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认识川陕苏区的几个问题
2021-01-31郑丽天
郑丽天
(中共达州市委 党史研究室,四川 达州 635002)
川陕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苏区,毛泽东主席对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在网络、坊间,甚至在川陕老区革命纪念场馆的参观现场,我们时常会听到对川陕苏区历史功绩和川陕苏区最高领导人作用的种种奇谈怪论。如川陕苏区的历史功绩归功于张国焘(认为他毕竟是根据地的最高领导人、有最终决策权),把川陕苏区取得的成绩说成是他后来分裂党和红军的政治资本(认为兵力、物力都超过了中央苏区),川陕革命老区发展缓慢的原罪是因为有个张国焘等等诸如此类的谈论。这些谈论缺乏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正确指导思想,明显带有主观主义,造成了歪曲党的历史、误导群众和党史爱好者的不良影响。
一、关于川陕苏区历史功绩的归属问题
对于川陕苏区历史功绩的归属问题,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于川陕苏区存在、发展的客观史实和推动它发展的决定力量,从不同层面对川陕苏区的历史功绩的形成,进行辩证分析和客观评价。
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有地理上、富源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1]川陕苏区的诸多优势、作用、意义,是由红四方面军、苏区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没有川陕苏区军民的伟大实践,就没有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壮大。
(一)红四方面军对川陕苏区的贡献与牺牲
一是川陕苏区是红四方面军用枪杆子打出来的。正如徐向前所言:“从我军入川到强渡嘉陵江的两年零三个月里,仅战役规模的打仗,就足足打了十六个月。”[2]在川陕苏区,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巨大胜利,沉重打击了四川军阀,成功牵制了蒋介石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反“围剿”作战。每打一次仗,敌人的有生力量和物资就消耗一次,红军自身的战斗力和影响力就提升一次、实力就增强一次、队伍就壮大一次,根据地就扩大一片。战斗中,红军将士用生命和鲜血践行党的宗旨,践行革命军人的铮铮誓言,他们以弱击强、以劣胜优、以少胜多,展示出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他们以前方战事的节节胜利保障根据地的后方安全,在红军史上、党的建军史上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奇迹。
在反“三路围攻”中实施的“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积极防御作战方针,被毛泽东肯定为“弱军作战时在战争开始阶段必须采取的方针”。[3]反“三路围攻”历时4个多月,军阀田颂尧的5万多兵力被削弱近2万人,大量武器被红军缴获;红四方面军的队伍由入川时的4个师1.44万余人,扩大到4个军4万余人;主力部队熟悉了川北地形,掌握了川军的特点,丰富了作战经验,提高了山地作战的能力;根据地迅速扩大和巩固,县级苏区政权由初建的5个增加7个达到12个,“人口计140万,面积2.3万平方公里”。[4]78
三次进攻战役是红四方面军抓住川军内战的有利战机先发制人、变被动为主动的又一重大胜利。红四方面军具有了与川军作战的丰富经验,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三次进攻战役,较反“三路围攻”的时间缩短了近一半。经过三次进攻战役,红军“进一步打击了田颂尧,痛击了杨森,重创了刘存厚,使敌闻风胆寒”,使川陕根据地得到迅猛发展,“达到极盛时期”,“整个苏区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4]115红军队伍由4个军扩大到5个军,兵力由4万余人扩大到8万余人,同时还拥有10余万人的游击队、赤卫军、少先队、童子团、妇女独立团等地方武装。
反“六路围攻”长达十个月,是红四方面军战史上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反“围剿”作战。在这场鏖战中,刘湘动员了四川绝大部分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力量。红四方面军转战千里,以8万红军对阵25万川军,以伤亡2万将士的代价取得歼灭8万余敌人的战果,其作战时间、作战区域、战争规模和战果,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作战史上的多项纪录。尤其是在1934年的万源保卫战中,红军以拼死命的决心和士气与敌人鏖战,誓死保卫了根据地,这给当时在苦战中的其他根据地红军以极大的支持。
二是红四方面军的优良作风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作风就是战斗力。在徐向前等广大红军指挥员的带领下,红军一路过关斩将、顽强拼搏、节节胜利,形成了“狠、硬、快、猛、活”[2]131的过硬作风。这些过硬作风是建立在红军战士高度的阶级觉悟和严明的红军纪律的基础上。红四方面军中的绝大多数官兵都是从工农群众中起家的,他们对党无限忠诚,始终抱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对革命无私奉献,严格执行组织纪律,始终保持着革命的纯洁性和斗争的彻底性。他们不迷信张国焘的权威,不惧怕他的迫害,敢于对他的错误进行坚决抵制和有策略地斗争,即使遭遇迫害也不脱离队伍、不屈服敌人、不背离革命、不放弃信仰。
红四方面军有许多铁的纪律,如“不拿穷人一针一线,不拿穷人粮食,对穷人态度要亲爱,打土豪一定要归公,借穷人物品要还原处,不能打木器烧,行军要捆卧草、上门板,搜到地图、书籍、报纸送上级,同志们互相亲爱,自觉遵守铁的纪律”等等。[5]这些纪律时时处处都体现到红军和广大苏区干部的实际行动中。
正是因红军执行了铁的纪律,炼就了过硬的作风,才取得一次又一次战役的胜利,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军事著作,总结出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获得了“攻如猛虎”、“守如泰山”、“钢军”、“夜袭长胜军”、“百发百中”等英雄称号。这些精神财富是在党的领导下,从长期战争实践中锻炼磨砺出来,“是广大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宝贵结晶”。[2]140
三是红四方面军为保卫川陕苏区作出了巨大牺牲。截止2010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共收集到红军将士、红军烈士名录138686人(其中:红军将士名录19429人,红军烈士名录118032人,其他人员1225人)。他们当中,有222位团职以上红军将领(其中:军级19人、师级44人、团级159人)牺牲在川陕苏区的战场上、“肃反”迫害中、红军长征路上、与马家军的绝杀中,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于党、献身革命的崇高人生追求。红四方面军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到达陕甘宁苏区时尚有1.4万人,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火种。从川陕苏区走出的大批红四方面军优秀将领和干部,不少同志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成为共和国将帅,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重要骨干。据不完全统计,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战斗过的共和国将帅达312人(其中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12人、中将36人、少将262人),走出了446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
因此,党中央在指出张国焘错误的同时,充分肯定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不畏险阻,英勇善战,献身于苏维埃事业的忠诚”,强调“四方面军的干部是中央的干部,不是张国焘个人的干部。”[6]
(二)川陕苏区人民对根据地的贡献与牺牲
川陕苏区人民在广大红军的宣传、组织和发动下,自觉拥护共产党的政策,无私支援红军作战,掀起建设根据地的热潮,使红军获得一次又一次作战的胜利,苏区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地人民为建设苏区、保卫苏区、支援红军,前赴后继、艰苦奋斗,贡献了所能贡献的一切力量,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人民的业绩,书写了永恒的丰碑。
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后,人民群众热烈欢迎红军、支援红军作战、踊跃参加红军,激发了红军的斗志、增强了红军的实力。红四方面军的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节节胜利,极大地增强了川陕边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认同感和争取革命胜利的信心决心。川陕苏区军民的团结奋斗,使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
如在宣达战役中,红军把军阀刘存厚的老巢端了个底朝天,缴获了他的绝大部分军用物资。徐向前回忆说“这是我军入川以来的一次特大丰收,运输都成了问题。”[2]191这么多军用物资、设备和原材料,是川陕苏区人民组成运输队,通过肩挑背扛运送到根据地大后方通江苦草坝,这些物资为根据地建设和打击敌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川陕苏区的人民坚定地执行《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全国土地法令》和苏区政策,积极支援红军作战,保卫和建设根据地,广泛实行土地革命,开展阶级斗争,进行社会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精神面貌,取得了巨大成效。“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生动概括了大巴山下翻天覆地、如火如荼的生产战斗情景,展示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强大合力。
到1933年10月,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共建立了2个道、1个市、23个县、160多个区、990多个乡、4300多个村级苏维埃政权,形成了严密的政权组织体系;1935年,陕南战役和嘉陵江战役后,又在陕南和川西地区先后建立14个县苏维埃。到1933年12月,苏区仅地方党员就有3万人,团员约2万人,运输队、担架队近10万人,妇女干部、工作人员约1万人、离开川陕苏区时有8千余人。川陕苏区先后有32万余人参加红军,其中14.23万红军英勇捐躯;48.9万人参加各级地方武装,260多万人次参加各项支前工作,提供粮食5亿多斤,衣被122万余套;还有26.7万民众为革命或保存红军遗址遗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徐向前元帅曾深情地回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有过它的光荣历史地位和作用。那里的人民群众,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英勇牺牲,贡献了他们所能贡献的一切。红四方面军的生存、发展、壮大,与川陕根据地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2]237“党和红军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立脚在川陕边的斗争舞台上,演出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戏剧来。”[2]155
综上所述,川陕苏区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党长期领导的结果,是川陕苏区军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不是张国焘个人领导的结果。我们应该以客观而全面的历史史实、广阔的视野来分析和评价川陕苏区功绩的归属问题,事实求是、客观准确地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而绝不能简单地片面地以职务高低论功绩,既不能用红四方面军和川陕人民的功劳掩盖张国焘的错误,更不能把红四方面军和川陕人民的功绩视为张国焘犯错的理由。
二、关于张国焘对川陕苏区贡献的问题
评价张国焘在川陕苏区的历史功绩,应坚看他在关键时刻对川陕苏区的建立发展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实际发挥的作用。张国焘作为川陕苏区的最高决策者,对苏区的贡献是有限的,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他既没有在第一线指挥也没有在后方发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作用,甚至阻碍了红军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一是川陕苏区的创建由红四方面军将领提出并实施。红四方面军转战漫川关时,被陕军和国民党中央军逼到进退维谷的生死境地,身为党中央代表、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张国焘惊惶失措,提出“部队分散游击”的主张,他最终被徐向前等将领说服,实行集中兵力突围,红四方面军才闯过了漫川关,杀出一条血路。
由于张国焘的犹豫不决,红四方面军在转战中始终未能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长期处于战略上的被动地位。小河口会议的召开,是张国焘迫于客观敌情和各方面急待解决的问题才同意召开的会议。小河口会议确定的停止盲目西进、在陕南建立根据地的方针,得到全军上下一致赞同;会议决定成立前敌委员会,使张国焘的独断专横作风有所收敛。小河口会议后,红四方面军迅速摆脱困境,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红四方面军从陕南进入川北,最初也不是张国焘的主张。是徐向前在缴获敌人的报纸上得知四川军阀在川西酣战、川东防备空虚的情况后,带着朱光等人来到川北了解实情后,向方面军总部提出进军川北的建议。在西乡县钟家沟团以上干部会议上,“进军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方针被最终确定下来。红四方面军主力进驻川北后,不足两月时间,就初步站稳脚跟,实现了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二是张国焘在川陕苏区利用“肃反”排除异己,给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保卫川陕苏区、保障工农利益、巩固革命政权,开展“肃反”本是必要的,“肃反”的对象应该是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敌人,然而张国焘“利用‘肃反’工作的合法手段,达到打击与排斥与自己意见不同的革命同志之个人目的,把‘肃反’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川陕苏区党政军内部的革命同志,执行王明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政策,把党内思想斗争与‘肃反’混淆在一起,把党经历多年的革命斗争锻炼和考验的高级将领,当‘反革命’杀害,有不少的革命群众也惨遭不幸。在基层造成不良影响。”[4]158
张国焘在川陕苏区搞“肃反”,与其他革命根据地进行的“肃反”扩大化有本质区别,他的动机和目的是以“肃反”为名达到排除异己的目的。当川陕苏区刚刚稳定时,他就开始“肃反”。在反“三路围攻”的最紧张阶段,红军将士在前方浴血拼杀,张国焘以部队不纯为借口下令“肃反”。吴展、余笃三、赵箴吾、杨白、闻盛世、旷继勋、舒玉章、任炜章、张逸民、曾中生等一大批从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到川北的红军骨干、老战士遭到杀害或秘密处死。他在红三十三军中进行了四次残酷“肃反”,战斗在反“六路围攻”前线的冉南轩、蒋琼林两位师长及班以上干部200余人,被错杀在“肃反”的屠刀下。
张国焘推行极左的“肃反”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党和红军的革命力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徐向前、张琴秋等红四方面军高层将领自身冒着安危,与张国焘进行了有理有据有策略地斗争,保护了秦基伟、王维舟、魏传统等一大批革命干部和红军将领。
三是张国焘与红四方面军将领经常发生着方向之争、战略之争、战术之争,他的错误决策使战争处于被动状态,使本可扩大战果和根据地的有利时机白白丧失。如在宣达战役胜利后,他拒绝徐向前提出的休整部队的建议,且隐瞒军情,一意孤行地执行“不停顿的进攻”的错误决策,使红军在开江、开县遭遇,许多指战员作了无谓的牺牲,红军激战五天才转入防御,扭转了反“六路围攻”的被动局面。
1934年7月,在红军反“六路围攻”进入最困难时期,张国焘表现出悲观和退却的态度,尤其是“敌人进攻万源以来他那悲观失望的样子,没精打采,光说泄气话”,[7]提出“北撤陕南,兵退汉中,来年再战”。徐向前据理力争,说服张国焘同意利用万源一带的有利地形,实行坚守防御方针,从根本上保证了反“六路围攻”的顺利进行和反攻的胜利。
当东线红军反攻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时,张国焘与徐向前、陈昌浩等又发生战术之针。徐向前、陈昌浩本可运用东迂回包抄的办法消灭敌人,但张国焘执意实行西迂回,致使东线反攻失去了消灭刘湘主力的战机,未能给敌人以致命性打击。在西线反攻胜利时,红三十军已追敌到嘉陵江边上,徐向前和李先念已经做好打过江去、扩大根据地的充分准备,“但张国焘又不同意,他很坚决,反对过江,那就只好作罢。”[2]212他的武断决策,使川陕苏区扩大的有利时机很快丧失。
嘉陵江战役胜利后,徐向前准备实施清江渡会议上制定的“川陕甘计划”,然而坐镇后方的张国焘擅自把整个红军撤出了根据地,彻底放弃了川陕苏区,使本可实现的计划无法实现。徐向前痛心地回忆:“主力红军撤出根据地后,没有留下足够兵力坚持游击战争,只留下刘子才、赵明恩等千把人枪,如果把三十三军留下,要好得多;强渡嘉陵江后,犹豫徘徊,丧失了进击甘南的战机,使‘川陕甘计划’流产。川陕甘计划未能实现,非常失策,是关系整个革命命运的问题。如果当时实现了这个计划,我军将得到更大补充,中央红军北上就有了立脚点,形势会不一样的。”[2]237
四是放弃川陕苏区张国焘要负主要责任。由于长年战争的破坏和“左”的政策相互作用,川陕苏区被“搞得民穷财尽的地步”,[2]236张国焘自己也把川陕苏区比喻为“挤掉了汁的柠檬”,心生嫌弃。李先念回忆:“张国焘这个人,自从到了鄂豫皖任中央分局兼任军委主席后,贯彻王明那一套,搞了不少‘左的东西,给根据地和红军曾造成一些不应有的损失。……有时他要逞能,不懂装懂,搞瞎指挥,就会弄得徐向前同志左右为难。”[9]尽管张国焘在川陕苏区采取过很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建设措施,但许多东西是“左”的,收效甚微。徐向前深刻地指出:这些“‘左’的东西,开始往往被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地革命形式掩盖着,一时不易被人识破。然而,它的灾难性后果,总要集中爆发的。一旦爆发,局面难以收拾。”[2]236
历史是公正的。直到今天,在所收集的川陕苏区的文献档案和民间的歌谣、史料中,反映徐向前等红军将领战功战绩的有许多,然而就是没有找到反映张国焘对苏区贡献和好口碑的记载。由此可见,川陕苏区的贡献不仅不应归功于张国焘一人,阻碍川陕苏区的发展、放弃川陕苏区的错误决策,他更应负主要责任。然而,他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把策应中央红军作战和与中央红军会师的革命大趋势作为他放弃川陕苏区的理由,迷惑了广大红军同志。长征路上,他把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军民共同创造的成果,视为自己向党要权的个人资本,但这并不等于就是他的个人资本。张国焘无视党纪,妄图以枪指挥党,挑战中央权威,1935年9月9日,他密电企图武力危害党中央时,徐向前总指挥坚定而明确地表明态度:“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从上述无可辩驳的史实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川陕苏区最高决策者的张国焘,在革命的危难关头没有发挥应有的担当作用,他对苏区的贡献是有限的,而且他在关键时刻阻挠或限制了红军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还危害了很多党的好干部。他在革命困难时悲观失望,在错误面前不肯纠正,在对党忠诚面前隐瞒实情,在革命形势好时排除异己、打自己的小算盘,在兵力强大时向党要权,在中国革命最艰难时刻分裂党和红军,这种党内的机会主义者终最终被历史淘汰,被党和人民抛弃。
中央政治局早在1935年9月,对张国焘的机会主义和军阀主义的倾向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这种倾向,使英勇善战的年青的红四方面军,在其向前发展上受到莫大的障碍。”[5]3751937年3月,中央政治局在听取张国焘关于红四方面军工作报告,并详细检查了红四方面军各种文件及材料之后,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决定》指出,张国焘在领导红四方面军工作中“犯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的原则的错误”,“在川陕苏区中尤其是他的最后一时期中,已经开始形成为整个政治路线的错误。”他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实质是“对敌人力量的过分估计(特别在蒋介石主力的面前张惶失措),对于自己力量的估计不足(对红军主力的突围表现悲观失望)。”他的“退却路线与军阀主义,在他的一切工作部门中表现出来。”[6]162-165然而多年后,仍有一些人以职务高低论功绩,认为这是尊重历史。然而,这恰恰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
三、关于川陕革命老区发展慢是张国焘原罪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川陕革命老区始终成为党和国家的牵挂,得到了党中央的长期扶持。70多年来,党中央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把革命老区县纳入省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川陕老区从落后的山区巨变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区、红色历史的珍藏地、革命精神的传承带,深山老林变成了生态景区,险路天堑变成了通途大道,民不聊生变成了小康生活,老区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然而,现实中总是有人带着偏见地把大巴山与井冈山、大别山、太行山等根据地进行比较,把大巴山发展慢的原因说成是川陕苏区当时有个张国焘,因为他的错误导致老区得不到党中央的关怀,他的错误使川陕老区蒙受了不光彩的阴影。出现这样的认识,一方面说明,川陕老区人民对张国焘给他们造成的伤害和带来的灾难是十分痛恨的,张的个人错误对老区人民的负面影响是持久深远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不足,有一种找替罪羊的和恨屋及乌的心理。
回顾过去,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苏区人民被红军的革命追求、坚定意志和爱民情怀深深感染,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认定红军就是老百姓的队伍,所以即使自己生存条件极其艰苦,也要踊跃拥护红军,建设根据地,建立新政权。他们把自己的亲人送上战场,把最好的物资献给红军,把仅有的种粮送给前方将士,舍身忘死地为红军筹粮、运物、救护、掩护,展示出强大的军民团结的合力,为战斗的胜利、苏区的发展、根据地的安危、革命力量的保存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天,川陕革命老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有的人并没有看到这个巨大变革和变化,没有感恩党中央的好政策,没有用好党的惠民富民措施,而是指责、埋怨,找替罪羊。这是不正确的认识和心理。我们要看到,全国各地的革命老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都比较贫穷。老区后来发展的不平衡,也有历史的、地理位置、发展先后以及自身认识等诸多原因。各个老区内部之间也有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决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0]川陕老区振兴发展也是如此。张国焘的个人错误不能成为老区发展慢的理由,更不能把自己落后的理由归于党中央的关怀不够。听党指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团结拼搏,才是老区振兴发展的法宝。
川陕革命老区今天的成就是我们站在革命先烈的肩膀上取得的,老区的未来还要靠我们今天的奋斗。我们应该永远保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斗志和精神,不断闯关夺隘、克难攻坚。我们要彻底改掉那些根深蒂固地的落后观念,要懂得感恩,不坐等关怀;要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勇于挑战困难,不埋怨、不消沉、不自暴自弃;要发扬好红军精神、发扬好根据地人民勤劳智慧、艰苦朴素、感恩奋进的优良传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早日实现老区振兴、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