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迭代更新

2021-01-31贾鹤鸣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意识理论

吴 迪 贾鹤鸣

(1.三明学院 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2.三明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势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国务院在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颁布文件,先是提倡全社会要“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随后又对教师的适应性提出要求,“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育部也同步推进工作,于2018年就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给出指导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与此同时,全社会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犹如雨后春笋。教育行业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拉开序幕,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产品纷纷摩拳擦掌、渐次亮相。

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只有自身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变革,如果墨守成规只做教书匠,终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该如何应对?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科学规划自身专业发展之路,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研究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探索。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各方面内容和各个阶段进行规划与设计。在阶段划分上,可以分为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在包含内容上,目前没有统一定论,但得到普遍认可的要素包括:环境分析,用于把握时代发展对专业提出的需求;自我分析,用于全面认识教师自身现有的各项能力;目标确立,根据环境分析和自我现状设定合理的奋斗目标;策略拟定,提出达到目标需要的行动。本研究的目的并非要重构或者颠覆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理解,而是因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提出教师应该迭代更新自身的原有规划,将时代赋予的新要求、新使命融入其中。

一、思考的起点——教师以何种态度在人工智能时代自处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势来袭,教师其实不必恐慌,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余胜泉教授的话来讲,“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这是因为,教育的育人本质不会改变,只不过是教育的形式更为智能化。面对持续智能化的教育形式,教师需要思考自身如何发展以适应时代需求,余胜泉教授也明确指出了后果,“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会取代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明确发展方向,规避错误的发展路线。使用人工智能不是要求教师亲自钻研人工智能技术,若如此则是蚍蜉撼树,这是人工智能专业人士的分内工作,他人不必僭越。也不要试图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擅长领域一较高下,若如此则是以卵击石,人工智能未来可能会在其擅长的方面逐渐取代人类教师,教师务必做好心理和行动的双重准备,这些领域包括出题和评阅、学习情况诊断、学生个性化学习等等[1]。

回避了上面两条错误路线,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的发展方向逐渐清晰:与人工智能为伴。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引路人、互动者、对话者、帮助者和陪伴者”[2],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最需要承担的角色。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与追问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之间的适切性,在把握教育确定性的同时,能够超越人工智能而直面教育教学的不确定性”[3],保证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是以教育本质的实现为目的,并非仅仅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

不恐慌、与人工智能为伴,是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初期应有的态度。人工智能擅长机械性、重复性工作,而审美和创造则是人类教师不可取代的领地。当教师与人工智能为伴,可以将人类从基础、繁重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更有创造性地工作,二者必将携手谱写教育时代的新篇章。与人工智能为伴需要一段积极的学习和适应过程,而“新型冠状病毒”的突发加速了这个进程,也向教师提出了如何快速适应新形势的课题。

二、理论模型——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基于何种逻辑规划自身发展

全国教师都刚刚经历了疫情期的在线教学,“赶鸭子上架”般当起了主播。直播软件不会使用、或者软件中途出现问题处理不好是常有的事,曾经在传统课堂中运用自如的分组讨论、个人汇报、问题教学等方法,诸多教师由于软件功能不熟悉,平日里最常见的这些教学活动到了线上教学中都组织困难。期末考试时的出题、监考等更是让教师们挠头。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们身心俱惫、“一片狼藉”。经过暑假的休养生息,教师们重振旗鼓,对教育信息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各种软件的功能、各种硬件的使用、新式的教学方法、直播的技巧、视频的制作等等,需要掌握的技术可谓琳琅满目、应接不暇。是否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如何挑选、从何处着手?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如此丰富的新技术?是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技术的更新和研发加速发展,教师若想学会所有的新技术是天方夜谭,因此,处变不惊、举一反三、四两拨千斤的能力是这个时代非常必要的。这和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方法十分相似。

一个经典的例子,假如有人认为天鹅是白的,按照通常办法他应该去实践中验证,一只一只的天鹅去观察,尽可能多观察,可是当他看到第100只天鹅也是白天鹅的时候,能否就验证了他先前的假设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仍然不能保证第101只天鹅就不是黑天鹅。可见,归纳是永无止境的,无论选择多大的样本容量,它提供的是一种大概率,永远可能被随时推翻,胡塞尔称之为“科学的危机”[4]。而演绎是指从前提得出必然的结论,是“守一望多”和“以不变应万变”。这并非说演绎比归纳的逻辑方法好,二者各有优劣,各有适用性,不过是演绎的逻辑恰逢当下时刻的需求而被运用。并且,“守一”并不是排斥多,“一”和“多”之间并不矛盾,“守一”正是为了能够“望多”。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正是基于此种逻辑提出的,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意识品质的养成,因而教师不必为新技术的层出不穷而殚精竭虑,“无须为外延的归纳、分类等的种种纠结浪费精力,因为它只是自身内涵的展开、创造,那些外延的归纳、分类不仅可能挂一漏万,而且在它们尚未完成之际,教师之‘教’已经在从未间断过的展开中有了新的创造”[5]。因而,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对人工智能时代,解决教师快速适应时代需求,平衡好掌握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与达成教书育人使命二者在有限精力分配上的矛盾,从而对迭代更新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

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在发展?发展的机制如何?首都师范大学宁虹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提出“教师专业能力是在教师专业活动与行为中表现出的专业意识品质”“教师专业能力在实质上是教师专业意识的外化、对象化显现”。发展机制为:“教”的理论引起“教”的意识,“教”的意识引起“教”的行为。这里的“教”专指教师专业。无论“教”的理论、“教”的意识,亦或“教”的行为,其本质都是教师的专业意识品质,是专业意识品质在不同阶段有了不同的形态和称谓。该项研究结论被称为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5]。

“教”的理论由教育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授学科知识体系组成的解释——支持系统,和自觉的、庄严神圣的追求超越、普遍的态度共同构成。意识由意向、信念、理解、反思四个方面构成。意向包括构成性、指向性和伴随情感。信念包括教育信念、文明信念和自我信念。世界如其所是地呈现,为身在其中的人所理解。每一个理解的发生,都经历其最开始的意识的状态。反思作为一种意识,是对自身意识的觉察。每一个“教”的行为都要有意识地形成。

(二)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对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教师能力最终体现为教育实践中一个个具体的行为,但是若费尽心思去总结教师应该有哪些行为,恐怕是仁者见仁、无法尽善尽美的。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告诉我们,“教”的行为由“教”的意识所引起,“教”的意识由“教”的理论所引起,同时,三者不是“引起”后就结束使命的关系,而是前者引起后者之后就内在地蕴含其中,三者是内在拥有、交互作用的关系。把握这个运行机制,在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冲击时,可以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从理论和意识入手,更新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内涵,从而达到“守一望多”的目的。

1.关于“教”的理论的启示

依据人类的行为是由意识引起的这一理论,若想明晰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行为,需要具有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又依据意识是由理论内化而来,因此,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为规划首先要明确理论基础:“人工智能+教育”二者不是并列关系,人工智能只是一种手段,教育的育人本质不会改变。正如顾明远教授所言:“考虑未来教育不能只从技术着眼,而要从未来时代的发展着眼,为人类未来发展着眼”,宁虹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教育’不会仅从自然和技术的层面获得实现”。

2.关于“教”的意识的启示

根据意识具有意向性,意识“总是有内容的,而不是任何空洞的形式”,推出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要有教育发生的实际内容。根据意识的信念成分,推出应该坚信每一位教师经过学习和练习都可以熟练运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教具。根据意识的理解成分,推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直观教学,这是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空间。根据意识的反思成分,推出教师应随时觉察自身和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位置,是否被技术支配,是否让教育发生,即学生真的理解了、明白了。

3.关于“教”的行为的启示

“教”的行为可以有无限丰富的外延,因而,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如何应对也有诸多做法。外延虽无法穷尽,但从内涵实质出发,可以确定的是“每一个‘教’的行为都要有意识地形成”,即身处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每一个行为其本质都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教育发生。为此,教师要始终贯彻终身学习理念,实现工作重心从讲台上的亲力亲为向教学活动的开发、设计和学生心灵的陪伴、引导转变,同时不断更新教学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反思教育是否发生。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探索也由此展开。

三、规划的迭代更新——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如何规划自身专业发展

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守一望多”的“一”即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教”的理论引起“教”的意识,“教”的意识引起“教”的行为,该机制的本质是教师的专业意识品质。人工智能时代基于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的启示,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迭代更新自身的专业发展规划,它们是“教”的行为的具体展开和行动方案,但这些行为始终都有“教”的意识相伴随,始终都有“教”的理论为内化。这种“伴随”和“内化”的关系表现为,终身学习是第一个行为,它同时又是人工智能时代该有的一种理论态度,没有这种学习的追求,就不会引起后续一切行为的发生;转变工作重心和更新教学技能是第二个和第三个行为,但它们同时又是人工智能时代“教”的意识的意向成分,体现了教育实践的具体内容;反思是第四个行为,它也是人工智能时代“教”的意识的必备成分之一,使得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具有了不断迭代更新的动力。行为就是始终以这样的方式同意识相伴随,以理论为内化。

(一)终身学习是根本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有勇气作出变革,也坚信自身可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这作为一种“教”的信念始终伴随着我们。这样的意识状态使得我们能够欣然接受终身学习理念,勇于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挑战。不进步就等于后退,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观点。未来必定是新科技层出不穷的时代,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也必定不断翻新,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人工智能倒逼教师要与时俱进。既要一如既往地更新学科前沿知识,又要掌握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还要关注时代的人才需求,在这个技术迭代升级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里,及时感知和把握社会的人才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转变工作重心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工作重心从讲台上的亲力亲为,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开发、设计和学生心灵的陪伴、引导。

1.做好教学活动的开发和设计

由于人工智能已经能较为圆满地取代教师那些机械、重复性的讲解工作,教师的主要职责已经不是“教”,而是引导学生“学”,要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行为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促进者。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调整[6]。

2.成为学生心灵的陪伴、引导者

只关心学生知识和成绩的教师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而从知识和成绩入手,引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学生心灵的陪伴和引导者,则是教师无可替代的职责。人工智能可以“教书”,但却不能“育人”。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师角色的不可替代,也对教师自身育人能力提出了迫在眉睫的要求。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并且对学生给予更多的爱。提高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方面的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观,用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心灵。提高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的惰性、考试不及格、就业问题、情感问题、读书指导等等。

(三)更新教学技能

有计划地逐步学习各种在线教学软件,例如,超星、智慧树、云班课、钉钉、腾讯会议等。自如切换直播教学、录播教学,熟练运用共享PPT、手写公式、点名、发放问卷、在线分组讨论、组织考试等各种功能。做到课前提供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预习、课上实施多种方式学习和互动、课后运用多时空答疑辅导、灵活运用多种途径实现在线考试。熟悉并操作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仪器,可以通过经常关注或参加各种教育仪器博览会等方式,来获取最新教育仪器设备的信息。

勇于学习和尝试新式教学方法,例如,慕课、翻转课堂等。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中,落实育人目标。先从简单的方法手段开始,例如,改革传统点名方式,利用软件的点名程序提高点名效率。逐渐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7]。

有意识地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熟悉特定年级学生通常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学习中容易遭遇的困难。养成和学生勤于沟通交流的习惯。妥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无疑是启动了学生学习的发动机,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反思贯穿始终

若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某种秘密武器,必非反思莫属。反思是人类改正错误取得进步的阶梯。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养成思考记录的习惯,不断以教研促教学,注重开展反思性实践[8]。要始终反思是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教育的发生,即学生真的理解了、明白了,而不仅仅是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既要在课后主动反思,撰写反思日记,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次课前做出调整;又要在课程进行中,随时觉察到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及时做出改变以适应当下具体的教学情境。

对每一项新技术的实用性进行研究必然是有价值的,但是当需要平衡时间和精力,教师们需要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保留足够的时间而为自己新技术的学习设定一个合适限度之时,教师能力标准理论模型能够提供启示。本文基于此理论提出的四条建议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教育发生。这是判定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继续提升教育技术,还是提升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唯一标准。教师应该与人工智能为伴,对新技术抱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但是不能唯技术论,新技术学习和应用到什么程度,最终要看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是否真正发生了,学生是否真正明白了、听懂了。有了这个原初的“一”的理论,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在教育实践中展开自己无比丰富的创造,展开那些“多”。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新技术,这些新技术是否适用于课堂教学,本文提出的策略将有望成为一个有效的判别标准。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意识理论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数读人工智能