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专业评价一体化研究:案例、问题与趋势
2021-01-31孙家明黄敏君
廖 益,孙家明,黄敏君
(1.韶关学院 院长办公室;2.韶关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 韶关 512005)
学科专业评价是教育评估的单项评估,是依据预设目的和标准对学科专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活动[1]。学科专业是高校办学的基本单位,2000年以来,广东省级层面开展名牌专业评价的实践与探索,完善了学科专业评价制度,对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内高校进行学科专业评价提供了参考。
一、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评价的实践过程与效果
学科专业评价是保障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深化学科专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广东省结合实际,以高校名牌专业评价为抓手,通过评价实践大力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2001年春,广东省开始酝酿实施高校名牌专业评价工作,按照边研究、边实践、边评估、边推广的原则,从理论上支撑评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2005年期间,广东省各高校(含在粤中央高校)共申报了305个专业,经过建设与专家评审,通过省级名牌专业评价的有157个专业,有效地推动了广东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和优化,支撑了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的发展,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
(一)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评价的实践过程
1.设计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案阶段。由于缺乏成熟的评价体系,廖益研究团队主要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访谈、意见征询等途径,历经9个月时间,于2001年9月完成了广东省第一批名牌专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案。研究团队根据名牌专业影响因素,设置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44项。测度值分为ABCD四级,这一阶段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标体系以及具体的评价指导。
2.启动第一批名牌专业评估阶段。2001年9月,《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评估方案》正式颁布,从评估意义、评估标准、评估要求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2001年,第一批参与名牌专业评估的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专家组对29个申报专业进行评选,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对21个专业开展了评价。根据评估方案的要求,第一批评选出12个名牌专业,按计划及时向社会公布。
3.修订评价方案与实施阶段。2002年,在第一批名牌专业评估基础上,根据评估原则及评价专家在实践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团队开始反思与讨论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的有效性。2002年3月,《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评估方案》颁布,这是经过实践探索而修订的方案,标志着广东省正式启动第二批名牌专业评估工作。2002年9月,为了专家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评价的具体标准,研究团队制订了《广东省名牌专业评价方案评估要素内涵及方法说明》。第二批名牌专业评估17所高校72个专业申报,共有49个专业参与评价,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2所大学专业建设质量较好,获得通过的第二批省级名牌专业为34个,并向社会公布。
4.再修订评价方案与实施阶段。经过两年的评估实践,基于专业差异性的考虑,提出专业分类评估的意见。2003年3月,广东省教育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专业分类评估问题。4月,研究团队研制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分类专业评估方案》,遗憾的是这种设想并没有得以实现。研究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估方案予以再修订,2003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公布第三批名牌专业评估方案以及实施说明。2004年6月,参与第三批名牌专业评估的高校有23所,参与评估的专业有58个,评选出第三批省级名牌专业42个。紧接着,广东省教育厅启动了第四批名牌专业评估。第四批参与名牌专业评估的高校有19所,参与评估的专业有66个,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专家组对41个专业开展了实地考察评价,最终获批第四批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的有35个。2005年12月,广东省教育厅启动第五批名牌专业评估。参与第五批名牌专业评估的高校有21所,参与评估的专业有59个,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专家组对46个专业开展了实地考察评价,最终获批第五批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34个。
从实践过程来看,该工作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代表性。244人次参加第一至第五批名牌专业评估,评估专家来源于20个单位,教授占99.2%,评估专家学科专业背景涉及到受评专业相关的专业[2]152。二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广泛性。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从研制、修改到评价实践并在实践中修改完善,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征询了50位评价专家意见,历时五年修改了27次。五批申报名牌专业评价的专业共计305个,获批省级名牌专业的有157个,通过率为52%。三是以专业评价带动学科评价与建设。各高校通过名牌专业评价,对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更加重视,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建设。
(二)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评价的实施效果
通过五年名牌专业评价,有效地推动了全省高校专业调整改革与优化,专业建设工作促进了本科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打下了较好基础,也为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评价打下了较好基础[2]152。
1.增加了学科专业投入,有力改善了办学条件。社会、市场、教育部门与机构通过评价对各高校学科专业改革与建设进行摸查与把脉,将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较全面地呈现出来。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积极参与名牌专业建设,认识到加大重点专业投入力度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逐步改善了高校的教学条件、课程实施、实验设备、师资队伍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价初衷。如第三批省级名牌专业中,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得广州市政府300万元拨款。同时,各高校也对省级名牌专业加大人、财、物的投入。76.0%的评估专家认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评估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学科专业资源效益的优化,质量不断提升。
2.推进了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明晰了优势品牌与特色。通过省级名牌专业评估,对学科专业未来5-10年的发展任务作了系统考虑,形成综合改革的方向和抓手,引导高校加大学科专业改革与建设力度,构建学校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调节与适应机制,提升两者的契合度。从实践过程来看,各个高校坚持统一标准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统一评价标准的指引下,不断推动各个专业准确定位,办出水平,凝练特色,凸显办学效益,评价加速了专业教学管理重心下移,使高校各二级学院真正成为办学的主体,促进了专业建设的可持续改进。
3.树立标杆提高质量,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在连续五批名牌专业评价结束后统计显示,广东省所有本科院校都参加了省级名牌专业建设与评价申报工作。各专业之间、各高校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比较的态势,名牌专业评价使优势学科专业树立了典型,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一方面,各高校在名牌专业建设与申报过程中,按照名牌专业指标体系标准,首先通过校内自评的形式找问题、找差距,在不断解决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中前行。另一方面,高校组织公开性校内自评报告会,进行专业建设概况、评价准备、材料安排、资料整理等方面的学习与交流,强化了痕迹管理意识,建立了学科专业建设材料档案“盒子工程”。另外,五年五批评价工作系统培训了一批专家。每次评估都要召开培训会,由课题组负责解读评估要素、阐释指标内涵,使专家对评估要求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专家的评价经验和兄弟院校专业建设经验的交流学习,对自身学科专业建设具有示范和启发意义。
4.提升了专业知名度,推动了学科专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认为:“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这意味着高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专业改革要体现经济社会的需求。广东省名牌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也涉及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方面,如通过设定生源、就业率、声誉等指标,来考查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设定实习基地、毕业论文(设计)等指标,来考查专业建设与服务经济社会的联系。这一建设理念体现出广东省名牌专业评价强调各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将专业建设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从而推动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在实施五批名牌专业建设与评估之后,各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仍然以名牌专业评价标准为指导,借鉴名牌专业评价的指导思想与实施路径,大力实施,积极推进,名牌专业评价的影响、推广与功效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二、高校学科专业评价一体化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简单化的实证主义色彩
学科专业评价一般带有比较显著的行政管理主导色彩,在逻辑起点上以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操作性强的运行模式作为首选,习惯于运用简单量化的实证主义模式来开展。在评价方式上,重视运用量化研究方法,相对忽视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质性手段的运用;在评价模式上,强调运用数据统计与事实描述,如以教师数量、教学科研项目、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定量观测点为主设定评估指标体系,以能够精确评定、刚性单维、线性因果作为主要原则,适应简单高效、数据比对、结果无误的行政管理需求。但是过于注重客观量化的评价体系,影响了质量系统复杂性、价值多元性、要素非线性的特性。
(二)显性化的指标体系测量
指标体系是学科专业评价的核心,其科学性、全面性对学科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就指标体系而言,实践中存在“三重三轻”现象。一是“重硬件,轻软件”。指标体系对论文数量、教学仪器、基础设施等硬件的要求是明确的,而对师资力量、专业声誉、校园文化等软件的把握则比较困难。过于强调显示度指标,易造成对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内涵的忽视。二是“重投入、轻产出”。学科专业评价的直接目的是评价学科专业质量、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其中学生的学习产出是最直接的质量准则。学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一般强调学科专业的教学设备、科研经费等基本条件的投入量,而对于在校生的核心素养、毕业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认可度等教育产出方面则重视不够[4]。三是“重现量、轻潜量”。多数学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没有提及“发展潜量”,即该学科专业的发展潜力。如青年师资队伍培养,承担重大研究和建设计划方面的竞争力,新的学科专业领域及新的学科专业生长点等。因此,指标体系体现的多数是学科专业的现有水平,缺乏对发展潜力的评估。
(三)重复化的数据采集与资源建设
一是在评价准备上数据重复化采集。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各高校在提交材料时既要提供重点学科的相关评价资料,也要准备名牌专业的评价资料,另外有的高校还专门为进校专家组提供评价资料。除此之外,高校一般还要开发评估信息网上平台,并依据指标体系大量采集观测数据和佐证材料。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收集高等院校基本情况报表,其中包括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教师信息、教学基本状态、科研成果、财务预决算等多方面数据。要求高校“另起炉灶”多方报送数据,不仅影响参评学科专业的积极性,还会造成数据的甄别、归纳、分析等困难[5]。二是在资源上存在重复建设的倾向。过去由于重点学科与专业建设分开评价,在实验室建设上,部分高校存在重复投入现象,出现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的状况;有的重科研轻教学,部分经费紧张的高校甚至出现科研仪器高档,但教学常用设备却显著不足的状况。
(四)追求片面化的排名
高校学科专业评估结果的竞争性排名带来的利益分配和社会影响,让高校管理者陷入过于在意排名的误区,甚至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一是在内在逻辑上,评估的初衷是判断学科专业办学实际情况,找到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片面追求排名,追求的是形式上的位次,是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两种倾向在内在逻辑上存在割裂。评估中,甚至有部分高校试图通过突击美化甚至伪造数据的手段实现排位上升,这无疑降低了评估结果的有效性,也不利于自身专业的长远发展。二是在结果反馈上,应按照评估目的,有效利用评估反馈报告,对照其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改善薄弱环节,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改进功能。片面放大排名效应的学科专业评价,会诱导高校忽略“自评、自建、自改”的评估全过程,忽视推动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要义,造成评价的作用很难真正发挥出来。
三、高校学科专业评价一体化实践的发展趋势
(一)评价目的:从功利性价值走向本体性价值
从国际学科专业评价发展趋势看,各国强调学科专业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科专业质量与内涵提升,而不仅仅是单纯关注学科专业的外在排名、头衔。一方面,学科专业评价能够为社会提供相对准确的基本信息,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教育知情权;另一方面,学科专业评价将政府、高校、社会、专家、教师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吸纳进来,有利于形成促进学科和专业质量逐步提高的治理结构,逐步构建保障学科专业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学科专业评价的质量价值功能是其重要指向,两者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组成部分,需要将学科评价与专业评价结合起来,走出观念、实践、资源等的困境。
(二)评价主体:从单一主体走向多元参与
在中国,评价主体往往是单一的,主要是政府部门;西方国家则是政府或者地区性的教育评价机构。而新的教育评价观主张评价主体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部门、学校或院系、外部评价专家、学科专业的社会团体、中介组织、投资办学者、家长及学生等。这些评价主体可能同时出现,可能单独出现,各个评价主体在不同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各评价主体由于价值观念不同、关注视角不同,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声音,甚至存在冲突。新的自主性学科专业评价观非常重视国家评价、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等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注意发挥各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不断的交流协商,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学科专业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三)评价指标:从单一维度走向多维度发展
受学生发展、社会需求以及高校自身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国际上学科专业评价指标逐渐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发展。研究证明,研究质量和高校投入并不意味着教学水平[6]。学科专业评价中过于偏重科研指标,将会产生负面影响。因而有学者提出:“需要开发更为复杂的指标,除了观测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还应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区域视野等经常被忽视的重要内容。”[7]学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体现导向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现状评估与发展潜力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测度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发展特色相结合等原则[8]。“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作为根本理念,回归学生主体性价值,重视教与学的过程,并将其纳入学科专业评价维度。
(四)评价方法:从量化评价走向质性与量化结合评价
从学科专业评价的实践可以看出,量化评价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在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思想影响下,以科学所祟尚的客观、量化为标志,认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但是教育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学科专业是复杂系统,对复杂现象用量化的方式进行简化,往往难以保证其客观性,不能反映事实的本质。学科专业评价实践已逐步认识到量化评价不是唯一的,质性评价也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质性不是否定量化、更不排斥量化,它包含了量化,是对量化的革新与扬弃,而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有机结合才是评价的发展方向。
(五)评价功能:从结果性功能走向发展性功能
学科专业评价要突出形成性功能,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通过整合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发挥高校自评自建的功能。学科专业评价采用过多的结果指标,不仅可能导致学科专业评价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评价结果方面,从而忽视了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未来,而且可能会增加高校迎评任务,教师陷于各种评价材料和表格,不利于高校专业内涵质量建设。因此,学科专业评价应该进一步强调其发展性功能,重视评估整改环节。评估结果的指标数据只是反映诊断问题的数据,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也是对诊断问题的描述,具有改进参考的价值。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是为了帮助学科专业建设者认识专业的优势特色和短板,进一步认识到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应对的策略和措施,使学科专业评价成为提升学科专业质量与内涵的“助推器”。
四、结语
总的来说,学科专业评价是手段,学科专业建设是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目的。高校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原则,主动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学科专业评价的内核,完善评价组织形式和结果使用,发挥评价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学科专业教育质量、推动学科专业内涵发展、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