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供性理论应用与融合新闻研究路径的探索与想象

2021-01-31陈南希

视听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者媒介理论

陈南希

“可供性”是最先诞生并应用于生态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强调“关系”与“互动”的理论,揭示“环境”与“行为”的协调关系。智能技术应用下的新兴融合新闻形态给新闻消费的社会形式与社会功能带来了深刻变化,学界的研究存在着“过度社会化(社会建构论)”和“社会化不足(技术决定论)”的两极对立,如何把行动的物质性与行动的社会性整合起来呢?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可以作为一种创新视角引入研究中。

一、可供性理论内涵与应用梳理

“可供性”最初是由生态心理学界著名学者吉布森提出,用于解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往我们看待周边的事物,总认为事物是独立存在的,这其实是一种割裂的视角,“可供性”告诉人们人与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实践的达成是建立在人与物的互动过程中的。

(一)可供性——强调“关系”与“互动”的生态心理学理论

吉布森认为动物具有选择性地感知环境中信息的能力,因为这些信息与动物的生存密切相关。生物感知环境不是通过它的本质,而是通过它能提供的行动可能性。此外,相同的物体对于不同的认知对象会提供不同的行动可能性,例如一棵树对于猴子而言就是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而对于长颈鹿而言则主要是食物的来源。

可供性理论的具体意指引发了后续生态心理学领域的广泛争议。Turvey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将可供性理解为一种环境的倾向性属性。有学者对Turvey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可供性是动物—环境系统的属性,它并不涉及具体的行为。可供性是行动的机会,立足“关系”的理解认为可供性根本就不是一种属性,而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学者孙凝翔、韩松(2020)认为,吉布森的“可供性”是针对唯意志论和决定论对立的二元论的立场而提出的一种理论视角,既维护主体之能动性使之摆脱控制,又严格拒绝知觉中的任何建构性。可供性理论采用的是一种主体间性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辩证但又不失敏锐度的认知工具,它在功能主义、个体能动与建构主义之间构建起一个关系性框架,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实践过程。

(二)可供性在其他研究领域中的使用

1.设计学研究

美国认知科学及人机交互学者诺曼将可供性概念引入设计学领域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概念,探讨日常用品的设计功能如何影响用户的使用行为,在技术设计和人机交互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诺曼认为在设计学领域,人们以设计的方式来塑造物体和环境的可供性,区分了“通过设计提供的行动可能”与“用户感知到的可供性”,认为设计师就是要确保设计所提供的行动可能性是容易被感知的。

此外,学者Gaver提出用可供性的概念代替认知方法,认为可供性这一概念提供了知觉和行动之间的直接联系。他将可供性应用于人机交互的界面设计中,关注技术与用户之间的基本交互,并认为一些隐藏的或错误的可供性会给用户使用带来负面影响,而这一概念对于改进设计、提升产品的交互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2.信息技术系统研究

可供性理论对于解释人和环境之间的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组织与技术、信息研究等领域中也应用到了可供性理论。有学者认为从现实主义或本质主义的角度看待可供性理论或对其进行关系性的解释,对于定义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者Faraj和Azad将可供性定义为“关系结构”,强调关系的多样性,认为它不是技术或者人的单一属性或功能。学者Fayard提出物质和社会两个维度的解释,同时承认可供性的倾向性和关系性,并且采取一个综合性视角来解释物质环境如何塑造实践,而不是决定实践。受到可供性理论的启发,学者逐渐意识到重点关注涉及技术的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而不是孤立地关注技术,因此比起技术应用带来的可能性,人们更应该关注实践的可供性,例如交流、协作或非正式的互动。

3.传播学研究

随着社交媒体在全球的兴起和流行,“可供性”这一概念逐渐被传播学学者和媒介研究学者所关注,成为理解、分析媒体、技术与用户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概念,由此产生了可供性与社交媒体、互联网平台、智能技术等相结合的研究。

学者Schrock认为可供性理论为研究移动媒体类技术如何实现常规化应用并影响人类的交流模式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播可供性”的概念,以交流为中心,提出了移动媒体的四种可供性:便携性、可用性、可定位性和多媒体性。Rice、Evans、Pearce(2017)提出“媒介可供性”。潘忠党教授最早将可供性理论引入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并提出了分析媒介可供性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信息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

有学者在反思和总结传播学界对可供性理论的使用后指出,不少研究对此概念的溯源或甄别不够,导致概念的混用或乱用,而可供性概念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技术特性概念化所固有的现实主义为技术决定论者和建构主义者关于技术和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辩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二、新闻生产的逻辑变化:扩展主体范畴,关注多重互动

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的逻辑和规则发生了变化,不仅要考察新闻的生产、传播、流通和消费过程,更要把握其所处的网络结构以及其中的各个主体节点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强调“关系”与“互动”的可供性理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研究,可以开辟更多的研究视角,为理解新闻生产中不同场景、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互动与意义提供理论支撑。

互联网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融合转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工作的时空节奏问题、常规选题的变化、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常规消息来源的变化、模糊了新闻与事实关系的议题内爆等。作为新闻生产融合转型典型的中央厨房以及绝大多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生产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可供性理论启发学者采用田野调查法,深入融合新闻生产机构进行长期而全面的观察与深描,探究传统的生产理念、习惯和规则如何做出相应的调试和改变,而这样的改变又反过来对技术应用和新闻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此外,新闻用户、新闻工作者、自媒体从业者、技术人员、广告商、平台等都应当是独立的多元行动者,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国家、市场和技术如何对媒体融合与新闻创新产生影响?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的应用如何导致传播秩序的变化?他们与其他主体之间如何进行互动、如何相互影响并带来最终的结果?如何建构新闻的真实性和透明性?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结合可供性理论进行探索的话题。

三、融合新闻的物质性讨论:促进理论创新,追问历史形态

詹姆斯·凯瑞的传递观和仪式观注重传播过程中信息和符号的意义与价值,忽视了媒介的物质性。在近来的研究中,媒介物质性重新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学者孙萍(2020)在研究中指出,近些年社会建构思潮和智能技术不断勃兴,媒介的虚拟表征与意涵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但关于物质性的研究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而强调“关系”的可供性理论正是一种打破二元对立的理论视角。学者陈昌凤、仇筠茜(2018)也曾在研究中指出可供性理论有助于将技术、人及间性都纳入研究考量,打造出多元认同的意义空间。借助可供性理论关于融合新闻中物质性的讨论,可以更进一步在技术、身体、空间等方面回应媒介化的现实建构问题,以促进更多的理论创新。

此外,可供性的框架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追溯途径,研究者可以不再把技术呈现形式上的每一次转变都看作是对以往的根本性突破,任何一种技术形态都应该是历史性的,可以通过对人们的媒介实践和使用习惯跨时间段的追踪,打破宏大历史观之下的“新—旧”对立的格局。这有利于进一步印证可供性如何体现并融入技术,有利于理解新兴智能技术如何应用于融合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新闻用户的个体价值:应对异化挑战,回归人本主义

在可供性看来,技术的应用为个体提供了“行动的可能”,个体能动的实践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当下移动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生产、传播的全流程,融合了多种媒介形态的“新新闻”形式,为用户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行动的可能”,新闻用户得以突破过去新闻消费的时间、空间约束,获取新闻成为一种随时随地发生的实践,甚至在不断延伸感知的范畴和边界,以追求更好的感官体验。

不过,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是有代价的,每一次技术的进化都会提出新的问题,技术的进步同时包含了善与恶。技术由人创造,应当为人服务和存在,人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技术及其引导下的实践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强调动态互动性过程的可供性理论提供了一个思维视角,它关联用户和技术之间的互动协作。从可供性的角度来看,用户不仅是内容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的供给者。环境为人们提供可供性,人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一种想要的生活方式。可供性的理论视角对于了解技术的运作逻辑、技术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个体能够发挥的作用价值以及回归人本主义的终极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学者媒介理论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坚持理论创新
学者介绍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