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的媒介仪式营造
2021-01-31刘紫熠
刘紫熠
大型电视媒介仪式专指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特殊的电视事件,与那种平常电视节目样式相比有着鲜明的区别的媒介事件”,且“播出是在崇敬和礼仪的氛围中完成的”。总台中秋晚会作为我国大型仪式型电视节目之一,早已镌刻进国人的过节仪式中。根据酷云数据统计,2020年总台中秋晚会仅在央视一套的收视率就达到了7.4050%,位居榜首。
一、仪式情境烘托主题塑造
中秋晚会的仪式意义即借助音乐、歌舞等表演手段编排出一场声势浩大的综艺晚会来弘扬传统节日,给国人带来节日的心灵慰藉和精神满足。节日主题的形式、内容、场景等都是仪式圆满成功并产生深刻影响的必要条件,将国人带入到仪式的情境之中,烘托出中秋佳节“天涯共此时”的家国情怀。
(一)仪式的篇章结构化更加分明
2020年中秋晚会的结构方面,除了延续历年由歌舞《明月升》引入和《海上明月》来收场的传统外,也延续了篇章化的形式结构来深化主题。2018年中秋晚会将节目划分为三个篇章,通过纯诗朗诵进行过渡,而2020年中秋晚会的篇章结构则是历年创新之处的结合体。通过古琴和汉唐舞演绎贯穿三个篇章,由《水调歌头》引入第一篇章的“月圆花好”,由《秋思》引入第二篇章的“乡关何处”,由《春江花月夜》引入第三篇章的“家国万里”。演员陈建斌深情的诗歌朗诵与自得琴社成员身着汉唐装束的古琴演奏和舞蹈相结合,达到艺术融合的效果,烘托篇章主题的同时,奠定基调,为观众呈现了更加多元、鲜活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仪式的受众参与感更加强烈
2020年中秋晚会更加注重现场观众与节目和镜头之间的互动性。由于疫情原因,晚会取消了大片覆盖式的观众席,仅小范围邀请了河南当地的五好家庭、劳动模范和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代表来到现场观演。360°环绕设计的舞台,改变了以往台上台下、区域分明、你演我看的观演关系。在《无价之姐》《我的祖国》等节目中,主持人不再是庄严地站立在台下,而是在舞台侧方与现场观众一起扭动身体、挥动国旗,构成节目内容的一部分。在受众过往的潜意识中,主流媒体有一定的偶像包袱,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这种设计实现了由“观看节目”到“参与节目”的转型,现场观众与演员嘉宾共舞、与镜头互动。
总撰稿杨起舫说:“通过小家来反映国家这个大家,大家小家本同一理,小家幸福快乐,国家就繁荣了。”所谓的家国情怀更是要通过一个个小家来映衬,邓紫棋的歌曲《萤火》征集了网友们与妈妈的合照,并在LED大屏上呈现,观众可以带着妈妈一起上央视。“上电视”体现了特纳所说的“通过仪式进入另一更高层次的空间”的作用,这是因为从来都只有少数群体才能得到“恩宠”而经常出现在屏幕上。所以素人镜头更容易使受众产生共情心理,让受众成为这场盛大仪式的目击者。
(三)仪式的视觉体验感更加沉浸
2020年中秋晚会采用4K/8K超高清视频标准录制,舞台设计更是有突破性的创新,是传统佳节与中原文化的相遇,也是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5200平方米的360°全景水面舞台、LED大屏如卷轴一般半铺在舞台后方,虚实结合,营造出写意效果。建筑、舞台、水光仿佛浑然天成,视觉上呈现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立体感与唯美感,仿佛演员嘉宾都置身于亭台楼榭的风景之中。
2020年中秋晚会采用录播的形式,使后期创作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媒体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中秋晚会能够通过更加现代化的科技效果呈现出中国千年的文化传统,给观众带来古今交融的艺术体验。在篇章过渡节目中,自得琴社演奏的画面由动态白色卷轴画的“画中人”效果渐变到实际舞台场景之中,给观众一种古人从画中走出的既视感。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隔空对唱”表现为在不同场景或时段中的人通过互联网技术同步唱歌,5G技术的高速率、高容量、低时延等特点使相距一千公里的郎朗和吉娜同步云对弹+对唱合作《不灭的烟火》。
二、仪式场地促进地方文化传播
仪式都是在特定的地点完成的,所以场地的选择体现了仪式参与者的目的。传统的仪式是隔离的,只能在局部传播,如部落的宗教仪式、民族的篝火晚会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地域性仪式得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仪式文明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城市符号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明也充满着人文情怀。所以,中秋晚会在唤醒国人文化记忆、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更是促进了地方的文化传播。
(一)城市景观的古今融合
从历年中秋晚会的片尾字幕中,我们能看到整场晚会除央视的承办外,离不开地方政府机构的支持。因为在传播过程中,势必要树立其独特性并呈现出城市符号中所涵盖的东西,而这些都代表了这一地域极具象征意义的形象。2018年在孔子故里济宁市,将《论语》诵读搬上了舞台;2019年,在“运河文化”的重要城市淮安市,通过节目《敢问路在何方》和《你是这样的人》来纪念吴承恩先生和周恩来总理。
中秋节在古代也代表着粮食丰收的时节,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所以场地选择在河南更能体现出丰收之意。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现代化城市洛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处处显露着千百年前中国强大的实力和盛世的繁荣。2020年中秋晚会舞台搭建在洛阳“隋唐第一门”的应天门前,古老的城墙搭配现代的灯光秀和烟火秀,古今交融,烘托出传统佳节的浪漫气氛,彰显了洛阳城市的古都气势。
(二)文化底蕴的传承发扬
文化符号是一座城市身份的修辞。“洛阳牡丹甲天下”,节目中将牡丹花开的造型与高悬的月亮道具交相呼应,呈现出“花好月圆”之意。洛阳桥建立在洛河之上,是贯通洛阳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晚会中将洛阳桥巧妙转变为古桥作为舞台道具来应景。盛唐时期关于洛阳的古诗佳句在此刻成为最好的主持词;尚雯婕的歌曲《木兰诗》融入豫剧《花木兰》,古今交融歌颂花木兰的刚柔忠孝;传承千年的少林武术再一次在节日晚会的舞台上呈现。
中秋晚会节目内容对受众的文化与阅历没有硬性要求,观众以娱乐的方式来欣赏多元的节目,进一步感受到河南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时思想和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发生改变。马丁·巴贝罗曾认为,“借由大众传媒所传递的真实媒介体验,现代电子传媒跨越地理界线,在有形的地域塑造了无形的‘想象认同空间’,这不仅仅是重新唤起共同记忆,更确切地说是‘体验冲突和休戚相关性’。”由此,传统文化能更好地被大众认同并传承下去。
三、仪式宣传带动媒体受众交流
2020年中秋晚会由央视4套联合河南的地方媒体,通过微博、抖音、公众号等各种网络平台对晚会进行宣传。主流媒体联合社交媒介,拉长仪式的影响时间。
(一)播出前情感先行:带动流量节奏
电视节目可以满足人们心理层面的需求,中秋晚会作为年度性节目,更能带给受众一种时间的流逝感。人都是有怀旧心理的,“怀旧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和审美行为,是通过不同媒介的重构从而激发起对过往美好生活回忆的一种情绪。”央视4套在2020年8月底便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往年中秋晚会的精彩片段,掀起一波中秋晚会的“回忆杀”。媒体牢牢抓住了受众对过去事物的怀念心理,使受众对秋晚保持一定的期待。
2020年9月起,各大短视频平台开始更新中秋晚会的彩排花絮,央视频App更是通过VR全景4K慢直播的方式展现秋晚录制的台前幕后。这场慢直播,用六台60°画幅的摄像机来拍摄并拼接,通过265编码技术压缩直播流来保证画质的清晰,借助5G传输技术,传输至互联网。科技与新兴事物的创新融合使得受众通过一部移动终端便能“穿越”到现场。近52小时的慢直播中,主持人、工作人员、演员嘉宾都如现实生活中朋友间的聊天一般完成采访,日常生活中的琐碎话语、幽默玩笑被主流媒体呈现出来,极大地拉近了主流媒体与受众的距离。
2020年6月17日微信上线了“拍一拍”功能,大众生活中持续着“拍一拍”热。中秋晚会节目便借助此流量热度,在播出之前开启了“全民接力拍月亮,召唤央视秋晚”的活动。话题“秋晚拍了拍你”连续15天更新明星嘉宾“拍一拍”的中秋祝福视频,带动流量节奏,同时为网友晒月亮照片、抒发中秋情提供了平台。
(二)播出中碎片处理:扩大传播路径
2020年总台秋晚在央视1套、3套、4套并机播出,同时联合腾讯视频、爱奇艺、B站等各大视频网站同步播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更习惯于“快餐式”消费,更注重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对于按照时间线性传播的晚会节目容易产生浮躁心理、缺乏一定的耐心。在播出的同时,节目会在短视频平台以片段式更新,扩大传播路径,同时为错过播出时间的受众提供更便捷的回看方式,提升短视频平台的话题热度。
(三)播出后话题引导:维持话题温度
节目播出后的2020年10月2日,“央视中秋晚会”话题持续更新演员嘉宾的独家采访,从沙溢、胡可的“撒狗粮现场”到谷建芬老师介绍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的创作背景,再到主持人鲁健分享连续主持十七年秋晚的感想,每一个视频都传递着美好与和谐。那些重大的仪式事件得以不断地重复播出,更加深入地印刻在观众的脑海,从而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即使节日已过,也能使受众感到意犹未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
四、结语
仪式虽然只有数小时,但带给人们的是一个长久的效应。媒介仪式对受众的影响是一个“询唤”的过程,将个体中心化,接受仪式的塑造,同时也是受众主动选择的结果。媒介仪式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时以受众的参与感为前提,以此来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发展的需要。传统晚会电视节目如醇香的老酒,余韵无穷,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新瓶装老酒,以适应广大受众更加年轻的审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