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地方高校“党建+”模式激发教学新动能
2021-01-31赵三银
刘 带,赵三银,陈 龙
(1. 韶关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2. 韶关学院 校长办公室,3.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以教学工作为抓手推进“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党建工作和“立德树人”工作是高校建设的两个重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要求[1]。因此,新形势下,以党建引领地方高校教学工作,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活教学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党建+”育人新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新时代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新要求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2]教育作为国家的根基,是国家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我国高校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它与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新时代必须把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放在第一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高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3]。
(二)搭建党员师生沟通桥梁的新要求
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分别充当着党的政策的响应者、传递者、号召者、实行者,建立可视化的“党建+”模式,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既有利于广大师生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又搭建了高校党员师生有效沟通的桥梁,还让师生知党史、感党恩,从而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三)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极为重视高校全方位的党建工作,不断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并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5]。习近平新时代高校党建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地方高校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自觉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推进实现教育的“四个回归”,同时加快落实党建引领教学工作,实现“党建+高校协同育人”的功能。
(四)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
高等学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必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6]。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才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前提与保障。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输送人才的现实任务,需要实时关注地方实际需要,通过“党建+”模式,进一步拓宽了师生的沟通渠道,既避免了地方高校发展定位与地方现实需要不匹配,也降低了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走弯路的可能性,能够牢牢树立全局一盘棋意识,共同形成合力,致力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地方高校教学工作现状分析
(一)教学顶层设计亟待改进
人才培养方案与现实发展需求不相匹配。部分地方高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主要行业及企业需求、学校发展改革需要不相适应。部分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地参照国内知名高校,忽视了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发展需要的现实。究其原因,部分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创新性明显不足,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过多考虑学院自身发展利益,缺乏质量体系的设立。少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全局意识,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全局把握不够,未能准确把握单个专业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战略性需求,两者不能形成有效衔接。当下多数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但单个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单个专业对地方的影响能力不足、带动效果不佳、优势发挥不明显,致使部分专业的实际人才培养效果与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之间存在差距。
(二)教师队伍教学能力亟待加强
由于地方高校起步晚,加之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发展速度,会由于国家政策、地方资源限制等而有明显差异,这就容易导致热门学科教师短缺,冷门学科教师相对过剩;其次,大部分地方高校处于欠发达地区,在高校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由于地方高校办学条件落后,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发展机制,导致难以吸引优秀的青年人才,而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容易流失的困境;最后,由于地方高校影响力弱、能力有限,国际合作办学的专业较少,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较少,也在一定程度影响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
(三)教学质量亟待提升
优质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广大学生需求。地方高校由于条件有限,缺乏系统研究与科学规划,往往将大量资源用于单个优势学科当中,未做到均衡发展,缺乏搭建系统性学科网络课程平台的能力,造成优质教学资源分布不均、供给不足的情况。具体来看,地方高校资金来源面窄,财政收入少,仅仅依靠省市的财政拨款和学费住宿费等收入难以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承担扩招任务后,在财政拨款的基础之上向银行大量借资,形成了以贷助教的局面,高校的负债办学模式虽然短期内有效缓解了国家财政压力,推动了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大部分地方高校也因此背上了较为沉重的债务负担,在资金来源持续单一的情况下,由于教学总量和教学成本的不断增加,办学经费已然呈现出相对不足的局面,这直接导致了后续的办学经费更多用于保障日常运行,在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明显投入不足,无法切实满足学生需求,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和支撑缺乏力度。
(四)教学服务意识亟待加强
教师在教学方面投入与人才培养要求不匹配。与双一流高校相比,由于地方高校资源匮乏,部分青年教师到地方高校任教更多是追求地方高校的安稳舒适,造成部分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不够,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地方高校在新时代的转型发展战略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全身心响应学校号召,将自己的任教课程与学校的改革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对教学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存在课程目标肤浅化、教学设计随意化、教学方法枯燥化等问题。除此之外,由于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的教师职称考核仍以科研作为主要内容,没有重视教师课堂教学这一重要指标,缺乏对这一指标具体的量化标准,科研产出的高性价比造成了部分追求职称的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对教学工作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服务学生的良好意识。
三、地方高校“党建+”新模式激发教学新动能的路径探索
韶关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于教学工作全过程,牢记育人使命,新时代积极探索党建与教学工作的共同点,构建了“党建+人才培养、党建+教学改革、党建+师资建设、党建+协同发展、党建+双创实践”五个方面的高校党建融入教学工作新模式,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党建+人才培养”:凝心聚力打造地方人才
韶关学院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党所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7],制定具有韶关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1.确定目标明方向。地方高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学校的中心工作始终围绕教学展开。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牢牢抓住新时代教育发展契机,依据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在顶层设计上,以党建引领,确立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即培养思想品德好、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2.解放思想育人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会议中始终强调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各二级学院积极建立健全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由教师党员带头,将教学监督落实到位,促进教师推进教学改革。如学校以再教育为载体,组织党员教师参加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校内研讨培训班等;积极落实党员干部听课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督导工作,让各部门的党员干部持续深入教学一线调研,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教师解放思想,实现新的突破。
3.纵深推入出实效。进一步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加强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之余,将人才培养朝纵深推入。2016年以来,学校陆续出台了《韶关学院关于学分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韶关学院本科专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制度48项,对提升教学工作水平、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规范和保障了教学工作,为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党建+教学改革”:精准定位提升教学质量
1.统筹推进成大局。为了克服思政育人、优质专业课程分布不均的难题,地方高校扎实推进重点岗位计划,在各二级学院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优秀学术团队、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同时积极推进各专业师资的培养,让每个专业能尽快拥有本专业领军人才或团队,实现学科均衡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学校以思政类的公共基础课作为首要突破点,突出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围绕党建抓教学,通过教学促党建,充分利用其特有性质,让全校大部分学生在享用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实现思政理论武装头脑,同时提升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各学科积极探索本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的结合点,力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专业课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
2.教研相辅提能力。地方高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学校出台了《韶关学院教研科奖励办法》,各党支部号召党员教师带头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实现教与研的良性互动,以此助力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2014年以来,韶关学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获教育部ICT创新基地学校1所,获教育部产教融合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项、教改项目1项,获省级教学改革项目64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86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07项、教学圈项目25项、教学质量工程131项。
(三)“党建+师资建设”:增强本领保障教学所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8]教师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党要牢牢掌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权。明确教师队伍的前进方向,要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让教师能够主动传播先进文化、指导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党的干部政治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校事业的发展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9]。
1.深化改革成大局。为了实现加强队伍建设、凝聚教师队伍力量的目标,学校围绕日常教学、工作考核、工作激励等环节,积极探索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的教师工作机制,完善教师选拔制度,真正把政治觉悟高、学习能力好、党务能力强、学生认可的教师选拔出来;进一步完善职称考核制度,支持教师分类发展,做到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站在同一条线上。同时学校在绩效分配上向教学一线倾斜,激励更多党员教师带头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
2.教学竞赛助反思。为了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帮助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地方高校每年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大赛,通过大赛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主动发现自身问题并加以改进。为了避免比赛趋于形式化,学校积极创新教学竞赛形式,要求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道德等内容融入课程大纲、课堂教学目标、课后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工作环节[10]。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教学竞赛内容,从教案设计、课件评比、示范课讲解,再到线上授课、课外实践、微课等等,确保以赛促教的方向不会偏离,确保教师能从中教有所获、赛有所用。
3.教育培训强能力。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要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补齐知识与实践能力短板,使党员教师的带头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大部分地方高校缺乏高层次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再教育问题,除了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学校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定期开展教育培训,交流学习教学方法,同时主动邀请校外专家到校举办教学讲座,助推教师自我成长;鼓励在职教师读博深造,提升自己知识能力。学校积极构建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委、二级学院具体党支部三级体系,打造了模范典型全员培训、学院党委集中培训、学院支部自主培训的“三级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政工作能力。主动整理收录优秀学习心得、优秀组织生活案例等。
4.师德师风促学风。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代高校党建必然不可能离开教师队伍,良好的师德师风是确保教师践行“立德树人”原则的前提之一。学校积极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会,主动将党员队伍朝专业化建设方向推进。以师德师风为例,学校通过成立校院两级师德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专门主管师德事务的党委教师工作部,出台了《韶关学院关于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韶关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试行)》等,将德字贯穿在立身、立学、施教当中,将德字纳入到了教师的年度考核当中,着力构建校风、教风和学风的一体化长效机制。
(四)“党建+协同发展”:协同育人促进互惠共赢
地方高校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打破学校现有学习资源的壁垒,推进教学资源共享使用,发挥其最大功效,通过各党支部间的沟通联系,搭建共享平台,让优质资源得以流动,提高资源利用率。学校以协同发展为契机,与高校、政府、企业等达成了深度合作协议,着力打造模式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合作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精准服务。
1.校校协同共成长。作为粤北山区惟一一所本科院校,韶关学院有效突破了地理条件的限制,积极实施“第二校园”计划,使得学校得以与其他高校、中小学保持着紧密联系,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已经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等在人才联合培养上达成协议,通过选派优秀学生到合作高校随班学习,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与广州大学共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有效地为韶关农村地区培养了大量中小学教师,同时提升了学校自身教育学科的建设水平。
2.校企协同谋共赢。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搭建校企共建平台,综合考虑企业所需,与企业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充分磨合,让企业参与到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来,推进产教融合,让教学成果能与企业生产有机衔接。将地方企业中的案例、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将地方企业的瓶颈难题及需求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以此帮助那些未来在民营企业有就业倾向的同学先行感受企业文化与要求。与此同时,组织师生党员干部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学习公司基层党建团建经验。
3.校地协同促发展。地方高校始终保持为地方服务的初心,与地方政府共同探讨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由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学校三方共同签署的省市共建高校协议,从学科、团队、人才、平台、成果、创新等六个方面明确了共建任务,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建党建工作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校地协同发展背景下党建工作的发展新路径,为党员提供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与平台,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的办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同时进一步为学校服务韶关经济发展、提供地方智力支撑、落实创新发展提供力量之源;学校聚焦地方支柱产业,在政府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条件探索学校与地方产业有效对接的模式。
(五)“党建+双创实践”:实现多维素质教育提升
学校紧紧围绕三全育人理念,主动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党建指导双创实践,依托现有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党建+”模式,探索支部党建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同频共振,通过党建引领创新创业,让双创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为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增添活力。
1.理念先行赢认同。地方高校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深是当下的普遍现状,通过将党史内容嵌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价值方向的引领。以“创新创业基础”这一必修课为切入点,积极挖掘师生中的创业典型;积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第一课、党课、团课等载体,借助课堂宣传师生创业先锋的典型事迹,从思想上加强引导,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鼓励“创新创业基础”课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的。
2.师生共创掀热潮。组建“师生共创‘专创’工作室”是韶关学院2020年“百名书记抓主业、千名党员做先锋、万名师生齐奋进”工程的重点项目。学校号召党员教师积极参与,最终成立了35个工作室,约300名师生参与其中。为了突出党建引领,每个工作室负责人须至少由1名党员教师担任,其中约80%工作室由学院相关党政领导牵头,党员参与比例达百分之百;为了确保研究深度,学校积极鼓励骨干教师参与,博士/(副)教授参与比例达到83%。在这其中,“智能工程学院-粤嵌众创空间”成为了国家科技部认定的“粤嵌国家级众创空间”共建单位,是党员师生共同创业的先进示范。
3.服务地方做先锋。韶关学院根据企业提出的科技帮助需求,组织党员干部带头下乡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为优秀创新创业团队搭建起与地方沟通的桥梁,为团队成员走进地方、服务地方、发展地方提供了可能。韶关学院白音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以石斛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成果转化,为韶关农村带来总计超千万元的增收,截至目前,石斛种植得到有效开展,市内石斛种植面积近四千多亩,年生产量超过五千万丛,预估的总产值高达1.5亿元,为地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画下了重要一笔。
四、结语
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在立足自身实际的前提下,通过党建引领高校教学工作,不断地把根本任务量化为具体标准,将教学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地方高校提供了发展借鉴模式,但离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有一定差距,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仍需向纵深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