦涩。读者如能细心研究文中关键词语,就能更好地提升对文章主旨理解的层次。例如,文中第31段的一句:I wasirreverentat the best of times. “irreverent”的 词 根 是“revere”,结 合 其 词 源 信 息([f. Frévéreror Lre(vere-rito fear)])可知,其本义带有“fear”之意,加之其前缀“ir-”用于强调,因此“revere”所体现的“尊敬”程度远高于“respect”,近似于“敬畏”。作为动词“revere”的形容词否定形式,“irreverent”延续其动词形式的涵义,可根据不同情景语境译为“不恭的”、“不敬的”等。《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认为“irreverent”常含褒义。“Irreverent”一词如同珠线般串连起文章的前后段落,深化了文章主旨:它可以是作者在文法学校读书时对校规的不屑(I was a frequent visitor to the headmaster’s study,because of the latest thing I had done or left undone);可以是对学校老师霍顿先生言行相诡的调侃(Mr. Houghton thought with his neck.);可以是对社会繁文缛节的鄙夷(Political and religious systems,social customs,loyalties and traditions,they all came tumbling down like so many rotten apples off a tree)。作者所有看似离经叛道的行为实际上来源于内心对真理的渴求,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勇气使得作者即使是在遭到打压排挤时(They have immense solidarity),或是在因为“深思高举”而独自 品 尝“自 令放 为”的 苦 涩 时(It was Ruth all over again.),依旧不屑君子明哲保身的中庸,无惧曲高和寡的孤独,心中始存“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义无反顾 (I dropped my hobby and turned professional)。
(三)词源词法信息与篇章理解
《精读4》第二课是爱尔兰作家Liam O’Flaherty的短篇小说《春种》Spring Sowing。小说故事发生在爱尔兰阿伦群岛上的一处村落,那里远离英国本土,年轻的一代仍旧沿袭祖辈们传承下来的农耕生活模式。作者描绘了新婚夫妇Mary和Martin在春种第一天的生活场景,精心勾画出Mary当日于田间家中来回奔波时的内心波澜,将女儿家特有的感性和细腻描摹得活灵活现:时而是对春天到来新生活开 始 的 满 心欢喜(…For the joy of spring had now taken complete hold of them),时而是瞥见丈夫眼神凌厉埋头耕种时突如其来的恐惧(…the sudden terror that had seized her ...),时而是田间午后休憩时涌上心头的欢欣(…a strange joy swept over her),时而是在心中一闪而过的对农妇生活枷锁的抗拒(…a momentary flash of rebellion…),时而是一天劳作之后看着劳动成果时 油 然 而 起 的 愉 悦(…delicious feeling of comfort that overcame her…)。Mary喜忧交织的复杂情绪让有些读者颇感不解,事实上作者在故事开始时对此早有铺 垫,文 中 第5段:Still,as they walked silently in their rawhide shoes through thelittle hamlet,there was not a soul about…and they both looked back at the little cluster of cabins that was the centre of their world,with throbbing hearts. 其 个 中 缘 由 从 段 落 中 的“little hamlet” 两词可见端倪。“little”一词自无需赘述。hamlet从构词上看,是由词根“ham-”和后缀“-let”组合而成:“-let”是常见后缀,用以描述物体之小,如booklet (小 册 子),piglet(小 猪)等,至 于“ham-”, 参 照 其 词 源 信 息:[ME,f. AFhamelet(t)e,OFhameletdim. Ofhameldim. Ofhamf. MLGhamm]可 知“ham”源自日耳曼语,意为 “ place where one lives,house,village (某人居住的地方、房屋或村庄)”,后经由古法语进入中世纪英语,其起初所指亦不断缩小并最终弱化为“a very small village (非常小的村庄)” 之义。作者在故事中将Mary和Martin所生活的村子Inverara描述为“little hamlet”更是凸显出这片地域之狭小。村民们对世界的全部认知都来自这座极小的村庄,年轻一辈重复着父辈们的生活轨迹:朝耕暮耘、春种秋收。Mary虽已成家但还年轻 (… his wife looked hardly more than a girl ),可以预见种种的稼穑之苦。但Mary每一次的不安甚至恐惧都会被不经意间涌上心头的欣喜与慰藉所抚平,那是因为在这座偏居一隅的海岛小村里,父辈们默默耕耘、各安天命的生活让他们夫妇间相濡以沫。这片土地给予村民们以归属感和安定感。
(四)词源语义信息与篇章理解
《精读4》第六课《电话》The Telephone是Anwar F. Accawi的作品,他在文章里生动流畅地叙述了童年往事。所谓“文以情生”,作者用真挚的情感唤起他与读者之间跨越时空和文化的心理共鸣。作者小时候生活在黎巴嫩南部小山村Magdaluna,那里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村里大人们普遍认为安装电话既可连接繁华外界又能与文明进步接轨,于是电话公司的卡车如期而至。作者在文中以小孩的视角描述了村里安装电话前后村民们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反差。此前与外界隔绝的Magdaluna偏僻落后却其乐无穷,即使是严峻的干旱年也成为作者多年后饱含深情的回忆。那时漫长的排队取水时光让孩子们学会感受涓滴细流的弥足珍贵(There were days when we had to wait from sunup until later afternoon just to fill a small clay jar with precious,cool water),有时年轻的母亲们会因牵挂家中小孩而在等得心急火燎时相互间起了争执甚至是大打出手,可就在妇女们打架而扬起了漫天尘埃时,调皮的小男孩们却为偶尔能够看到精彩瞬间而窃喜不已(God,how I used to look forward to those fights. I remember the rush,the excitement,the sun dancing on the dust clouds as a dress ripped and a young white breast was revealed,then quickly hidden)。村里的女人们忙于操持家务,男人们却终日无所事事闲聚在寡妇Im Kaleem家(Im Kaleem’s house was bustling at just about any time of day),作者更是热衷于替他们跑腿买烟酒捎口信赚些 跑 腿 小 费(On a good day,I ran nine or ten of those errands,which assured a steady supply of marbels that I usually lost to other boys)。村民们彼此间亲密的相处模式让人感觉到Magdaluna这个贫穷的村庄既温暖又安心。但在村里安装了电话之后,Im Kaleem家原先的热闹渐渐消失了,留给作者的是“笑渐不闻声渐消”的无限沮丧和落寞(In the evenings,the laughter and noise of the men trailed off and finally stop)。人们不再安于现状,各奔前程(…men and women started leaving the village the way a hailstorm begins:first one,then two,then bunches)。电话带给了村民们通往繁华之地的生活机遇,同时也带走了Magdaluna的生气和活力。文章近末尾处有这样一句描述:Magdaluna became askeletonof its former self,desolate and forsaken,like the tombs,a place to get away from. 句中skeleton的词义是读者读懂句子意义乃至理解作者情感的关键。在词典里skeleton的汉语释义通常为“骨骼;骨架”,其正确性毋庸置疑,但读者若能追本溯源,其词源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更为深刻地领会skeleton一词所凝聚着的作者对故土百感交集的游子情。依据其词源信息[mod. L f. Gk,neu.(as n.)Ofskeletosdried-up(skello-dry up)]可 知“skeleton(骨骼;骨架)”源自希腊语,其最初词义为“to dry up (干涸;枯竭)”。作者在句中将Magdaluna村庄隐喻化:村庄仿佛身体,村民如同体内流动的血液,当血液逐渐流失,身体日益萎缩,最终就只剩一副空壳。曾经的喧嚣热闹不复存在,人们只想逃离这个弥漫着坟墓般荒凉的地方。那个曾散发着人间温暖烟火气的Magdaluna,最终只能成为作者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skeleton”的词源所蕴含的语义信息将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却又流离于斯的惆怅与无奈展现得 淋 漓 尽 致(Like the others who left Magdaluna before me,I am still looking for that better life.)。
三、结束语
精读课本中收选的课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文中一词一句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只有走向课文的细微处,对课文内在复杂性进行深入剖析,学生的鉴赏能力、语言能力和思辩能力才可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和运用[7]。唯有正确理解词语,才能读懂句子段落,领会文章深意,欣赏原文语言的精妙,感悟作者雕词琢句的苦心经营,从而真正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最终达到“透”的要求。
英语词语并非随意排列的字母组合。每一则词源折射出的都是一段词语的生命历程。有些词语是以古典语单词为根基的开枝散叶,有些词语则可能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形式或意义上的变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能在学习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引入词源信息,就能让词语原本隐晦的喻意明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