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学院“322”大思政工作体系下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完善路径探析
2021-01-31陈岗
陈 岗
(四川文理学院 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四川 达州 635000)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但是,长期以来,基于课程性质的不同,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功能作用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分度,专业课主要在于“能”,即知识的把握和技能的训练,而思政课则注重“德”,即意识形态的取向和价值观的选择。尽管多年以来,高校“思政课程”不断得到加强,但“思政课程”单兵突进的思政教育模式在个别高校中并未有较大改观,思政教育的满意度与实效性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政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 将把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贯穿于思政工作的始终。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出现于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这一文件, 文件明确了以“课程思政”为取向的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大思政”格局的理念下,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随着会议精神的落实, 全国高校开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并取得了较好成效。我校也于2017年提出了“322”大思政工作体系,构建起了“三条主线”“两翼阵地”和“两轮驱动”的大思政工作格局,课程思政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一批课程思政改革项目获得四川省教育厅立项《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用专版对我校“322”课程大思政工作进行了报道。
目前,在我校课程思政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如何更准确定位“课程思政”;如何处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如何实现“思政”与“专业”“学科”的有机融合;如何建构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思政“文理模式”,是我校进一步拓展、深化课程思政教研、教改的重要工作,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出完善的方法与思路,有助于升华教师视野,拓展学科专业的内涵,发挥课程的功能,丰富我校“322”大思政体系。
一、课程思政内涵的阐释与辨析
(一)“课程思政”概念内涵
就目前学界而言,其内涵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及权威的界定,学界对其内涵的理解较为多元。内涵的不同认识与理解,致使各地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路径及实效不尽相同,既有共性的内容,也有个性的理解,甚至在一些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差异。[1]因此,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定位的高校在实施“课程思政”时,其前提:必须因校制宜,充分考虑学校发展环境、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学科发展、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及管理实际,厘清其内涵,做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
四川文理学院地处川陕革命老区腹地,近年来,学校围绕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思路,以“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构建学生“七大”知识体系,培养具有“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理解“课程思政”内涵时,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必须要“统分”结合。“分”的理解是要把握“课程”和“思政”之间不同的内涵和要求,“课程”的安排要以学科为指导、以专业为基础,其本质是学科专业的具体表现,是学科、专业技能的外化,是器物的层面。“思政”的含义较为宽泛、复杂,其内涵指的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带有较强的政治性,服务于意识形态的塑造和定型,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要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主要目标。“统”的理解在于两者都是教育实践活动,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手段方式不同,但目标取向一致,过程性、全面性、长期性构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三个维度和特点。
(二)两者关联性及差异性区分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构词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类似于我们常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者的内涵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课程思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的集合,在这个过程中,探索两者的结合,实现立德树人和知识技能的把握是其双向目标,“课程服务思政,思政反哺课程”是其内在的辩证统一。[2]“思政课程”本质上是一系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通识,如《概论课》《纲要课》《原理课》《思修课》《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其性质上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在该学科的六个专业方向上。
从以上的分析比较,不难看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目标都是“立德树人”,但实施的方法、手段、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概念及内涵理念也不尽相同,因此,厘清二者关系,对我校构建“322”大思政的协同效应有重要影响。
二、学校落实“课程思政”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总结经验和夯实基础,凝练特色,形成模式
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决定了“课程思政”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属性和教学取向,其必要性和重要价值不言而喻。2016年课程思政实施以来,学校除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课程思政的精神要求外,还结合学校实际,大胆探索,围绕“322”大思政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与方法,依托课堂教学、线上教学、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各类专业课程的目标、手段、考试、评估等各个环节之中,各教学部门采取强有力的办法与措施积极引导教师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一大批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专业教学中的行家里手,亦成为帮助学生“立德树人”的良师益友,处理好了思政教育主阵地与主渠道的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其他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动。对于以上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何使其系统化,凝练其特色,推出其模式,是未来学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重点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树立典型示范,发挥引领带动,高质量提升课程思政
教师对课程思政认知的水平,以及把控专业技能与思政内涵结合的能力,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效果和质量。众所周知,思政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是集社会、学校、个人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对一些长期从事专业课课程教师而言,既要传道,又要授业,并将两者结合,对他们是一个挑战和学习适应过程,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对于专业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向复合型的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墨守已有的经验,故步自封,难以高质量胜任和完成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目标。
为此,学校可以在每年的教学技能大赛中,就教学比赛类别设置上,单独设置课程思政专项竞赛,推出优秀教师,树立典型示范,更好发挥引领带动,推进高质量课程思政能力整体提升。
(三)推出四川文理学院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发挥方向引领
就目前情况看,大多数高校及教师对课程思政正处于探索实践过程中,怎样实施?如何评价?是目前困扰其实施开展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后者难度更大。在设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及指标的时候,既要借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所涉及的相关指标对课程思政进行评价、量化,又要参考专业课程考评的方法、思路,否则就有可能把专业课搞成思政课,完全混淆两者的界限。因此,评价标准的设计要因课而异,不同专业课要凸显课程思政评价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去年,学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招标项目的形式建构四川文理学院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学校宣传部、教务处目前已经完成了该项招标课题,规划、设计了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体系中包含了一级、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该评价体系通过一些二级学院的试点,效果较好,已经具备了在学校普及、推广的条件和基础,学校可以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尽快以教学文件的形式推出,以便全方位、科学指导学校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实施。
三、学校“课程思政”的路径选择
在探索高校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四川文理学院坚持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思路,为学校选择合适的路径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在推动课程思政的路径选择上,“教师队伍是关键,教育资源是依托,育人环境是支撑,考核评估是保障”。
(一)“课程思政”的关键:教师队伍
“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队伍是关键,其育人理念和育人能力是实施课程思政重要的支撑。在中国教育历史上,教书育人是对教师从事课程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大脑中必须固化的意识与理念。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两者的有机统一把握较差,两张皮现象较为突出。
为此,这就要求当今高校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过去专业课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价值引领和正确价值观的培育,自觉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并将其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在知识传授既要立足“授业”更要凸显“传道”。这是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必要的路径和要求。
上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育人能力的提高。教师队伍的育人能力,这里主要指的是各门课程教师的育人水平,善于在专业课程、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探寻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能够将专业传授与“三观”培养无缝对接的教育能力,这是课程思政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与建设者的过程中的实践路径与产生实践效果的必要条件”。[3]
因此,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高校对专业课程教师的培训必须要切入课程思政,不单要培训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更要训练相关教师的育人技巧和灌输育人理念与方法,使他们既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人师”,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业师”。
(二)“课程思政”的依托:教育资源
“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教育资源的依托与集聚,因此“课程思政”教学中,要善于总结课程内容中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使课堂内容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中得以充分展现。
从大思政的视阈上看,“课程思政”在大学生“三观”培养过程中的绩效,是建立在对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把握,以及对其转化基础之上。具体做法是:围绕专业课程,从应用和实践层面挖掘其蕴含的职业道德资源和思政元素,并将其以具体案例的教学形式,直观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思想得到洗礼,自觉领会课程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发挥的潜移默化作用。
(三)“课程思政”的支撑:环境育人
环境育人是四川文理学院“四圆同心”办学理念的重要一环,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校内、校外环境的支持。四川文理学院处于川陕革命腹心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富集,将之作为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并使之与人文社科的专业课程相结合,不仅有利于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方法创新,而且会提升育人效果。
近年来,达州以“6+3”产业为抓手,奋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何对标“6+3”产业集群,并将相关内容作为思政元素,融入理工科专业课程之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其未来发展的就业方向,提升服务地方、热爱家乡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四圆同心”理念的提出,尤其是学校“环境育人”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学校人文精神的塑造,赋予了实施课程思政多元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四)“课程思政”的保障:考核评价
“课程思政” 教学目的是否实现,是作为教学实效的考评标准,即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学生是否把握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及精神实质,是否从“四个自信”的角度强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教学实效考评的总原则。
与一般的专业课程教学相比较,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内容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很难通过考试等传统方式作出相应评价,所以构建一个有效合理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从理论上讲,要从组织管理、教学内容、队伍建设、教学形式、教学资源、新媒体的选择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构建全面系统、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4]基于以上考虑,突出课程思政效果,我们应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科学选择评价的对象,将课程思政的教育者、管理者、教育对象,即学生、教师、辅导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纳入评价体系,以其相关行为作为考评的标的,重点制定学生对教师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制度,通过双向评价有效促进师生双方的素质、能力提高。
二是把师资能力、综合素质、资源集成、知识技巧、传授方式、心理咨询、新媒体应用等要素作为课程思政评价的指标或量化标准。为此,在实践层面,不仅要考察其专业技能与能力,更要观察其在师生互动中职业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奉献精神。
三是借助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重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贯穿到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及管理机制之中,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实现四川文理学院“322”大思政体系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作用。
总之,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的过程中,要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除了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还需要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及各个部门有力参与与协作。同时,科学、完整的考评体系和评价指标在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中必不可少,唯有如此,才能保障“课程思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