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教学的“全课程”融入

2021-01-31郝韶梦

视听 2021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

郝韶梦

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①写入总体思路。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均已开设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等命名的课程,旨在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培养新闻舆论人才过程中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系统性的理论,其作用的发挥不能仅着眼于一门课、一堂课,而应放眼至总目标、总规划,以“全课程”融入的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教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全课程”融入概述

从教学的横向设置,即教学科目的角度看,“全课程”融入指的是具体分析不同科目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课程定位,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内涵,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融入方向。一般而言,新闻学的科目设置可以大体分为“史”——新闻史、传播史等,“论”——新闻理论、传播理论、网络传播理论等,“术”——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每一类型的课程从内容侧重到属性特征各不相同。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除了传统的线下课程,也涌现出了大量线上课程、混合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引领带来进一步适应与研究的新领域。

从教学的纵向过程,即教学环节的角度看,“全课程”融入指的是具体分析教学链条上的教材编写、内容设计、课堂组织、教学反馈,全面谋划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有机构成,找到最佳的融入环节。以教学反馈为例,作为直接反映知识传播效果,并持续推动课堂创新与教学改革的良性机制,这一环节对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脑、入心意义重大。如果仅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当成单向度“师——生”的传递,忽略另一向度“生——师”的互动,便容易使教学活动变为纸上谈兵,作用发挥沦为镜花水月。同样,教材编写是定盘星、压舱石,内容设计是指挥棒、黏合剂,课堂组织是大本营、主战场,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课程效果的最终实现。

总之,“全课程”融入一方面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地位,强调统领性、体系化思维,另一方面基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强调针对性、差异化手段。

二、“全课程”融入的意义

依托新时代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使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教学的“全课程”融入在以下方面彰显了重要意义。

(一)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包含着党性原则、人民中心、新闻规律、正确舆论等基本观念②,既反映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新闻思想,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闻理念,还体现着当前中国新闻事业与舆论工作的实际需求,是一种理论性与实践性、经典性与时代性共存的思想体系。相应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需要完成的是一个贯彻理论与实践、跨越历史与现实的复杂使命,这显然不是一门课程或局限于班级授课环境就能够完成的任务。

此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具备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对价值观念的引领需要实现知识内化、态度认同和行动遵循三个层面的传播效果。在“全课程”融入的视野下,学生知识结构的塑造可以形成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纲”,张不同课程“万目”的积累,在读经典、看教材、听课堂、做实践、谈反思各个环节增强情感认同的厚度,在真学、真懂的基础上转化为真用,最终做到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外化于行。

(二)适应新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校教育要肩负国家使命,追随时代课题。全媒体环境首先使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增加了,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意识形态层面维护国家安全;其次使舆论引导的难度增加了,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技术发展层面保持创新性和吸引力。这意味着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既要具备党性明确、立场坚定、敢于亮剑的政治能力,也要具备集采写编评、摄影摄像、图片处理、视频剪辑、数据分析等在内的全媒体能力。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给新闻实践活动确立了参照系,也给人才队伍的培养明确了坐标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当前新闻队伍素养问题,指出了“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③这一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并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标准。在教学环节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全课程”融入,便是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特点,从不同层面践行新闻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三)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

从新闻活动的作用看,在高度媒介化的当今社会,新闻不仅为人们传递信息,更具备形塑社会观念、构建意识形态的功能。从新闻人才培养的视角看,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关系到对新闻活动、新闻现象的总体看法和指导新闻实践的根本思想,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起点和落脚点。换言之,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育新闻人才、提升媒介素养本身就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过程,这与课程思政的要求是吻合的。

在实践维度上,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④。把这种“协同育人”理念视为一种结构性力量,具体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下的新闻教学和改革中,即呈现为“全课程”融入的教学选择。

(四)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必然选择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学科,新闻学便是其中之一。《人民日报》也曾发文称,在一些高校西方新闻传播理论还是“显学”,并把“新闻自由”“无冕之王”“第四权力”等西方新闻价值观的代表性理念比作干扰新闻传播实践的“特洛伊木马”⑤。可见,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建立已然具备了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其基本脉络恰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扬。

面对教学实践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幽灵,打造新闻学科体系的中国特色,离不开融合思维指导下的顶层设计。对内,新闻学要打通讲理论与练技能的关系,深化强思想、增定力、辨国情、树旗帜的综合能力;对外,新闻学还要拉起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认识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理解新闻工作的社会价值,理解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三、“全课程”融入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教学的“全课程”融入兼具了统筹性和针对性两种向度,但要真正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还需要在路径层面找准以下着力点。

(一)凝结价值观念

融入不是散兵游勇地将各个教学环节相加,而是找到一以贯之的培养目标作为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的培养可以具体划分为知识、能力、价值、情感等目标,其中最核心的应是价值观念,其目标是塑造个体的价值观,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⑥。由此,全课程范围内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凝结出一个“最大公约数”,不管是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还是新时代教学内容的引入,都可以以有助于塑造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为行为依据。

比如,在遇到西方新闻观中“新闻自由”观点时,一些教师以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为由避而不谈,这事实上又陷入另一种误区。因为仅靠“建墙”并不能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念,只有讲清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实践观、阶级观、发展观才能实现对西方意识形态“霸权”真正意义上的“驱逐”,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正意义上的“融入”。

(二)优化内容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源头。2004年启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把教材体系建设作为主要目标,新闻学又是其中的重点学科,近年陆续出版了包含新闻理论、新闻采写、新闻编辑、广告在内的多部教材。还有一些高校也依托自身的教学实际,出版了彰显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教材,这些可以看作是“全课程”融入的有益践行。

案例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于史学课程,案例选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标记历史节点,梳理时间脉络;于理论课程,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生动化;于实践课程,案例介绍可以为技能训练提供专业理念和价值规范。笔者曾在新闻实务课中,以“经典新闻作品中的‘四史’”为主题,引导学生从报道的历史背景、报道的写作手法两个维度评析《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开国大典》《东方风来满眼春》等新闻作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一个个案例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空间

传统教学场所以教室为主,在讲原理、讲概念的时候,相对封闭的教室场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一旦涉及到需要贴近现实、动手实操的时候,物理空间限制下的布道式讲授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显然,单一的教学场景会带来知识理解上的分割,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反映,自己虽然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但对其的感受总是模模糊糊的,好似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山。因此,必须在教室之外拓展“田野”,做到课堂空间与实践空间齐头并肩,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全课程范围内生根发芽。

教学空间的延展还体现在线上资源的搭建中,线上课程的出现给新闻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在颠覆学习时空的同时,还丰富了师生互动的形式和教学内容跨媒介叙事的能力。不过,线上授课也存在着学习主动性无法保证、知识获取碎片化等局限,所以同样需要融合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的特点,综合二者优势,搭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全方位生态。

(四)延长评价链条

关注教学评价,其实就是重新定位教学的终点线。应该认识到,不是一门课完结、一次实践完工、一个项目完成,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尤其在新闻观的培养方面,教学效果的呈现不可能立竿见影,必须要正视其潜移默化的特点,甚至“休眠效果”存在的可能,从而建立起更长效的评价机制。

举例来说,当学生习得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实事求是等理论精髓后,教育者需要考察他们是否在采写编评的实践里进行了贯彻,即一门课的教学效果要在另一门课中反馈。又比如,当学生离开学校进入媒介岗位,教育者也需要思考他们是否已经具备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素养,即学校层面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在社会中反馈。充分延长教学评价的链条,才能从最多维的视角不断反思新闻教学,推动教学活动在良性循环中持续向前。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向前、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教学工作,也应当结合新时代的需要谈新问题、履新使命、聚新理念、开新境界。通过回答关于“全课程”融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最基本的问题,旨在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促进其深层次融入新闻教学全科目、全环节的必要性,并在实践层面探索出一条涵盖宏观引导与具体设计、传者导向与受者反馈的教学路径。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

②杨保军.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念及其基本关系[J].新闻大学,2017(04):18-25+40+146.

③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78.

④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⑤宣言.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才塑魂[N].人民日报,2016-06-24.

⑥胡钰,陆洪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思路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11):5-17+126.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