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而不合:线上与线下影院互动机制模式构建

2021-01-31周孟杰王雨昕黄润策吴倩仪

视听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场域文化

周孟杰 王雨昕 黄润策 吴倩仪

一、多维力量的博弈:电影场域的建构

布尔迪厄认为,在社会的场域下,文化、经济、科学等子场域也参与到了社会关系的构成中,正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交织构成了具体的社会实践。电影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一部分,其场域构建相当复杂。有学者指出,可以按照社会结构下国家权力、社会实践、电影生产这三个场域对电影的生产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也有学者指出,在电影生产这个场域下,存在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审美主张与审美接受以及国家意志与个人表达这三种竞争关系①。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电影生产场域并没有做好三对力量的平衡,电影生产的上下游环节依旧存在割裂,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各种力量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因此,网络电影的发展急需在这种失衡的状态下寻找新的突破口。本文借助场域理论分析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之间的矛盾关系,并展望两者未来的发展道路。

二、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的多重断裂

(一)审查机制的管控与位移

在管理上,院线电影受国家电影局的监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和审批制度,没有取得龙标的电影是不能在电影院进行放映的。院线电影的利益关联方主要是院线和影院、发行方和放映方,多数时候是分散的主体。相较于网络电影的核心利益者是网络平台这一点而言,院线电影的利益关联方会涉及到更多的沟通环节②。相较于已形成完整的审查机制的院线电影,刚刚兴起的网络电影并没有制定出一个较为完善的审查机制,所以政府对于网络电影的监管力度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相对宽松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4年提出“谁办网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对于审查制度严格、申报手续复杂、审查时间较长的院线电影而言,这样的管理政策就是把电影的审核权下放到网站,没有拍摄前期的审查与把关,只需在完成电影拍摄后通过放映平台的自审即可。这个政策为网络电影提供了一个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大节约了电影的制作成本,缩短了电影的制作周期。

(二)网络经济与产业链布局

中国电影产业已发展百年,形成了自己的行业规模,但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线下电影产业也在进一步地做出调整。借助国家对电影产业的扶持政策,大量的资金涌入到电影行业中,助力产业链的拓展与延伸。2013年,财政部、国家税总务局出台了电影可以按照3%的简易计税办法来计算缴纳增值税的优惠扶持政策。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帮扶与支持下,各地的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电影发展的政策。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全国各地新建了一批集电影文学创作、版权交易、电影宣发、院线管理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电影产业园,以此为中心形成产业集群,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布局。

网络电影也得到了来自互联网领军行业的资金帮扶,如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这些视频网站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网络电影帮助,网络电影也因此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被市场认可。在获得资本注入后,网络电影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实现了产业化运作。

(三)视觉消费与网感叙事

电影院作为一个公共的服务空间,更多的是致力于满足大众的观影需求。在线下影院,投资方更侧重注意力经济,在视觉冲击上给予观众极大的满足感,商业大片成了电影院放映的不二之选。在这些奇观的构建与景观的再现之下,是一种满足人们奇观消费的产品,让人们从现实社会中抽离,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中。线下影院用震撼的画面和音效刺激感官,让人们暂时摆脱现实世界中那些琐碎的烦恼,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

网络电影是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电影形态,因此网络电影从诞生起就带有浓厚的“网络”的基因,这种基因体现出来的表征就是网络电影中无法摆脱的网感。有学者认为,网感是一种源于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一种从观众角度出发的强调观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③。网感在电影中的体现,更多的是通过对互联网中出现的网络流行文化进行浅层化和符号化的处理,通过语言恶搞以及对文本的颠覆和拼贴尽可能地贴合当下的青年网络流行文化,因此网络电影更容易受到网络流行文化与当下网络大环境的影响。

三、网络联动与融而不合:电影工业体系的另一种探索

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在如此大的反差下,形成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如果强制融合,二者必然会为了寻求融合而磨灭自身的一些特质,那么原本已经分化好的准则将会变得混乱,会阻碍中国电影的发展。对此,可寻求一种新的融合方式,保留特色,实现共同发展与互利共赢,形成某种网络节点上的嵌入关系,即在融而不合的过程中确保“网络联动”。

(一)政策指引:自上而下与整体帮扶

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每个环节的变动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央政府政策方针的扶持、地方政府的全面实施、电影企业与电影从业者的纷纷响应,在这三方的密切配合下,中国电影行业的转型升级才能尽早实现④。2020年,国家电影局与中国科协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促进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同时也提出加强对科幻电影制作生产、发行放映、技术特效、人才培养等方面扶持的10条政策,被称为“科幻十条”。国家把电影艺术与科幻的结合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从特效技术扶持与资金人才投入两方面加速优秀科幻电影的孵化,同时还鼓励各大电影节增设科幻电影竞赛单元,肯定科幻电影的价值追求,以此激发更多的电影从业者创作科幻题材的电影。除以上的激励措施外,“科幻十条”中还在产权保护、财政减免、金融贷款等方面给予了科幻电影产业各种支持,将有效推动我国科幻电影的长远发展。以上所提及的政策并不受限于电影播放形式,因此,无论是院线电影还是网络电影均可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

(二)发展路径:建立资源、主体与场景的三合一模式

网络联动的基础是二者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资源交换。在如今的电影市场机制下,院线电影依旧占有较大的主动权与话语权,许多电影依旧把电影院作为上映地点的首选。绝大多数网络电影是经过电影院上映之后,在网络平台的第二次放映,很少有直接把首发平台定在网络视频平台,并且一些制作精良的优质网络电影也很难放在电影院放映。由此可见,目前的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并不存在一个有效的循环机制,只有院线电影向网络电影这种单向的传播渠道,影片的放映不能做到较好的循环。线下院线电影进入视频网站已经有了成熟的渠道,但是网络电影进入电影院却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院线和互联网电影进出机制,对于二者的联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目前国内并无这样的电影循环通道,建立有效的循环机制,将有助于我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网络电影进入电影院,无疑会丰富院线电影的影片类型。另一方面,市场应主动探求优秀网络电影进入电影院放映的可能性,促进优秀电影的合理流通,充分实现影片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除了影片本身的流通,电影专业人才的流通也同样重要。中国网络电影行业的各个影视企业,需树立“影视人才+工业化”的理念,促进影视人才的市场流动与行业交流。在网络联动的基础上,建立起影视资源、人才主体交流与影视工业场景化的三合一结构模式。

(三)共生相融:文化阐释与新表征

线上电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的电影形式,因此它自带着“网络”的基因,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电影符号体系。作为一种现代文化艺术符号,线上电影不仅呈现出电影传播渠道的拓宽或是技术增值下的享乐体验,而且具有后现代性表征。那些具象的符号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当下青年的审美取向,更真实地反映青年流行文化。线下院线电影作为一种带有公共传播性的影片,代表的是大众的主流文化,具有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内涵。无论是网络电影还是院线电影,本质都是对当下中国民众内心需求的文化反映,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线上网络电影与线下院线电影在文化角度上并非处于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彼此包含的共生关系。由此,保持两种不同观影渠道的相对独立与互动,不仅有利于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而且有利于文艺的百花齐放与共生相融。这也是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线上与线下电影融而不合的一种文化阐释与新表征。

四、结语

从目前中国电影生产场域的视角看,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竞争、审美主张与审美接受的竞争、国家意志与个人表达的竞争共同推动了我国电影生产场域的形成,同时也是我国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矛盾的源头。不同于融合的合二为一,也不同于独立的各自孤立,联动是在二者各自独立的前提下,从国家政策、社会经济活动与电影文化生产三个面向进行考察。因此,网络联动与融而不合可视为线上电影与线下院线电影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的一种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

注释:

①尹敏捷.院线电影的终结?——基于电影生产场域理论的《囧妈》事件解析[J].天府新论,2020(03):142-150.

②武建勋.网络电影VS院线电影:融合或独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4):21-28.

③齐伟,王笑.寄生性、伪网感与点击欲 当前网络大电影的产业与文化探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05):9-14.

④侯光明.转危为机:疫情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05):4-7.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场域文化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年味里的“虎文化”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谁远谁近?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