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财经人才通识素质培养目标与路径
2021-01-31全承相吴彩虹
全承相,吴彩虹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随着人工智能相关科技发展,经济管理事务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技术变革对财经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催生了相应的新产业、新业态,也使一些传统财经工作岗位被智能化软件或机器替代。随着经济管理技术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法律关系日益复杂化、财经活动范围日益国际化、观察分析财经问题要求日益综合精深化,现有财政税收、金融财务、会计审计、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经济法律等财经人才培养目标也应当适当调整。在进一步提升财经人才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强化观察发现、研究分析、防控处理各类财经科学问题的思维能力,现代技术在财经管理中的智能化应用的能力、综合协调复杂经济法律关系的能力、增强抗拒财经职业伦理道德风险的能力等核心素养。
一、财经人才通识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新技术深刻影响财经人才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财经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专业重组、课程再造,科学运用财经人才通识素质培养机制,有效克服传统财经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科技素质、创新能力的现代应用型财经人才。目前,传统财经人才由于行业需求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其专业教育以满足某方面岗位或职业需要为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中具有特定业务部门需求特征的专门化或专业性技术要求比较突出,导致财经人才培养专业划分过于细化,这对拓宽财经人才综合性通识素养的提升、增强其市场适应性具有不利影响,与当代数字智能化等发展趋势相背离。具体来说,传统财经人才通识素养培养模式存在如下三方面的不足:
(一)专业性技能培养有余而通识性素养培养缺失
重视财经规律性认知而忽视运用现代技术工具从事经济管理、依法治国理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外贸理念与技能。财经人才通识素养培养模式不能有效适应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数字财经、智能财经新业态的要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现代社会经济管理日益网络智能化、市场趋势分析大数据化,还使国际经济贸易、市场产权交易法律关系内容呈现愈来愈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这对财经人才通识素养能力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更有效地运用数字智能化科技手段、大数据分析软件工具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高依法治国、依法理财的管理能力。但现实财经人才培养的学科通识性、融合性不够,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体现在专业设置上专业细分越来越严重,各专业区分度不大,阻碍了专业融合交流与创新发展,使人才培养的发展空间受限加大,不利于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提升[1]。
(二)财经人才专业知识有余而实践应用能力明显不足
在财经人才使用实践中,尽管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期间受到了良好训练,但用人单位仍然感到财经人才紧缺。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财经人才在现代经济管理应用能力上存在诸多欠缺,尤其是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技术工具解决经济治理中的现代智能化管理的实际问题,与人交往合作沟通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国际经济法律操作能力严重不足。部分财经专业人才对各个财务报表的理解比较透彻,但却不能够利用它们之间的勾稽关系分析企业财务整体状况,并找到解决相关财务问题的治理措施;在如何运用相关实践技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国际化竞争的战略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国际经济贸易竞争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国际经济法律技能。目前国内国际化的会计审计事务所难以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财经人才缺乏战略视野造成的。
(三)培养模式注重课堂传授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目标短视,功利性较强。财经院校教师习惯于课堂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方式与知识运用、理论创新的场景联系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财经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财经院校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任务安排,传统课堂教学缺少学术质疑和讨论等互动交流,导致传统财经学生养成了路径依赖,习惯于单向信息的传递模式,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外部条件的消极影响,并使其专业学习动机具有过度的短视功利性,不能潜心于财经理论的深入研修与锐意创新,耗费较多时间用于各类职业资格证考试。这不利于财经人才的创新精神培养,难以适应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
二、现代财经人才通识素质培养的目标构成
为了适应数字智能化、产权法律化、贸易国际化和经济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财经人才通识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也日益综合化,需要在突出专业知识结构与核心实践能力素质培养的基础上,通过通识与专业并重设计财经人才核心课程体系,实现财经人才人格品质理性化、治理手段法治化、数字智能工具化、竞争技能国际化、科学创新思维化等培养目标。财经人才通识素养教育模式改革要围绕新财经人才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体系,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多学科工具和方法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2]。
(一)财经人格品质
以财经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财经人才思政教育要正确处理好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强化劳动创造财富的人生哲学理念,正确理解经济制度、契约规则和诚信原则的本质意义,引导财经人才从注重“习术”上升为追求“明道”,从知识灌输升华为价值观塑造,围绕财经人才“诚信、守纪、责任”等品质要求,强化中国特色财经职业道德理论体系建设,让财经特色思政教育贯通课堂内外,在价值理念培养中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智能数字思维
推动财经人才专业技能结构的现代信息化改造,植入新财经教育理念和数字思维,融入新技术,进行系统性财经通识改革。在教学方面要充分利用智慧教室、移动终端、多媒体网络平台、数字资源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推动财经人才专业技能结构的现代科技与信息化改造:一是财经专业信息化改造要适应网络经济发展,培养懂得现代技术的财经专业人才,探索建设网络商业运营、大数据审计、智能会计、金融科技等新专业,以满足行业发展对财经人才的新需要。二是财经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进行调整优化:改革财经人才公共通识课,增加学生应该普遍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改革财经人才专业基础课,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新增信息智能技术前沿性选修课,及时增补财经优秀人才个性化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三)经济法律素养
现行财经人才培养中,法学通识教育存在专业知识系统性和实践应用技术性不足的缺陷,导致财经人才难以全面选修民商经济法、行政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刑法等课程,学生法学知识碎片化、杂乱化,不利于财经人才经济法律技术性实践能力的提升,难以有效地运用法律知识进行经济管理活动与相关诉讼活动。财经类专业法学通识教育改革要求强化法学与财经类专业的融合,加强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法学通识教育,在法学通识教育中应高度重视专业之间的契合度,扩充财经专业学生的法学知识结构,提升以公平、公正和程序正义为原则的法治理念、配置相关专业法学知识技能,增强财经专业法学通识教育的技术性,培养经济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四)国际经济视野
财经人才的国际经济竞争能力取决于三大基本要素:一是中外市场供求信息获取能力、中外经济贸易谈判能力;二是中外文化融通能力、中外语言沟通能力;三是中外经济法律对接能力、中外经济法律纠纷处理能力。这三类具体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国际经济贸易、外国语言文化和国际经济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国际交流平台是财经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的保障,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财经人才,需要高校按国际标准完善课程体系,积极开设全英文国际经济贸易、外国语言文化和国际经济法律等系列课程。
(五)社会实践技能
社会实践平台是财经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条件,高校应加强实践实验基地和第二课堂建设,建立立体化、跨时空的实践教学形态,运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形成由场所、人和虚拟空间构成的“三维立体”教学形态,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提升实践能力。产教融合有利于加强财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联系的紧密性,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为政府、企业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实现新财经人才培养的社会化。
(六)批判创新思维
科学研究平台是财经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高校要依托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建立数据库,搭建科研训练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实验咨询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培养科研学术潜力,激发创造性思维,提升创新研究能力。
三、现代财经人才通识素质培养的基本路径
为了适应新时代、新趋势、新需求,财经人才通识素质培养必须对传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造适合财经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认真探索财经通识素质培养新模式,借鉴国内外财经专业通识教育的经验教训,加强财经素养教育与其他素养的融会贯通,不断优化完善财经通识教育资源,构建跨学科的复合课程群。市场全球化与经济管理业务综合化发展对财经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知识技能复合化的新要求,跨学科整合已经成为财经人才培养的基本趋势。随着科学变革与经济发展日益复杂、岗位内容不确定性的不断增加,财经人才培养逐步演变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实验仿真模拟、数据密集型研究等综合性形态,为财经科学发展奠定全景式分析路径,努力突破财经专业技能界限,由注重知识传递转向注重能力训练,使学生不仅要善于观察商业现象,而且能分析现象背后的缘由,能判断未来发展趋势,还能进行理论抽象、把握本质,培养具有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和多维思维方式的新型财经人才。
面向未来的高素质财经人才通识素质培养模式改革,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展开[3]。
(一)专业跨学科整合
现代财经人才培养必须紧跟科技发展与产业创新的步伐,提高专业与产业对接程度,形成财经教育链与新兴科技链、现代产业链的良好互动。学科专业结构优化重组的原则是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变化方向,根据各院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分布结构情况,在跨学科整合改造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将专业改造与新建专业相结合,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方向的新型财经专业体系,对现有财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重组专业创新,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学科专业基础,避免再走上单向性建设新专业的片面化发展道路。为了科学增设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新财经专业,必须以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财经学科相关专业的充分跨界融合,切实突破以学科发展与学科范围为内容的专业建设传统。首先,以现代技术生态发展为基础,构建与新兴科技和产业革命催生的新兴业态相适应的现代财经专业。现代新兴技术及其带来新兴产业、新兴岗位的不断崛起,催生了不少新兴综合财经学科及相应的产业经济、金融科技、智能财务等新型专业形态。其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高校财经人才培养可根据自身优势组建跨学科团队,积极建设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新型财经专业,按照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财经人才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领域的财经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后,新财经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加强现代治理相关领域、相关维度的学科专业研究与课程配置创新,以更好地回应现代社会对财经人才培养的各项诉求,更好地处理好信息时代各种信息财产的定价、交易、保护与管理等综合治理问题。
(二)课程配置体系优化
任何一个财经专业都要根据社会需要合理吸收相关学科专业的课程,构建跨学科专业人才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实现专业基础知识的跨学科有机融合。重构课程体系要以市场需要的财经人才素质能力结构为导向,以服务经济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体现不同专业社会价值的关键能力及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的办学特色)提升为目标,融入新技术工具技能、政治法律思维等内容,建立宽视野(具有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文化视野、法律视野)、厚基础(深厚理论与方法功底)、高复合(跨学科复合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强能力(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学习为基础来实现能力的综合训练和提升)的全新课程体系。对现有财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复合性优化重组,通常以财经人才现有专业为基础进行培养目标的分类培养,按照强调对接市场实际需求、强调实际岗位应用、对标国际优化人才标准、强化财经专业基础的原则,以不同类型财经人才的社会实际需求差异为导向,分别按照学术类人才与实践类人才的不同培养目标,组建卓越人才和创业人才实验班,分别提升学生学术创新素养(增强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和突出其专业实践创业能力训练(增强专业实践技能与创业精神),致力于培养不同类型的财经专门人才[4]。这需要深化与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机制,加大财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优化参与度,通过集成虚拟实验室等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推行内外专家实务性案例教学、岗位实训教学,对标国际化财经人才要求,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财经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模块化、系列化设置,强化经贸英语、经济法律、智能科技国际化训练,切实强化财经学子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三)主辅修知识结构优化
财经人才通识素养培养模式创新优化重组可以通过辅修,扩张功能的互补性专业实现。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互助,财经院校可进一步开展专业间互修办学探索,为本校学生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学习机会,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基于学分制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辅修第二专业学位,使其与本专业的学习形成互补关系,提升财经人才综合技能。其具体模式包括:经济学类内部专业辅修优化财经人才知识结构;管理学类内部专业辅修优化财经人才知识结构;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辅修优化财经人才知识结构;经管专业与其他专业辅修优化财经人才知识结构;财经类与信息类专业辅修优化财经人才知识结构;财经类与文史哲专业辅修优化财经人才知识结构;财经类与数理统计专业辅修优化财经人才知识结构。经管类专业与法学类专业互修第二学位或互修课程是优化财经人才知识结构的比较普遍的趋势;其他如广告学专业也可以选传播类、营销类、法学类专业进行辅修,以开拓视野,拓展人脉,提升素养等。
体制机制是财经人才通识素质培养的基础保障,只有打破行政条块分割的体制,调整教学资源和教学体系布局,才能有效地建立起资源流动的财经人才教育最优生态体系,形成以学生时代化发展目标与学习效果为导向的质量评价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激励评价机制,构建新的教学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关注财经人才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引导教师加大教学精力投入,确保教学绩效的评价更加侧重于培养过程的有效性与能力形成机制的有效性,而不仅仅是知识理解考核结果的差异性评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