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实践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审思

2021-01-31白耀强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攻坚中国共产党思政

白耀强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1]这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任务的全面完成,几千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中国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思政课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是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三进”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学内容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理论创新的现实需要。

一、为何融:脱贫攻坚伟大实践融入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对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优势的高度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时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1]党的领导涉及各个方面,其中政治领导是第一位的,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立志实现民族复兴的视角来看,主要体现在政治承诺、政治信念和政治执行等方面。

首先,在政治承诺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彰显,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以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让9 899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脱贫攻坚不仅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被赋予了特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立足百年征程对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政治承诺。

其次,在政治信念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来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坚定的政治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保持着对人民崇高地位的尊重,始终坚守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谋求全人类的解放。中国共产党把脱贫攻坚摆在了治国理政最突出的位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正是基于对政治信念的坚守。

最后,在政治执行上,脱贫攻坚是一项惠及亿万贫困群众,涉及教育、医疗、住房、产业等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政治执行关乎党的领导能否真正落实,关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能否在基层党组织中得到坚决执行。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3]必须把政治执行力提到党员干部落实“两个维护”和践行初心使命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才能层层压实责任,完成既定脱贫目标。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在政治承诺、政治信念和政治执行三个方面得到了充分贯彻和有力彰显。将脱贫攻坚融入思政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认识到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现实的实践支撑的,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优势的高度认同。

(二)有利于坚定高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胜利再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优势、理论的指导优势、制度的保障优势、文化的涵养优势。在道路的引领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根本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这条减贫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向同行,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的贫困实际,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扶贫经验,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的解决中国绝对贫困问题的必由之路。在理论的指导上,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贫困问题和“社会主义本质论”联系起来,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国家贫困问题的认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说明贫困问题同样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不解决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绝对贫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得不到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这样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经过艰辛探索,原创性地提出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以“五个一批”为路径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理论,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精华。这一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贫困问题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制度的保障上,对脱贫攻坚过程中“扶持谁”“怎样扶”“如何退”等问题建章立制,制定了贫困户识别制度、扶贫成效评估制度、脱贫退出制度、返贫人口动态监测制度、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度、“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领导制度等一系列可操作、真管用的制度。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文化滋养方面,中国人民对小康社会理想生活的向往延续了几千年,《诗经》中《大雅·民劳》篇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劳动人民对于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生活的淳朴愿望。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中的“小康”理想转化为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小康社会,在历史的贯通中赓续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从而为脱贫攻坚事业的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引导高校学生坚定“四个自信”需要落实、落细,落到学生身边的事上,从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维度审视党领导的脱贫攻坚事业,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真懂、真听、真信的问题,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融什么:把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精神力量和世界意义作为主要元素

(一)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之治”的鲜明体现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从资金投入上看,脱贫攻坚8年来,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了1.6万亿元。从扶贫队伍来看,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近200多万名乡镇干部参与了脱贫攻坚战[1]。从脱贫数量来看,脱贫攻坚以来中国每年脱贫人数在1 000万以上,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从贫困户收入来看,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的6 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 588元,年均增长11.6%。从全球减贫事业来看,世界70%的减贫人口来自中国,并提前10年完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这一重大成就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描绘的更加美好和繁荣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5]。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冲击下,2020年我国仍然实现了全年2.3%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惟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到2020年底,我国经济总量突破了100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7%,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疫情并没有阻碍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们还是如期实现了脱贫目标,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中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凝练,是激励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克服艰难险阻完成历史伟业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能够把党领导人民进行过的伟大斗争、取得过的伟大成就进行系统总结,赋予其特定的精神内涵,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将来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斗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诸如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精神、延安时期的南泥湾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的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不仅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且铸就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脱贫攻坚精神概括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1]二十四个字。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集体主义、扶危意识和坚韧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民族品质、民族力量的集中体现。脱贫攻坚精神展现出来的个人胸怀、家国情怀和人民关怀给“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分,对于他们正确思考个人、国家和人类的关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脱贫攻坚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样本

马克思主义是面向人类来思考并谋取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就是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即传统文化意蕴中的“天下大同”。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介绍中国经验、分享中国机遇、提供中国方案,对“人类该往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作了回答。

贫困是全球治理的一个短板,贫困问题往往是地区冲突、暴力犯罪和社会动荡的重要经济根源。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给那些既希望加快经济发展又想缩小贫富差距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模式,这一经验可以从政治保障、治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三个方面来总结。首先,执政党强有力的领导是实现脱贫的根本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干部组织力、政策执行力和群众动员力是较之于世界上其他执政党所独有的。党中央有权威,能集中统一领导,全国的基层党组织才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保证了脱贫攻坚任务的按期完成。其次是以贫困群众为中心的贫困治理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心上,以百姓之心为心,在工作上才不会避重就轻,畏难怕苦。让贫困群众成为脱贫致富的主体,检验脱贫成效的主体,共享美好生活的主体。最后,要坚持精准化的工作导向,把精准化落实到识别、帮扶、监测、评估和退出的扶贫全过程,落实到帮扶政策、项目资金和选人用人等扶贫全领域。

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要立足中国,又要面向世界,培养学生的大国国民心态,让学生认识到脱贫攻坚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向全球减贫治理贡献出的中国式样本。人类历史不会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将不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气提出一种人类发展的理想方案。

三、怎么融:在科学把握思政课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多维融入

(一)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思政课教学要坚持课上课下“两手抓”,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思政课不是形而上的逻辑思辩,而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现实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时刻关注党情、国情和社情的发展变化并及时反映在教学内容中,使得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同时、同向、同频。脱贫攻坚让800多个贫困县、近1亿贫困群众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么重大的社会变革是思政课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重要时政内容,必须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教学环境中都要体现。

在课堂教学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面向全国所有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2018年版的“概论课”第十一章第一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脱贫攻坚融入到这一节教学内容中,可以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讲得更加丰富立体。在授课中要讲清楚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工程,能不能全面小康,关键看近1亿的贫困群众能不能摆脱贫困。讲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脱贫攻坚,怎样进行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这三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阐述。其中唯物论中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实事求是真扶贫、扶真贫的哲学依据,辩证法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群众史观”是扶贫过程坚持以贫困群众为中心的哲学依据。可以看出,脱贫攻坚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始终,需要思政课教师充分挖掘,增强“原理课”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针对性。

在实践教学上,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了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相应的学分来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可以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的扶贫产业园、易地搬迁安置区等资源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可以根据授课班级的专业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脱贫攻坚制定若干实践调研主题。例如,经济类专业学生可以做“扶贫产业与乡村旅游研究”,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做“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研究”,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可以做“农产品直播带货研究”,政法类专业学生可以做“基层社会治理与建党研究”等等。让学生下基层、进农村,脚踏祖国大地做调研、写论文,实地感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

(二)坚持讲理论与讲故事相结合

讲理论和讲故事是辩证统一的。理论的阐发离不开现实材料的支撑,不然理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故事的讲述需要理论来提升思想性和启发性,不然故事就无法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讲理论,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防止思政课庸俗化和过度娱乐化的趋向。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7]要在脱贫攻坚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从理论上深刻阐明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和原创性贡献,讲清楚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理论的时代背景、理论内涵和历史地位,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深邃思想、宏大视野和世界意义。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国与世界的比较,让学生理论上有收获、情感上有共鸣、思想上有触动。

另一方面要贴近学生讲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8]讲故事是一种容易让学生听得进去的话语表达方式,将脱贫攻坚融入思政课教学,就是要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了过上美好生活同贫困做斗争的故事,讲好新时代扶贫干部在扶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的故事。“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是一场发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上,让近1亿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人间奇迹。在数百万名扶贫干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新时代的责任担当者、砥砺奋斗者和干事创业者,其中就包括35年来扎根在太行山区、为当地老百姓产业脱贫保驾护航的“新愚公”李保国,把毕生精力献给大山里的教育扶贫事业、甘为山区女孩成长成才人梯的校长张桂梅等先进典型。他们感人肺腑的扶贫故事是上好思政课的源头活水和生动教材。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个人理想同党的历史使命、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结合起来,才能在时代大潮中找准奋斗方向,实现出彩人生。

(三)坚持教师主导性讲授与学生主体性分享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8]总书记关于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重要论述给新时代思政课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也给脱贫攻坚融入思政课教学指明了行动方向,那就是要充分调动教师善教和学生乐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师的主导性是脱贫攻坚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组织脱贫攻坚专题研讨,推荐阅读书目,设定研讨内容,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分享展示,并作为思政课过程性考核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思政课“活起来”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学生普遍关注家乡的贫困问题,但往往局限于身边的个别显性案例,缺乏整体性系统思考。学生围绕脱贫攻坚进行学习研讨、交流分享的过程就是其认识从“自在”到“自为”不断深化的过程,就是对党领导的脱贫攻坚事业全面认识的过程,就是引发共鸣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过程。

猜你喜欢

攻坚中国共产党思政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思政课“需求侧”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