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
2021-01-31王泽祥孙晓林
王泽祥,孙晓林
(甘肃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形态与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职业岗位要求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快速过渡,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日益多元化的过程,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分化、加快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在此背景下,研究型高校以培养研究和设计人才为追求,职业型高校以培养技术熟练的操作人才为目标,而应用型高校则面向产业发展,培养具备技术研发和实践应用等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1]。地方院校依托区域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办学,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责。在新的发展时期,地方院校不仅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还要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强化立德树人工作,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为学生提高技术技能、完善人格品格奠定坚实基础。
一、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从高等教育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学生成长成才等维度出发,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与价值追求。地方院校要扎根地方、立足地方、依靠地方,通过引领产业行业发展、培养创新应用人才助力地方经济建设,要在追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育人水平,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
(一)以推动地方教育发展为己任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撑,而地方高等教育的长足进步离不开高校的共同努力。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以推动地方教育发展为己任。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既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也受到教育均衡性程度的显著影响。其中,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层面,即人才供给能否满足区域发展对人才资源量与质的需求。教育均衡性则体现了区域高等教育的类型是否全面、结构是否合理,是基于内涵式发展对区域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地方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从地方发展实际和区域建设需求出发,深刻把握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努力突出自身办学特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型人才应当以技能培养为主,兼顾理论基础与通识教育。所以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无需向学术型人才靠拢,不必过度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与严谨[2]。对于地方院校而言,毕业生能否具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匹配的实践能力,能否在激烈的地区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检验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其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着重强调学生在地方就业市场中的职业胜任力,以此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从而为地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以服务区域经济增长为目标
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诺亚与埃克斯坦的验证假说表明,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而言,其教育水平是相对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的[3]。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对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作用较为明显。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立足地方发展,以服务区域经济增长为基本目标。地方院校通常位于地市级城市,也要承担起为行业发展、区域建设培养适用人才的责任,尤其要凭借自身在区域发展中的地理优越性,不断稳固发展根基,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水平。一方面,地方院校要把握好高等教育促进知识传播、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天然优势,加强对知识与技术的探索研究。也要紧随时代发展,积极适应社会环境与经济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助力行业企业抓住发展机遇,为区域经济建设实现突破性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地方院校需充分关注供给侧改革下的区域发展环境变化,提高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的适配性。课程结构要贴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行业专业认证标准,课程内容要紧跟政府政策变化,实行动态化调整更新,从而使应用型人才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以实用。
(三)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为遵循
个体价值的实现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过程。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整统一。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意义,主要取决于个体物质及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包括获得生存条件、社会认同、人格完善等方面。自我价值既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体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社会价值是个体人生对他人及社会的影响意义,是通过自身劳动、创造、贡献对他人与社会需求的满足。个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人是社会人,这就决定了个体的生存活动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不论是获取低层次的物质满足还是追求高层次的社会尊重,都需要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实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个体也需要通过努力奋斗实现梦想,所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关联,帮助学生以社会主流价值观指导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4]。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并非将所有教学课程都打造成思政理论课,而是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将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融入教学过程,在自然状态下对学生起到正向引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卓越的职业素养和奋斗意识,引导学生通过个人劳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回馈社会,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境遇
我国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对区域发展形成多维支撑,切实发挥了地方院校的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不过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依然存在服务功能弱化、人文意蕴匮乏、思政水平低下、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对高校的创新发展和教书育人产生明显的影响。
(一)人才培养的服务功能弱化
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社会各界普遍认同的三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办学任务和发展方向,其中人才培养关联广泛、意义重大,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任务。然而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明显不足,难以切实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不足。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区域建设需求为导向,充分对接地区产业行业发展。然而当前地方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清晰认知和准确定位,依然将大量教学资源分配在知识教学层面,难以在实践能力导向下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应用技能。与此同时,地方院校的职业教育相对滞后,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不少学生对所学专业存在偏见与抵触,对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也存在一定误解。这就导致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知识、技术、能力、思维等方面局限较大,无法进一步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其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业对接短板明显。从微观层面看,应用型人才最终要走上具体岗位,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但从宏观层面来看,应用型人才在行业领域努力奋斗,在支撑地方产业建设的同时,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然而由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模式、方法存在弊端,所培养的人才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度不足,往往造成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的矛盾局面,难以有效凸显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服务功能。
(二)教育实践的人文意蕴匮乏
中华传统文化将“以德为贵”“仁者爱人”的人文目标摆在重要位置,西方文化也围绕“爱智慧”这一核心形成理性化的人文思想,由此可见人文意蕴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承担着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职责,而“以文化人”是文化传承的根本所在,部分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却陷入人文教育缺位的尴尬境地。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旨在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培养追求往往被部分地方院校解读为技术教育或技能教育,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技术技能优先原则,各类教育资源向学生技能训练方面严重倾斜。人文教育的一再让位、缺位,对师生发展造成了明显的消极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强调的工匠精神,也因为缺乏人文支撑而失去精神内涵,反而将学生打造成了限于技术、困于岗位的工匠,学生得到的不是训练与积累,而是机械、枯燥的无奈重复。在此背景下,学生难以在人文思想浸润下养成理性思维,也因缺乏足够的情感关怀而出现情感淡薄、关系淡漠等人际交往障碍。此外,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如急功近利、道德滑坡等问题,也蔓延到校园之中,科研造假、学术不端、作风不良等问题不时出现,部分高校学生惯于浑浑噩噩,教师默许弄虚作假、应付了事,师生敷衍教学心照不宣。这类问题的产生与社会环境、风气的浸染密切相关,人文教育缺失的影响也不容忽视[5]。师生得不到人文精神的引导与滋养,极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迷失自我、忘却本心,思想疑惑得不到及时解答、心理困惑得不到有效排解。一旦学生失去了人文精神支撑,成长成才也就无从谈起。
(三)专业课程的思政水平较低
课程思政是在大思政视域下形成的一种课程观、教育观,是对“三全育人”理念的践行与深化。所以课程思政既不是特设课程,也不是新增活动,而是立德树人的全面融入与生动实践。 然而地方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度不足,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水平整体较低。应用型人才培养直面行业领域发展,教师需及时更新理论知识、积极学习先进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适应性与针对性,这就决定了专业课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难以将更多时间与精力分配到思政教育方面,更无法通过课程设计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思想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部分专业课教师为了完成思政教育工作,只得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思政课内容,而这种刻意的思政教育方式或流于形式、应付了事,或限于说教、枯燥无味,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抵触,不仅无法达到预期育人效果,往往还会对正常教学造成一定消极影响,其正向作用较为有限[6]。与此同时,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在目标定位和教育实践方面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育人体系,部分教育教学工作处于逐步探索和完善的阶段,专业课教师始终难以完全摆脱向学生呈现什么样的知识、以何种手段或方式呈现等教学问题的困扰,学校和院系也没有从顶层构建起完善的目标价值体系,教师想要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高阶追求,既缺乏清晰明确的方向指导,又缺少行之有效的路径,自然难以构建特色化、科学化的课程思政模式。
(四)课程思政的资源开发不足
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需通过教学内容、模式、手段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而教育教学的资源有限、开发不足等问题,已对地方院校深化育人效果形成了制约。具体来看,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践行课程思政理念过程中,主要受内容资源和师资力量两方面的限制。在内容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技能养成为主线、以知识传授为支撑,强调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工具性价值,但缺乏有温度、有深度、有内涵的育人内容,即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无法在同一教学活动中全面兼顾,二者始终存在明显的界限与隔阂。在师资方面,地方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无论教师的学历背景、专业水平,还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教学优势,都无法与知名高校相提并论,这就决定了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存在明显的质量短板,而且面临师资“量”的短缺。在此背景下,地方院校有限的师资力量需在完成预定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教师既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开展教学创新,也缺乏足够的知识与能力支撑育人设计。实际上,地方院校内容资源短缺无法为教师提供更多经验借鉴,教师成长缓慢、职业发展受限,而师资力量的不足又必然影响课程思政内容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二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从教育定位出发,契合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也应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生活现实,通过人文教育促使学生成长成才。还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提高课程育人的实效与特色。在此基础上,地方院校需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共建共享机制丰富教育资源、拓宽育人空间。
(一)厘清教育定位,对接地方建设
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现实,进一步厘清教育教学定位、对接地方建设需求,全面做好人才保障和发展服务工作。一方面,地方院校需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应用型人才与学术研究型人才不同,更强调人才的适应力与创新力,所以地方院校要以“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为目标,着力培养有能力、有追求的高素质人才。在此目标下,院校要在保证学生专业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具备区域经济建设所需的人才技能,引导学生对专业学科建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帮助学生在提升专业认同与学科情感过程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地方院校要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全力支撑。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教育重点等与办学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应充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模式,切实做到应用型人才的因需、依岗培养。高校尤其要在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培育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引导和支撑地方产业发展。地方院校应以优势专业为核心,通过带动其他学科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的专业发展,积极打造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进而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好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工作,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人才供给和社会服务职能。
(二)关照现实生活,重视人文教育
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需在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观照学生现实生活、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一方面,教师要注重专业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丰富课程教学的人文意蕴。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教学中,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特征明显,但并不意味着相关课程生硬、冰冷,没有情感与温度。如“寄生虫学”课程中,阔盘吸虫第二中间宿主草螽,《诗经·国风·周南·螽斯》一文对其生活习性与繁殖特点具有生动描述;姜片吸虫生活史的传播媒介荸荠,明代王鸿的《题野荸荠图》、明代吴宽的《赞荸荠》对其生长规律和食用特点刻画细致。所以学科专业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积累的结果,其研究内容与方向必然来自现实生活,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为学生呈现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横向关联,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性、人文性帮助学生增强知识认知和人文积累。与此同时,应用型人才需不断应对行业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知识更新与思维活化将在学生职业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高校与教师的人才培养也要从知识、技能等层面延伸到品格、思维等层面。如寄生虫研究中,寄生虫对宿主并非绝对危害,特定条件下寄生虫也将对宿主产生积极影响。这与《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想具有较高相似性,也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哲学观点,教师可依此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辩证思维,从而为学生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三)挖掘课程素材,强化思政特色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与教师还需在“教书”和“育人”并举的思想下做好课程素材的挖掘工作,使专业课程本身蕴含的价值范式驱动课程思政与人才培养的积极发展。以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教育教学过程应立足现实、通过深度解读、提取、整合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切实激活专业教学的思政活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如医学类院校增加生命教育、情感体验等思政要素;农林类院校强调支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意识。所以不同院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不同,在专业课程的思政要素挖掘方面也有所差异,这也正是各地方院校形成自身课程思政特色的途径之一[7]。以农林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兽医寄生虫学”为例,课程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寄生虫病的相关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学会深度思考。尤其在人民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动物源性食品需求猛增的背景下,兽医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穿插案例事件引起学生对寄生虫病防控防治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基层动物防疫和肉品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并对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检验检疫体系建设形成深刻的认知与思考。这种由动物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到关注公共卫生安全的延伸,是专业课教学目标的升华,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基础。所以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价值的融通共振,是高校形成课程思政教育特色和育人优势的有效途径。
(四)利用网络技术,推动资源共享
地方院校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从内容与师资两方面入手,充分做好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工作。对于师资而言,受到编制制约,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育人效果,所以高校还需着眼于师资的内部培养。其中内部培养以校内青年教师为主力,通过定期培训、专题讲座、学习进修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育人实践能力。外部补充不能单纯依靠招聘手段,而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对接沟通,使社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以此实现育人力量的有效补充和校内校外人才培养的全面联动。对于内容建设而言,有限的师资很难快速改变内容资源状态,无论何种师资补充手段都无法全面支撑多元化的育人需求,所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育人资源的共建共享十分必要。地方院校可抽调优秀教师,与区域内其他高校共同组建课程教育开发小组,致力于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设计研究,并利用远程混合、自主混合、翻转课堂等混合式学习模式开展教学工作,也可通过MOOC(慕课)模式引入优质课程资源,从而为地方院校补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帮助学生适应网络学习的环境与模式,进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总之,课程思政视角下地方院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需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追求,也要正视院校自身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短板。在此基础上,地方院校要着眼于学生、学校、地方发展三个方面,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服务,为学校资源整合与长效建设服务。因而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将专业教学和德育工作相结合,使培养目标与地方人才需求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